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32854100000110

第110章 唐太宗与道教

唐太宗李世民自称是李耳的后裔,他在位时采取了兴道抑佛的宗教政策,宋代有几位帝王也提倡道教,于是道教在唐宋时期逐渐兴盛。

唐太宗继位前,曾与长兄皇太子李建成争夺帝位。佛教徒以法琳为首拥护李建成,道教徒以王远知为首拥护唐太宗。

王远知是茅山道士陶弘景的徒弟。唐太宗战胜王世充和窦建德,回到长安。有一天同房玄龄着便服去见王远知,王远知迎出来说道,这里面有圣人(皇帝),难道是秦王么?这显然是诈术,秦王身被黄金甲,率铁骑万匹,坐兵车,押王窦二俘到太庙行献俘礼,王远知在路旁看热闹,岂有不认识秦王之理,他行施这一诈术,秦王果然被迫承认了。王远知接着说,将作太平天子,希望好好的干。

唐太宗不久登上帝位,给王远知在茅山特造太平观,表示崇敬。

唐太宗为推崇李耳,在儒学方面有所安排,626年(贞观二年)取消周公的先圣名义,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这是因为老聃不过是东周的一个史官,周公则是西周开国元勋,要周公屈居老聃下,似乎不顺。孔子相传是老聃的学生,尽管唐太宗大崇儒学,不妨碍道第一、儒第二的次序。佛道两教互相排挤,都想本教独尊,637年,唐太宗下诏,确定男女道士地位在僧尼之上。这是僧道争地位,道教得政治上助力,夺得优势的第一次。

639年,道士控告僧人法琳毁谤皇宗(李耳),唐太宗派大臣查勘,判定法琳有罪,流放到益州,法琳在路上死去,又一次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

不过,唐太宗偏护道教,仅仅是要确定李姓是教主李耳的子孙,并不减损对佛教的信仰,所有佛教徒佞佛的行动,他不曾缺少一件。他信佛教实际比信道教更深,他吃天竺僧的长生药就是明证,他尊崇道教,完全是一种政治行动,目的在提高李姓的地位。

638年(即贞观十二年),唐统治已经巩固,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成《氏族志》,居然仍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仍居次位。唐太宗出面斥责,才改列皇族为第一,外戚为第二,降山东崔氏为第三。皇族能够勉强列在第一位,首先是因为皇权巩固,其次是道教主姓李,否则就是唐太宗发怒力争,未必能使旧士族承认,可见提倡道教还是有效的。

647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病,瘫痪在床。此时,他开始吞食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先是服食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可并不见效。他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大臣王玄策将俘虏的天竺国方士那罗迩娑婆寐献给李世民。此人妄言自己已经200岁,有长生不老的秘方,甚至还可以让人飞升到天宫里成为仙人。李世民对此深信不疑,对他礼敬有加,辟出专门的场所,供他炼制延年长寿的丹药。一年之后药成,李世民欣然服食,不料很快产生了剧烈的中毒反应,七窍流血暴病而亡。这年李世民才52岁,是唐代第一个死于丹药的皇帝。

延伸阅读

李世民吞食蝗虫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体恤百姓,最典型事例莫过于吞食蝗虫。

在《贞观政要》中有这样记载:贞观二年,京师一带大旱,蝗灾肆虐,一日他视察灾情,随手捉住几只正在蚕食禾苗的蝗虫说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当食我心,无害百姓。说着就要将蝗虫吞食,左右急忙阻拦,惟恐致病,太宗说,朕所期望的是移灾自身,谈什么病不病的,随之将几只蝗虫吞入腹中。

贞观三年,又逢水患,李世民虽无回天之力,但他心系百姓疾苦,身体力行与他们共渡难关。这对善良的穷苦百姓来说已经足够了,正如史书上记载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外出逃荒),未尝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