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系统:祛病抗毒的人体盾牌
免疫原本的含意是增强抵抗力、战胜疾病,如应用免疫的方法根绝了天花,消除了一些危害人类生命的急性传染病等等。人体有两种免疫,即产生各种抗体的体液免疫、淋巴细胞直接作用的细胞免疫。
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人体内部所具有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侵害,保持人体内部功能正常的能力。人类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之中,如果免疫功能下降,就容易受各种病毒、细菌以及有害化学物的侵害,滋生各种疾病,甚至引发肿瘤和癌症。然而多数人在年轻时并无大病,这是因为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集“卫戍战士”(免疫细胞在免疫组织中不断产生、分化和成熟,循环全身,执行着保障身体健康的功能)、“环卫工人”(清除死亡衰老细胞,保持体内稳定)和“警察”(免疫系统有识别能力,能区分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而且区分“敌我”的能力相当高,突变细胞一般很难逃脱“法网”)三种职能于一身。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四个重要部分:
(1)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心,它能生产淋巴细胞或杀伤细胞,这些细胞是有害细菌、霉菌、酵母、病毒、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的克星。随年龄的增大,胸腺逐渐萎缩,因此必须用维生素C(新鲜水果)、维生素E(植物油)、硒和锌(谷烟)、β-胡萝卜素(所有深绿色、黄色和红色水果及蔬菜)来很好的营养和保护它。为使衰弱的胸腺得以恢复,建议给予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
(2)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警察,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等类型,它们是各种有害势力入侵机体时不得不面对的强力对手。所有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素都是白细胞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因此说,健康营养对大脑和身体十分重要。
(3)脾脏是一流的清洁系统,重约150~200克,它能破坏和取代衰老的或受损的血细胞和免疫细胞,能吞噬和破坏外源性颗粒或外源性物质。脾脏还可产生淋巴细胞。
(4)淋巴液是一种鲜黄色液体,与血浆没有什么不同,其成分是组织间液,只是它离开了毛细血管,而由淋巴管引流。淋巴液可将有毒的和致病的物质或颗粒带到淋巴结,在那里将它们消灭。
肝脏和全身黏膜也都参与身体的免疫系统网络。
2.免疫系统里的双重防御组织
健康的人体,免疫力十分强大,免疫系统有着双重的防菌、抵抗病毒的组织。它们分别是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具有排除侵入机体内的病原菌或病毒等的能力。
这个免疫系统,据现有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免疫系统;另一类是获得性免疫系统。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的常设防卫部队,获得性免疫系统是紧急防卫部队。用这样的比喻就容易理解了。
那么,天然免疫系统通常是指可溶性物质如溶菌酶、补体、干扰素,还有作为细胞的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它们是在我们身体中担当常备防御任务的。
但是,具有非常强的毒性物质,或者受到容易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或病毒感染时,仅靠这个系统就难以起到防御作用了。
这时出现的是前面所述的紧急防卫部队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可以大致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系统。以细菌和病毒为例,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通常因侵入体内的是细菌还是病毒而有所不同。
侵入细菌时,抗体与它对抗,称为体液免疫。侵入病毒时,以称为杀伤T细胞的细胞来与其对抗,此称为细胞免疫。
当然,也存在有中间性的作用者,但基本上与细菌对抗的是抗体,而病毒是由细胞免疫来对抗的。
再有,获得性免疫的另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将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一次得病、再次就不得病的病原菌制成低毒化的疫苗,机体接种后能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3.抗体是斩杀病毒的利剑
体液免疫的中心是抗体。抗体是在由成熟的B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经合成并分泌出来的物质,它是与刺激抗原具有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分子。
抗体的外形呈Y字形,其前端部分具有能与各种物质相结合的多样性,其末端部分总是保持抗体特有的功能,所以是固定结构的。
抗体通常是在抗原呈递细胞及T细胞、B细胞等免疫系统细胞配合下生成的。
这些细胞的特点可粗略地概括如下:
首先,当细菌等侵入体内时,由抗原呈递细胞收集其物质信息。
得到其信息后,再由T细胞对与侵入者进行对抗的抗体是否应生产做出判断。
那么,实际上生成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在B细胞的表面上存在有称为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质。
三者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外部侵入的抗原,把异物侵入的信息传给T细胞,而T细胞表面也存在着抗原受体,能与抗原结合,T细胞吸纳了信息后本身活化。接着T细胞又和B细胞相互作用,把生产抗体的指令交给B细胞,后者演变成抗体生成细胞(浆细胞),才开始生成抗体。
当然也存在着反向的活动,即在抗体生成过剩时抑制抗体的生成,这可以防止体内抗体的散乱损失。这种活动称为下向调节,但其细节还不很清楚。
抗体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已经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抗体有什么样的功能。
抗体对外来侵入的物质(抗原)能特异地结合。如能与细菌放出的毒素或细菌本身以及血清中的细菌结合。
细菌毒素是通过各种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而进入细胞的。在进入细胞前如果已经有抗细菌毒素抗体产生的话,那么当毒素进入细胞的同时,抗体就会与之结合。彻底与毒素结合的抗体,使得毒素不能对身体产生伤害作用。
抗体的这种功能是在巨噬细胞协同作用下进行的。巨噬细胞的表面上具有能与抗体的恒定区结合的受体,通过它们把抗原、抗体复合物吸纳进来。巨噬细胞好像体内的“清洁工”,将吸纳进来的复合物完全破坏,使其失去功能。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外,细菌如在细胞外,也如前述例子一样,细菌本身会与抗体结合。随后由巨噬细胞表面对抗体特异的受体将这些复合物吸纳进细胞,将其破坏。这种活动称为调理作用。
再有,如细菌侵入含细菌的血清时也会发生几乎相同的作用,只是有一些不同之处,即血清中有补体。补体的作用是当细菌与抗体结合时有部分抗体与补体结合,补体的成分与抗体合作在细菌上钻开小孔,把细菌破坏掉。还有通过受体也可以杀死细菌。除此之外,一种称为IgE的抗体则能引起变态反应。
总之,抗体具有识别侵入体内抗原的功能,实际上起处理作用的地方(功能区)有两个,这是它最大的特点。具有这样结构的除抗体以外,还有T细胞的抗原受体等,这是在免疫系统中独特存在的。
抗体称为免疫球蛋白(Ig)。根据形状的不同,已知有IgG、IgM、IgA、IgD和IgE等。
4.骨髓是人体产生免疫力的根源
身体的免疫器官中最重要的就是骨骼里存在的骨髓。在那里,能够生成对形成抗体有重要作用的淋巴细胞以及红细胞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
骨髓可以称之为淋巴细胞的制造工厂,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在所有的骨骼中都存在。因为骨髓存在于所有骨骼中,有时人们竟意外地看不到这点,骨骼不单纯是身体的支架,它还具有生产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重要功能。
另外,骨髓还有造血的功能。所谓造血作用,也就是形成我们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成分,就是说我们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来源于骨髓。
例如,人或鼠中所有的骨中都充满称为造血干细胞的红细胞和生成淋巴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通过淋巴管等流入机体各处,在所到各处参与免疫活动。
这些产生的根源在骨髓,骨髓是被骨骼严密地保护着。如果没有骨髓免疫就不可能发生,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
纵切骨骼时周围有骨膜,内部有海绵体和髓腔。在髓腔和海绵体中间形成造血干细胞,它们好像是渗漏出来的,就这样存在于其间,这些细胞就是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前体。在骨髓里,形成的淋巴细胞一部分转移到胸腺变成T细胞,还有一些不通过胸腺流入机体各处的淋巴细胞,称为B细胞。
另外,骨髓是进行造血的地方,现以胎生期(婴儿在母腹内发育期间)为例来说明造血作用是如何进行的。
在胎生期造血的地方是随着成长逐渐变化的。其大致顺序为最初在囊胚腔,以后在肝脏和脾脏,在即将出生之前,大体上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也就是胎生期与造血作用有关的器官经各种各样的变化,最终在骨髓里形成淋巴细胞和红细胞。
骨髓的英语是bone marrow。B细胞的名称是因为当初来自骨髓的细胞,所以,用骨髓的英语头一个字而命名的。
5.“免疫部队”中的两员“猛将”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免疫部队中的重要成员。前者以产生抗体的功能去执行免疫功能,后者起着免疫调节、吞噬病毒等多重功能,两者在人体免疫的保卫战中显示了非凡的本领。
B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分布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结、扁桃体和脾中。B淋巴细胞是免疫部队内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以产生抗体的形式去执行体液免疫功能,具体表现在:
当机体有“敌人”侵犯时(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机体会发出信号,B淋巴细胞接到信号后会迅速增殖、分化、成熟,最终大部分成为一种细胞(名叫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又名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几乎体内各种组织中都有抗体的分布。在许多微生物感染中,抗体有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抗体上有特定的物质,它有许多功能,如可以结合、粘附或消除入侵的微生物;能够增强其它吞噬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功能;可以中和微生物感染的毒素;还与机体中的另一种免疫物质(称补体)协同抵抗微生物感染。
我们的机体暴露在自然界中,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袭击,如患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皮肤疖子等,在这些感染中,B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抗体参加战斗,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锻炼了B淋巴细胞,机体中的抗体保持一定的水平,分布在全身各部位,同时会对感染过的微生物产生记忆,如果下次同种微生物再侵犯人体时,B淋巴细胞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均大大加强。
和B淋巴细胞一样,T淋巴细胞也是免疫部队内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由骨髓产生的特殊淋巴细胞,经血流进入胸腺加工形成的。T淋巴细胞分布在胸腺、血液、淋巴液、淋巴结、扁桃体和脾中。随着对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显示T淋巴细胞的免疫地位更高。
T淋巴细胞是负责人体的细胞免疫,其有四个兄弟,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及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要想掌握自身免疫的调节方法,必须认识T淋巴细胞成员是如何执行免疫任务的。
①当机体有“敌人”侵犯时(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辅助性T细胞会帮助B淋巴细胞对“敌人”侵犯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促进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成熟。辅助性T细胞还可激活巨噬细胞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②抑制性T细胞有对抗辅助性T细胞功能的作用,如果辅助性T细胞对“敌人”入侵反应太强,抑制性T细胞就会站出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起到免疫调节的负反馈作用,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伤害自身。同时抑制性T细胞在维持免疫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③当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接受到“敌人”侵犯的信号,变成致敏的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会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吸引多种免疫细胞,他们共同将入侵的病原体(医学上称抗原)包围并吞噬而予以清除。但这些淋巴因子又可导致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炎症。炎症区域的巨噬细胞处于高度活化状态时,释放氧化的中间产物,对病原体产生杀伤作用,同时也能破坏组织细胞,导致组织损伤及全身中毒症状。
如机体内病原体不能被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完全清除,则其抗原持续存在并激发局部变态反应性炎症,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则持久释放淋巴因子,引起巨噬细胞积聚,伴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组织坏死和纤维化,从而在局部形成慢性肉芽肿。这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防御保护形式,又是引起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④细胞毒性T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其发挥作用时,必须有B淋巴细胞的抗体帮助,故又称抗体依赖性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细胞素性T细胞可识别异种抗原和自身细胞膜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旦受异种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成熟并具有杀伤作用。杀伤性T细胞可分泌两种物质,一种称为穿孔素或溶细胞素;另一种可使靶细胞的细胞核降解(细胞毒素)。这些物质的释放皆可损伤靶细胞膜。杀伤性T细胞的杀细胞作用是必须在与靶细胞接触时才发生,如杀伤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靶细胞的结合,细胞毒素可激活靶细胞本身的一些酶,使靶细胞核降解和死亡。在其溶细胞过程中杀伤性T细胞本身并不受损伤,仍保持活性,可继续再杀伤更多的靶细胞。
