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067

第67章 松子

又称松籽、松子仁、海松子、罗松子。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并以东北松子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能结松子的松树种类很多,如红松、白皮松、华山松等。松子壳易碎,声脆,仁肉容易脱出,仁衣略有皱纹。松子仁肉色白者质最好,淡黄质次,深黄带红说明已泛油变质。

中医养生

松子性平,味甘,入肝、肺、大肠经。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便秘、肺燥咳嗽等。

营养档案

松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松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增强脑细胞代谢,维护脑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的作用。谷氨酸含量高达16.3%,谷氨酸有很好的健脑作用,可增强记忆力。

松子仁所含的黄藤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抗酸分枝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健康吃法

松子以炒食、煮食为主,不论年老年少,皆可食用。

饮食禁忌

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忌吃松子。

松子油性较大,且属于高热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体内转换出近700千卡的热量),所以,松子不宜吃得过多,否则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

存放时间长的松子会产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

美味佳肴

(1)松子爆鸡丁

材料:鸡胸脯肉250克,松子仁20克,核桃20克。

调料:姜5克,大葱5克,大蒜(白皮)5克,盐2克,酱油5克,料酒5克,胡椒粉1克,白砂糖5克,淀粉(豌豆)5克,鸡蛋30克。

做法:①鸡肉切丁,用盐、料酒、酱油、胡椒粉、蛋清、淀粉调匀码味。②另用盐、酱油、胡椒粉、白糖、淀粉和清水兑调料汁,备用;葱、姜、蒜均匀切成细末。③锅内放油烧热,放入核桃仁和松仁,炒熟捞出;锅内底留油,放入葱,姜,蒜炒香,加鸡肉、滑散,倒入调料汁翻炒,最后加核桃仁和松仁,炒匀即可。

特色:有增液息风、润肺滑肠的功效。适用于孕妇眩晕、便秘等症。大便稀溏,体内有湿痰者,不宜食用。

(2)枸杞松仁鸡丁

材料:鸡胸脯肉300克,松子仁100克,枸杞子50克。

调料:大葱10克,姜5克,盐3克,五香粉2克,白砂糖5克,料酒5克,淀粉(豌豆)5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15克。

做法:①鸡肉切丁。②枸杞洗净。油锅烧热投入松仁,浸炸一会儿,捞出,控油,晾凉后去皮。③炒勺放入花生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鸡肉丁,用筷子拨散,将油滗出。另取炒勺,放油适量,放入葱、姜末炝锅,加入精盐、味、白糖、胡椒粉、料酒放入鸡丁翻炒,用湿淀粉勾芡,随即下枸杞、松仁炒匀即可。

特色: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久咳不止等症。

(3)松子仁粥

材料:松子仁30克,粳米100克。

调料:精盐少许。

做法:①将松子仁打破,取洁白者洗净,沥干水,研烂如膏,待用。②把煮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松子膏及粳米,置于火上煮,烧开后改用中文火煮至米烂汁粘时,点入少许精调味,即可。

特色:有润肠增液,滑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产后便秘等症。

(4)黑豆松仁肉丁

材料:黑豆100克,猪肉(瘦)200克,松子仁50克,黄瓜50克。

调料:料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30克,花生油60克,葱汁8克,姜汁7克。

做法:①将黑豆用温泡胀;②黑豆在鸡汤内煮烂捞出;③猪肉黄瓜均切小丁;④猪肉丁用葱姜汁5克、精盐1克入味;⑤再用淀粉20克上浆,并将余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淀粉、葱姜汁兑成芡汁;⑥勺内加花生油烧热,下入肉丁炒散至断生;⑦下入煮好的黑豆、黄瓜丁略炒;⑧烹入兑好的芡汁翻匀,撒入松仁炒匀出勺即可。

特色:有补脾胃、消暑解毒、健脑安神等功效。

(5)松仁烧香菇

材料:香菇(鲜)400克,松子仁100克。

调料:料酒10克,盐3克,酱油15克,大豆油30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5克,味精1克。

做法:①将水发香菇去杂,洗净切片;②香菇在开水锅中焯透,捞出备用;③将松子仁用温水泡一下,去皮,用力拍一下,使其烂而不碎;④在炒锅中加入豆油,烧热,把松子仁在油锅中炸一下(不可炸焦);⑤再放入香菇、料酒、酱油、姜汁、盐,清水煮;⑥烧透入味后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特色: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佳品。

一招鲜

松子含油多、热量大,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止闷捂变质。可将松子放入布袋内扎紧口,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