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32244100000014

第14章 信仰人生

(一)生死

1.如何安抚面对死亡的恐慌

◎问:您一辈子都在和死亡赛跑吗?

●雪漠:最初也算一种赛跑吧。到后来,就忘了时间。当你忘了时间时,死神就不见了。

◎问:您曾多次谈到弟弟的死亡,很多人都忌讳谈论死亡。

●雪漠:讳谈死亡其实是一种掩耳盗铃。无论谈不谈,死神总会来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它。那么,不如直面它,以它作为参照系,从容地规划人生。

◎问:如果过多地思考死亡,会不会成为厌世者或者悲观主义者呢?

●雪漠:多想想死的必然和生的偶然,才能学会积极地活着。

◎问:您惧怕死亡吗?

●雪漠:怕,也不怕。怕没用,只好不怕了。怕是正视,不怕是放下。因为怕,才会珍惜人生。因为不怕,才会直面人生。

◎问:我一直在探索生命的真实意义,也读了不少修炼方面的书,但坦白地讲,我现在依然恐惧死亡,当然不是怕死,而是现在心里似乎还没有明白什么。请问老师,怎样的修炼才可以让人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雪漠:放下才会超越。放下生死者,便可超越生死。

◎问:许多人对死亡非常恐惧,光明大手印如何安抚那些恐慌的心灵呢?

●雪漠:真正证得光明之后,便无生死的分别心了。

2.生死是炼心之路

◎问:怎么理解没有大死就没有大活,没有大磨难就没有大成功?

●雪漠:大死者,大舍也;大活者,大得也。大磨难者,大练兵也;大成功者,大无我也。庸人确实惧怕生死,但对智者来说,生死是炼心之路,究竟是无心之用。

◎问:佛教的生死观对一个人有什么作用?

●雪漠:一般没用。只有那“观”成了你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才有用。

◎问:老师,人临死前是否有心灵感应?

●雪漠: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他死前有没有感应。活着的人的所谓感应,也许是一种幻觉和想象。

◎问:死亡是文学和艺术的一大主题,也是您小说中常出现的意象。甚至可以说,爱与死,是您书写的两大主题。您如何看待爱与死的关系?苏格拉底本可不死,佛陀、密勒日巴大师也可不入灭,但这些人类的伟大导师却选择了死。您怎么看他们的选择?

●雪漠:那是他们在演戏。世界需要这样的戏。

(二)命运

1.能预测的,是不变的心

◎问:在鲁迅时期,国人的神经因为落后蒙昧而麻醉,现在到了文明时代,吃饭不再是主要问题了,但很多人,甚至大多数人仍然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利益而麻醉,甚至陷入了更大的痛苦。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呢?靠精神拯救人类的痛苦才是真理吗?很多作家虽然通过写作改善了经济状况,但他们的命运真的改变了吗?

●雪漠:现在多醉生梦死者,很多人都不知道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真正的人,还是要寻找自己活着的理由。人活着,是要有精神的。有真精神者,便无大痛苦。一些人改变了经济状况,但没有改变命运。披上黄金甲的牛,还是牛呀。命运的改变,取决于心的改变。心不变,即使外在的东西再怎么变,都不是本质性的改变。

◎问:很多人通过八卦、占卜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它至少能解决很多信仰临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金钱和生存问题。您怎么看?

●雪漠:许多时候心变了,未来也就变了。所以,能预测的,是不变的心。

◎问:什么是不变的心?是面对厄运时变得从容,还是厄运不发生了?

●雪漠:不变的心就是坚持恒一的价值观,或不为习气所左右的一种生命现象。

◎问:价值观是如何影响生命的?比如升华。

●雪漠:价值观左右着人的生命轨迹。

2.心变了,宿命也变了

◎问:怎么左右生命轨迹?生命轨迹会怎样改变?该有的灾难和福祉还会出现吗?

●雪漠:许多时候,未来灾祸的消失就是从心的善化开始的。

◎问:什么是宿命?宿命能不能改变?

●雪漠:能。心变了,宿命也变了。

◎问:您在139说客微博上有一段话:“今日到武威,见一残疾朋友,开一三轮拉人,人皆打的而去,没人坐三轮,我很可怜他。便去问价,要价跟打的一样,便想,叫残疾人挣点钱吧。上车,他一路敲诈,使横,多要钱。后来,要挟,更扔到半道上。给他钱后,他反怒吼:我可有五十万!你一个穷鬼,咋才坐一个三轮车?”通过这件事,您想告诉人们什么?

