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通论
32312500000003

第3章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每个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心理发展变化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问题。

根据研究的不同方面,普通心理学又分为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能力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等。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与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还研究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把人的心理看作复杂的系统,任何系统都可以从多角度描述。人的心理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

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等。

从人的心理与外界环境间的不同作用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方面。

以上是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现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二、个体心理和行为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语、表情等)。心理学也通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例如,吃饭、穿衣、从事体育运动、驾驶汽车等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所组成而成为某种特定的反应系统。

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引发个体反应的情境因素称为刺激。刺激可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起于机体内部。例如,外界的声音、光线、温度、气味,他人讲话的内容、动作、面部表情以及机体内的内分泌或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头脑中浮现的思想观念、欲望等都可以成为引发个体反应的刺激。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心理成分,受刺激所制约,并且是由一定的刺激而引起。因此,不考虑哪一种或哪一些刺激对具体人的影响,就无法理解人的行为。

行为与心理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的。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些个别差异,例如,知识经验、态度、需要、个性特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由于心理条件的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并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样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不相同。

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并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人不同于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通常是很复杂的。他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可以做出与内心不符的行为表现,甚至某些行为自己也不能自觉。也就是说,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关系不像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的关系那样是单义的,它往往是多义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人的行为,确定行为所表达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引起和制约行为的各种条件,并且系统地揭示这些条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明确行为的意义。

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心理为主,透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动物心理,也就是研究动物的行为。

心理与行为虽非一一对应,但两者存在着密切联系。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三、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人是社会的人,总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种种联系,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属关系、伙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从而就产生了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例如,时尚、风俗、社会习惯,偏见、舆论和流言,以及不同团体、民族和国家的心理特点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更使社会成员间的联系和关系日趋复杂化。当然,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也表现在个体的心理现象之中。显然,如果仅研究个体心理而不从整个团体以及团体关系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就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学还要研究团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社会心理是人们头脑里的心理活动,同时又存在于人际之间,人心相通,互有影响(即心理气氛的影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外部活动。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行为中,社会行为是受社会心理支配的。但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并不完全一致。相同的社会行为不一定有相同的社会心理;同样,相同的社会心理也不一定都有相同的社会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直接观察到的社会行为去分析某种社会心理时应当十分谨慎。

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有关社会心理的内容主要放在社会心理学一章中去阐述。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一、确定心理现象的本质

心理学研究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每一种心理事实都有质上和量上的特点。

例如,在研究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时,就要确定成就动机具有哪些质和量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成就动机包含回避失败倾向、学业达成倾向、克服困难倾向和社会竞争倾向,这四种倾向的组合就表现为成就动机的质的特点。而表示每种倾向强弱的分数则表现为成就动机的量的特点。从质和量这两个方面,使我们对学生的成就动机有了深入的了解。

每一种心理事实都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描述,从质上和量上对心理事实进行描述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

二、探求心理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类问题是探求心理的规律。科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事实的描述,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进而探求其规律。例如,每当某种心理事实的发生具有相应的条件时,就必然会出现这种心理事实,我们就说,这种心理事实将合乎规律地发生。例如,“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就是艾宾浩斯(H。Ebbinghaus)利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实验得出的一条规律。心理的规律有不同的层次。就如遗忘规律,如用有意义的材料,或者选取不同年龄的实验者,实验结果就有所不同。心理学研究的另一项基本任务就是从不同的层次来探求心理的规律。

三、揭示心理的机制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机制。“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心理学上借用这一术语是指要了解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心理结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这些结构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和相互联系。对心理机制的探讨往往离不开对与之相应的生理机制的探讨。但是,对心理机制的探讨和对心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毕竟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层次,完全可以非同步地进行研究。例如,目前在心理学中对思维的生理机制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人类问题解决思维机制的研究。相信随着研究技术(特别是生理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心理机制的了解也将越来越清晰。

四、发现心理的本性

心理学研究的第四类问题是发现心理的本性。这类问题,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发展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何作用,又如何起作用的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发现心理的本性是什么。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哲学的根本问题。具体地说,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神经系统、脑的关系,心理与行为活动、社会实践的关系。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学者们的哲学观点往往会形成尖锐的对立——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指导我们科学地解答这个问题。

因此,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来看,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四种。

一、观察法

1.含义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它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

2.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等。

3.特点

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

(1)优点

[1]从手段上,观察法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直接性,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搜集资料。当然,也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人的感官、仪器和设备。

[2]从时间上,可当时当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可以搜集到完整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也比其他方法更容易避免被试的心理反应,而得到自然、未经合理化或伪装的行为资料。另外,还可以搜集纵向的资料。研究者不仅可以持续观察特定行为的发展,也可以在一定间隔的不同时间追踪观察,建立纵向的资料,以供纵向分析使用。

[3]从内容上,可以搜集“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的资料。研究的实证资料应包括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资料。现存的文件及档案资料均以文字为基础,而访问、问卷以及测量均需要被试以语言或文字自我陈述。惟独观察法可以不经语言媒介而直接看到被试的行为表现。

[4]在研究对象上,可以包括不能或不愿以语言自陈的被试。如婴儿、不识字的家长、行为偏差的学生等。

(2)缺点:

