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
(一)定义
心理学对个体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正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称为普通心理学;一类是以异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就称为变态心理学。
具体而言,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既包括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异常,也包括躯体疾患、正常人在药物治疗作用下或催眠及其他特殊意识情况下的异常)与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家证明,所谓变态心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难辨,混淆现实与想像的界限,把想像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东西。
(二)变态心理的发生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同一时期,在外表正常的人中,几乎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1982年,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5岁~59岁的人口中,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0.54‰,1991年再度调查,比1982年有明显的上升。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综合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2/3属于心理病症与心身病症患者;在美国缺勤的职工中,2/3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其中,精神病、心理疾病所占比例最大。国内类似的调查发现,精神障碍困扰国人,在全国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病人共达1600万。
1978年~1987年,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的统计材料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学生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占因病退学的64.6%。在因病休学、退学的疾病中,精神疾病已经由1983年的第二位,上升到1987年的第一位。近年来,国内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各地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者的数字不完全一致。综合各地的情况,大约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二、心理变态的标准与成因
(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
1.问题的难度与意义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性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在于:[1]异常心理活动和正常心理活动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极难规定一个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但在有些情况下两者又有实质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2]异常心理活动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环境、主观经验和心理状态以及人际和社会关系,而判别标准受判别者对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方法论的影响,因而在此问题上较难有统一而为大家公认的标准。
(2)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意义
弄清心理正常和异常的范围和标准对于理解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极为重要。并且有关精神病的诊断、预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等都会涉及正常、异常的标准问题。
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人们常常根据以下相对标准,去判别心理是否正常:
(1)经验的标准
[1]根据当事者的主观经验。病人自觉抑郁、焦虑、恐怖等。
[2]根据观察者的经验。根据一般人的观察,特别是专业工作者的观察,判明是否心理变态。这种标准因人而异,主观性较大,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差异程度也比较大。
(2)社会适应性标准
“变态”是对偏离社会期待的行为的一种称呼。最常见的东西都是正常的,亦即特定文化下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确定某些社会心理(行为)作为常模,凡是符合这一常模的被确定为正常心理,偏离这一常模的即为变态。此标准受到历史背景、时间地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某种行为在一种情况下被认为是异常的,换了另一个情景就可能大不相同。
(3)统计学标准
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一个人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变态”一词意为不一般或不典型,偏离了常模或标准。一切特征——智力、身高、体重或行为,只要偏离常模,都是变态的。
这个标准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适用范围较广。但有些心理、行为分配不一定是常态曲线;有些数量虽呈常态曲线,但仅有一端变态,另一端则是优秀水平(如智商)。另外,统计学标准的效度也值得怀疑。
(4)心理成熟的标准
变态指个人行为未能达到该年龄水准应有的成熟程度,即幼稚或退化之意。当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会出现停滞于某一阶段或退回到先前较低阶段的现象,这种停滞或倒退就可能成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原因,成为变态的原因。故个人心理特征与其年龄是否相符也是判断变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5)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检查和生理、心理测定,确定某些心理异常原症状,由此分析、判断其产生原因。如智力突然下降、个性特征突然改变、某种药物中毒、脑部某些病变等,对于这些症状的临床检查,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但是,由于心理变态者很多没有躯体症状,像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有的心理变态原因复杂,除了生物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故医学标准也不是很理想。故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当然,还可以制定出其他一些标准。
一般而言,对正常还是变态的诊断,要根据一个综合的标准,包括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际关系是否适应、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等,来对个体进行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还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考虑。
(二)心理变态的原因
引起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及有关学科,已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其更加准确的因果关系的探讨尚待进一步加强。
1.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体型结构、机体病残和生化改变等。有时,这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时,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
2.心理因素
在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体在满足其心理需要时遇到挫折,其行为反应就有可能趋于失调或变态。如个体婴儿期的剥夺,幼年期个体缺乏生活经验或曾有过恐怖经历,青春期的敏感与失调,成年人的挫折和失败等。
3.文化因素