●雪漠:我只想讲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的命,高不过自己的心。

(三)灵魂

1.人的灵魂是什么

◎问: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何以见得?如何证明?

●雪漠:当然有灵魂。人的灵魂,就是超越肉体的那种精神和价值。

◎问:您说的精神和价值是非物质的?

●雪漠:精神有时也会以物质的方式展现出来。

◎问:灵魂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佛和基督,您信哪位?

●雪漠:我信自己的真心。虽然我相信灵魂的存在,但那是我自己认可的灵魂。要是没有灵魂,人类的活着还有啥意义?所以,人类应该有灵魂。我眼中的佛也是基督。

◎问:您说,心识和灵魂是一回事吗?

●雪漠:灵魂不仅仅是心识。心识分为真心和妄心,真心不动,妄心飘摇。灵魂不仅仅是形式。

2.用行为去展现灵魂

◎问:灵魂和心的构造,如何真实展现呢?

●雪漠:用你的行为去展现你的灵魂。

◎问:灵魂是一种东西吗?它有何奥秘呢?西方的一些书籍中说,催眠可以令人回到前世,治愈一些心理疾病。灵魂是不死的吗?

●雪漠:世上还有不死的东西吗?

◎问:如果人真有灵魂,好与坏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塑造的呢?坏人的灵魂偶尔也有好的时候,好人的灵魂往往也会有坏的一面,如何界定灵魂的好与坏呢?

●雪漠:灵魂的好坏,要看它是否给世界和人类带来善的影响。

(四)意义

1.人活着,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意义

◎问:谈到活,就自然会提及灵魂一题。救赎灵魂和为灵魂赎罪是同一个意义吗?活着的终极目标为的是修行吗?先人说:得人身为的是修行。

●雪漠:活着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活得明白。为了活得明白,你也可以选择修行!

◎问: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虚空,人类顺应宇宙规律,是和石头一样自然的存在。我现在的疑惑是,这样的存在,是否需要人为地加上理由?

●雪漠:任何人的存在都需要一个理由。自己设置的理由,对自己来说就存在。宗教就是充当这个理由的方式之一,也仅仅是理由之一。还有更多的理由,比如政治,比如文学,比如音乐,等等。明白地活的过程,有时就是活的目的。

◎问:中国的文学没有了骨子里的、核心的东西。不知道现代的作家群体,有没有将重构中国人的精神作为自己的使命呢?

●雪漠:使命是自己设定的活着的理由,与他人无关。至于文学家的使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看过《猎原》后记的读者,都知道我的使命是什么,而且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点启迪,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使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说明,我的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大善的东西。

◎问: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是否就真正有了灵魂?

●雪漠:是的。当你明白自己这辈子做啥来了时,你就有了灵魂。

◎问:如何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呢?

●雪漠:各有不同的解释,你也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意义。或者为了实现一种价值,或者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当然,最好是利众的目的。如果你能留下岁月毁不了的东西,便找到了意义。

2.怎样的意义,才经得起时间考验

◎问:我们能定格一个时代的什么?是生活状态,还是在生活状态之上的精神?

●雪漠:精神是依托那状态存在的。没有远离状态的单纯精神。精神是水中的盐味。

◎问:纠结的社会,我们是不是也要给自己定格点什么?

●雪漠:人活着,要为自己定格一种当你的肉体消失之后,它还能留下来的东西。

◎问:我们通过研究佛学,知道了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了生命的轮回。目前的困境是如何把握当世?请老师讲讲人生的意义。

●雪漠:我理解的人生,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岁月毁不了的东西而活着。

◎问:岁月毁不了的东西是什么?怎么理解呢?

●雪漠:是功德,也就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问:功德指的是什么?

●雪漠:功德就是你我的生命消失后仍然存在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你为这世界贡献的那些东西。

◎问:是灵魂吗?

●雪漠:它是形而上的精神。

◎问:那些东西以什么为标准?

●雪漠:以全人类为坐标,不仅仅是哪个群体和民族。

◎问:人类算不算一个群体?

