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通论
32312500000004

第4章 社会心理学

流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人成为领袖,其他人则成为追随者?暴力犯罪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让一个赌徒痛改前非?为什么有的夫妇能心心相印、白头到老,有的则同床异梦、见异思迁?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女人不如男人聪明吗?他们究竟有哪些差别?

千百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吸引、困惑着人们,并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对这些现象既是那样的熟悉,同时又是那样的陌生。因此,人类行为成了人类社会的奥秘。揭开这个奥秘,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难题。

尽管如此,人们在生活中还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其中不乏真理的光辉。如下列几句有关社会行为的俗语:“同病相怜”、“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在今天看来,仍含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和普遍性。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常识”和“千古名言”提供的经验是矛盾的。例如,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也有人认为“三个和尚无水吃”。同样,多少年来,人们认为加重刑罚有助于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实际上也很少有罪犯在法律重刑前止步。总之,仅以经验常识来解释复杂的社会行为是不够科学的。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揭开人类行为的奥秘呢?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开难题的钥匙。社会心理学把一系列科学方法引进这一令人入胜的领域,使对人类相互作用的粗略见解逐步被有计划、有系统的科学观察所代替,无根据的猜测、神秘的预言也被精确的实验取代。人类已开始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自己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应用

生活在社会上,人的衣、食、住、行,各种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的满足,无一不依赖他人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有形无形地受他人的影响;反之,别人也会受到他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为此,可以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个人的思想、感觉与行为如何受到实际的、想像的、或只存在于暗示之中的他人的行为与特点影响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相对撇开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等个体因素而研究某一社会、某一团体所显示的心理活动的趋势。它注重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通过中间媒介而对个人心理起作用的。

以小孩跌跤为例,同样是跌痛了,但因社会背景不同,小孩的表现也不一样。在家里跌跤,由于得到家长的爱抚,小孩也许会伤心大哭;但若发生在学校,由于想到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鼓励,他也许会咬紧牙关,表示出自己的勇敢。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

1.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社会行为就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行为,既包括各种群体的行为,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离不开对社会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甚至把它作为社会心理活动的客观指标,如社会知觉、态度、社会性需要、成就动机和自我概念等,研究行为的目的是为揭示行为背后的心理规律。

2.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体具有社会心理是不言而喻的,包括社会认知、归因、决策、态度与行为意向、价值取向等。群体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与上下左右的交往,由此产生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如去个性化、从众、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等个体单独活动时一般不会出现的心理现象。

如果不存在,个体心理就不会有群体心理。但群体心理作为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也不断制约和影响个体心理。

3.社会交互作用和交往

个人既是一个自然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他生活在社会中,要受他人的影响,同时他的行为也会对周围人际环境产生影响和作用。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人际沟通、友谊和爱情等人际交往中特有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也将人在社会中的交互作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已日益突出。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能为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人心的向背,决定着事业的盛衰兴亡。因此,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诸如社会情绪、社会思潮、公众舆论等,乃是能否正确地根据人心所向来制定政策,以及政策能否成功地得到实施的重要问题。

2.社会心理学能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出贡献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者在生产活动和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如何满足劳动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等问题,从而寻求到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的机制和条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前,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但也存在一些阻碍改革的消极的社会心理和习惯势力,如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守旧心理;评头论足、吹毛求疵的求全心理;左右徘徊、止步不前的怀疑和观望心理;凡事反对、牢骚满腔的逆反心理等等。我们必须注意对这些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分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也是社会心理学的任务之一。

3.社会心理学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健康的社会心理,则是社会风气文明内化的内在机制。因此,通过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正确引导人们实现观念和心理的变革,就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社会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体会、愿望如何转化上升为系统的理论认识。如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问题,是研究无知的婴孩如何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成员。了解这一过程的规律,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又如,思想政治工作中大量的是思想转化工作,而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则揭示了思想、观念及态度转变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部条件。因此,社会心理学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5.社会心理学有助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增进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服务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还存在着不少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另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引起婚姻、家庭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同时生活节奏变快,新事物层出不穷,现代生产对人的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这必然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也需要人们正确对待。这些新出现的问题,都需要社会心理学给予科学的回答。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也有自己的方法。它包括方法论、基本方法和技术性方法三个层次。

一、方法论

方法论是研究者采用的一般认识方法,是具体研究的指导思想,所以它也是一定的哲学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学来说,其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指导我们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从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现状来看,我们首先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层次,是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派生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心理学发展很快,研究方法也进一步精确化,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他们有一个普遍倾向,即夸大和歪曲社会心理的本质及其作用,用社会心理来解释社会发展规律和说明人的本质,把社会“心理化”,从而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的基本关系。注意这点,对我们目前介绍和了解国外的社会心理学是不无裨益的。

二、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是具体运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跨文化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前几种方法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所谓档案法,是利用图书资料、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对某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进行分析、考察的方法。

跨文化研究法是目前兴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比考察各种文化背景下个体与团体的心理状况,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或种族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此方法对研究民族心理尤为重要。

个案研究法是通过收集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智力、婚姻、年龄、生活经历的个人史和家庭史的情况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三、技术性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涉及不少技术性方法。常用的有:量表制作技术、统计分析技术、观察技术、访谈技术、收集资料技术、计算机运用技术等。

