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77

第77章 同事不是你的亲密舍友

人在职场,要接触的人很多,包括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等,大家通过工作机会相互认识、相处,久而久之,彼此相互产生信任,进而成为非常熟悉的人。有的人往往就会将从早到晚共处的同事,发展成私人朋友关系并当成自己的好友、知己,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实际上,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首当其冲。同事不是你的亲密舍友,无论何事,你都应注意利益关系这条底线。

讲和谐也讲利益

虽然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小丽的人际关系还是不好。在公司的时间都成了煎熬,每天,小丽总是想赶快完成工作,逃出那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参加了一个瑜伽班,在那里,小丽遇到了同事小菊。相处时间久了之后,小丽发现,他们很谈得来,小丽把心中的不愉快统统告诉了小菊。平时,两人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逢年过节也都相互照应着。几个月下来,小菊对小丽的家务事非常清楚,连她妈妈在电话里唠叨都一清二楚。这一切让小丽觉能有这么贴心的朋友真好。

小丽是谈判高手,小菊是面料识别的专家,公司让他们一起出差去和两家不同的面料供应商谈判,两人不仅顺利地拿下第一家供货商,还签了一个低于行业均价的合约。接下来,他们要见的第二家供应商,是公司准备开发特色产品而寻找的新客户。来之前,老板千叮嘱万嘱咐要他们把好质量关。小菊是专家,加上自己这几年积累的辨别货品的经验,小丽也敢于放手一搏。看过样品后,小丽觉得这家公司所出的面料质地一般,并不能达到自己公司开发特色产品的定位,可小菊却觉得这家公司的面料相对来说质量价格在行业中都不错。出于对小菊的信任,小丽听取了小菊的建议,签下了合约。

结果,第二家供应商的面料出现了问题,新出的产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缩水、变形、褪色得非常厉害,代理商纷纷要求退货,导致公司损失不小。令小丽没想到的是,在老板还没说要追究责任时,小菊就忙不迭地撇清责任,说在签第二家公司时,她只是给出参考意见,这次事故和她无关。小丽也没办法解释,老板没有分配谁去签哪个供应商,而在出问题的供应商那里是自己签的名字。最终,小丽因为个人失误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扣除年终奖金并丢失了晋升机会。

职场上,人与人之间都会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大家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工作,互相之间需要团结协作,所以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如果将这种工作上的亲密无间,发展到个人关系上,一发生利益冲突,就会迅速决裂。职场上没有知己朋友,只有战友。

职场上只有战友

职场中所有关系的背后,都是按照价值链穿插其中的利益关系。职场关系需要情感维系,这里的"情感",是在相互了解性格、习惯、行为方式、能力范围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利于完成工作的合作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系,企业无法实现1 1 >;2的团队合作效果。同时,从企业角度来说,如果企业内部有些人关系过于亲密,形成"小圈子",管理层也会非常在意。存在适当的"小圈子",对于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平衡、建立多条信息渠道有益处,可过于密切的小圈子,特别是身居企业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小圈子,有可能会对企业利益构成威胁。所以,职场中只允许战友关系的存在。联想集团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同班同学都不会超过五个。

同时,职场里面还有一个竞争的环境。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每个人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这个奋斗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为企业争取利益,就是外部竞争;也自己争取利益,就形成了内部竞争。

有的人和同事相处没有底线,就会犯类似小丽一样的错误,遭遇所谓"知己"的"背叛"、"出卖"。事实上,是小丽自己的认知模式不正确。小丽应及时调整人际关系模式,在真诚对待每位同事的同时,与任何人都保持"人际距离",维持自己的独立,这才是最佳的职场人际关系。

职场距离

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都希望在交往中所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实不仅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心理失去平衡。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喜欢我们。让别人觉得值得与你共事,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应该注意的是要不怕吃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同时,你也不要付出太多,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因为过度投资,或者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者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就会让别人的心灵窒息,甚至有愧疚感,而使受惠的人选择疏远。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留有余地,让别人有所回报,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同事之间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彼此心照不宣地遵守同一种"游戏规则",才能一起把"游戏"进行到底。

密切同事关系不需隐私。大家都是普通人,有着平常的善良与平常的心计。很少有人刻意去害别人,可如果同事之间知道得太多,无心的伤害就不可避免了。有些东西是不方便与同事分享的,所以你不要探视别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你也不要用谈论私事的方式来拉近和同事的关系。为什么有些话是不该说的,有些事情是不该让别人知道。

是非分明、公私分明。职场竞争法则是优胜劣汰。同事之间相处,就要是非分明、公私分明,一是一、二是二。站在理智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同事当成战友,明确了解为了达成使命你需要做什么,懂得正确的取舍和抉择。即使是在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里,你也要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而不能把私人领域的事情带到工作中来。有些较为个性化的东西,如果不是体现在工作的创意中,最好别表现得太淋漓尽致。因为个性是私人的,而工作是大家的。在工作场合,还是多一点共性,隐藏一点个性为好。

总结提示:

不要用职场关系达到个人目的。无论是和领导、同事相处,还是和客户的联系,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想着利用这种关系达到个人在职场的目的,也不要被这种关系所利用。有一位职员,因为工作能力优异,非常受领导赏识,关系也比其他同事要近许多,时间久了,他就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会成为领导的接班人。结果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而提升了别的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