●雪漠:人类是一个整体,不是个体。

◎问:人类的坐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雪漠:人类的坐标建立在利众的基础上。

◎问:我觉得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做点什么,作为自己人生的意义。

●雪漠:应该这样,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活过相对好一些,就是人活着的意义。

◎问: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都会选择远离,仿佛害怕伤害自己的宁静,宁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呢?

●雪漠:因为他们选择了平庸的生活。

◎问:如果使命是一种个人选择,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验证有些选择,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甚至一生。

●雪漠:以人类为参照。利他者,肯定是正确的。以横的时代、纵的历史为坐标系,找准自己的生命位置。然后,去实践它!

(五)宗教

1.宗教的真谛是质朴的

◎问:当宗教成为人存在的一个理由时,它带来的最大利益是什么?尤其在这个崇尚物质和享乐的时代,人人都希望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但宗教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对信仰的感悟吧?

●雪漠:宗教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你心头的那份清凉和安详。好的感悟是智慧的一种,它是生活给你的礼物。当你得到智慧,变得明白,就会得到一种安详。不过,真正的信仰是不问益处的。它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问:多年来,您研究了世上十多个有名的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耆那教以及佛教的几乎所有流派。最后,您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以“大善铸心”来诠释大手印瑜伽行者。请问,这个“铸”字该怎么理解呢?

●雪漠:铸是“熏染”之意。

◎问:您在“光明大手印”书系中写到:“在时下的文化背景下,宗教已被‘异化’,在一般人眼中,它已成为类似于民俗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请问宗教的原汁原味是什么呢?

●雪漠:宗教的原汁原味是质朴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没那么多名相。

◎问:我愿意和您探讨一些宗教问题,但话题不要太沉重。

●雪漠:宗教的目的,不是叫人沉重,而是叫人轻松。叫人沉重的,其实不是宗教,而是貌似宗教的知识。

◎问: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可以看吗?他不属于任何宗教,看似超越宗教,却又回归了佛教的中观。但他并不赞成信任何宗教。我们该怎样吸取其精华呢?

●雪漠:他是对的。他反对的是制度化宗教,不是宗教精神。汲取精华者,便是向往并实践那宗教精神。

◎问:大家现在提这些大问题,是否著相了?是否是一种造作?

●雪漠:宗教的形式便是内容,有时是需要相的。没有造作,便没有早期的修炼。打破了造作之后,才算进入了正道。

◎问:宗教应是一种形式,不应是一种理由,这样理解对吗?

●雪漠:当宗教仅仅成为形式时,就会失去宗教精神。

◎问:怎样窥破对宗教的形式化呢?

●雪漠:透过形式,观其本质。

◎问:宗教蕴含的精神价值远大于它的表现形式,因为前者才是它本质的东西。

●雪漠:是的。

◎问:我周围好多朋友,都受困于名相,整日惴惴不安,修行多年,内心深处抱着投机的念头。为什么好多真相,所谓上师都不点透?

●雪漠:原因有多种:一是没遇到真正明白的上师;二是行者的资粮不够;三是机缘还没成熟,怕出现狂慧等等。

◎问:怎样避免陷入名相?怎样用好思辨之心呢?

●雪漠:远离思辨,才能远离名相。

2.善为一切宗教的本质

◎问:身处西部,感觉文化氛围特别浓,传统保存得比较好。我想,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到来,西部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汉文化与藏文化、穆斯林文化的交流也会更进一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两大宗教是否还能为西部营造一个如此深厚的文化氛围?西部的宗教将会面临哪些困境和冲突?

●雪漠:天下宗教应是一家,它们只是一个真理的不同容器而已。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有包容之心。

◎问:“天下宗教应是一家”,怎么才能成为一家呢?我觉得这是一个艰巨的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冲突与战争,不就是源自穆 斯 林 世 界与基督世界的对立吗?

●雪漠:那是他们不懂,上帝也叫真主,也叫梵天,也叫光明,也叫善,也叫老天爷。

◎问:我的家人有基督教倾向,我自己没感觉,周围的朋友都喜欢佛学。但不敢对家里人说我在谈佛教。

●雪漠:基督教也很好的。佛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

◎问: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因为信仰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呢?