从科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来看,社会心理学同其他门类的科学没有区别。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道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困难。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有两个主要特点:[1]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但人类行为的个体差异大、变化多,而且其差异与变化的原因也较其他学科复杂。[2]社会心理学对行为的研究,只能根据外显行为来间接推理和解释内在的心理活动,它必须“内外兼顾”。因此,社会心理学在所有科学中已成为最有深度而且也是最困难的一门科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社会心理学有不少重要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学习社会心理学是很有益处的。

一、社会化

(一)定义

社会化是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遵从社会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专栏:印度狼孩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一座名为米德纳坡尔小城,人们发现两个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神秘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出没于附近的森林。后来人们把大狼打死,在狼穴深处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2岁。人们把她们送到孤儿院后,小的很快就死了,大的也只活到1929年(十六七岁)。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印度狼孩”。

狼孩是由狼抚育长大的人类幼童。狼孩的生理结构和躯体生长发育同一般儿童没有多大差别,但由于长期在狼群中生活,已有明显的狼的习性。如用四肢爬行,行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跑时半屈着腿,用手掌和脚掌着地;害怕亮光,习惯夜间活动,每天凌晨3时左右总像狼一样引颈长嚎一阵;凭嗅觉寻觅食物,吃生水、食生肉,啃骨头不用手来帮忙等。狼孩不会说话,不会计算、判断、推理,没有人类理性。大的狼孩发现时虽然已有8岁,但智力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后来经过精心教育和训练,但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能行走,7年才学会了45个词。在生命的最后3年中,狼孩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的习惯取代了以前的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夜间睡觉,开始害怕黑暗;吃东西已用手,喝水用杯子,能游戏、干家务活。不过直到她死时,智力才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

据科学史料记载,到20世纪50年代,已知有20个小孩是野兽哺育的。其中有由熊哺育大的“熊孩”,由羊哺育大的“羊孩”,由豹哺育大的“豹孩”,由猴哺育大的“猴孩”。造成这些儿童之所以再难重返社会生活的悲剧,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幼脱离社会,未经历社会化过程。因为人类的意识、语言、规范、行为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婴儿经受人类文化的熏陶,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被称之为社会化。

(二)人类社会化的原因

人之所以要社会化,是人类种系延续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要存在和发展下去,不得不持续地造就一批批新人,以代替老一代人的自然淘汰。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化的首要动力。一个社会只有把一代代的“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社会才可能发展下去。

从个体发展看,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只有经过社会化,个体才知道什么是社会允许和鼓励的,什么是社会反对和禁止的,才能接受社会规范,形成自我意识和生活目标,掌握谋生技能,从而能参与社会生活。

个体的自然能力,远远赶不上动物。人的气力不如牛马,人的眼力比不上鹰眼。可见,人仅靠本能是难以适应自然而生存下去的。同时,人不仅有物质欲求,还需要高级的精神生活。人不仅要生存,还要享受和发展,这些都决定着个人必须经历社会化。

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人脑共有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联系的网络,是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最完善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可以掌握语言、进行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使人能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再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创造全新的知识,也使人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因此,人的社会化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社会化不会由于躯体发育成熟而停止。在当今世界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主要的生活抉择在整个成年时期都是未定的,所以社会化进程将伴随我们一生。

二、社会知觉

(一)定义

社会知觉主要指对人的认知、了解,它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交往而对他人的动机、性格、意向、态度等特征做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社会知觉的研究主要限于: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角色认知,自我认知等。

(二)内容

1.对表情的认知

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历史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是人类现实生活行为趋向的表现。在原始社会,表情是人类各种活动如狩猎、采集、繁衍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据现代生物学家观察,黑猩猩在愤怒时,会故意张大自己的胸廓,显示出庞大的样子,起到威吓对方的作用。今天,在人类中仍保持着类似的现象,如打架之前叉着腰,不也是为了威吓的需要而增大自己的体积吗?人在愤怒时,紧握拳头,也是原始人临战的遗迹。

2.表情的表现

表情是人的情感的外在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有意无意的流露和表现。透过表情动作可以发现他人的心情,洞察他人的态度、欲念。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

(1)面部表情

情绪反映最显著的地方是面部,心理学对面部表情的研究也最充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情绪首先表现在瞳孔的变化上。人的瞳孔看到自己感兴趣、关心或喜爱的事物往往会扩大,反之便会缩小;当遇到麻烦时,眨眼的次数增加;当专心干某事时,眨眼次数减少;目光接触可以表达爱、喜欢和关心的感情。眼睛能最灵敏、最充分地表达感情,是情绪的基本线索。

眼睛和眉毛的动作合起来会产生表情。快乐时,眉如弯月,眼珠上转;悲伤时,眉角下斜,眼视下方而久不转动;憎恶时,眉下压,竭力使眼睛不要看到面前的知觉对象;意气风发时,眉尖上指,眼中神采飞扬。

人的面部表情之所以丰富,科学家认为,这不仅因表情是实用的残余,还是各种感觉器官和生命活动的附属品。人在愉快时,往往产生甜美的感觉,舌头会不由自主地舔唇和门齿,鼻子也会闻到香味,眼睛也仿佛看到欢乐的景象。

