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26

第26章 文治武功——乾隆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是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但也是他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乾隆(1711~1799),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达到我国封建时期的最高峰。康乾盛世局面也达到高峰。

乾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也是雍正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喜爱,在雍正即位当年,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确立为继承人。1735年,雍正暴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

乾隆帝自称是历代封建帝王中文治武功

第一人。

在文治方面,他很注意招贤纳士以为己用。南巡时诏试士子,使一批有才华的读书人破格得到提拔。他非常重视科举取士,曾多次亲临考场,看到考场矮屋风檐,命发给考生蜡烛木炭,准许入场时携带手炉以温笔砚。因会试时间是京师的严冬,为了使考生们能在考场更好地发挥,命延期三个月以等春暖。

清朝曾大规模地编书,但最宏伟的一次,是乾隆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编成巨型文3503种,79337卷,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历代的重要著作,分经、史、子、集四部,收录的书籍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部官修的大类书,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很多有价值的古代书籍由此得以保存了下来。

在武功方面,乾隆朝也是极盛的。先后噶尔丹之役,回疆之役,大小金川之役,两次廓尔喀之役,缅甸之役,安南之役等等。乾隆帝对每一场战役都很重视,注意选帅任将,每攻克一个地方,都要举行盛大的仪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收有图书式,祭告先祖,嘉赏有功之士。这些战役,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以清廷全面获胜告终。乾隆帝因此志骄意满,自诩“十全武功”,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好大喜功溢于言表。

乾隆六年,全国人口达到1.4亿,超过历史最高值。乾隆六十年,人口已达2.97亿。国家财政、国库储备都达到历史最高值。

乾隆晚年沉浸在繁华自足的美梦中,六巡江南,奢靡无度,增加了百姓的负担;重用和坤,政治败坏;不思进取,民生艰难。他统治的晚年,内有白莲教起义,外有资本主义势力试探觊觎。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康熙,而实际执政时间是最长的皇帝,达到六十三年,他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于1799年在太上皇位子上病逝,时年八十八周岁。

延伸阅读

乾隆与和珅的传说

乾隆做太子的时候,一次因事进宫,看到父王雍正的一个妃子娇艳无比,正对镜梳妆,不禁想和她开个玩笑,于是就从后面用双手捂住了那个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里,遂用梳子往后击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额头上。乾隆的母后见了,就说那个妃子调戏太子,将她赐帛自尽。乾隆觉得对不住这个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悲痛地说:“我害尔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

后来,和珅入宫侍驾,乾隆越看和珅越像那个冤死的妃子,验其项颈,果见其颈上有一红色胎记。问其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正是25年。乾隆愈发吃惊,遂认为和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之后身所化。为偿还年轻时的“孽债”,乾隆对和珅关爱有加,处处袒护,致使和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以致权倾朝野,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而不倒。直到后来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将他扳倒,死时居然也是白绫赐死,与那妃子一般无二,真是历史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