●雪漠:因为一群盲人总爱在摸象后争论。其实,多摸几次,就明白象是啥样子了。

◎问:你说过,这是一个众神缺席的时代,教徒们仍在顶礼膜拜,被膜拜的神却不见了。神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雪漠:真正的神是利众精神,是清凉的智慧和觉悟。

◎问:我听很多人讲,他们可以和自己心中的神对话,这是否是一种和自性对话的过程?就是说,我们是自己的主宰,佛陀只是将修行的思想和方法传达给我们。

●雪漠:神佛本就是超越概念的。真正的神,是自己的良心——也即我们所说的自性。

◎问:老师,当我看到德兰修女的传记时,很为她那种非常单纯的信念——爱而感动,而且,她是在用行为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有一种说法是“上帝就是爱”。那么,信仰佛教的人,是否可以将佛理解为“慈悲与智慧”,将修行理解为“实践慈悲与智慧”呢?

●雪漠:是的。离开智悲,便无佛教。智悲双运,才是正修。

◎问:您说“善才是真理”,很清晰,也很明了。明白这个以后,有许多问题就顿时不是问题了吧?

●雪漠:是的。善是一切宗教的本质。

◎问:怎么理解群氓呢?苏格拉底最终是被人民表决处死的,说明了什么呢?

●雪漠:当人民的思维被愚昧控制之后,人民就等于群氓了。

◎问:修行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初学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发心?

●雪漠:先做个好人,再谈别的。

◎问: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自己真的改变了,才可能改变别人,我觉得这个关系是平衡的。那么,您想达到怎样的美学标准和艺术标准?

●雪漠:我的标准只有一个:善。

◎问:每个人有时都会犯一些一点论的错误,过大地形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某一面,没有抓住中心,那该怎么办?

●雪漠:我永远会抓住中心的,仍是一个字:善。能利众的事,做。损人的事,不做。

◎问:有许多同志持续在观念上“左倾”,在现实中“右倾”,这能简单地用大悲心来解释吗?即使人道主义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我们还是需要人道主义的援助和滋养,是吧?这对您的学说有一定的鼓动和精神的作用吗?

●雪漠:我管不了世界。我的所有货色都是管我自己的。我总是在自言自语,没有注意是不是有人在听。有听的和没听的,我都会那样说的,不然,我就会失语了。

3.如何区分宗教的精华与糟粕

◎问:请问宗教的内涵是什么?

●雪漠:宗教的内涵是利众。

◎问:对自己不熟悉的佛教文化的宗教派系,如何分别真假,让自己寻到正信?

●雪漠:教你堕落贪婪者,假;使你明白清凉者,真。

◎问:过分强大的宗教外相,让人产生一种方便压倒真理的感觉,那究竟的成佛解脱之因到底是什么呢?

●雪漠:当所谓方便压倒真理之时,便是“分别心魔”逼近“真心佛陀”之时。

◎问:平时和周围人聊天,感觉不少人有宗教恐惧症。请问为什么宗教里充满了恐怖、非人道的一面?

●雪漠:是的。我也怕宗教,尤其怕那些只有宗教名相,没有宗教精神的所谓宗教。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宗教,而是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你不看,那些诽谤我者,大多狂热迷信,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真正的宗教应当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平、安详、清凉。

◎问:真正的宗教精神不是一种寄托,不是人掉进水里捉住的随便哪一根救命稻草,而是真正能解迷途于精神沙漠中的旅人——我们每一个人——之干渴的那一杯清凉的水。老师,请问这样理解对吗?

●雪漠:对宗教,有不同的理解。我更愿意将它看成黑夜中的一盏灯。

4.文学、艺术、文化与宗教

◎问:有部电影叫《耶稣受难记》,非常感人。它体现了一种宗教精神!

●雪漠:我却从中看到了血腥。

◎问:是指这种传道方式不是明智之举吗?

●雪漠:耶稣有宗教精神,那导演却没有,他只是在展示那血腥的场面,以吸引眼球。

◎问:文学和宗教,它们各自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雪漠:文学是我的生活方式,宗教是我的心灵滋养。

◎问:您是作家,又是瑜伽学者、行者,您怎么理解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又是怎样的关系?

●雪漠:宗教是文化、艺术之魂,好文化、好艺术是宗教精神之载体。

◎问:宗教可以转化为文化来传播吗?这样做有什么样的益处,又有什么样的弊端呢?

●雪漠:宗教难道不是文化吗?世上还有不是文化的宗教吗?

◎问:许多人一听到文化,便会觉得失去了修行的味道,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雪漠:那是他没破除修行的名相。修行者,由文化熏染心并改变行为也。

◎问:记得宗萨仁波切的书中有类似说法:当宗教变为文化时,就失去了本真的意义。这该如何理解和看待?

