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铜鼓在许多民族中的特殊地位,历代以来,以铜鼓为名的地名不断繁衍,遍布中国岭南和西南地区。经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已知铜鼓地名有270多处,这些地点,大致反映了古今铜鼓使用和流传的地区状况。从铜鼓地名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铜鼓在历史上的流向。从而知道使用铜鼓的民族和铜鼓使用习俗的流向和消涨,对研究有关民族习俗的变迁和铜鼓的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历史文献上看,铜鼓地名最早见于晋郦道元自的《水经注》。其中《温水注》引《林邑记》曰:“逋通铜鼓,外越安定黄岗心口。盖借厦铜鼓?即骆越地。有铜鼓,因而得名。"文中前两处“铜鼓"都是地名。而且是在骆越居住区,因为当地有铜鼓,故名。
唐代《元和郡县志》有两处铜鼓地名,都是铜鼓山,宋代《舆地纪胜》提到铜鼓地名10处,其中有铜鼓山7处,铜鼓潭、铜鼓滩、铜鼓渊各1处。《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广东新语》、《南越笔记》、《西清古鉴》、《粤述》,以及南方几省的地方志,都有铜鼓地名记载。
铜鼓地名大都因为出土铜鼓而得。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文昌万州亦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广西桂平的铜鼓滩,宋代已有其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8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渔人又两次从其滩捞出铜鼓,称它为铜鼓滩,更是名符其实。广西北流的铜鼓潭,因明景泰三年(1452年)出过铜鼓,广西博白的铜鼓湾,因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乡人于其地获一铜鼓而得名。广东阳江的铜鼓岭,因清康熙年间掘得铜鼓,广西钦州的铜鼓岭,因嘉庆二年(1798年)在岭下掘得铜鼓,广西宜州的铜苹岩,因清代村民在岩前田内掘得铜鼓,四川庆符的铜鼓窠是因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农民耕田获得铜鼓等等而得名。
广西灵山县现有铜鼓地名23处,其中铜鼓村3处、铜鼓塘村2处、铜鼓塘5处、铜鼓岭5处、铜鼓麓2处,铜鼓顶、铜鼓江、铜鼓湾、铜鼓滩各1处,都因出土铜鼓得名。广西平南县现有铜鼓地名8处,其中铜鼓村2处、铜鼓洲2处、铜鼓岭2处,铜鼓脚、铜鼓塘各1处,也因曾出土铜鼓得名。
因铜鼓出土得名,说明这些地方当时已不再使用铜鼓了。铜鼓的出土,成为当地的一种怪异或奇事,遂以铜鼓名其地的村、岭、江、滩、塘,一提起铜鼓某,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是指出铜鼓的地方。铜鼓出在岭顶,则称其岭顶为铜鼓顶,出在岭脚则称其地为铜鼓脚或铜鼓麓,如其地后来成了水塘,则称铜鼓塘、铜鼓池,靠近铜鼓出土地点的居民点也就跟着称为铜鼓塘村或铜鼓村了。
铜鼓地名也因地形象铜鼓而得名。如广西《武宣县志》载:武宣县禄村的铜鼓山,是因为“田垌中起一土山,形如铜鼓"。广西钟山县同古街附近的铜鼓岭,“以土岭象铜鼓而得名"。四川荣昌县东十里的铜鼓山,“因其山,顶脚皆平,中心狭,状如铜鼓"。
江西修水县西南大沩山的铜鼓石,因石高数丈,形类铜鼓。
铜鼓地名也有因流水冲激声象铜鼓声而得名的。如广西陆川县北西四十里的南中堡铜鼓湾,因“流水响如擂鼓"。广西灵山县三海镇英爪行政村的铜鼓村,因“村前水坝,流水声如铜鼓"。