[1]研究者对观察情境及被观察者的行为缺少控制,较难掌握来自观察情境中以及被观察者本身的干扰因素,有时也观察不到预期出现的行为。

[2]由于观察中的活动及行为均相当复杂,且变化过程迅速,故不易量化,也不易记录,因而影响观察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分析的精确性。

[3]由于观察程序费时、费力,故观察的对象常是小样本,因而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以及类推解释的普遍性。

[4]由于观察的内容是以特定个体或群体在自然情境中的行为与活动为主,故观察者不易获准进入行为及活动的现场,以致影响观察的可行性。

[5]由于观察的过程可能侵犯别人的隐私,故涉及敏感论题的行为(如夫妻间亲密行为)即无法观察,因而限制了观察的范围,影响观察法应用的广度。

在选择应用时要权衡利弊得失,以“研究目标”与“研究效能”为取舍标准。

二、调查法

1.含义

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通过调查方法搜集资料,经过统计整理与思维分析,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寻找事物变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2.作用

用调查法研究问题,是一种直截了当、切实易行、容易见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对社会行为科学的研究。复杂的心理研究往往也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了解人的思想、意识、理想、愿望、兴趣、爱好、个性倾向和态度等等复杂的高级的心理。但调查法不如实验法控制条件那么严密,所以用在心理研究方面,一般把调查法作为初步研究,得出初步结果,然后再用实验法进行验证。

3.分类

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调查法可分为:普查与样本调查,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社会调查与个案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

一般使用较多的是访谈法与问卷调查,分别是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搜集资料。

(1)访谈法

访谈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任务,通过与受访者谈话的方式,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调查法。它是人类学家研究人类学的常用方法,也被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是一种直接调查方法。

(2)问卷法

问卷法是用书面提出问题,请被试用书面回答问题,进行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故又称书面调查。从问卷的结构看,一般有开放式问卷与封闭式问卷。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三种:集体问卷调查、个别问卷调查、通讯问卷调查。

4.特点

(1)优点:

[1]调查法是研究问题搜集资料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例如,教育心理中的老师家访,或老师对学生进行询问;医学心理中的医生了解病情时,对病人的询问,都属于访谈法,通过谈话直接了解情况。

[2]访谈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当面交谈,谈得来就深入谈,谈不来就转入新问题,可灵活机动掌握当时情况。

[3]可从被访者谈吐表情中检查和判定反应内容的真实性,提高调查的效度。

(2)缺点:

[1]调查法能方便地搜集到大量的资料,也能作数量化的处理,并能做重复验证,但这些资料往往是表面的,难以深入地了解到人的内心世界。

[2]访谈法是主试访问被试,两人面对面谈话。由于初次见面陌生,可能引起被访者思想顾虑,不能如实反应,影响调查效度。因此,如果主试是新手,未经学习如何进行访谈的训练,或谈话时技术生硬,会引起对方不合作,影响调查的效果。

三、测验法

1.含义

测验法(examination method)是用标准化的测验搜集资料,来研究个体的心理特征,即用相应的量具量度出事物具有某种特性的程度的方法。适当使用测验,可以很经济地获取研究者所需要的行为资料,进行相关研究。

2.心理测验的种类

(1)能力测验

能力测量用来测定人的各种心理能量。如智力测验、单项认识能力测验等。

(2)性格测验

性格测验用来测定人的各种特性。

如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

(16PF)测验、艾森克个性(EPQ)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测验等。

(3)教育测验

用来考查学生受教育程度和学习成绩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有时又称为成绩测验或学业成绩测验。

教育测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成就测验、预测测验、诊断测验,各有不同的测验目的。

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要求

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要求它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要有自己的常模(norm),还要有自己的鉴别力,这四个条件必不可少。

测验效度是指测验能否测出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即能否测出所要测量的东西;测验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度、确实性或可信性;常模是一种比较的标准和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一般常模是从取样中得来的,求出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作为常模;鉴别力是指一个测验能正确区分被试间的心理差异的效力。鉴别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试题的区分度大小,而试题的区分度大小又决定于试题难度的大小。试题难度是由被试能正确回答该试题的人数的百分率来确定的。

4.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作用

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它与物理测量中的直接测量不同。心理的能力和人的个性品质,蕴藏在人的头脑里,虽然它会用人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为人们所共知,但有时语言和行动并不完全表露出这个人的心理,甚至有时是虚伪的,是假象。而心理测量是根据人的语言和行动的表现而间接推断出这个人的心理,因此,心理测量这种间接方法测出的心理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像物理测验那样准确可靠。而且各家所编制的心理量表其效度并不一样,我们使用心理量表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现在的心理测量还有局限性。因为人的心理非常复杂,到底是由哪些成分构成,还不十分清楚,各家有各家不同的看法,编出的智力测验、能力测验或个性测验不一样,故不能只用一家的智力量表所测出的智力高低,就给被试的智力下定论。

所以,我们使用心理测验方法得到数据后,最好能同时使用多种心理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分别取得资料,互相验证,这样才能对测验的结果做出较为可靠的科学说明。

四、实验法

1.含义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就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情况下,在被试身上操纵自变量,由被试的反应观察因变量,以探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科学研究等级上,实验法是公认最严谨的方法。关于实验法,在实验心理学一章中有更详细的介绍。

复习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