●雪漠:对说这话者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对我来说,恰恰相反。宗教是大文化。任何将宗教游离于文化之外的说法,也许是一种方便语。

◎问:人类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在广义的理解中,人类创造的一切有形物质和无形的意识产物,都应被视作文化;在狭义的理解中,文化就是人类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宗教、哲学等东西就是真正的文化。宗萨仁波切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是翻译方面的错解。

●雪漠:宗萨反对的文化,是教条化、制度化了的文化,这也是我反对的。那不是文化,那是被强奸了的文化。真正的文化,是人类灵魂的光明。

◎问:所以,我想宗萨仁波切所说的,正是与您曾讲过的,反对文化教条化、制度化,和所有的条条框框,表达的应该是一个意思。

●雪漠:是的。宗萨重心不重相,雪漠离相重精神。雪漠说的文化,便是精神的形式。那些无精神的所谓文化,大多是垃圾。我想,宗萨反对的文化,也是指这一类。

5.失去精神的宗教,容易变成工具

◎问:为什么现在有些寺庙的部分行为,让人觉得如此恶心呢?

●雪漠:有些寺庙的恶心行为,不是信仰,是职业使然。相较于形式,宗教的内容与精神更加重要。

◎问: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雪漠:现在,一般人所谓的信仰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已经成为谋求现实利益的一种手段或工具了。

◎问:好多寺庙都已不纯净了,以至于现代人严重地误解了佛教,甚至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排斥。比如,人们知道你学佛,不但会感到很惊讶,一些人还会笑话你,以另一种眼光看你,把你当成怪物。这种状况会一直恶化下去吗?真是令人担忧。

●雪漠:那是学佛还没学透。学佛到妙处,便看不出学佛了。这种状况会一直恶化下去。因为人的欲望总是越来越强烈。

◎问:周围有很多正式皈依学佛者,似乎越学越看不惯别人,烦恼反而越学越多。这是怎么回事?也是没学透彻吗?

●雪漠:那是他们没有真正受用佛教的光明。佛教的光明,是用来对治自己毛病的,不是用来挑剔别人的。

◎问:当我告诉家人自己在学佛时,全家人都反对;当我说自己学瑜伽时,全家人都认可、支持。雪漠老师,这是否意味着,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也该重新诠释、与时俱进了?

●雪漠:一出手就拿出金子,别人就会骂我疯子,那么,加上一种铜的包装也成。

◎问:我觉得自己与佛有缘,却对现实中很多佛教书及自称信佛者有诸多质疑。我总感觉,真正的佛法,不该是那样的。这使我很困惑。

●雪漠:信佛之人不是成佛之人,都会有毛病的。只要有自省,有向往,我们就会一天天远离烦恼,走向清净。

6.能减少贪嗔痴的修行,方为正修

◎问:现在有很多人张口闭口都谈学佛,却没有相应的行为。请问老师,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

●雪漠:真学佛之人,心中不一定有佛,但一定有爱和善良;假学佛之人,名为学佛,却总在制造是非。

◎问: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信佛呢?信佛之人,和那些所谓的教徒有什么区别?

●雪漠:信佛是向往佛的精神。教徒则不然,他们更容易为一些自私者所控制。

◎问:我还有个疑问,也是很多朋友的疑问。为什么许多出家人披着袈裟,却做着与身份不合的事?他们甚至比世人更贪财、更重利。我去过很多藏地寺院和汉地寺院,这类问题几乎全部存在。作为佛弟子,这是为什么?

●雪漠:释迦牟尼佛说,在末法时代,许多魔是会披上袈裟的。佛教最终会坏在这种败类手中。

◎问:一旦认真了解汉地和藏地的寺院,或进入某些教派内部,就会发现,其中有争斗,有是非,甚至有交易和阴谋。无一例外。我真的很纳闷:他们早晨还在大殿上念佛经,晚上就钩心斗角。这是为什么?

●雪漠:因为他们是职业教徒,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的贪执。如果哪个修行人总将毒箭射向别人,不针对自己的贪执,他肯定是假修行人。

◎问:既然他们不是真修行人,为何寺院里还供养着他们?是不是有太多所谓的“学佛人”?

