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身体的透视下
32305500000005

第5章 消化器官的保健与疾病的防范

1.胃的日常保健与胃病的防范

祖国传统医学将脾胃比喻为“后天之本”,保护好你的胃,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赢得兴旺发达的资本。

(1)胃的日常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不太注意胃的保健,结果损伤了胃的正常功能,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胃部疾病。

我国很早以前就提出医疗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所谓“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充分说明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而对于胃病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是预防的关键,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①注意食品饮食卫生。日常食用的家禽、家畜的肉,鱼以及蛋品中常有沙门氏菌寄生;海产品如蟹、螺等可带副溶血弧菌。烹饪这类食物时,应保证达到一定的温度及足够的时间,以杀灭细菌及破坏其毒素。

②定量进食,勿暴饮暴食。大量进食超过了胃的承受能力,势必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一般来讲,每餐最好只吃八成饱,若能在吃下顿饭前稍有饥饿感,可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进餐应定时,使胃酸的分泌有良好的节律性。粗粮、细粮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营养,又能保证每天摄入必要的维生素。

③戒烟,限酒。烟雾不仅对呼吸器官造成损害,对人的胃肠道也可以造成损伤。少量饮酒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增进食欲,而酗酒会对胃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使黏膜不易修复,造成慢性炎症。已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戒除烟酒。

④不乱服损伤胃肠的药物。如因病需长期服用,最好饭后服用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

⑤餐前餐中不大量饮水。餐前及进餐时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液,加重胃的负担。

⑥进餐时尽量保持心情愉快。不良情绪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引起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

⑦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由于胃肠道遇寒冷刺激时易出现痉挛,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故应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夏天入睡时也应将腹部盖好,防止受凉。

(2)胃病的防范

胃病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病证,而且多数是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对人们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只有预防才能防微杜渐,铲除病患于萌芽之中。

①谨防冰箱胃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得一些现代病。如冰箱胃炎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一种非炎症性胃痉挛。冷饮或冷食的刺激会导致胃黏膜毛细血管迅速痉挛收缩,胃黏膜缺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降低胃的杀菌和免疫能力,从而导致冰箱胃炎。

这种胃炎常在进食冷食或冷饮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但一般不出现腹泻。这种冰箱胃炎在少年儿童及青壮年人较多见,如老年人发生“冰箱胃炎”,还可能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预防冰箱胃炎的方法是:不要马上饮用冰箱内取出的饮料,应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再喝。幼儿、老人应少吃或不吃过冷的食物及饮料。

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预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溃疡病,是人们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及青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a。生活有规律。要注意按时作息,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睡眠充足。

b。加强体育锻炼。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不运化则四肢懒动,纳呆不食,这是温热内生之候。同样,四肢的运动可使脾气畅通。

c。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食低脂,低蛋白质食品。

d。戒烟、酒。

e。本病病发季节,可服药预防。

③胃癌的预防

胃癌是人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害非常严重。做好预防和早期发现工作,是战胜胃癌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早期防治,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

a。排除和控制可能的致癌因素。主要做好以下4点:

一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多食过度刺激性饮食,节制烟酒,定时定量进食,防止暴饮暴食,减少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率。

二是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少食高盐、熏制及油煎食物。

三是不食霉变的粮食及其他霉变的东西。

四是积极治疗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对经久不愈或有重度瘢痕组织的胃溃疡、有肠腺上皮化生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胃息肉及大根蒂的胃息肉病人,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b。发现易感个体,进行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5点:

一是有明确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者,应定期随访检查,并接受治疗。

二是近期有1个月以上胃病史,具有上腹不适、暧气等症状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是近半年内有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史,且直系亲属中有明确胃癌病史,应作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是有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而又排除患有肝炎等疾病的病人,要作胃肠X线检查及纤维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是在胃癌高发地区,年龄在30岁以上,有胃病史的病人,应定期参加胃癌普查。

2.肝脏的保护与肝病的防范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肝脏又是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保护肝脏应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辅疗和戒除陋习等多方面入手。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在新陈代谢、解毒等许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护好肝脏。

(1)保护肝脏10要点

①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程长,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甲型肝炎。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以及注射、针炙时要严格消毒,防止传染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②得了肝炎应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及运动,配合用药,尽快治愈,防止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③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收拾、盛放鱼虾的刀、案板和容器要生熟分开。加工完生鱼的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后再加工其它食品,预防肝吸虫病。

④许多药物在肝内解毒,因此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嘱,不可随意使用药物及加大用药量,尤其是对肝脏影响较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优降宁、利多卡因、氯口丙嗪、利眠宁、伯氨喹林、左旋咪唑、抗癌药、苯妥英钠、激素及内分泌药等,更不可随意使用。

⑤砷、铅等重金属盐类及农药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炎,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⑥应注意适当的营养和运动,切不可一味增加营养而又不愿活动,防止发生脂肪肝。

⑦烟、酒对肝脏破坏力均很大,应戒烟和少饮酒,尤其要少饮烈性酒。

⑧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一定要预防这两种病的发生,以利于保护肝脏。

⑨定期体检及化验肝功能。

⑩发现食欲不振、厌油、肝区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脂肪肝的预防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脂肪在肝脏内异常蓄留造成的一种疾病。有些人对脂肪肝不以为然,认为脂肪在肝内过多积存没什么了不起,如同脂肪在皮下蓄留,不过是个胖子而已。其实不然,脂肪在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存留是有一定限量的,超过了限量就影响了生理功能而造成疾病。我们在这里要郑重地宣布脂肪肝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正常”现象。有了脂肪必须治疗,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①去除病因。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要戒酒,并给予足量蛋白质饮食,能有效地去除肝内积存的脂肪。已经形成脂肪肝者一定要戒酒,否则不易治愈。未形成脂肪肝者只可少量饮酒,每次不可超过60克,不要空腹饮酒,或只吃少量的菜而“干喝”,这样会增加对肝的损害,也同时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脂肪肝。参加宴会时不可“多吃多喝”,适可而止,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肥胖病与肝炎后肥胖都要减肥,少进甜食。