(2)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动作主要借助发音器官。人们说话的音调、响度、速度、升调、降调的位置等都有一定意义,可以成为人们理解言语表情的线索。

对某些人来说,停顿可能意味着强调,对另一些人来说,或许意味着不肯定;嗓门高可能意味着兴奋,也可能意味着说谎。言语表情的特定意义依赖于交流情境以及个人的习惯和特性。例如“你想到美国去”这句话,如果用一种平缓的声音说,可能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如果加重“美国”这个词,则表示说者认为去美国不明智;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可能表达对那个人是否能远走他乡的怀疑了。

(3)身段表情

身体上的肩、腰、臂、腿、足、手等部位的动作称为身段表情,它也能反映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也能成为观察、判断他人心理的重要线索之一。

拍肩膀、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也有沟通信息的作用。亲密的人之间有较多的身体接触,而陌生人之间过分亲密的接触可能意味深长。

舞蹈是身段表情的综合运用。婀娜多姿的身段变化,再配以优美的音乐,既能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情境,也能细致入微、曲折起伏地刻画出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人的表情进行判断,能为我们知人提供丰富的信息材料,但这也仅是知人的开端。要真正知人,就不但要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外部特征的知觉,使知人进一步深化,即了解到他人的态度、动机、需要等。而这些仅仅靠对表情的认知是难以做到的,需要多方面的考察研究。

3.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判断人际关系,要特别注重个人的人格、观点、态度等与他人有关的特征。人际知觉的特点在于其中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即人们不仅相互感知,还会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倾向,并由此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4.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指对他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如某人谈吐文雅、知识渊博,人们便会推断他是知识分子。角色知觉也包括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知觉,如对法官角色的看法,或认为公正无私,或认为有清楚的判断力;认为教师应该是为人谦和、严肃正派的等。由于社会对各种社会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标准,因此,人们常用这些标准去衡量判断他人。

一般人对角色的认知可从几方面入手:情感,如认为一个侦察员应该是机智冷静,喜怒不形于色;动机,如认为商人以赢利为目的,学生应该专心于学习,在校期间不宜经商;社会地位,如认为大学教授在社会上应有相当高的地位等。

(三)社会知觉的特点

1.选择性

人们每天接触到众多的社会刺激,但人们对这些刺激并不是全部接收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如对有的人视而不见,引不起注意;对有的人一见如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选择性是社会知觉的特征之一。

社会知觉的选择性与知觉对象本身的强度有关。这里的“强度”,并不是指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而是其自身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著名球星、歌星、领袖人物的出现,总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强度”。

知觉者本人的需要、态度、价值观也影响选择性。人们一般是在已有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做出估计判断的。如果估计知觉对象有益于自己,符合自己的需要,就会加以注意;相反,如估计到于己不利,就会回避。例如,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会对男青年十分敏感;犯过错误的人,不愿见到自己的朋友、熟人、亲戚等。

2.隐蔽性

隐蔽性是社会知觉的另一特性。认知者往往通过自我控制来掩盖自己的认知体验。如犯罪分子在法庭上见到受害者,会产生紧张、焦虑;又如有的人对自己的上司极为不满,但为了不惹麻烦,又不得不随时装出笑容可掬的样子。社会知觉的隐蔽性是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结果,是一种心理防卫的表现,它使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1.第一印象

所谓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是指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人居然认为相貌美好的人不但智力较高,而且心地较为善良,生活也比较愉快(Adams&Hust)。此外,更有心理学家调查一般人对大学生偷窃行为应如何惩罚的意见时,结果发现一般人居然相信相貌美好的大学生不会有偷窃行为(Efran)。由此可见,生就一副漂亮的面庞,在社会的竞争激中,往往能抢占先机。

此种以貌取人的观点,在企业界有所例外。企业界一般不支持美貌的女性担任高层的职位,不同意的理由却是在大家的印象中,貌美的女性缺乏管理方面的才能(Heklman&Stopeck)。

与相貌有连带关系的体型特征,也会影响人的第一印象。有人调查研究美国大学毕业男生就业时起薪与其身高的关系,结果发现身高平均在6.2英尺(约1.83m)以上者的起薪,反而高于以优异成绩毕业的荣誉生(Deck)。此外,身体过胖或过瘦也均非优点:过胖给人以懒散的感觉,过瘦给人以不健康的印象。对办公桌上的劳心工作而言,一般认为适合戴眼镜的人,因为一般认为戴眼镜的人的智力较高(Argyle&Mchenry)。

与人初次接触获得第一印象,除根据对方形象外表的特征之外,一定也会注意到对方在言行举止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称“先入为主”效应。

研究表明,人们首次交往时所形成的对对方的看法,不管正确与否,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影响着以后交往的深度和过程。例如,人们对某人一开始就怀有好感,就会愿意和他交往下去,并且会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反之,人们对某人一开始就产生反感,就会不愿与其交往下去,即使因为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其接触,也会对其冷淡,甚至发生对抗行为。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近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当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而当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则近因效应较为突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的作用更大;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有较大影响。

3.晕轮效应与错误联想

(1)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特别是外貌)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叫做“光环效应”,如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及与之相对的“扫帚星效应”(一坏百坏)。