●雪漠:因为人类总是喜欢养一些宠物……当然,寺院里也不乏真修行人。

◎问:养着这些“宠物”的又是何人?

●雪漠:是那些没有心,却总想从别人那里找心的人。

◎问:有的寺庙把大殿承包给私人,众人的供养都进了承包人的腰包。对这种现象您怎么看?我们还要去这种寺庙作供养吗?

●雪漠:随你。不过,我不愿把血汗钱拿出来养懒汉和宠物。我更愿意自己去做一些真正的实事,我的很多钱都买书捐图书馆了。

◎问:请问老师,对不了解佛教知识的信众来说,怎样才能方便快捷地辨识正法与邪法,让自己在正信的佛教里如法修行?

●雪漠:正法破除执著,减少贪嗔痴;邪法增加执著,增盛贪嗔痴。选择前者修习,便是正修。

◎问:作为凉州人,我认为凉州人的性格中保守、宽容、平和、安分的成分多,很大程度上与普遍接受佛教思想有关。虽然佛教是积极的,但人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往往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宽容大度。这个看法对吗?您认为佛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雪漠:真正的佛教,是积极进取的。比如,它教人改造心灵,进而改变命运,并追求绝对自由,也即解脱。还有比这更积极的事吗?某些凉州人接受的,或许是佛教中的糟粕。

◎问:我是一个双下肢残疾的人,请问我如果想出家,会被收留吗?有时我觉得,身体的残疾,也可能是修行的顺缘。

●雪漠:不一定。若遇大悲之师,便会被收入门下。但大悲之师极少。残废不影响觉悟。人的佛性本来俱足,并无残缺!

7.药无高下,重在治病

◎问:汉地佛教的佛学根基似乎不够扎实,没有藏地佛教融通大小显密的宽度和深度。

●雪漠:你可能没有真正深入汉地佛教。藏汉佛教同样伟大。像人家净土宗那样,远离一切恩怨和纷争,就很伟大。

◎问:我看禅宗的一些东西,常觉得流于口头禅。我喜欢思考人生,有较好的心理基础,想进入汉地佛教,不知从何入手更合适?

●雪漠:念阿弥陀佛。这世上,若是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没有比念佛更好的法门了。我是过来人。我提倡念佛。

◎问:请教一个西部文化方面的问题,与宗教有关。目前,藏传佛教正在走进汉地。现在,汉地研究藏传佛教也比较热了。请问,藏传佛教向汉地的输入,能否成为汉地佛教,特别是一些中国化的宗派(比如禅宗)振兴的契机?汉地佛教若要借藏传佛教振兴,有什么特别需要克服的困难?

●雪漠:汉地佛教有很大的前途,这是藏地不能比拟的。比如,净土宗就有更好的普世性。

◎问:像我们湖南有很好的汉人佛文化,也有佛教的朝圣地——衡山,可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会去对自己不了解的藏传佛文化感兴趣呢?

●雪漠:各有因缘。病不同,寻找的医药也不一样。各人自知自己的病,所以他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问:基督教中的上帝、道家的道、伊斯兰教的安拉,应与佛教中的真如、佛性是一事异名吧?

●雪漠:不一样。佛教是出世间法,以无常、无我、破执为主;别的宗教却追求永恒。

◎问:佛菩萨应机示现教化,那么,我们能否把耶稣、孔子、老子等古代圣贤看作应机化现的菩萨?

●雪漠:可以这样认为。但佛教的菩萨,有相对准确的标准。其底线为破执和明心见性。而且,菩萨必然信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真理,其他教派的祖师则有另一种教义。二者并不相同。

(六)信仰

1.超越形式,叩问信仰的真谛

◎问:信仰是什么?宗教和信仰之间有什么关系?

●雪漠:信仰是活着的理由。宗教是信仰,信仰不仅仅是宗教。当然,我是指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

◎问:雪漠老师信教?

●雪漠:我是某种精神的信仰者,不是教徒。

◎问:教徒、信徒和信仰者有什么区别?

●雪漠:教徒为某个群体所困,信徒为某种精神所困,信仰者是认可某种精神和真理,并用行为去实践那精神的人。教徒不一定是信徒,信徒不一定是信仰者,信仰者也不一定是信徒和教徒。

◎问:如何超脱困住自己的那种精神?

●雪漠:放下便是超脱!

