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27

第27章 垂帘听政——慈禧太后

慈禧在清末时,执政同治、光绪两朝,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她执政时期没有让清王朝稳定繁荣,没有积极抵抗外来侵略,反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200多年的大清王朝轰然坍塌。

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清以来,一代皇后身后哀荣之最。

慈禧太后是满洲镶黄旗人,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1873年,载淳成年,那拉氏宣布撤帘归政,但仍阴持朝柄。次年,载淳病死,那拉氏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

1889年,光绪十九岁,已经成年,慈禧不得不表面上“归政”,实际上通过清朝政府里一大批顽固守旧的官僚,仍然掌握着实权,因此和光绪的矛盾日益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1898年6月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康

有为、梁启超等利用光绪的权力,实行变法维新。慈禧对此仇视之极,经过密谋策划,终于在11月发动政变,幽禁了光绪,杀害了一些维新爱国志士,把变法维新运动镇压下去,重新垂帘听政。

1900年初,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暴发,很快危及清朝的统治。这年6月,帝国主义又组成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慈禧这时便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对外宣战。但是,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慌乱中挟持着光绪,逃亡到西安,并立即命令搜杀义和团,又派李鸿章和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怒潮已不可阻挡,慈禧才表示愿意施行以练兵、筹饷为中心的“新政”,想借此抵制革命。而实际上,她仍在加紧训练新军和警察,准备对人民实行镇压。1905年秋,她更进一步玩弄“预备立宪”的骗局。到1908年11月,她和延伸阅读

慈禧过60大寿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是慈禧的60岁生日,准备在颐和园大规模的进行庆祝。除了在颐和园大兴土木之外,还在从紫禁城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跸路所经分设60段景点,建造各种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正当清政府紧锣密鼓筹备太后六旬庆典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了。中外舆论认为,中国必胜。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非常生气,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重创。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由于形势日益紧张,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所有庆辰典礼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停办。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光绪先后患病,14日光绪先死,第二天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