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68

第68章 面对裁员 有备而战

裁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裁员,视而不见。每个人完全有能力掌握自己的未来。当有裁员迹象发生时,那些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人,都会做好预防措施,那就是未雨绸缪。

不要把头埋在沙子里

故事一:小祝在一家企业的分部已经工作了五年,业务得心应手。随着资历的增长,小祝的工资级别也一点点在提高,每年的收入都有所增加。本来小祝对工作感到满意,然而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令她所在的企业无法承受风暴,准备采取裁员和降薪的措施。得知这一情况后,小祝就预感到自己所在部门将是裁撤重点,自己将难逃厄运,因为公司去年就开始着手整顿。但小祝并没有"坐以待毙",她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开始约见其他部门的经理,向他们表述自己想转部门。没过多久,小祝被调至企业的市场部。几个月之后,分部的客户服务部被裁撤,几十名客户代表都"下岗"了。

故事二:刚进IT公司时,小广就发现公司缺少一位负载均衡专家。于是,小广用一周的时间完全花在学习相关知识上,不久公司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小广就趁机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为了更好为公司创造价值,也为自己创造价值,小广不断扩展自己的技术知识能力。公司面临重组,将要裁员两百人,谁都在猜测自己是不是被裁者。小广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深思熟虑后,她建议公司制订一项过渡计划,以帮助职员在公司重组后尽快适应新角色。小广敏锐的判断力和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给管理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批和她年龄相仿的同事都被裁掉了,小广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工作,还在公司重组后被晋升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经过此次的裁员风波,小广认识到:裁员随时会发生,有计划并努力做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公司和自己都受益,公司才会考虑将你留下来。

"我是会走开,还是可以留下来",这是每个职场人面临选择与被择选时,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我对企业有价值"是任何一位管理者都愿意听到的话。

企业会裁什么样的人?

答案就是企业会裁掉那些不是不可替代的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企业价值链、业务流的关系,其中的固定岗位是处于企业业务发展链条中的主链条,包括研发、销售、售后等岗位。而相对边缘一些的岗位,如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战略规划部、企划部等,都相对危险。企业裁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实没能力,至少裁员之前没有多努力工作。另一类人就是公司还在犹豫的人,公司认为这类人还有一定的价值,可面对目前这样的经济形势,又不得不考虑降低企业成本。

如果你没在企业的主链条中,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又没有能够胜出他人的条件,被裁的几率相对较高。面对裁员,一方面你应该考虑如何进入企业主链条中,使自己的岗位有竞争力。培养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要让自己在企业中变得不可替代,这样如果你离开,企业会不适应,或者有个弥补期过渡,企业就不会轻易裁你。

备战裁员

判断最有可能裁员的部门和区域。如果你身处其中,也不一定意味着你一定会被裁。只要你注意两方面,裁员就不一定会"裁"到你头上。第一,工作成绩。完成工作,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此时不要偷懒,不要耍"小聪明"。老板在裁员之前都会进行谈话,在谈话中,职员会有争取的机会。在这样的谈话中,你为自己去争取时,主要从工作成绩着手。核心是"我为公司做过什么","这件事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是什么"也就是说"我做了什么","我做成了什么"和"我所做的为公司带来了哪些效益"。拿出真刀真枪真本事,证明自己,在谈这些问题时,要坚决、明确、自信,将自己的价值表达清楚

重视团队合作。一个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为企业所信任和重用。如果一个位置有两个候选人,而这两位候选人的能力、资质大致相同,对于企业来讲,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判别二人之中哪一个有更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证明你团队合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与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让他们知晓你的能力以及你所感兴趣的工作领域。

成为业务、技术"通"才。有技术和业务多方面的知识,必然会为保住工作增加不少的优势。想要保住自己的工作或者晋升,就需要成为企业所需的"通"才。"通"才不仅懂得如何处理问题,而且需要了解相关的业务知识。如果公司有十个人管理网络,其中有一个人懂得维护服务器,企业首先考虑裁掉的肯定是其他九个人。没有广泛的知识面,也会导致自己失去机会。对于高科技工作者或者专业内容深奥的职员而言,能够不使用技术术语就可以和业务人员沟通的人,相对那些不会将技术问题或者专业术语,"翻译"为业务人员熟知的语言的人来说,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总结提示:

远离职场闹剧,不要去参与议论与猜测,不要做"乌合之众",尤其是到年底时,不要跟同事一窝蜂找老板要求加薪水。在外部情况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可能会有一些议论,不要参与这些议论。企业中最令人厌恶的行为是背后传闲话、传小道消息,如"某某公司涨工资了,咱们公司没涨","听说某某要被裁员了"。不要制造和传播一些不好的信息。你需要展现的是:你是一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同时,最好不要对同事发表什么负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