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76

第76章 嘴巴为何长在最下面

为什么人有两个耳朵,两个眼睛,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因为一个人需要多听、多看、少说。现代职场犹如店铺,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即使平时同事相处非常融洽,在聊天的时候也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应有"讲究"。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故事一:小易是从事媒体宣传的,因原公司不景气跳到另一家公司,却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由于两家媒体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截然不同,小易总会莫名其妙地和"前尘往事"联系起来。随口说说"新公司福利待遇平平,以前的公司福利特别好,逢年过节什么都发,哪像现在啊?""以前我们公司经常组织大家出去玩,同事关系亲如一家。就算我离开了,以前同事聚会还经常叫上我,大家感情还是很好。真怀念那种温馨的人际氛围!""以前的公司人才济济, MBA啊、硕士啊,遍地都是,我们团队的人都特别厉害,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大家两天两夜没合眼。"没想到,小易以前的公司做了一个选题,恰巧与现在公司正在策划的选题思路一模一样。这下,从老板到同事都认为是小易告的密,认为小易是以前公司派来的"卧底"。最后,小易成为公司边缘人,不得不开始准备下一站的旅程了。

故事二:小习是一名文案,她较为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有一天,玲玲穿着新买的衣服走进办公室,其他同事打招呼"今天穿新衣服哦!",也有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小习只是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玲玲灿烂的笑容立刻冻结,小习甚至又说:"这颜色你穿有点艳,你不合适这个颜色。"这话一出口,不仅玲玲一幅好心情完全没了,周围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同事也很尴尬。

对言语不注意的人,说话常常不经过考虑,只顾自己嘴上说得快,而忽略了"听话人"的感受,结果无意中得罪了别人,自己还不知道。很多时候,你说的话,恰恰是领导或者同事,最不想听到的。说话一定要经过思考,视时、视人、视事、视场合而说。

管好自己的嘴巴

讲话首先要注意到"为什么?",即你为什么要说这话?说这话有没有达到效果,还是会发生相反的效果,如果会给你带来反面效果,就别说了。

话不在多,点到就行;话不在好,时机对就行。不管一个人说话的内容有多么好,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也就无法达到有效说话的目的。时机对了,那就是力量;时机不对,那就成了阻碍。如果你发现听者皱着眉头,请立刻闭上嘴巴。

看清楚所在的环境,再选择说什么话,如此也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方式。正式场合说话应该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毫无章法;非正式场合,可以像聊家常一样,便于感情的沟通。喜庆场合当然就要说些吉祥话;悲痛场合,如果你哼哼小调,和小孩玩,就太不懂事了。适宜多说的场合可以多说、细说;别人很忙,时间有限,说话就要简明扼要,如果再谈笑风生,海阔天空,一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让别人对你下逐客令。

开口说话之前,你一定要认清自己是什么角色,是什么身份在对谁讲话,是对领导,对同事,还是对下属说话。领导发言的时候,小字辈应当听众。一件事情,即使你很有主意也不可先亮出来,等到该你说话的时候再表现。该你说话的时候,少了你不行,不该你出现的时候你却赫然其中,多少让人觉得你不识趣。就像颁奖典礼,本来名单里谁讲话,大家都翘首以盼,这时,突然跑上去一个无名小卒,估计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他轰下去。

成为职场说话高手

成事不说。成事不说是指公司或者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要评价,不要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无论你认为这些建议和想法对公司有多大好处,都要坚持不说的原则。在没决定以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是你的职责。而决定事情是公司和领导的职责,你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职位和存在价值,不要给出超越职权的建议和想法。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去追究。有些小事情,过分地追究,可能伤害别人的面子和积极行动,以后的工作上的事情就不好处理了。过去的事,追究还有什么意思呢?你假装不知道,别人也知道自己错了并改过,双方都心知肚明即可。对于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要经常敲打一下,甚至要追究责任到人,否则这样的人不会得到进步。

不同事情,不同说法。好事情,用"播新闻"的方式。企业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却一声不响像没事儿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几次下来,同事之间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不合群。以后如果有类似的事请,同事也不可能通知你。不好的事情,先讲结果,这样就有了沟通的底线,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总结提示:

职场必须说的话。同事之间遇到问题,互相请教的情况时有发生。若是你知道解决办法却不肯为同事出谋划策,反而推说不知,那么,就会为你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壁垒。以后同事即使有事,也不会再向你请教,因为大家都知道你不会帮忙。当你有什么难题需要同事支援的话,恐怕也不会很顺利。其实,同事向你请教问题,表示她在这个方面很看重你的能力,也会非常尊重你的意见。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虽然领导批准了,你最好要同工作联系较多的同事说一声。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如果你什么也不愿说,进出无影无踪,此时倘若正好有领导、熟人来找,或者有要事,同事心中无数,就没法说了。互相通告,也是共同工作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