在剿灭癌细胞和病毒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的还有巨噬细胞,又称吞噬细胞,能够摧毁病毒细胞和病态组织、消灭有害物质、异常蛋白以及清除此类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是机体里的“清道夫”,但其并非独自行动,而是与T淋巴细胞密切联系,协同作战。
6.胸腺:人体的免疫中枢
免疫系统受人的胸腺所主宰。胸腺,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器官,它位于胸骨的后面,纵隔的前方,呈一对颜色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状腺体。要知道,胸腺有“免疫中枢”、“免疫器官之母”的美称,是孵育T淋巴细胞的“场所”。
能很清楚地指出来胸腺在何处的人是不多的。到底胸腺在何处呢,胸腺正好在心脏的上边,是一对似树叶形状的器官。
简单地说,胸腺是机体内活跃地生产细胞的地方,成人的胸腺有很多的小叶。
小叶由薄的结缔组织包膜包围着,其内为细胞密集的皮质和细胞稀疏外观明亮的髓质组成。
在胸腺的皮质分裂增殖的淋巴细胞有90%被排除胸腺,其大部分成为识别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余下来的淋巴细胞移行到髓质,再分化成T细胞,也就是胸腺对淋巴细胞进行加工,主要是形成T细胞。顺便说一下,T细胞的T是由胸腺英语单词thymus而来的。
如前所述,胸腺在其他淋巴性器官还未完成的时候就已发育起来了,因为在机体防御机制中起到中枢的作用,所以与骨髓一起称为一级淋巴性器官,即淋巴结、扁桃腺、阑尾、淋巴集结、脾脏等。次级淋巴性器官将在以后说明。
现在把话题转一下,最近了解到的有趣现象是胸腺外分化的问题。所谓胸腺外分化就是不受胸腺支配能在肠道或肝脏分化T细胞等。已往的免疫学只强调胸腺,而现在认识到胸腺外的东西也是同样重要的。
其次,从胸腺的年龄和重量的关系科学研究发现,人出生时胸腺约15克,往后日趋增大,约15岁(青春期)的胸腺是最大的,然后便逐渐萎缩和退化,老年人的胸腺多在10克以下。
皮质和髓质过了40岁以后就丧失,而为脂肪组织所代替。因此,可以说胸腺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这种情况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可以推测胸腺与人的老化有关,但不能说胸腺本身的有无就是人老化的原因。
胸腺功能比较重要的是形成T细胞,另一重大的功能就是使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能攻击自身。
例如,大家取出自己的血液,将其回输到自身是很安全的。如果是他人的血液或其他动物的血液进入体内时,最坏的情况可以达到致死。
为什么自身的东西不反应,自身以外的东西则受到攻击。这是一个疑问吧。解释这个功能的钥匙就是T细胞,也就是T细胞有不攻击自身成分的机制存在。到底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原来与自己成分能反应的T细胞在胸腺内已全被除掉。其机制分析如下:
抗原呈递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类分子)与自身抗原的复合物和T细胞上抗原受体的亲和性(细胞或组织相互黏附的倾向)同这一机制有关。亲和性高的,T细胞即被杀灭,称此为负选择。T细胞是称为编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的细胞自杀方法而死亡的。只有亲和性呈中等程度者生存下来,这称为正选择。另外,亲和性低者,就被消灭掉了。
总之,只有亲和性呈中等程度的细胞从胸腺移到末梢去。所以,只有与外来侵入的来自非自身抗原的肽结合很强的才生存下来。
作为个人的感想来说,这样的机制是很精密的,如何能把这么精密的机构装到自己的机体内是怎么也想像不出来的。
7.肠道和脾脏的防御病原菌功能
肠道和脾脏是人体的自身防病装置,它们具有细胞免疫和产生抗体等诸多功能,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吃得丰富,吃得放心。
微生物、细菌、病原菌等最容易侵入人体的部位是口,肠道则与口通连。因而要保护身体防御病原菌等的侵害,就要有非常重要的免疫系统。如果在上述部位不存在免疫系统,人体就会处于无戒备状态,会成为病原菌栖息的巢穴,终难免被夺去生命。对这样的危险要防患于未然,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就非常重要了。
科学家从肠道的断面剖析得出:在管理肠的消化吸收的器官中夹有肠道独特的淋巴结,这就是淋巴集结,作为免疫功能的中枢存在于肠道中。在淋巴集结以外的地方,称为肠道上皮细胞的吸收细胞之间还存在有肠道特有的淋巴细胞和T细胞。它的下边有称为黏膜固有层的独特组织,成为储存免疫细胞的地方了。
脾脏是在左上腹部的背中侧,一个像压扁的拳头形状的脏器。重量为80~120克,暗红色。脾脏是充满了红细胞的静脉窦的红脾髓和称为集中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白脾髓组织构成的。
脾脏的功能在胎生期为造血和生产抗体等,还能贮存和破坏红细胞,也可调整骨髓功能。
另外,脾脏的重要功能就是完成免疫反应。在脾脏中的白脾髓含有吞噬细胞,常驻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血液中的抗原被吞噬细胞捕获,识别这种抗原的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以处理异物。
T细胞是在胸腺进行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最近又有学说认为B细胞对自身、非自身的识别在脾脏也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