(2)错误联想

肖楚女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著名革命家。1922年,党派他去四川开辟工作,他应邀担任《新蜀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他文笔流畅优美,说服力极强,便很快出名。有的男青年猜测“楚女”者,一定是“楚楚动人之女”。于是,一封封求爱信像雪片似地飞至编辑部。肖楚女见后啼笑皆非,便在报上刊登启事:“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一大汉也。”自此,风波平息。

4.刻板印象与迷信心理

(1)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在人的自然特征方面,人们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观念首先是同人们的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们也首先根据这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仅很难改变,而且人们在社会知觉中用它去“同化”某一个体,只要某一个体被“同化”到群体中,对群体的刻板印象自然也适于认识这个人。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即是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如“认为四川人喜欢吃辣椒”就属此类。

(2)迷信心理

在欧洲19世纪时,曾流行着唯心主义的骨相说,认为只要看看某人的头骨长成什么模样,就能确定这个人的心理特征,看出这人是忠诚老实,还是虚伪狡诈;是正直善良,还是阴险毒辣等等。在中国过去的一些民间传说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如认为女人颧骨高是“克夫相”,嘴大是“败家相”。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魏延是个武艺高强,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的人,他在长沙杀了韩玄后投归刘备。诸葛亮只因看到魏延后脑勺有块“反骨”,便认为日后魏延必定谋反,自此一直不敢重用魏延,甚至用计火烧葫芦谷,想使魏延和敌人司马懿同归于尽。后来,又告诉马岱等他死后设法把魏延除掉。实际上,魏延正是因为受到刘备的重用,才成了“镇国保境”的重要将领。

5.情绪状态

知觉者当前的情绪状态,也常造成知觉偏差。一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人,会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看得可爱,就连平时最不中意的人,也觉得顺眼多了;做了坏事的人,忐忑不安,心怀鬼胎,草木皆兵,对周围的一切都会采取敌视的态度;而处于正常心境的人,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和认知,就要显得客观一些。

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发现,当一些女孩刚做过一种吓人的游戏,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时,给她们看一些别人的表情照片,她们会认为照片上的人的表情也是恐惧的;而没有做恐怖游戏的女孩则没有这种现象。

三、社会态度

对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最古老、最重要的领域。在这方面,两位最早的研究人员W。I。托马斯和弗罗伦·兹那尼埃开甚至这样说过:“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以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当选,更加强化了有关态度的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威廉·安克圭尔对该领域的目前的状况做了最恰当的总结,他说:“这一课题……似乎又有巨大的内在魅力,以至于我们期望将来的研究会一如既往并会达到一种高水平。”

(一)态度

1.定义

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动力性的影响。

2.态度的构成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它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的先定倾向。

认知成分被概括为一个人对物或人的信念或真实知识;情感成分包括一个人对某些人或物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应;行为成分包括人指向物或人的外显行为。

(1)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指物或人被觉察到的方式即在个体大脑中形成的心理印象,它包括人对于对象的所有思想、信念及知识在内。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组织性。这种组织性会构成一种“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使人倾向于按照刻板印象的轨道来认识态度对象,并对其进行思考。因此,态度的认知成分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通常具有偏见的性质,成见就属此类。

(2)情感成分

大多数人在形成态度过程中并未经过周密的心理推论。因而,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这就是说,如果在以前的情况下某件事是真的,那么只要有相似性,有时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似性,这件事也将被认为是真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感情比认知重要。让我们看一下大多数人用语句描绘某一态度时的情形吧。他们一般不说“考虑到问题的前前后后,我的态度是……”他们更经常地是这样表达态度:“公车私用不太好”,“男人留长发伤风败俗”,“我喜欢摇滚乐”等等。这些语句只是简略的概括,并不表达复杂的理由,只是反映强烈的情绪。有人指出,某人一旦被论据说服,即使理由忘却,坚持原来看法的效果也将长期存在。

(3)行为成分

某种态度的行为或意动成分,指个体对待物或人的行动。行为成分受认知及情感成分的影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而该种行为与特定的态度对象有关;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影响着行为的方向或方式。

(二)态度的形成

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接受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初生的婴孩,对外界事物不存在任何态度。随着个人意识的出现、生活经验的积累,个体对外界事物才会有自己的态度。态度形成后,又反过来对外界事物发生影响,并不断修正自身,如此循环往复,个人的态度体系便逐步完善起来。

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态度方面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应过分强调他们的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影响也开始减弱。在青春期和青春后期,各种新影响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它们来自大众媒介、同伴及机构的环境。所谓机构是指学校、社会机构和工作单位等。

态度对人有各种影响,不过它并不决定人的全部行为。因为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它虽然具有行为倾向,但并不等于行动本身。同时,人的行为受多种需要动机的推动,而态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例如,对工作持积极态度的人,工作效率可能较高;但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工作也照样可干好,虽然态度消极,但为了金钱和其他方面的需要,也可努力工作;又如,虽然有热心助人的态度,但受能力、环境所限,无法见之于行动。

(三)态度的改变

态度是后天形成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客观环境不断变化,要求作为行为引导系统的态度发生相应变化。态度改变的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一个赌徒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反目夫妻,可能破镜重圆。当然,要改变态度是不容易的。因为态度不但是人们对某事物的心理倾向,还往往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所以,态度的改变不像一般认识的改变那样简单。改变认识,有时只需要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思想和信念的成分,并不涉及情感与行为倾向。