◎问:信仰是不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某种特定的形式?如何建立信仰,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雪漠:信仰有多种,不同的人为自己设定不同的生命理由。先问自己的内心: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信仰不同于宗教,在有些人眼中,爱也是信仰。真正的信仰先从消除自私的执著开始。

◎问:许多人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有灵魂的精神,更不相信宗教会承载这种精神,这应该怎样去看待呢?

●雪漠:信者自信,疑者自疑。随缘!

◎问:灵魂一旦觉醒,是否要经历撕裂和剥离的过程,才能真正蜕变,成为真正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信仰的力量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自力(自己的力量)和他力(信仰的力量或法界中的大力、加持)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单纯的自力能战胜或超越吗?

●雪漠:放下!重塑灵魂。蜕变是一种自我否定后的重建,是打碎后的升华。从本质上说,他力虽然是客观存在,但也是信心的产物。没有信心,便没有他力。信心的自力和他力的相应共振,才会合为更大的力。

◎问:信仰包括信又包括仰,我们是否必须从内心产生敬仰,那信才有意义呢?信仰的宗旨是什么?

●雪漠:信仰有二:一是信,二是仰。仰是因为信仰的对象比自己伟大,信是坚信这一点。信是渴望寻觅,仰是走近升华。信仰的宗旨是自省、自律、自强。

◎问:如果我做到自省、自律、自强,还需要信仰吗?

●雪漠:需要。这时需要更高意义上的自省、自律、自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心态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是否很紧密?信仰和追求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

●雪漠:信仰是心的真正主宰。信仰是究竟的追求,追求是暂时的信仰。

◎问:请问信仰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大的力量?一个人的信仰究竟在一生中能支撑多久?

●雪漠:信仰的程度不同,力量的大小也不同。要支撑的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

◎问: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信仰对象通常是一个更高且神秘的存在或非存在,这样是否会落入不可知或神秘主义?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个神秘和更高的存在可以引导我们在修行中不断向前,在最后达到无修时才会慢慢破除。从理上是否可以这样说?

●雪漠:信仰高且神秘的存在只是信仰的一种,还有一种智慧信仰,却是要远离神异,归于质朴。

◎问:您十分强调信。那么,您提倡的信与一般的宗教信仰有什么不同?有神的信仰常常会与理性冲突,而您强调的是智信,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修这种智信呢?

●雪漠:真正的信是智信,不是迷信。明白之后的信,就是智信。

◎问:我们是从智中得到明白,从信中得到力量,对吗?

●雪漠:是的。智为明,信为力。

◎问: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宗教精神,而不是披了宗教外衣的心灵枷锁。怎么理解人的主体性呢?“活着本身就是目的”,又该怎么理解呢?

●雪漠:有时候,活着本身就是理由,活着本身就是目的,不要成为任何人和团体的工具。

2.当生活与信仰纠结时

◎问:如果生活跟信仰发生矛盾,您该怎么办?您的信仰是否会发生改变?

●雪漠:我个人选择信仰。因为,信仰是这辈子活着的理由,没有它,活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别管那冲突,只守住信仰就成。当然,世人要是将宗教当成职业,也就谈不到信仰了。

◎问:如果您连生活都没有了,怎么谈信仰?

●雪漠:我是以信仰的出世心态,做生活的入世之事。

◎问:信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吗?可以解决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吗?

●雪漠:信仰解决不了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的,信仰仅仅是为了让生命更有质量。但信仰可以解决根本问题,即心灵的问题。

◎问:信仰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宗教是科学的信仰,信仰落实到生活中时,若力量不足怎么办?

●雪漠:信仰的本质是向往。所谓消除业障,就是指用行为消除一种负面力量构成的障碍。所谓信仰,便是借助一种大善之力,来提升自己。越是感到力量不足时,越要生起信心。许多时候,我们借诵读经典或是修习宗教礼仪来熏染自己。

◎问:一个对生活看得开的人到底在信仰什么?

●雪漠:一个对生活看得开的人,就信仰那“看得开”。那是很高的信仰。能看得开,是真正的智慧。问题是:是否真的看得开?是究竟的看得开,还是不究竟的看得开?究竟的智慧之火便是空性的光明。

◎问:在信仰上,不少人有正念,但在事情上,却各有各的烦恼。两张皮,咋办?