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随地域、民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原始社会很少发现精神分裂症,战争或严重疾病流行时期容易发生癔症,和平时期则少见。随着社会、经济、文体、科技的发展,噪声加剧,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复杂,常常引发焦虑、烦闷等心理障碍,有的成为变态心理。城市与农村、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引起不同的心理变态。
4.社会因素
个体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着不同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变态心理也随着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因素包括价值系统、家庭影响、教育影响、政治与经济影响等。
时代的进步促进社会形态的发展,尤其当社会发生重大变故之后,人们的价值系统面临着更新、调整、平衡一系列问题,如果适应不良,轻则导致迷惘困惑,重则可能产生心理变态。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的生活经验与亲子关系,父母与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争吵、离异、分居等,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死、经济的贫富、地位的高低等,都会导致变态心理的产生。
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影响,三方面的教育是否一致,家庭教育的宽与严,教师的人格、态度和师生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无不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异常的轻重,随着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在上层社会里,神经症患者较多,精神病患者较少;在低层社会里,则有着相反的情形。很多材料证实,多数心理行为的失调、异常,像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药瘾、性变态等都与社会经济环境、社会风气和社会弊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变态的社会产生了变态的心理。
第二节 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
一、医学模型
凡是用躯体因素,即生理学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以及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各种精神疾病,同时着重于采用生理学方法来加以消除(即治疗),称为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或生物学观点。
按照医学模型的观点,精神疾病是由损伤、生物化学缺陷或其他躯体原因所引起的结果。因此,精神疾病患者是患了一种生物性疾病,需要住院、服药或采用像治疗躯体疾病一样有效的治疗技术。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电休克治疗是如何奏效的仍未被人们完全理解。目前,对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另外,还有外科手术、维生素、旋水浴、二氧化碳吸入、卧床休息以及人工发热等疗法。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一)基本理论
心理动力学模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精神分析是描述一般人的内心,并治疗神经和心理失调现象的一门学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可以使我们了解人是什么。他主张:人和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系(特别是冲突)尤其存在于内驱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
该理论认为,行动并不一定是根据理性。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非理性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即人类的内驱力。人类的性冲动就像婴儿吸奶的本能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内驱力,而且这种基本的内驱力可能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觉察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会用一种直接而毫不感羞耻的方式来满足我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我们也会直接表达对身体上的接触或温暖拥抱的需求。弗洛伊德称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我们带着内心的这个“本我”或“快乐原则”长大成人,度过一生。但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学会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些东西为止。可能会很想要某样外界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会压抑欲望。这表示我们努力要赶走这个欲望,并且将它忘记。弗洛伊德还提出人类心灵中的第三因素。从婴儿时期起,就不断面对父母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当做错事时,父母会说:“不要那样!”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在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指出,当有一些“坏的”或“不恰当”的欲望,如色情或性的念头时,这个“超我”会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不恰当”的欲望已经在我们童年的初期就出现过了。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喜欢抚摸他们的性器官。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两三岁的婴儿如果这样做,马上就会被父母打一下手,这时也许妈妈还会说:“调皮!”或者“不要这样!”或“把你的手放在床单上!”因此,我们对每一件与性和性器官有关的事情有了一种罪恶感。由于这种罪恶感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许多人——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对性有一种罪恶感。而性的欲望和需求事实上是人类天性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这样,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欲望与罪恶感之间的冲突。
弗洛伊德在从事心理治疗时还发现,婴儿也会有某种性反应。他还发现有许多形式的精神失调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冲突。后来他逐渐发展出一种称之为“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式。精神分析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并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都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精神分析医师也许可以追溯病人以往的一个不幸经验。这个经验虽然被病人压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内心,咬啮着他的身心。医师可以使病人再度意识到这个“痛苦经验”,让他或她可以“解决它”,心病自然就可以痊愈。
(二)心理治疗历程
许多神经症患者的病因就是面临某种非常强烈的冲突。举例来说,一个女病人偷偷爱上她的姐夫,当她的姐姐因病去世时,她心想:“他终于可以娶我了!”可是这种想法与她的“超我”有了正面冲突。于是,她立刻压抑住这种可怕的念头,而将这个念头埋藏在她的潜意识深处。弗洛伊德写道:“这个年轻的女孩于是生病了,并有严重的歇斯底里的症状。当我开始治疗她时,她似乎完全忘记了她姐姐临终的情景以及她心里出现过的那个可恨的自私欲望。但经过我的分析治疗后,她记起来了,并在一种非常激动不安的状态下将那个使她致病的时刻重新演练一次。经过这种治疗,后来她就痊愈了。”
(三)潜意识机制
在有了多年治疗病人的经验后,弗洛伊德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的意识只是他的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意识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顶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