1.态度改变的类型

态度改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方向不变,只是强度变化,如稍微反对(或赞成)变为坚决反对(或赞成),这是一致性的改变;另一种是方向性的改变,即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如原来反对的变为赞成,原来喜欢的变为厌恶,要出现这种不一致性改变的情况更为困难。

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影响态度改变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

(1)态度本身特性的影响

假如一种态度只依赖-个事实,那么只要证明这个事实是虚假的,态度就容易改变。若依赖的事实越多,改变就越困难。古代寓言“疑邻盗斧”中丢失斧子的某君,一旦找到斧子,就改变了对邻居的怀疑态度;而如果他丢失的不仅有斧子,还有粮食、衣物,那即便找回斧子,他可能还会持怀疑态度。

态度以价值观为核心,凡是与个人基本价值有关联的态度,就不容易改变。

(2)个体人格因素

智力和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对各种复杂问题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对事情不会轻易下结论,也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态度;智力和文化水平低的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很容易被说服,并且态度形成快,变起来也快。

(3)团体关系

个人的态度与团体关系十分密切。当一个人对所属团体有忠诚感、责任心时,他就不会轻易违背团体规定;若个体对所属团体缺乏感情,便很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原有的态度。

3.改变态度的途径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改变态度的途径主要从团体关系和个人人格两方面入手。

(1)团体关系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团体中,受所属团体的制约,所以从团体关系着手,如制定团体规范、团体公约,就可能有效地改变态度。

专栏:态度改变的团体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食品紧张,美国政府希望说服家庭主妇能购买美国人一向不欢迎的食品——牛心、牛肾等动物内脏。为了寻找最有效的说服方法,心理学家为此做了专门的实验。他们把一批家庭主妇分为两组,对一组用传统的说服方法,向她们介绍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说明国家的困难,同时还赠给每人一份烹调食谱;对另一组家庭主妇,则组织她们集体讨论,让每个人都发言,最后由大家作出食用内脏的决定。一段时间后,经调查发现,听讲组的只有3%的人被说服;而团体决定组的却有32%的人开始食用内脏。

另一个实验是针对刚生育的产妇。由医生劝一部分产妇说,为了婴儿健康,要每天给婴儿吃鱼肝油和橘子汁;对另一部分产妇,则由医院规定,出院后必须每天坚持给孩子吃上述食品。待一个月后复查,由医生劝说的产妇只有部分人照办,由医院规定的产妇几乎都照办。

(2)个人人格

引导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也是改变态度的方法之一。种族歧视在美国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少学者为改变这一现象做了很多工作。他们曾安排学生到黑人区,连续两周与著名的黑人编辑、医生、诗人、音乐家见面,并和他们座谈、听讲演。后来,这些学生对黑人的态度明显变好,并保持了很长时间。

四、社会关系

(一)含义

1.定义

社会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联结。

2.人际交往的原因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带有的动机和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1)包容的需要

希望与别人来往和结交,希望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由此动机产生的人际关系特征为:交往沟通、相容、相属、参与等。与此相反的人际反应特征为:孤立、退缩、疏远、排斥、对立等。

(2)控制的需要

希望在权力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其行为特征为:运用权力威望来影响、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征为: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追随他人等。

(3)感情的需要

希望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其行为特征表现为: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热心照顾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征为:憎恨、厌恶、冷淡等。

3.人际关系的类型

纵观世界上一切不同的人际关系,大致分为三大类:

(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此类人际关系的特征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靠感情。这类人际关系,又可按感情性质的不同区分为两种:一种为亲情关系,指亲子间与手足间的人际关系;另一种是友爱关系,指朋友间的友谊与爱人间的爱情关系。

(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此类人际关系的特征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靠认知。当事人对利害的认知不仅只限于经济上的利益,而是扩展到社会的、权力的、政治的各方面的利害得失。社会上一切“交易”式的活动,都是以利害关系为基础的。

(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

此种人际关系存在于路人之间,彼此间不存有心理性联结。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限于第一类的第二种人际关系,即友爱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表现

1.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包含认知、情绪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其中情绪成分——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人际关系最主要的特征。人际吸引指人们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别人做出评价,并体现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通俗地讲,所谓“吸引”与否就是“喜欢”或“不喜欢”。不过这里所说的“喜欢”与“不喜欢”,不仅指“爱”和“恨”的情感和评价,还包括“尊重”、“信任”、“感谢”、“诚实”、“理解”、“轻蔑”、“虚伪”等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的中心问题。根据大量研究发现,以下几项是增进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1)接近性吸引

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活动空间彼此接近,因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这是一种最自然的现象。

心理学家在一个相当大的住宅区调查友谊的模式,发现人们大多和住得最近的人最亲密;在同一层楼上,隔壁邻居要比隔一个门的邻居交往更多、更融洽。人们选择交往的邻居,40%是隔壁邻居,而隔一个门的邻居仅占22%,住在过厅尽头的只有10%。这也验证了我们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邻人之所以比亲人重要或好,是因为近在眼前,随时可以援手。这就是接近吸引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实验是按名字的字母顺序为一批新学员安排宿舍和教室座位。六个月后,要求学员写出三个最亲密的朋友的名字。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朋友大多是名字顺序排得近的人。

