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01

第1章 1,疏导洪水的管理哲学

“法家语录” 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一一《韩非子·观行》

“译文”

根据可以取得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所以就可以花费比较少

的力气而取得较大的成就。

“说古论今”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所处形势的帮助。许多时候,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有益的资源,掌握有利的局面。 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在掌握水的运行规律基础上采用“疏导”的方式,一切顺乎自然,结果成功化解了水患。“疏导”,而不是采取“堵”的方式,坚持推、拖、拉的做法,借力用力,这种措施往往是最合理、最圆满、最有效的。 在成功治水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疏导洪水的管理思想,并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对此,韩非子进一步提出了“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的观点,主张根据可以取得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从而花费较少的力气取得较大的成就。 战国时期,孟尝君是著名的养士四公子之一,门客有三千多人。不过,孟尝君四肢短小,容貌很一般,与那些相貌堂堂的宾客没法相比。 当时,有一位宾客垂涎孟尝君夫人的美色,有点儿暧昧关系。结果,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还说:“他这样做,是对您的极大不敬,这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耻辱,所以应该将他秘密处决!” 孟尝君听了也很生气,但是转念一想,意识到“杀人”不是上策,于是对告密的人说:“男女相见,产生好感,互相爱慕,也是人之常情。以后不要再向任何人提及此事。” 当天晚上,孟尝君一夜没睡,他想:“那位宾客能博得夫人的欢心,一定很善于交往。善于交往的人一定很有心计、善于辞令、精通应变,这也是一位不可多的的人才啊。看来,我应该好好用用他才对。” 第二天,孟尝君与那位宾客促膝长谈:“你来这里已经很久了,我没能让你做大宫,委屈你了。我和卫国国君是好朋友,他目前急需一位善于交往的人才,所以我想把你推荐给他。” 宾客听了很感动,一再拜谢,要报答孟尝君的大恩大德。多年后,齐、卫两国关系恶化,卫国国君想要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那位宾客早已得到了重用,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出面阻谏。他站在卫国的立场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国君放弃了攻打齐国的主张。 有人说孟尝君宽容、大度,其实说他懂得如何栽培人更合适。他知道宾客和夫人有暖昧关系后,没有挟私报复,而是从中看到了宾客的才能,并采取“一石二鸟”之计,既让宾客远离自己的夫人,又让宾客到卫国卧底,发挥其才干。这样“疏导”的用人之道,实在是高明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式管理就是水的管理。顺水行舟,即使船桨不动,船也可自行,稍一加力,则船动如飞,因为水流的方向是与船行的方向相同的,水总是推动船向前游动;而逆水行舟则恰恰相反,人不动则舟倒行,即使用力摇桨,也未必能够前进,因为水流的方向与船行的方向相反,水总是推动船逆行。 因此,管人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势而动,也就是采用“疏导”的方法。有的领导人战略方向没错,但是在策略上出现了问题,结果与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西周在位三十年的厉王,就是因为不懂疏导之道而下台的。 当年,周厉王主政时,对外用兵不断,国库亏空。为了增加收入,他把山林川泽纳入国营事业,民众不准进入这些地区渔猎采矿,断了谋生之路。

大家对厉王的做法不满,常常聚在街头批评时政。对此,厉王不仅没有修正

自己的行为,反而派人监督民众的言行,有谁说朝廷的坏话就会被逮捕、处决。后来,大家走在路上都不敢打招呼,只敢用眼神交流。 看到反对自己的声音都消失了,周厉王非常高兴。一位大臣却提出忠告:“堵塞人民的嘴巴,会带来后遗症,其危害远远超过堵塞洪水。善于治水的人,一定用疏导的方法,让水流有个出口;管理国政的人,也要开放言论空间,让人民畅所欲言。” 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劝告,依然我行我素。又过了几年,民怨到达顶点,爆发了动乱,厉王被迫出逃,失去了国家的军政大权。

“用人之道” 有管理头脑的领导人,不会用“眼不见为净”的鸵鸟心态对待人才。面对有缺点、犯错的人,以堵塞洪水的手法去处置,往往把事情搞砸。善于引导对方,发挥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才可以事半功倍。 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定平稳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会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容易滚动。所以,善于把握态势,才能占据主动,实现预期目标。具体来说,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就会让下属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 张波违反规定,在上班时间看杂志,被部门领导看到了。但是,领导有点为难,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照章处理,这件事很可能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如果马上把这件事上达人事部门处理,就有点小题大做,还有可能会被对方反咬一口,让自己变得很被动。 还有,张波平日表现良好,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对他进行警告,又能让自己不失管理的职责。最后,部门领导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对张波说:“有好看的也给我看看啊,不要只顾自己享受,我这里有一篇对你很有帮助。”接着,部门领导顺手拿起王先生的杂志,然后大声说:“把这两本书都带到外面去看,免得大家误会你上班看书报杂志。” 在上面的故事中,部门领导既制止了张波看杂志,又让他能够接受,做的合情合理,这就是“疏导”的管理策略。 在管人方面,“疏导”的策略符合人们的心理认同,符合人性的一般特点,所以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管人”的对象是具体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顺势而为;否则,如果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凡事逆流而动,那么会让别人难以忍受,即使对方听从了你的命令,管人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中国做领导,一定要掌握柔性管理艺术,在刚柔之间把握分寸,才能让自己无往而不胜。为此,管理者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1)合情合理 对中国人来说,合理比合法更重要,中国人接受的是合理的法。显然,合法的决策如果不合理,甚至失去了人情味,人们就很难服从,也不会在心里认同你。所以,管人一定要合乎情理,让人能够接受。

(2)留有弹性 水是无形的,却变化万千。疏导洪水,就像打太极,要随形而制,掌握好弹性原则。具体到管人、用人上,领导人要时时考虑到人心、情势等变数,让自己的决策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才能得到拥戴。

(3)刚柔并济

水是柔软的,洪水爆发的时候却可以脆骨拉朽,这就是刚柔相济。人也一样,

过于刚毅的人容易受挫,过于柔和的人容易被人欺负。对领导人来说,必须看到下属刚柔并存的两面,才能在管理中疏导好、驾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