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奋斗中关村
32282200000109

第109章 知识源于实践

邱德文出身湖南长沙,从小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熏陶,思维活跃,做事踏实讲求效率,这样的性格特点也一直伴随着他。1978年,邱德文考入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虽然这并不是自己首选的飞行专业,但是他同样认真对待。毕业后邱德文考上了第一届的出国研修生,但是因故没能成行。转而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师从院士裘维蕃,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86年在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后,邱德文进人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推广当时处于科学前沿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但是邱德文正式做的第一个课题却是个土木工程。因为实验需要,水稻研究所急需在杭州建立一个野外实验基地。当时正是最热的夏季,从没抹过水泥的邱德文与当地的一位泥瓦匠一起建起了完全满足需要的基地。

1989年12月,邱德文再次回归学校进行理论研究,他进入南开大学,担任农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在工作中,邱德文逐渐意识到传统农药的局限性和危害。由于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甚至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第一,直接导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有害生物的难度:

第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高,危害人畜健康:

第三,破坏生态平衡,使病原物再增猖狂:

第四,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是邱德文最真实的写照。在实际操作中,邱德文找到了能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路,要想保证在不危害人畜健康、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寻找出一条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新途径。而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物或生物体中提取物对农作物病虫草具有抑制活性且对人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农用生物制品。这需要研制一批拥有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科技创新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多功能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并对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农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及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这才能既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就好像当人类年幼时接种疫苗后,就能对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产生免疫抗性,就能健康的成长并远离有关疾病。植物也存在一种对外界生物刺激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当把激活蛋白喷施到植物表面后,激活蛋白可以作用于植物叶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当膜受体蛋白一旦接收了植物激活蛋白的刺激或激活后,植物膜受体蛋白就通过对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了植物对病害的免疫抗病的代谢途径而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对病菌抗性的物质,由于所激活的代谢产物或抗性物质在一定的浓度下能对病虫害产生抗性,由此使植物获得了对病菌的免疫抗性,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植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