当然,邻近只是外在的物理因素(空间距离),尽管在交往初期有很大作用,但随着以后人际关系的深入,就退居次要地位了。因此,“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远交近攻”的现象也颇为常见。

(2)相似性吸引

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处很多,诸如年龄、学历、兴趣、嗜好、态度、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等,都可能彼此相似。由于某些方面相似,而可能彼此投契,可能情投意合,终而形成亲密关系。个人的好朋友,一般都是和自己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职业相近的人。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相似有助于相交,其理由可有以下两点:

第一,具有相似兴趣与态度者,多趋于参加同类的活动。参加类似活动既多,彼此认识沟通的机会将增加,从相识而相知,进而建立进一步的感情。

第二,凡是年龄、学历、兴趣、信仰等各方面相似者交往时,彼此间的意见容易沟通;而在意见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见解引起对方共鸣,因而在“知音难遇而遇”的情境下,觉得格外珍重。

(3)补偿性吸引

人们之间彼此的态度、个性虽然不同,但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正好可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或弥补某种短处,也会产生吸引。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脾气暴躁者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友好相处;马大哈和细心的人配合默契;依赖性强的人喜欢和有主意的人呆在一起等。这些人的个性不同,但也可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心理学家发现,互补型的婚姻关系更能持久。

(4)对等吸引

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社会心理学家在1956年做了个实验,他们的助手假装成被试,并与其他真被试来往。实验巧妙地安排真被试在两种情况下无意地听到假被试向实验负责人谈自己的印象。在第一种情况下,假被试一开始就赞扬真被试,对他作了肯定的评价,并流露出喜欢他的态度;在第二种情况下,假被试自始至终对真被试做否定的评价。最后,询问真被试喜欢哪个人。结果表明,评价是对等的,即当别人喜欢他时,他也喜欢别人,反之亦然。

(5)能力吸引

才华横溢或德高望重的人,能吸引他人对自己产生敬佩感,并愿意与之接近。并且,如果这类人偶出小错,或暴露出某些个人弱点,反而比那些显得完美无缺的人更令人喜欢。

然而,能力吸引可能对两类人的作用不大。一类为能力差、自尊意识弱的人,他们对能力高超者易有偶像崇拜的倾向,认为偶像是不应有缺点的;另一类为自尊心很强或自恃很高的人,他自认为很能干,对才能出众者的小缺点和小错误根本不能容忍和原谅,觉得对方连这些缺点错误都不能克服,不值得自己佩服。

(6)诱发性吸引

当人们具有下述三种诱发因素时,也会引人注意,产生吸引力。一是自然诱发吸引因素,如天生丽质、容貌出众;二是装饰诱发吸引因素,如服装昂贵、穿着奇异、首饰华贵;三是行为诱发因素,如行为怪异、举止粗俗。

2.友谊

人与人之间由彼此吸引,而后建立友谊,异性间进而发生爱情,终而成为眷属,是人际关系发展中随感情加深而发展的历程。

(1)友谊的形成

在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按人际间彼此吸引的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际间的友谊即在此一过程中形成(Levinger&Snoek)。

第一阶段:互不相识。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第二阶段:开始注意。单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单方(或双方)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如同校同学),但从未有过接触。

第三阶段:表面接触。单方(或双方)受对方之吸引,与之(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在表面接触时,作为他们彼此间媒介物的,可能是学校的课业,可能是商业上的交易,也可能是职务上的应对。总之,即使当时单方(或双方)心存情意,但在此阶段的接触,也只是极表面的人际关系。

但此一阶段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甚为重要。因为前文所说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此一阶段形成的。如单方(或双方)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不深,可能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到此为止。很多人同学同事多年,彼此之间交往泛泛,就是因为他们间的关系只停留在第三阶段的缘故。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与很多人维持着这种关系。

第四阶段:建立友谊。双方互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在此阶段,双方在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开始将对方视为知己,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有事尽快相互告知)、意见和感情(同甘共苦)。像这种对人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称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人际关系发展到彼此都能自我表露的程度时,那就到了友谊(friend-ship)的阶段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让人自我表露的对象并不太多。因此,同学同事虽然很多,难得其中有几个是知己的朋友,其原因即在于此。

第五阶段:亲密关系。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

就朋友间自我表露的程度而言,有的朋友间重在信息与意见的交换,而在感情上则表露得较少。这是以事业或学问为基础的友谊关系。另有的在信息与意见之外,更重视感情的表露,使彼此间在感情上达到相互依赖的地步。特别是在自己情绪状态(痛苦或是快乐)时,立即就会渴望自己的朋友在身边。人际间的友谊发展至此,无异是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

人际关系发展到第五阶段时,如双方系属同性,就成为莫逆或至交;如双方系异性,而且在感情上又添加性的需求、奉献与满足的心理成分,那就成为爱情。

3.爱情

(1)有关爱情的描述

哲学家说: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是有生命的自然界的顶点。

伦理学家说:爱情是一种善。

社会学家将爱情定义为:两成年异性之间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有性意识与温柔体贴的成分在内。

人类学家对爱作如下定义:爱是一种可以被观察的、两个异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一种重复的模式化的规范结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是以特殊的方式向一特定对象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行为。

