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统帅、军事家,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白起善于用兵,一生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年得志,百战百胜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
白起少年时,勤奋好学,既学文,又好武,善动脑筋,工于心计,性格内向而坚韧,办事有主见。成年后,他独闯咸阳,以求谋得一官半职。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秦大夫白乙丙的后人。白起的父亲希望白起长大成人后能像吴起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于是就给自己孩子起名为起。
少年时的白起就沉默寡言,隐忍果断。他常在岐山附近观察地形,模拟排兵布阵,对兵书战策极为痴迷。于是,乡邻身边的人都认为白起日后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白起十五岁时,就已经进入了军队,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渐渐引起了秦国的权臣穰侯魏冉的注意。在交谈几次后,魏冉发现白起很有指挥才能,便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注意培养。因此,白起十分感激魏冉的知遇之恩。
昭王十三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升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干河的土地。昭王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昭王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昭王二十八年,率秦军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烧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秦国就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屡立战功,受封为武安君。之后,又攻取楚国,平定巫与黔中(今四川、贵州)二郡。昭王三十四年,赵、魏联军趁秦军远归,攻取韩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白起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千里奔袭华阳(华阳,亭名,在密县,古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处。《国语》:“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出其不意,如神兵天降,大破魏将芒卯(三国时谯周云乃孟卯)所领的魏军十三万。随即与赵将贾偃交战,水淹敌二万人。芒卯贾偃皆被生擒,时三晋无人不惧百战百胜的秦武安君。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由此也反映出了战争自身发展的概貌。
白起一生作战有三大特点:
第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灭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白起能够在两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第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第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善始者并没有得善终,白起功高遭忌,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白起如此,伍子胥、李牧也都是这样的下场。
长平之战,杀众于坑
战国时代,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当时,列国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经过两次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国,其次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国。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此役秦胜于赵。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杰作。名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统帅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
那么长平之战暴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克韩陉城等五城(陉庭在今曲沃县西北二十里,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歼敌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取南阳(此南阳在太行山南攸武处)太行小路,将韩国一分为二。四十五年,攻韩地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七年,秦令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参见长平之战)。赵王听说秦军侵犯,就派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以图夺回上党。
廉颇率众军到达长平后,立即向秦军进攻,由于几次攻打赵军都失败了,损失较大,廉颇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决心转攻为守,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坚守。廉颇这一手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下。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秦军派人携带重金去赵国国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说:廉颇防御固守,是想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军最害怕的是大将赵括。昏庸的赵王本来就对廉颇产生了种种怀疑,如今再听到这样的流言,更加肯定廉颇怯战之心,于是就立即下令命赵括接替廉颇为统帅。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的人。他到达长平后,改变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军见离间计得逞,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表面统帅王龁却只为尉裨将,并严令军中如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到任后,研究了赵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又骄傲自大,听信谣言鲁莽轻敌,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困敌聚歼的战略方针,并做出了如下部署:
1.将目前的前线部队转作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
2.利用长壁地形构筑口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准备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支精锐突击队,准备赵军被围后,用于不断出击以消耗赵军有生力量和磨损其锐气;
3.将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侧翼,待赵军出击后,插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合围;
4.用骑兵五千渗透到赵军防御阵地中,牵制和监视留守的赵军。
战争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预计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赵括统帅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两军交锋后,秦军的诱敌部队随即假装失败后退。赵括不问虚实,立即实施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受挫。赵括本想撤退,但此时已经晚了,预先埋伏的秦军两翼部队迅速出击,切断了赵军与其营垒的联系,包围了赵军。
赵军连战不利,情况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放弃进攻,等待救援,由于粮道断绝,赵军士气日益低落。粮道断绝四十六日后,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锐突击,被秦军强弩射回,赵括死于乱箭之下,赵军大败,赵军主将已亡,四十万将士皆投降。白起与人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诈允赵军降却引赵军一步步慢慢全部坑杀,前后共杀俘虏四十五万人,只留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回赵。在这场战争中,白起依靠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长平之战,秦胜何故?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空前绝有的规模。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秦无论战前还是战时,连横战略及至后来“远交近攻”,都是始终如一的,不会有丝毫改变,尽管从策略上,一定时期敌友或有变换,但战略目标从未有任何动摇。赵之合纵战略则出于权益,是不确定的,时纵时横,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敌友相消,脆而不坚(诚然稍后的秦赵邯郸之役之因应侯、白起有隙而影响秦的连横和“远交近攻”一度摇摆,相反赵却合纵不移,只有这样,邯郸之役则相反地恰恰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只不过大势已去,时局已不可逆转而已)。
第二,秦以连横和“远交近攻”的战略为出发点,在集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格外注重把政治、外交和军事几条战线有机结合起来,以收相辅相成之功,其中特别是密切注视诸侯之间的动态动向,精心利用一切机会瓦解赵国合纵抗秦的图谋,尽量使对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则相反,各条战线各行其是而不见协同,其中特别是在时纵时横、纵横游离中,丧失掉一切固可争取而极端重要的外援以佐军事斗争的机会(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田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新序·善谋上》)。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
第三,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秦国制定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白起是整个决战的关键,纵使其平生军事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自如地决胜于千里之外看,但这也足以证明了秦昭襄王对既拜主将的高度信赖,这是秦军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赵孝成王尽管当初派了久经考验的名将廉颇进驻长平御秦是正确的,却既不知军事,又刚愎自用,亦不能于野战中对主将委以信任,不因应战场形势需要组织后援,以至掣肘大将野战,直至陷入秦人反间,竟以唯善“纸上谈兵”而全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老成持重、足智富谋的廉颇为主将,以赌国运,由是形势急转直下,终于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直至全军覆没。
长平之败谁之过?
