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39

第39章 7,结党营私带来的危害最大

“法家语录”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韩非子》

“译文” 因众人的赞誉而加以赏赐,因众人的毁谤而进行处罚,那么贪图赏赐厌恶处罚的人就会不依法令而暗中结交,相互包庇利用。目无君主,结党营私,举荐党羽为官,这就是臣下不为君主竭力尽忠的原因。臣下广泛结交,朝中内外均有朋党,那即使他们犯下大罪,君主也会被蒙蔽过去的。

“说古论今” 领导人要想保持自己的威权,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应当严格控制下属的势力。这是因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双方,其相对势力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然,如果下属势力过重,则领导人的相对势力就会减弱,这必然威胁到领导者的地位。 在我国历史上,君主最在乎大臣是否忠于自己,最怕大臣之间结党营私,和自己形成对抗。历史上的太子党、朋党之争都是结党营私的典型例证,其中无不夹杂着血淋淋的政治斗争。 而在国家运势的走向上,高层领导结党营私则有可能危害国家利益。比如,满族统治集团在短短的时间内由关外入主中原,固然离不开它有效的文治武功,但是吴三桂勾结外患,打开城门引清军入关,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历史走向。 当时,满族集团把南下中原作为自己的目标,清军统帅多尔兖密切注视着明朝军队的一举一动。就在这时候,农民起义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迅速发展壮大,一举攻占了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 然而,农民军进城后很快腐化堕落,明朝将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正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看到明朝大势已去,而李自成也不是自己的所托之人,于是引领清军入关。于是,中原的统治秩序在内忧外患中崩溃了,满族统治者登上了历史舞台。 准备多年的多尔兖不费吹灰之力就入主中原,奠定了满清日后的统治基础。这与吴三桂投降清军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君臣利益不同,臣下借助外部势力谋取私利,就容易导致祸害。在清兵入关的事件中,吴三桂与李自成虽然同属于中原势力范围,但是巨大的利益差异使吴三桂采取了“内外勾结”的策略,历史由此被改写。 韩非子认为,当权臣的党羽遍布朝堂内外之时,君主身边就再也没有听于他的大臣,整个朝堂都在权臣的掌握之中,君主由此失去了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再也无法重新树立威信,从而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其地位必将不保。

这就是结党营私的祸害。对领导人来说,一定要防备下属为了私利勾结在一起,这不仅会危害团队的整体利益,也会让领导人的权位有倾覆的危险。在用人上,领导人如果不能防止下属结党营私,无异于引狼入室。

“用人之道” 现代公司是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内部成员按照一定的契约进行合作;但是利益差异势必引起不同的诉求,当产生利益冲突时,一些人为了获取私利而勾结外患就不可避免。除了利用制度、文化等手段进行控制外,领导人还要具备危机意识,做好防备。 事实上,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员工之间拉帮结派,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不停地在为权力、利益斗争,从而加大内耗,内部沟通不畅,员工积极性不高,降低了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 对领导人来说,一方面要识别那些为了异己私利结党营私的人,坚决把他们从队伍里清除;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从根本上保证每个人的利益,让大家有安心工作的环境。为此,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减轻或杜绝结党营私的危害。

(1)限制下属的势力,使其在可控范围内 才能出众的下属是每一位领导人渴望得到的,但是下属能力过强,就有可能架空领导者的权力;而下属之间勾结在一起,则会动摇组织的整体利益。因此,君主在使用人才的同时,还要限制其势力,防止他们的权势威胁到领导人,从而免除后患。

(2)防止内外勾结,窃取商业机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商业机密保护工作成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博奕论的角度来看,当对手的力量悄悄深入到我方内部时,由于内外勾结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为此,领导人需要对组织成员利益差异有清楚的认识,并注意采取有效的防备措施。

(3)把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结合在一起 那些结合在一起谋取私利的人,也逃脱不了“利益”的获取。之所以走到一起,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时候,领导人只要把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结合起来,使大家的利益有保证,那么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结党营私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