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曾经有过的各种经验。但那些只要“用心想”便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就是那些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如果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去掉它们。
这样的作用在所有的健康人身上都会发生。但有些人因为过度努力要把这些不愉快或禁忌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以至于罹患了心理方面的疾病。被压抑的想法或经验会试图重新进入意识。对于某些人来说,要把这类冲动排除在敏锐的意识之外,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那些被压抑的想法或冲动不断从潜意识中浮现,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感觉和行动会受到潜意识的鼓动,常常会说一些本来不想说的话或不想做的事,如“口误”。有一个工厂的工头有一次在宴会中要向他的老板敬酒,但这个老板很不受人喜欢,简直就是人家所说的“一只猪”,结果这个工头站起来,举起他的酒杯说:“让我们来敬这只猪吧!”话一出口,这个工头自己也吓呆了。其实他说的只是他内心的真话,但他原来并没打算把它说出来。另一种方式是“合理化”。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做某一件事的真正动机,因为这个动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如催眠师为你催眠,叫你去把窗户打开。当你被催眠时,催眠师告诉你用手指敲桌子时,你就要站起来把窗户打开。接着,催眠师开始敲打桌面,你也就跑去开窗户。事后,催眠师问你为何要开窗户,你也许会说因为房间里太热了。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因为受到了催眠师催眠时的指令而去做那件事。还有一种现象叫做“投射”,就是把我们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个很吝啬的人会说别人斤斤计较。
弗洛伊德宣称,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都充满了这类潜意识的机制。如时常会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在说话时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动房间里随意放置的物品,也时常结结巴巴或看似无辜地说错话、写错字。这些举动事实上并不像所想的那样是意外的或无心的。这些错误事实上可能正泄露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不要太过努力把不愉快的记忆埋藏在潜意识中,因为这就像把老鼠洞的入口堵住一样,老鼠一定会从其他的洞口进入花园。因此,让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门半遮半掩事实上是一件很健康的事。如果你把门堵住了,可能就会得精神病。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种努力把“不愉快”的记忆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人,这种人往往拼命要压抑某种经验,不过他也可能很希望医生能够帮助他回到那些伤痛的记忆中。
弗洛伊德发展出一个他称为“自由联想”的技巧,用意是要突破病人在伤痛记忆上所加的管制,因为这些伤痛记忆正是让病人焦虑的因素,它们一直都活跃在病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在意识当中罢了。你越是努力去忘掉一件事情,你的潜意识里就越容易想起这件事,所以必须能觉察潜意识所发出的信号。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洞悉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透过梦境。所有的梦都反映本身的愿望,这在儿童身上非常明显,他们会梦见冰激凌和水果。可是在成人身上,这些想要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都会经过伪装。因为即使在梦中,仍然会管制自己的想法。
三、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的核心观点就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所有的行为,除了那些被生理能力所决定的以外,都是习得的,因而这种习得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行为治疗家需要确定患者的行为,需要从病人那里了解哪些行为使他感到痛苦?现在有哪些因素对这些异常行为起了强化作用?病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持续下去?在病前有哪些线索?是否存在某些内在因素如需要或动机?过去学习获得的哪些东西对目前的病态行为发生影响?最后,当尽最大努力确定什么反应应当消除或改变后,要和病人在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目的不在于治疗如“焦虑性神经症”,而是朝着消除或改变某种特殊行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近年来兴起的认知-行为理论更多关注病人的内部认知特点,他们对所处情境的评价是什么,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是什么。
行为模型重要的概念包括强化、泛化、辨别、消退、模仿学习、行为矫正和塑造等。
四、人本主义理论模型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只要解除人们所受的无能的(disabling)假设和态度的约束,他们自然可过着充实的生活。因此,它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在于治疗疾病或减缓症状。他们通常不处理患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
在理论上,它既不赞成行为主义过度简化和低估个人的心理调节、内在体验和自我引导的潜能的重要性,也不同意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性所呈现的负向画面,认为它过于强调非理性、潜意识和冲动之下不可抵挡的力量。反而,人本主义观点认为基本人性是“善良的”,它强调的是目前的意识历程(较不注意潜意识历程和过去的起因),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能力可以负责自我引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设计来探讨起因的实验都过于单纯化,不足以揭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因此,人本主义的观点不但试着解释人类的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陈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类的处境。这种态度促进了研究者去更好地关注治疗者及当事人本身。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促进治疗者给予当事人一种生存的经验和对生活的体验以及一种人际交往的经验,而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或一种强化。
五、社会文化模型
在本世纪初,社会学和人类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它们的快速进展使我们了解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行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一步研究显示,在既定的社会中,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形态在时间上会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动而改变。这些发现使我们可以从另外一种观点来看待变态行为。
人格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机构、价值观、理想和技术等)和家庭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特点。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异常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
六、综合模型——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模型来解释心理异常,他们主张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整合成一种综合的临床观点。生物学因素是最基本因素,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因素时刻给予生物学因素以深刻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因素赖以形成和出现的根源,并间接制约生物学因素。
