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32777700000007

第7章 避免对孩子侍宠而骄

“家训”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颜氏家训》

“释义”

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却少有能够一视同仁的。从古到今,这中间的弊端可够多了。那聪慧漂亮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那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怜悯同情才是,有那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想以自己的爱厚待他,反而以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实际是他母亲造成的,赵王如意被杀,实际是他父亲造成的。其它像刘表的宗族倾覆,袁绍的兵败地失,这些事例都像灵龟、明镜一样可供借鉴啊。

“学家教”

多子女家庭对待自己的孩子,应该一视同仁。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也要避免过于偏袒和宠爱。原因很简单,受宠的孩子会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生活中骄横任性、不知自律。这对他们的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误入歧途,走了弯路,大多是侍宠而骄的结果。对此,为人父母者不可不三思。

1.偏宠孩子带来许多危害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因为过于宠爱导致溺爱,已经成为家教中的一个通病。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偏宠孩子很容易导致“侍宠而骄”,最终会害了他们。

“我要吃泡泡糖。”3岁的小亮叫嚷着。

妈妈正在洗衣服,转身对他说:“上次我们已经说好了,你不能吃,因为你总是把泡泡糖咽到肚子里,或是随便扔掉。”

小亮根本不理会这些,不停地喊叫:“我要吃!我要吃!”还不住地使劲在地上跺脚,然后把妈妈的衣服都扔到了地上。

“好了,好了,给你吃。”妈妈无可奈何地递给小亮一块泡泡糖,又忙自己的事了。

面对小亮的纠缠,妈妈没有办法说服他,也不愿意他捣乱,让自己的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最后干脆给他泡泡糖,让他走开。

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给孩子养成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习惯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是妈妈培养了小亮不听话,把泡泡糖随便乱扔的习惯。并且,小亮还知道,只要自己胡搅蛮缠,妈妈就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上面这种情形,恐怕许多父母都遇到过。不同的是,有的父母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而另外一些父母不能应对孩子的撒泼耍赖,只得乖乖就范,让他们得寸进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帮助他们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能为了让孩子尽兴,就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种种要求。因为这种一味顺从的态度会鼓励孩子在自私的轨道上发展,认为生活就是我行我素。如果孩子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和要求,不在乎别人的需要,就不能正常与人打交道,更不要说与别人合作、走向成功了。

其实,最可怕的情形是,孩子被宠坏了,而他自己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习惯别人肯定的回答,并习以为常,一旦遭到合理、正当的拒绝,就会难以忍受,甚至走上极端的道路。

因此,父母要避免对孩子娇生惯养,学会给出否定的回答。由着他、顺着他、惯着他,可能暂时赢得了孩子的欢心,但对他们日后成长实在是一种灾难。生活中,下面这些行为会对孩子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需要父母加以警惕:

(1)过于照顾孩子。父母照顾好孩子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但是有的父母过于照顾孩子,就不应该了。比如,家里有了糕点、水果等味美食品,只让孩子一个人享受,甚至不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品尝。长此以往,孩子便认为一切好东西都理应属于自己,这种“独食”的心理一旦养成,日后很难纠正,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

(2)孩子过于偏食。父母爱子心切,只根据孩子的爱好,而不根据孩子的营养需要进行喂养,使孩子形成“偏食”和“忌口”。有的孩子长期不吃蔬菜而造成习惯性便秘,有的孩子只吃某些单一食物而造成贫血,还有的不按时定量进餐而造成营养不良。这都是偏宠孩子带来的危害。

(3)对孩子偏爱过多。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看法、态度往往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喜欢男孩或女孩,偏爱老大或老二,对自己喜欢的孩子过于看重,容易让他养成骄横自私的个性。

总之,父母不要染上“溺爱综合症”,对孩子首先要一视同仁,其次要避免偏宠。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子女的正确教育要从小开始。如果对孩子侍宠而骄,这种错误的做法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各种不良习惯,影响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2.对女孩子也不能娇生惯养

“对孩子不能娇生惯养”,父母往往在潜意识中给“孩子”贴上“男孩子”的标签。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都认为男孩子的确要多接受更多考验和历练,而女孩子则应该宠着点儿。

在这里,父母朋友们必须明确:对女孩子也不能娇生惯养。特别是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家庭女孩“当道”,父母往往对女孩更加偏宠。其实,一些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如男孩更出色,并非性别因素,也不是女孩本身努力程度不够,真正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对女孩子过于娇惯。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不同的妈妈和她的婴儿住在一间布满玩具的屋子里,对他们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结果发现,妈妈总是无意地喜欢把女孩子拉在手上,让她依偎在自己身边;而对男孩子则放任自由,让他们到处乱抓乱爬。

心理学家研究后指出,正是母亲对孩子不同的态度,使得男孩和女孩从小就在心理上受到不同影响,乃至对未来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科学分析可以发现,妈妈把女儿拉到自己身边,已经在无形中开始培养女儿依附、顺从的习惯;而男孩子离开妈妈的活动范围,逐渐增长了独立、好斗、探索的能力。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小学时女孩比男孩容易获得好成绩,而步入中学以后女孩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仔细分析可以明白,小学教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要求学生听话、安静,思维方式主要是记忆,这些都适合女孩子从小培养起来的心理特色,而不适合从小就好奇、好动的男孩子。到了中学、大学,善于进行独立思考的男孩子就开始显露自己的优势了,而女孩子则逐渐呈现出劣势。

科学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的智力在总体上不存在任何差异,成才的可能性对于他们来说同等存在。但是,如果父母对女孩子过于偏宠,不注意象对待男孩子一样增加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那么她们就会在潜意识中自我娇惯——这样一来,就会抑制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失去许多发展机会。

因此,对那些女孩的父母来说,更不能对孩子娇生惯养,而应让她们象男孩子一样经受挑战和磨砺。父母只有给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才能让他们在成长中不断长进、增加才干和本领,真正达到“望女成凤”的目标。

“专家建议”

(1)认识到娇生惯养的危害性。父母应该意识到,溺爱、放纵虽是一种人之常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棍棒底下出孝子,蜜糖罐里淹死人”,溺爱正是儿童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教育专家一再提醒父母朋友们:“有的时候,也许你对孩子的爱相反会害了他们。”这是一句非常中肯的意见,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

(2)尝试着拒绝孩子。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不懂事,不知道约束自己的需求,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懂得约束自己,明白不能事事如愿,需要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因此,父母有勇气对孩子说“不”,而不能对他们肆意娇惯。

(3)多让孩子吃些“苦头”。“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心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给他们找苦吃、找“罪”受,多受些累,少享受些,避免坐享其成,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