爱情是在延续种族的本能基础上产生的,延续种族的本能是爱情的生物基础。

(2)爱情吸引

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来看,爱情吸引大致可分为:外在吸引、心理吸引和社会性吸引。

[1]外在吸引。外在吸引主要指人的身高、相貌、服饰、风度等外在特征产生的吸引。亚里士多德说道: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对外在吸引的大量研究中,发现了两种基本倾向:在爱情选择中,男性比女性更重视对方的容貌,即外在吸引对男性的作用更大;相貌在恋爱初期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互了解的加深,内在吸引逐步居主导地位。

[2]心理吸引。心理吸引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就是人们常说的“脾气”。相互补充的对立气质能增进爱情的吸引。如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类气质组合类型。第一类是不利的组合——相同气质的组合;第二类是利弊相间的组合——气质虽有不同,但仍然相近的组合(如暴躁型和活泼型);第三类是最有利组合——不同气质或对立气质的组合。

另外,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较具吸引力。如女性特别看重男性的智力和才华。

[3]社会性吸引。社会性吸引主要指人们的阶级属性、世界观、道德观、物质利益和修养水平等。其中,对爱情首先发生影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阶级、阶层)。因为阶级差异往往成为爱情的障碍。如鲁迅先生所说:贾府的焦大是决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3)爱情的发展

完整的爱情发展,一般有三个“自然阶段”。

最初,幻想和初恋阶段。这个时期,男女青年在内心里为自己描绘着理想的情侣,并向往着爱情的到来。初恋的感情真诚而纯洁,性方面的意识淡化了,几乎不会察觉到有性欲要求,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向往。但在这个阶段感情易激动,不稳定,会经常轻率地把感情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第二阶段是激情和热恋阶段。这一时期,爱情的温度急剧上升,不仅有了明确、固定的感情对象,而且相互渴望赢得对方,融为一体,缔结婚姻关系。在激情状态下,易丧失对待和审视爱情的客观性,并从越来越强烈的期待中,产生把对方偶像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就往往容易忽视那些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而这些条件却可能对个人的婚姻生活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阶段,爱情的平静与深沉。双方真正了解,爱情带来共同的意识、责任、义务和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却能使爱情变得平静,显得深沉而牢固。它犹如一条小溪,没有喧哗,却涓涓不断;犹如山岭,虽不诱人,却万古长存。

五、社会影响

除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行为之外,人类更多的社会行为是在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之间产生的。就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而言,个人与团体间在行为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个人离不开团体,从家庭到同伴,从学校到社会,无时无刻不属于团体中的成员。其二,个人的行为随时受团体的影响,受团体中其他个人(如父母、教师等)的约束,也受整个团体(如习俗、法规等)的限制。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很难找出不受社会影响的行为。从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实现的。

(一)从众

1.定义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grouppressure)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conformity)。

2.阿希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对从众行为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被广为引用和具有权威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Asch)设计的实验。这一实验是主试者要求大学生(7人~9人)判定向他们出示的线段的长度。

实验分阶段进行,首先是每次向被试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上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上有三条长短不等的垂直线,其中只有一条与标准线等长,主试者要求从三条线中选出一条与标准线等长的垂直线。

在单独测验时,大家都做对了,因为这些线段的长度相差很明显。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每次都加进五个假被试和一个不了解内情的真被试一起进行。实验时,真假被试围一张圆桌而坐,并有意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发言。主试者出示卡片后,五个假被试按照原来的安排,故意一致把明显不相等的两条线说成是相等的,看真被试是坚持原来的看法,还是服从团体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在123名被试中,有37%的人作了错误的回答,表现出从众行为。后来了解到这些被试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多数人的意见“压力”很大。有不少被试虽然意识到两条线不相等,但却相信多数人总要比自己正确些。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得较小,客观地进行正确回答的概率下降时,从众的比例也上升。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则从众的比率会明显下降。可见,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社会环境和个体人格因素的影响。

3.从众的原因

从众的原因主要有:

[1]行为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大。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由此可见,人们越相信群体,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弱,也就越有可能从众。

[2]对偏离的恐惧。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谁都不愿意被称为越轨者和“不合群的人”,他和群体保持同样的看法,是因为他害怕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另一个极端是,个人可能因为不愿意惹人注目或丢面子,而与群体规范一致。从文化特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群体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从众是受团体压力而表现出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从众程度有深浅之别。仅是表面上做出让步,口服心不服,仍保留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浅度从众,也称为顺从;如果不仅在表面,而且内心也发生改变,就是深度从众。

在日常用语中,“从众”这个词含有贬义,意味着妥协和让步。但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社会或团体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从众行为的性质。

(二)服从

1.含义

服从(submission)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无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2.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关于服从,米尔格兰姆(Milgram)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登报招聘了40名有偿的男性被试,其职业身份是工人、商人、管理者、推销人员和专家学者,年龄在20岁~50岁之间。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时,实验者与其他被试一起,两人一组,一人当“老师”,一人当“学生”,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老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人名单词让“学生”记忆。“学生”的任务是在需要回答时,对备选答案作四择一的选择。如果选错,“老师”就按电钮以电击惩罚“学生”。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共分30个档次,电钮下方对应地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等,以区分电击的严重程度。