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采取了对各种理论兼容并蓄的态度,其集中表现就是方法任选途径(eclectism)的出现,即将来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有关成分整合在一起,以增加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第三节 变态的症状表现及其种类
一、变态的症状表现
1.精神症状及判定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为了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病态或正常,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2.精神症状的分类
精神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和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和意识障碍等。
二、变态心理的种类
变态的心理根据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躯体症状可以分为五类:
1.严重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变态
失去正常的理智与言行,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不能正确处理自身、环境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这类个体一般需住院治疗。
2.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变态
生活能自理,一般情况下能正常工作,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太协调,特别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但能主动就医,积极寻求改善不正常状态的办法。
3.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变态
由于疾病引起的担心、悲观、焦虑、恐惧等,这些心理又影响生理,加重病情,医护人员往往忽视这一点,影响了疾病的预后。
4.脑疾病或身体缺陷引起的心理变态
一些人因病致残或发育畸形而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温暖与支持,失去了享受教育与文化娱乐的权利,甚至被冷落、讽刺和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常常自卑、忧愁、焦虑、恐惧,心理上表现为孤独、失群、愤恨、多疑等变态。
5.特殊情况下的心理变态
梦境状态、催眠状态、药物作用状态下的心理变态。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研究都是相关研究,非实验研究。因为基于伦理学上的考虑,心理异常本身及其病因学因素无法进行随机分派和测量。由于缺乏直接的实验操作,因此变态心理学研究往往难以明确区分互相并存的假设的正误,也难以得出因果性的结论。通常情况下,变态心理学研究只能停留在对各种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的水平上。
尽管在人类被试身上不太适用实验室策略,但可以在动物实验中采用,作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辅助手段。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即相关研究法、病史与临床方法及准实验方法等。
一、相关研究法
相关法的使用关键在于抽样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中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病例控制抽样
即根据一组病人(如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特点去选择适当的控制组(如住院的抑郁病人)。这种方法称为“事后因素设计”方法。如果病例组中的被试有某一特点,如较严重的社会性退缩,那么这一特点就被认为与该疾病有关。
(二)人口特性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有时,研究的主要兴趣是对某种具体经验或特点的可能后果进行评估。如为研究童年期经历,如父母亡故对以后发展的影响,所选择的人口特性样本就应是10岁前失去父亲(或母亲)的人。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对某一特殊经验或特点的所有可能后果都进行评估。另外,这种设计还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有某种特殊经验的人以后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概率。
人口特性抽样也可以用于对某种心理异常的前兆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选择被试的标准可以是单纯的实用标准。如要研究精神分裂的前瞻性影响因素,我们难以对几千人进行40年~50年的追踪调查,因精神分裂的发病年龄较晚。这时选择被试的标准如果能使所选的被试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精神分裂病症状,那么这种研究的效能将会大大增加。因此,这种设计称为“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三)血亲设计
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设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而且大多数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评估遗传因素对于心理异常的影响。当然,它也能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评估。典型的血亲设计包括家族研究策略、双生子研究策略以及寄养子研究策略。
二、病史与临床方法
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更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临床观察。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病人收集和分析材料。根据所研究的心理异常的严重程度不同,这种方法的实用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严重的心理异常,病人没有自知力,因此不能直接从病人那里收集个案材料,而是通过病人的亲属、朋友、同事或同学以及邻居等了解病人情况的人收集。当然,对于有自知力的病人,他们的个案材料可能通过直接与他们的交谈收集。但在必要时也要做一些社会调查。
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因收集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另外,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最后,这种材料的主观色彩比较浓厚。当然,运用得好,仍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2.临床观察法
主要是通过对病人的直接观察与谈话来获得事实,并分析问题。
三、准实验方法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研究方法,最多只能达到准实验的水平。准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儿童实验、动物实验和人工的心理异常模型、病程实验和病人的治疗性实验等。
专栏:变态心理的矫治
对变态心理的矫治,可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是矫正变态心理的基本方法。由于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目前均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变态心理患者;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则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只有选择恰当,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障碍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也被当作治疗的手段;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由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复习思考题
1.如何判定心理的正常与异常?
2.变态心理有哪些种类?
3.心理学家如何看待心理变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