书城亲子家教玛丽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32879300000007

第7章 儿童学步

婴儿学步是为了完善他自己的行走功能。他步履蹒跚,还没有形成一种有节奏的步伐。因为婴儿的一举一动是以他所看到的周围物体为模仿对象。所以成人若真要帮助这个儿童,必须将自己的步伐降慢到儿童的步伐,并让儿童自己走。

与儿童齐步走

为适应成长中儿童的需要,成人应放弃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儿童。

适应幼儿的需要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当一头小象被他的母亲带入成年象群时,这些巨兽就把自己的步伐降慢到小象能跟上的步伐,当小象疲劳停下来时,它们也都会停下来。

在不同的民族中,都可以发现对儿童有各种类似的照顾。有一天,我看到一位日本男子正带着他孩子散步。我跟在他们后面,突然发现这个1岁半到2岁的小孩,用手臂抱住了他父亲的腿。这个男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让这个小孩围着他的腿转,当小孩做完了这个游戏之后,这两个人又开始缓慢地散起步来。隔了一会儿,这个小孩坐在路边,这时他父亲站在他身边。这位父亲面色严肃,但十分自然!他没有做任何不寻常的事情。他仅仅是作为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在散步。

这种散步于那些正在学习如何协调不同动作的儿童是最适宜的,因为靠两条腿维持平衡和前进需要这些动作。

虽然人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四肢,但他必须用两肢行走,而不是用四肢。猴子有修长的手臂,这些手臂可以成为它们在地上行走时的辅助物。人是独一无二的的、完全依靠两条腿平稳地走路的动物。四足动物行走时,它们抬起一条前肢和另一侧的后腿让另一条前肢和后腿着地,这样交替进行。但人走路时,他先用一条腿支撑自己,然后换另一条腿支撑。大自然已经解决了这个行进运动的难题,但采用的方法不同。动物通过本能学会行走,人却是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学会走路的。

儿童的行走能力,并不是坐着空等就有了,而要通过不懈的练习才能获得。终于,一天,父母欣喜地看到孩子迈出了第一步,这第一步是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它通常标志着儿童从1岁进入2岁。对儿童来说,学会走路是他的第二次降生,至此,他从一个不能自助的人变成一个主动的人。学会走路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但在这第一步之后,他仍然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最终形成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当儿童开始走路的时候,他受到一种冲动的驱使。他是那么的勇敢,甚至有点莽撞,就像一个真正的士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一如既往。儿童的这种强烈渴望促使成人用防护设施把他们围起来,这些设施实际上成了障碍物。即使儿童的腿已经强有力了,他们仍然被关在学步栏里或婴儿车内练习走路。

当成人带儿童外出时,即使他已经能够走路了,成人仍把他放在手推车里推来推去;由于他的腿短小,没有耐力走长途,他就必须使自己适应那些拒绝降慢步速的成人。即使带儿童外出的成人是保姆,也是儿童去适应保姆,而不是保姆去适应儿童。保姆将按自己的速度直接走到目的地,推着载小孩的手推车,似乎车上装的是蔬菜。只有当她到了公园时,她才让小孩走出手推车。她坐下之后,允许儿童在草坪上走动,同时她两眼一刻不离地注视着他。当然,她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为了避免发生事故。在这些保护下儿童身体的发展得到了关心,但他内在精神的发展却未能得到关心。

要让儿童自己去走

1岁半到2岁大的儿童一般可以走好几英里的路,也可以完成爬斜坡或梯子等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但是较之他的行走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成人行走的目的是要到达某个地点,所以他会直接走到目的地。成人有稳健的步伐,这种步伐几乎是机械地带着他前进。而婴儿学步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行走功能。他步履蹒跚,还没有形成一种有节奏的步伐。因为婴儿的一举一动是以他所看到的周围物体为模仿对象。所以成人若要帮助这个儿童,必须放弃自己的步速和最终目的。

在那不勒斯,我曾经看到一对夫妇,他们最小的孩子1岁半。夏季到海边去,他们必须沿着一条陡峭的路,走差不多一英里的下坡路,而且在这段路程里,车马实际上是无法通行的。年轻的父母只好抱着小孩前行,但他们发现抱在怀里实在太累了。最终是儿童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一会儿步行一会儿奔跑,走完了这个全程。有时他伫立在花边,或坐在草坪上,或站着看一些动物。有一次,他呆呆地站了几乎15分钟,对着一只放牧的驴子入神地看。这个儿童虽然速度不快,却可以毫不费力地每天走过这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在西班牙,我认识两个年龄在2岁至3岁的儿童,他们能够独立行走一英里半的路;还有许多其他的儿童,在窄而陡的梯子上他们能上上下下一个多小时。

有些母亲提到他们的孩子,常会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孩子甚至对诸如此类的活动也有突发性的怪念头。有一位母亲曾经就她的女儿发脾气之事问我,这个小女孩是在几天前才开始学走路的。不知何时,只要她一看到梯子就尖叫不止。只要有人抱她登上楼梯或下楼梯时,她就激动得几乎发疯。只要把这个孩子抱上或抱下,她就委屈得直掉眼泪,她母亲认为这种心理紊乱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但是,很显然,这小孩只想自己爬上或爬下楼梯。楼梯的台阶对她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她可以把手搁在台阶上,也可以坐在台阶上,而在旷野上,她的双脚被草遮没,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搁她的手。

儿童天生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因此,滑梯上总是挤满儿童。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喜欢在街上跑来跑去,毫不费力地避开车辆,甚至在汽车和卡车的门旁攀拉座位,尽管这是危险的,但它可以避免像富家子弟那样由于羞怯变得迟钝,以至最终变得懒散起来。这两种儿童在他们的发展方面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被弃于街上陷于危险的成人环境中。而富家子弟被太多的东西包围着,以至于他们不能使自己的天性得到满足。

依此看来这些儿童的处境,正如弥赛亚所说的:他“没有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