实验时,“老师”与“学生”是被墙隔开的,相互之间看不见,只能用对讲机联系。“学生”被拴在椅子上,手腕上绑着电极,答案选错了就会感受电击。每错一次,电击强度增加15伏。

实验开始时,实验主持者还向“老师”作了一次电击示范,让其了解电击的感受。他告诉“老师”,遭受这种电击有痛苦,但无性命危险。

在实验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学生”因选错答案而遭到电击。当电压升至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升至150伏时,有人要求退出实验;升至180伏时,有人喊叫忍受不了;升至300伏时,有人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并坚持要退出实验。

面对“学生”的痛苦和反抗,“老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持怎么办?主持严厉督促“老师”坚持做下去,并且保证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他们不负任何责任。

这样,充当“老师”的被试既要执行主试的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的反抗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以上的“老师”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者高达450伏的电击。

在这个实验中,所谓“学生”,其实都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由于某种安排,抽签的结果,真被试总是当“老师”,而电击时实际上并不通电,“学生”遭电击时发出的呻吟、怒骂等也只是放录音而已。实验结束后,主持公开了事实真相,以消除“老师”的紧张、内疚情绪。

3.服从的原因

服从的原因主要有:

[1]合法权力。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法定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不仅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赋予某些人合法权力,临时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也会使某些人获得指挥别人的权力。临时性的合法权力是同特定的情境或领地相联系的,一旦脱离开特定的情境条件,临时性合法权力就不复存在。

[2]责任转移。在实验中,人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性后果时,也仍然倾向于服从权威的命令。出现这种结果,是被试在行为归因上,将行为的责任移给了实验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关心行为的后果。这与下述去个性化状态有共同的特点。

(三)去个性化

1.定义

有时,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去个性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学生起哄、球迷闹事、团体斗殴中都存在去个性化现象。

2.去个性化的特征

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作为群体成员而行动的个体,肆意破坏群体的规范,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匿名者。比如,在上述实验中,穿着宽大的衣服、包着面孔、不带名签、在半黑暗中进行操作的“学生”就是匿名的。三K党的成员就是如此,防暴警察也是如此,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携带同样的武器,他们的保护性面罩遮住了面孔,于是也就隐蔽了他们的个性。

去个性化的第二个特征是责任性的分散。当某人是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易于觉察到整个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是分布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谴责。确实,成员们甚至会感觉到,他们的行动是可以被接受的,或者从道义上说是正确的,因为群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参加的。

另外,研究还发现,去个性化一旦开始,并集中了众人的力量,就很难扭转或制止。

就心理学的观点而言,某些群体的反社会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去个性化的过程所引起的。这一研究成果适用于一般社会,尤其是大城市,那里的居民容易发展匿名感受。也许去个性化是一种现象,在它的后面是大量的社会侵犯——偷窃、拦路袭击、捣乱破坏以及其他类似的行为——这些行为在大城市里似乎是司空见惯的。

(四)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决策的一个有趣侧面是它所牵涉到的风险。一般地说,群体作决定是否比个人作决定保守呢?从印象上看,群体似乎不大愿意冒险。因为群体所做的决定就其性质来说像是一种折中办法,没有给鲁莽或大胆留有余地。然而,许多实验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专栏:选择两难问卷

有一种被称为“选择两难问卷”(CDQ)。下面是由斯托纳(Stone-r)设计的选择两难问卷中的典型情境。

A先生是位电机工程师。他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孩子。他五年前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便一直在一家大的电气公司工作。该公司保证给他尽管不高但足够用的工资收入和一笔充足的退休金。公司还保证他在该公司工作一生。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工资在退休以前似乎不会增加许多。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一个小的新建的公司向A先生提出去该公司从事一种工作。该公司前途未卜。这种新工作一开始,公司便会给他较多的工资,如果该公司能竞争过大公司,他即可能拥有公司的部分股权。

下面所列的是新公司将证实自己能赚钱的可能性或机会。

假如你给A先生出主意,你认为他至少要达到哪种概率才值得接受这份工作。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1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3.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5.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7.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9.

——无论是什么可能性,A先生都不应该承担这项新工作。

在每个被试遇到类似上面情境的许多情境之后,实验者让他独自回答问题。实验者把被试召集到群体里,让他们对相同情境做出一致同意的决策。结果表明,群体决策一般比个人单独做出的决定更激进。这种现象被恰当地称为“冒险转移”(risk shift)。

为什么情况会这样呢?有人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而强调责任和文化价值分散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群体比个体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是因为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在每个成员身上了。换言之,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对一个错误决定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群体可以担负起创新的责任。

按照文化价值的假设,在群体讨论中认为冒险具有价值的人比那些认为谨慎有价值的人往往表现得更为勇敢。群体鼓励冒险的倾向,也正是来自于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

起初,心理学家以为群体决策只有冒险转移。但后来发现,群体极化还有另一种现象,即经过群体讨论后,做出了极端谨慎保守的决策,也即所谓谨慎转移(cautious shift)。相对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少一些。

以上两种情形,当个人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的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称为群体极化效应(grouppolarization effect)。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2.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人可以社会化,而动物不能?

4.对人的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5.举例说明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及其表现。

6.举例说明如何改变人的态度?

7.爱情与友谊的关系怎样?

8.从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9.服从实验给你什么启发?

10.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