也有因曾放置过铜鼓的地方用铜鼓名之。湖南吉首市排绸乡香花村的铜鼓坡,传说曾经放置过铜鼓。贵州普安县青田山区铜鼓山,其中有一个岩洞曾悬挂过铜鼓。广西桂林的铜鼓亭、武鸣府城的铜鼓亭,都因曾将铜鼓放置于亭而命名。放置铜鼓的寺、庙、庵,分别名为铜鼓寺(四川巴县)、铜鼓庙(贵州庆余县、四川芦山县)、铜鼓庵(四川纳溪县)。
以铜鼓形象命名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当地已不使用铜鼓了,偶尔从地下挖出或江河捞出铜鼓,大家以为稀奇,把它置放在神祠佛寺等公众活动场所,见其形体诡异,附近山岭、土石与之相似者以铜鼓名之。一种是当地还在使用铜鼓,大家本来就熟悉铜鼓形状,很自然地联想到附近的山岭、土石,比附名之。以铜鼓声音命名则多是当地还使用铜鼓,时时听到铜鼓声音,铜鼓声与别的击打乐器声音不同,当听到流水冲激声象铜鼓声时,也联想到铜鼓,而习以相传,把那些有水浪声的河段称之为铜鼓滩、铜鼓湾、铜鼓濑、铜鼓塘等等。
铜鼓地名最大的行政区划是县,如江西省的铜鼓县;次为乡、镇,贵州息烽县、酉阳县各有为一个铜鼓乡,广西钟山县有铜鼓(同古)乡,广西武宣县有铜鼓镇,贵州锦屏县有铜鼓区。在明代,贵州锦屏有铜鼓卫、铜鼓所,江西修水县和广西岑溪县有铜鼓营。贵州石阡和印江平坝都有铜鼓关,重庆奉节、湖北建始有铜鼓堡,广西永福有铜鼓市。最多的则是铜鼓村、铜鼓寨,广西有铜鼓村13处。还有铜鼓圩、铜鼓街、铜鼓路、铜鼓屯;铜鼓等。以铜鼓为名的山水很多。其中铜鼓山有44处(贵州14处、广西12处四川11处、广东4处、湖南2处、湖北1处),铜鼓岭35处(广西28处、广东3处、海南3处、云南1处),铜鼓坡11处(贵州5处、广西4处、湖南2处),铜鼓岩9处(贵州4处、四川2处、广西2处、湖南1处),铜鼓8处(贵州4处、广西3处、湖南1处),铜鼓顶7处,铜鼓崖4处,还有铜鼓坳、铜鼓地、铜鼓冲、铜鼓峡、铜鼓坪、铜鼓田、铜鼓台等。以水为名的有铜鼓河5处、铜鼓滩12处(广西5处、贵州3处、四川2处、广东、湖南各1处),铜鼓塘16处(广西9处、贵州4处,广东、海南、湖南各1处),铜鼓潭7处(广西3处,贵州、四川各2处),铜鼓井6处(贵州4处、广西、广东各1处),还有铜鼓江、铜鼓海、铜鼓水、铜鼓溪、铜鼓湾、铜鼓濑、铜鼓坝、铜鼓堰、铜鼓渊、铜鼓池、铜鼓泉、铜鼓澳、铜鼓桥等。
从地理分布看,铜鼓地名东到南海,最远到广东的平远、五华和福建的永定,南到海南,最南到万宁,西到云南楚雄和四川芦山、马边,北到湖北建始、钟祥,而以广西、贵州最为集中。
铜鼓地名是不断变化的,一些自然消失了,一些新的铜鼓地名又冒出来。历史上一些铜鼓地名,后来不知所终,如明代的铜鼓潭,广西有2处,在博白、北流都已消失,再也无法找到确切地。清代钦州的铜鼓岭、铜鼓塘、武鸣的铜鼓泉,现在也已查不到地点。有的铜鼓地名后来改称了别的地名,如广西容县容厢乡的同古村,清初有人掘出过铜鼓,原名铜鼓村;钟山县的铜鼓乡、铜鼓街、铜鼓村,近几十年也分别改写成了同古乡、同古街、同古村。同样,一些新发现铜鼓的地点,又被习惯冠以铜鼓之名,为铜鼓地名增添新成员。
§§第二章铜鼓的作用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铜鼓有它的发生、发展历程,它的用途也由单一用途发展到多种用途。铜鼓是从铜釜演化而来的,原本是生活的实用器皿,因为敲奏它,才兼具有乐器功能,这时期,是鼓与釜并用的过渡期。然后从炊具分化出来,成为独立乐器,才具有打击乐器的特色。因为响度大,传声远,也适用于战阵作战鼓使用,或作为传递讯息的工具,因而兼具数种功能。
早期铜鼓主要作为乐器使用,但未脱离炊具功能,发展期的铜鼓,除作为乐器使用外,也作为祭祀器、陈列品、贮贝器使用,在某些场合也有礼器特性。延续期铜鼓的社会功能变化较大,铜鼓作为“猎首"中的舞蹈伴奏、财富象征、贡赐品,祭祀时敲击铜鼓以保佑平安,婚嫁时,聚众击铜鼓以示庆贺,丧葬时敲击铜鼓致哀,用途也就愈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