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53

第53章 9,人们只对提拔自己的人忠诚

“法家语录” 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韩非子》

“译文” 如果臣下有权任免官员,那么君主就会失去心腹之人。 “说古论今”

对领导人来说,掌握人事任免权,就收复了人心,这对掌握权力是异常重要

的。韩非子也认为,领导人应当牢牢掌握任免大权,不得有外人插手,这样才能保证拥有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其权威性才会被下属认可。 历史上,东魏的丞相高欢独揽大权,与侯景抗衡。临死前,高欢把儿子高澄叫到床前,做了帮助儿子成就霸业的各种安排。其中,他特别提出:“朝中职位卑微的慕容绍宗是唯一能抗衡侯景的人,我没有提拔他,是想让你来做这件事。” 高澄按照父亲的教导行事,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赢得了人心。几年后,高澄的兄弟高洋成为北齐的开国皇帝。 高欢在世时,不给慕容绍宗加官进爵,是在故意唱白脸、做恶人,目的是把好事留给儿子去做。如此一来,人情自然是儿子的,慕容绍宗就会一心一意帮助高澄成就大事、抗衡侯景。高欢父子同唱一台戏,红白脸相契,最终赢得了慕容绍宗的忠心。 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常常需要借助臣下的力量,因此,在他身边会有一部分心腹之臣为其放忠。通常,君主在这些核心人物的辅佐下,能够快速地掌握国家的整体形势,有效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而君主之所以能够控制这些大臣,就是因为他牢牢掌控着任免大权,任何一位臣下都要昕命于他,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利益。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最高领导人的更替,会带来中层骨干人员的变动。这也是因为最高领导人拥有任免职位的权力,而且他们只任用自己最信任的人,把权力牢牢把握在手里。

“用人之道” 领导人对任免大权保持绝对的掌控,这才是驾驭下属的必由之路。否则,任免大权落入权臣之手,其他臣下就会疏远君主而主动结交权臣,原本是君主心腹的重臣也会因为利益的引诱而逐渐离去,这就使君主身边缺少了得力的助手。长此以往,君主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弱,权臣的力量则日趋增强,从而危及君主的统治。 今天,最让企业老板头疼的是人的问题。企业的现实资源往往无法支撑高素质的人才,于是形成了“能人留不住,‘赖’人一大堆”的尴尬局面: 加大招聘,人员更如流水的兵往来的帐,来去匆匆;加强培训,仿若对牛弹琴,看不见什么效果;提高监管与惩罚,员工与公司对立情绪越发严重;提高待遇与福利,企业盈利状况又难以承受。。 这时候,培养自己的心腹知己,就成了管理者的不二选择。具体说来,培养心腹有两个办法:外带和内携。

(1)外带:直接从企业外挖掘过来,可以是老部下、老同事,也可以新从社会招聘而来。这种方法直接有效,但需要与原有企业有一定适应过程,如果协调不好容易形成对立、激化矛盾。

(2)内携:从现有人员发现、培养,甚至是收买。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过程,双方必须反复磨合、建立信任,否则容易看走了眼,吃大亏。无论哪种情况,一旦发现了卓越人才,都要想方设法将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干将。 没有心腹基层的真实信息不能全面获取和了解,没有心腹自己的思想策略不能有效贯彻和推行,没有心腹的管理者工作很辛苦内心更孤独。。心腹知己可以在团队中可以起到引领、监督、影响甚至是打压他人的作用,目的在最终改变团队的工作作风,帮助领导人实现宏图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