●雪漠:信仰是一种向上时的参照点,只要努力,你总会达到那一点的。

3.如果生活中没有信仰

◎问:如果一片土地上的人虽然活在这世上,但一直都没有信仰作为支柱。那么,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会是什么?他们未来的路又会如何定向?

●雪漠:他们其实也有信仰,只是那信仰是他们认为的信仰。真正的信仰,应该比人类本身更伟大。欲望和金钱等由人类滋生的东西,是不能被作为信仰本体的。

◎问:国人是不是从来就没有过信仰?末法时代的人,最坏能到什么程度?

●雪漠:国人有信仰者也不少,只是许多人将欲望当成了信仰。当我们将欲望当成信仰时,就开始堕落了。最大的坏是没有信仰,没有希望,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进而害人害己。

◎问:现在是娱乐至盛的年代,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敬畏,如爱情、诚信、高贵、善良等等,也是丧失信仰的表现,这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环境里,信仰意味着什么呢?

●雪漠:信仰在于向往一种比自己更伟大的精神和存在。有向往便有信仰,无向往便无信仰。

◎问:我们为什么要有信仰?如果没信仰的话,我们的心灵就一定不好吗?

●雪漠:好的心灵一定会有信仰,只要他信仰大善。而且,他的信仰对象定然对人类有好处,否则那心便不是“大好”。

◎问:现代人一味赚钱、攒钱、积聚物质方面的财富,现在的成功标准也是财富的多寡。可我发现,在高度享受物质的同时,很多人陷入了一种更为迷茫、更为空虚、更为不安的状态,感觉他们的心总是无所依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您觉得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

●雪漠:原因在于他们心中没有依怙,灵魂没有标杆。物质和精神一样重要。没饭吃时,物质重要;解决生计后,精神就需要升华到超越物质的层面,否则就只是动物性地活着。

(七)利众

1.利众应以人类为坐标,从身边做起

◎问:利众的具体方式包括哪些?

●雪漠: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精神有时是以物质的方式展现的。

◎问:利众精神中,利的对象是怎样确立的?应该优先利哪些,之后再利哪些?往往,对一方来说也许是利,对另一方来说就成不利了。如那些生存在贫困线上的穷人们,他们连自己生活都保障不了,是否也可以用利众的方式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升华呢?

●雪漠:尽量都利,至少心利。先以心利,再以行利。无心便无行,无行哪有心?尽量利他,利他是最大的自利。利众也可以体现在心上,不一定完全体现于物质。

◎问:改变自己与利众有什么区别?当自己和他人无二无别时,利己利众就是一回事,对吧?

●雪漠:是的。利他也是一种生命的习惯。久久熏染,就会形成习惯。宗教的修炼仪轨就是为了这个。

◎问:在世间做利众之事与做自己的世间事业,在成就者的眼中是怎样的关系?

●雪漠:二者并行不悖。能利己并利他者,是上等的世间事业。真正的利己便是利他。利他者多能成就究竟的利己。

◎问:行者做世间事时要区别利己与利众吗?要以怎样的心去做分内的事呢?

●雪漠:当然要区别利己和利众。做好分内之事,是做人的本分。许多时候,能做好本分之事,便是很好的利众。

◎问:如何从缘起性空的角度理解自我救赎与救度众生?

●雪漠:救赎自己和救度众生都是缘起。有救的行为,但不要执著于“救”,明白这“救”本身也是无常的,不可能永恒,便是性空。

2.精神上的利众与行为上的利众

◎问:怎么理解当下关怀和终极关怀?

●雪漠:当下关怀,即关注并解决当下的生活和人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追求来世或解脱等。关注眼前的人,帮助身边的人,用实际行为来实践利众精神,就是当下关怀。终极关怀,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生死问题和人类的终极问题,不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益。

◎问: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又该怎么理解呢?

●雪漠:人生佛教修炼自己,人间佛教贡献社会。

◎问:“大善铸就光明心”,是否可以理解为以无我的心或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雪漠:可以。但这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意义上的服务,一种是精神意义上的服务。宗教精神正体现在后者上面,但后者必须同时体现在行为上。也就是说,出世间法的精神,必须由世间法的行为来体现。以无我的出世间之心,为人民服务,实现世间法意义上的利众。

◎问:我有割肉投虎之心,奈何虎无食我之意,如之奈何?

●雪漠:那是因为我们的肉太臭,被化学品污染了。所以,先净化自己,再考虑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