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78

第78章 别急着做排头兵

生活在社会上,无论怎样讲,应该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从社会角度出发,一切为了谋求社会总体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总体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为重。一味地自以为是、为了个人所得的言行,都有可能酿成恶果,并且让自己后悔莫及。企业需要排头兵,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排头兵就需小心翼翼,根据形势采取策略。

一份加班"谏言"

商场由于非常繁忙,职员经常会加班加点,特别是每逢重要节假日来临期间,几乎全体职员必须上阵,以应对顾客骤增的销售旺季。国庆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人力资源部发布通知,指出商场对职员在国庆期间的加班,将按照正常工资的半天计算。此通知在新职员中引来强烈反应,有的职员说国家已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应是按平时的三倍计算,按此计算差距实在太大。也有职员提出,商场是否可以考虑在补偿工资之外,采取补休制度进行替换。在短短的一天中,提出意见的职员超过数十人,不过措词语气基本上都很缓和,希望领导对商场加班制度进行重新修改。

小傅是一名主管,在市场部工作已经有好几年。在此次"抗议"中,小傅认为自己是老职员,应该对此事发表更多意见,一方面可以在新职员中树立自己"为民请命"的威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领导关注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小傅写了一份建议书,阐述了行业以及其他一些商场的加班制度,暗指本商场制度不合理,并用调侃的语气说商场职员是新时代的"杨白劳",同时也提出一些切实的改进措施。

小傅认为自己的建议书"有理有据",而且描述详细,加上他熟知商场许多"内幕",所以此建议书一被一些人看到,立即传遍了全商场,成为所有职员谈论的焦点。"加班"抗议事件迅速升温,甚至惊动了当地媒体。然而,小傅的谏言并没有如他所愿--在新职员中树立威信,引起领导重视。相反,群情汹涌的反对意见令商场管理层坐立不安,领导很快将小傅严厉训责一顿,三个月后,商场编了一个借口将小傅解雇。

每个企业在管理体系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排头兵是为企业解决问题的,与企业作对,反对企业政策,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排头兵的职责

企业对于排头兵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企业期待在某些特殊时刻,企业能有排头兵主动走出来,协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很痛恨在一些企业问题上,某些排头兵大声喧嚣,使得本来平常的问题变得尖锐或者激化,甚至引起军心动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平息舆论,稳定军心,必然会处理一个人,借此警戒其他人。

当排头兵的人,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自己利益诉求得到优先解决。二是不甘在企业默默无闻不受重视,希望借机表达观点、展现才能,从而一鸣惊人。职场人做任何事,都应该站在社会、企业的立场来看,本着相互尊重、协调协商的原则,从而达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共嬴的结果。处于一己私利,使得双方处于消极、对抗的态势,那么,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个人也不会有所发展和提升。盲目当排头兵,只会令自己败走职场。想当排头兵,不仅需要气魄,更需要策略以及时机。

衡量你是否适合当排头兵

排头兵需有战术水平。因为排头兵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排头兵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甚至喜好,都会对企业职员产生莫大的影响。一名排头兵应该能给其他职员以榜样与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地向前。如果排头兵不能对企业的总体绩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给自己的事业增加阻碍。

排头兵需有战略思维。站出来当排头兵时,需根据问题制定战略,战略分为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三部分:一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战略。二是将战略付诸行动。三是在行动中的每一步,减少差错率,使战略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阶段,目标确定后,使用何种措施和方法来达到所定的目标。第三阶段,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管理层评估、审批。如果规划未能通过领导的审批,应考虑如何修正或者暂时丢在一旁。向领导提建议要按程序走,一步步通过部门汇报。

注重绩效和态度。排头兵往往不像领导那样,需要整个事情的结果负责、对最终的价值负责。因此,排头兵往往会忘记绩效目标,即追求企业目标的价值,反而会偏移到其他方面,如通过职员关系、职员态度等方面来判断。绩效是围绕企业目标而要进行的产出,排头兵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排头兵需时刻明确:这件事的绩效是什么。同时,排头兵是"雇员思想",不像企业领导那样,来看待成本、利润、发展,较少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往往也没有领导那样有责任心。作为排头兵,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如果仅仅是"雇员"思想,最好别急着做排头兵。

总结提示:

排头兵的角色不可错位。有的人认为,排头兵是把基层的想法反映给领导,这种初衷是对的,不过要注意你不是"民意代表"、不是"群众领袖",其他人抱怨,其实是在抱怨企业。这个时候排头兵需要领悟企业整体战略、主管的策略思路等等,从企业角度出发,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进而解决职员的抱怨和问题。当排头兵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清楚地了解领导的准确思路,然后以此为目标来决定做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