长平之败,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括当时即使侥幸逃回了赵国,恐怕也得被赵王砍掉脑袋。那么,长平之败的责任全在赵括么?
1.明知赵括“纸上谈兵”为何还要用?这难道也是赵括的错吗?赵括这个统帅可不是像有些官一样是跑来或买来的,而是赵王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任命的。赵王为什么要换掉廉颇?让我们从赵王的角度来考虑一下:秦军占了本属自己的上党,如不夺回来,对国内的舆论怎样交代?其他的诸侯国又会怎样看赵国?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面子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在接替廉颇的人选上,难道赵王没有考虑其他人选吗?答案肯定是考虑过的。赵国当时除了廉颇,还有李牧等人,也是名将。但估计他们全都认为在长平只能像廉颇一样打防御战。只有赵括认为可以进攻打败秦军,赵王也不可能不知道马服君当年的告诫。但在当时,又没其他人选,所以也只有用赵括为将军了。可见,赵王用赵括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2.如果一直采用廉颇防御战的策略,能够打败秦军吗?答案是并不一定会打败秦军。长平地处韩国境内,秦、赵双方都需做长距离的后勤补给,虽然秦军人数多,补给量大,但秦国国力强盛,补给能力远胜赵国。双方长期“耗”下去,赵国不但不会打胜,反而有可能会先被拖垮。所以说,赵国的失败早已经是命中注定,不能完全都怪赵括。
3.赵括的军事才能难道真的就远不如廉颇吗?赵括打了败仗,就被人说为“纸上谈兵”的无能之人,受到嘲笑两千多年。其实,“纸上谈兵”并非贬义,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其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而现代,“纸上谈兵”更是军队的训练手段,现在军队中的司令部演习,图上作业,以及用计算机做的兵棋推演等,均属“纸上谈兵”之列。
赵括之所以败,原因在于他实战经验不足,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也从来没有当过中、下级军官,或做过幕僚、助手什么的,史书都没有记载。估计以赵括的才气,他是不屑做这类小官的。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就此推定他一定不会打仗。韩信在被拜为大将军前,只是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诸葛亮更是一出山,就打败了曹操的几员大将。所以说,古代战争,经验与才干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廉颇可说是大名鼎鼎、实战经验丰富,开始他也想夺回上党,但面对强大的秦军,结果是损兵折将又失地。当时秦军的统帅是王龁,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了白起,王龁改做了白起的副手。在秦王的眼里,对付廉颇用王龁就已经足够了,白起是专门用来对付赵括的,可见,秦王还是十分肯定赵括的才能的,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
4.赵括的失败真的就不可原谅?断定他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吗?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秦军本就比赵军强大,白起又是那样的厉害。赵括打了败仗,也应该早在意料之中的,人们之所以揪着赵括的小辫子不放,是因为长平之战开创了我国古代大规模歼灭战的先例。史书记载赵军被歼人数高达四十五万之多。这个数字实在让人有点怀疑,因为古代出兵,常虚张声势。如赤壁之战时,曹操也就二十多万人,但却号称八十三万,目的是为了恐吓刘备、孙权。长平之战,赵军可能也是如此。赵军被打败这大概也不是赵括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何况,他尽了自己的努力去挽回那个败局,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赵国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在赵括的身上。
长平之战的历史虽然离我们有几千年了,无论后人怎样误解赵括,评论长平之战的事情,但我们仍然抹去事实的真相,改写历史。白起是军事家、将军,赢得了战争,也改变了他的命运,长平之战是白起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功高遭妒,悲剧收场
长平之战过后,白起本来打算乘胜就此将赵一网打尽。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十分惊恐,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答应了。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就与范雎结下不能化解的仇怨。