②调整饮食。许多原因都可以引发脂肪肝。但临床上就其发生频率来说,80%~90%的脂肪肝是由饮食不当、营养失调所引起。据调查,发生脂肪肝的第一原因是经常参加宴请,饮食又无节制,使脂肪在体内逐渐积存起来。调整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有了脂肪肝治之、无脂肪肝防之的重要措施。脂肪肝从“食”上得也必须从“食”上治。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③加强运动,保持热量平衡。脂肪被吸收到体内必须得以利用而消耗掉,这才是正常的规律。首先人体不要过分地摄取脂肪,饮食适量也就可以了。同时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把它消耗掉,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来消耗脂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减肥。人过四十不要发懒,越是发胖就越要尽早地锻炼。特别是那些体力活动少而又有肥胖家族史的人,要过好四十多岁这一关。多加锻炼,保持不胖,不但可以预防脂肪肝,而且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已肯定能导致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由于肝炎对人们的健康危害甚大,因此要认真对待肝炎的防治。

①控制传染源。

a。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肝炎的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乙型肝炎急性期最好隔离至HBSAg转阴,恢复期不转阴者,定期随访。

b。对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禁止献血和从事托幼机构、食品行业的工作,应注意个人卫生,如不与他人共用修面用具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

a。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海产品。

b。加强饮食、环境卫生管理,对于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用具,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c。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各医院应建立专门的肝病专科门诊,病房,病案,用具应单独分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d。防止母婴传播,对于HBSAg、HBEAg阳性者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e。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血及生物制品中若检出HBSAg阳性不得使用或出售。

f。托幼机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度,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③保护易感人群。

a。在甲肝流行期间,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均应注射甲肝减毒活疫苗。

b。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c。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接种。

3.保持肠道健康与肠道疾病防范

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每天由口而入的有各种饮料、食物等等,使肠道不断受到侵害,因此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很高。

(1)保持肠道健康的主要方法

要保护好您的肠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①严把“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每餐只吃八分饱,如在吃下顿饭前稍有饥饿感,可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细粮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营养,又能保证每天摄入必要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因为纤维素可以促进食物在肠道内向前推进,保持肠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进消化,防止便秘。但长期吃粗糙、过硬的食物或狼吞虎咽,食物不能在口腔中充分嚼碎并与唾液混合,这些食物会损伤食道和肠道黏膜。

②提倡戒烟和适量饮酒。如果已有消化系统疾病应马上戒掉烟酒。过量饮酒会造成肠道急性或慢性炎症。吸烟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看到吸烟患者的溃疡不容易愈合,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黏膜前列腺素E的合成减少所致。

③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污染食物,不吃变质食物,不吃街头无卫生保障的食品。吃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急性肠炎和菌痢等。

④不乱服损伤肠胃的药物。某些治疗感冒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损害肠道和胃,使之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导致溃疡,严重者还可出现呕血、黑便,尽量不要服用。

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是由植物神经调节的,而精神因素与植物神经的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对肠道的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2)肠道疾病的防范

人每天都离不开饮食,肠道每时每刻都在运作,所以饮食中的致病因素往往是肠道疾病的隐患,而怎样做好防范疾病的侵入,便要重点从饮食和改善自身生活习惯做起。①便秘的预防。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除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便秘不仅是痔瘘等肛肠病的发病诱因,而且还可以引起和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甚至引起肠癌,必须引起注意,积极预防。

a。要多喝水。在水分不足时,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治疗便秘,都是事倍功半,若是在补充纤维素时不同时喝水,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便秘。专家建议每天除喝汤外,还需喝5~6杯水,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

b。多吃高纤维食物。由于膳食纤维会增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通过的时间,使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接触肠黏膜的机会减少。同时,不可溶性纤维可以吸收部分有害物质,减少毒害,使大肠癌发生的机会大大减少。

c。多吃植物性食物。因为植物性食物不仅含纤维素,而且含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如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它们具有消除自由基、增强免疫机能等功效。建议多吃全谷类、干豆类、海藻类、根茎类、新鲜蔬菜及水果等食物。

d。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时间就要排便,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②大肠癌的防范。在各种癌症中,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在九大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而去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手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50%,对人们生命已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预防大肠癌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a。积极防治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对有结肠息肉和腺瘤要极早手术切除,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血吸虫病,积极治疗便秘。

b。不要接触石棉、杀虫剂、除草剂及有害金属,不要接触放射线。因为这些毒物和放射线是引起大肠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c。在饮食上,尽量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鱼、禽、瘦肉、低脂肪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物;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饮含酒精饮料。人类生存的世界,细菌、病毒无处不在,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生命的健康和安全。

人类究竟靠什么斩杀诸多健康杀手的呢?这就是人体中的免疫力,即抵抗力。它来自人体中的免疫系统。

免疫力是一把抵抗细菌病毒的利刃,在与病魔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单纯靠体外应用药物只是被动之举。应该努力促进体内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整,只有在与机体免疫协同作战时,人类才能抵抗病原的侵袭。

§§第十章 破解人体的免疫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