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066

第66章 板栗

又称栗子。初夏开花,秋分栗熟,果肉金黄,味道甜香,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

中医养生

板栗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止泻治咳,以及治腰脚酸软、反胃、泄泻、呕吐等功效。

栗子又有“肾之果”的美名。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生食或熟食板栗对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结炎和颈淋巴结核,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板栗树全身是宝,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营养档案

板栗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营养素。此外,还含有钾、镁、铁、锌、锰等矿物质,尤其是含钾突出。

板栗的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率很高。

健康吃法

板栗可生食,可炒、可蒸、可煮、可烧、可炖,食法不同,风味也不一样。但多数是熟食。还可以加工制作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

板栗生食时需要是成熟的鲜栗子,去壳和内皮膜入口后细嚼,至口内像豆浆状时慢咽之,有强健腰膝的功效。

饮食禁忌

糖尿病人忌食栗子。消化不良和患风湿淋病者不宜食用。

栗子生食时不易消化,熟食过多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多食。

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吃了发霉栗子会中毒,故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美味佳肴

(1)猪肉焖板栗

材料:猪肋条肉(五花肉)600克,栗子(鲜)500克。

调料:料酒10克,盐3克,酱油50克,味精1克,葱白15克,猪油(炼制)50克。

做法:①将栗子用沸水煮片刻捞出,去壳去内皮,洗净晾干备用。②猪肉切块、葱切段。③炒锅上旺火,放入猪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栗子煸炒,熟后捞入盆里。④用炒栗子的锅放少许猪油烧热,再放入猪肉煸炒至断生,下料酒、盐、酱油、肉汤,烧沸后,改文火,并放入栗子一同焖炖,至肉烂栗子酥、汤稠时,加味精、葱段,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可。

特色:菜色红润,栗子香糯,肉质酥烂。有健脾益胃、补肾强腰、强筋骨、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反胃、泄泻、淤血肿痛等症。

(2)小米栗子粥

材料:栗子粉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调料:糖适量。

做法:将栗子粉同粳米(或糯米)煮粥。

特色: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老弱体虚腿软无力之人。

(3)栗子炖鸡

材料:童子鸡1500克,鲜栗子300克,瘦猪肉100克,火腿25克,鲜香菇25克。

调料:姜10克,小葱10克,盐10克,味精5克,黄酒10克。

做法:①子鸡宰杀,煺毛,去内脏,洗净,在背部剖开,把四柱骨敲断,去掉胸骨、锁喉骨,放进沸水锅滚氽约半分钟,取出去净绒毛、污物;②猪肉、熟瘦火腿肉均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滚约半分钟,捞起沥去水;③用刀将栗子外壳划破成十字形后,放入沸水锅滚约20分钟连水倒出,剥去壳和衣膜后,再用沸水焯约1分钟捞起;④取炖盅1个,按顺序放入猪肉、火腿、去蒂洗净的香菇、鸡、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和开水1500毫升,入蒸笼用中火炖约90分钟至软烂;⑤炖至软烂后取出去掉姜、葱,撇去浮沫,先用中火炖30分钟改用文火炖20分钟即可。

特色:鸡肉烂而不糜,汤汁稠浓,栗子香甜。有气血双补,健脾开胃的功效。

一招鲜

栗子好吃,但剥皮却非常麻烦。可先将板栗一切两半,去壳后放入盆内,加开水浸泡后用筷子搅拌几下,栗皮就会脱去。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生栗子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