那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那时正好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次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打算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却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发兵攻打赵国。”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由于事情紧急,秦王后来改派长平之战的副帅王龁接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由于赵人死守,秦军围邯郸八九个月,死伤众多,而仍不能攻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赵国虽然顶住了秦军进攻,但究竟在长平大败后,人力不足,兵源缺乏。赵人保卫邯郸,打得很英勇,也很艰苦。一直到信陵君率魏军前来支持,楚军配合作战,局面才有了新的变化。秦军已开始陷于被动,“多失亡”。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撤了白起的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恼羞成怒的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白起死时,是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地方乡邑都祭祀他。
一代将才,引剑自裁
白起因为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所以得后人仰慕,尽管在这种眼神里或多或少的带有了概念化的历史因素。白起一生善于用兵、攻城略地、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为秦国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有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王蘧常先生在《秦史》中这样论述白起谋略及其影响:“君策得遂,秦大一统之业必不待始皇帝之时矣。”
关于白起的论述有很多,大致是以《史记》中的看法认识为蓝本:“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六引晋孔衍《春秋物语》形容其人“为人小头而锐面,瞳子白黑分明,而视瞻不转”。赵平原君胜见之曰:“小头面锐者,敢决也。瞳子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政强也。”从历史遗留下的资料可以看出,白起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战略军事家,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纵观白起一生的战役,从左庶长迁为武安君,除善于攻杀外,他指挥下的战役,往往以惨烈的伤亡代价而震惊史书,其中更以杀戮战俘动辄数十万而为后世所垢。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就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军事奇才,最后却落得个引剑自裁的下场,因此也成了几千年来人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了。白起的一生,是属于当时战乱纷飞的年代,他身上的悲剧,既有历史上功臣犯忌的共性问题,也有属于个性化的局势问题。此外,他的悲剧还在于后人对他的认识和看法上,也就是对其留名青史的认识不同。
也许悲剧早已注定
白起在长平大获胜利后,本来可以让那些降卒回家当老百姓,也可以吸纳到军中变为自己的士兵,或者用来当苦工,但残酷无情的白起却将他们一一杀掉。但这并没有使白起过瘾,竟下令将四十万降卒通通活埋。在已经成了杀人机器的白起眼里,生命就同地上的野草一样轻贱。
白起这种疯狂的举动令赵国十分震怒。为求自保,赵国和韩国联合,暗派苏代赴秦施反间计,拉拢了秦国的范雎。这次,白起就要倒霉了。秦王攻打邯郸,令白起带兵,他却称病不起。这次使诈,白起看错了对象。秦王可不是没有反抗能力的降兵,而是白起的主宰。一个居功自傲的奴才,背对摇唇鼓舌的范雎,白起已是在劫难逃。很快他就接到了秦王赐来的自杀之剑,白起之手杀人无数,今天,却要用来诛灭自己,这的确是一种有趣而悲凉的结局。
白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下场,应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翻开中国历史,不少人一旦拥权自重,就不把人当人了,视人如草芥。于是乎,你欲诛我,那么我必设法杀你,你不仁,我就不义。你恶毒,我更恶毒十分。社会陷于血腥的杀戮轮回之中,无休无止。谁都不再安宁!白起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却难逃被诛之劫。临死时他说:“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苍天要这样惩罚我。”心中似有不平。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的确该死,长平一战,赵军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欺骗他们,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就足够让我千刀万剐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定是真的。
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是,英雄必须选择他的归宿!是悲剧缔造了英雄,还是英雄选择了悲剧?也许没有乌江的自刎就没有霸王的一世英名;也许没有不见天、不见铁、不见地,就没有淮阴侯的完美结局;也许没有十二道金牌,没有莫须有的罪名,没有风波亭的慷慨就死,就没有岳武穆的精忠传奇。
白起选择了自裁谢幕,不过,历史的舞台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就此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