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快刀砍成本
32184200000022

第22章 牢记成本精细化的核心——成本领先 任何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它必须保证企业

那么,企业如何来控制生产成本及运营成本,使企业成本降至最低呢?要始终把握以下几点:

1.建立规范的成本控制和监管机制以及控制程序,并贯彻执行

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控制成本,先得有成本控制的标准和监管机制,这样才能使控制适度,否则的话还是“瞎子点灯白费电”。单凭口头控制,或只“对内不对外”的控制都是无法让人信服,也是无法贯彻执行的。

2.建立合理的公司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制度

很多企业都实行了公司整体和部门预决算制度,它可以预估每个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和费用支出,把生产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事情上,做到人人肩上都有成本指标。

3.成立内审小组,导入成本核算系统,加强内部成本审核

控制成本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成立内审部门,加强内部成本审核是要对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确定其合理性,并进行反馈。作为现代成本管理,不仅仅要成立内审部门,还需要导入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以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运作。

4.从细微之处着手,加强部门成本监控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设计、生产、品质、库存、再到产品销售,成本控制牵扯到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又需从细微之处着手。所以,控制细节也就是扼制住成本的扩散,让每个企业每位员工都来关注细节,以阻止一些不良事态的发展,真正把成本控制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5.以采购成本控制为核心,多渠道、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物资的采购。提到采购,不管是原材料、零部件采购,还是其他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的采购,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回扣”一词,这是每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灰色地带”。成本控制的源头在于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再延伸至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办公成本控制、市场营销成本控制等等。

6.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风气

成本控制绝非是某一部门、某一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的努力。因此,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和员工共同来推行。

案例21

百安居——节俭的精细化哲学

节俭从来就不是个大问题,但却需要大本领才能做得彻底、做得不留遗憾。特别是对于当今零售行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

百安居(B&Q),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30多年历史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翠丰集团,从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至今已开设了23家分店。中国公司2004年的营业额约为32亿元人民币,利润达7000万元人民币,如此财大气粗的公司却将节俭发展为一种生存哲学,在日常的运营中阐释着什么叫“细者为王”。

1.客户不会为你的奢侈买单

北京四季青桥百安居一楼卖场,偏僻的西南角摆了张小桌子,来访者在有些破旧的登记簿上签字后,通过狭窄的楼道,华北区的百安居总部就借居在此,与明亮宽敞的卖场相比,办公区显得寒碜。

华北区总经理办公室照样简陋,一张能容6人的会议桌,毫无档次可言的普通灰白色文件柜。没有老板桌,总经理文东坐的椅子(用“凳子”这个词也可以)和普通员工一样,连扶手都没有,就这几件物品办公室里已很狭窄了。

总经理手中的签字笔只要1.5元,由行政部门按不高于公司的指导价去统一采购——这听上去有些令人惊叹。而他们选用廉价笔的理由是:既然都能写字,为什么要用贵的呢?

这就是百安居的节俭哲学:企业的所有支出,都是建立在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价值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企业所有的投入都应该为客户服务,以提供给客户更多的让渡价值为本。

于是有没有老板桌不成为问题,选择廉价笔也理所当然;对于那些对客户没有直接价值的支持部门进行照明控制,以及对空调温度的控制也同样如此。因为客户不会为你的奢侈买单。

正是这种节约的意识,百安居的营运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远低于同行。以百安居北京金四季店为例,京城另一家营业面积同样为2万平方米的建材超市,销售额只有金四季的1/2,营运费用却比金四季店多出一倍。

2.价值分析的全球坐标

价值分析的要义就是从客户的角度评估企业的所有支出,百安居的数据库不会让客户多花一分冤枉钱,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百安居随时注意收集各地数据,并据此形成各种费用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标准,它包括核心城市、二类城市;单层店、二层店等不同参考体系。而且在已有的控制体系中,当标准同实际实施情况比较时,任何有助于降低成本的差异都能够被用来作为及时更正的依据。

以百安居营运成本中的人事成本为例,他们对人事的成本控制,控制的是总量,特别是员工数量,而对员工的个人收入不加限制,简单地说,人力配置项目与人均利润息息相关。

2万多平方米的卖场,只有230多名员工,平均100平方米配置1名。顾客所看到的店员由三部分人组成,固定员工、供应商所派过来的促销员、配送和收银中的部分小时工,在衣着的颜色和标识上会有区别。

此外,临时工占员工总数的20%~30%,目前主要只在部分配送和收银工作中使用。人员配置的调整,主要从部门、全店、全国人力效率(每小时的销售额)的对比为主来考虑,其次再考虑商店的具体情况(如卖场形状、面积、现货比例等)。人员的配置主要包括与销售相关的部门以及支持部门。

在此后的运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人员配置进行调整,如对与销售相关的部门员工配置,他们会设置以各部门为纵向坐标,“标准配置、实际配置、建议配置、销售达成、员工效率”等项为横向坐标的表格进行分析汇总(商店部门员工效率=部门销售实际/部门人时;前后台部门员工效率=商店销售实际/部门人时)。而对防损、物业、行政、团购等支持部门,主要采取定岗编制,调整原因则以事实描述为主。

3.精细化管理的立体行动

有了价值分析,有了全球数据库对比,有了标准,惟一难的就是如何确保实施。一个人节俭比较容易,而要让超过6000名员工,在超过300000平方米的营业区内将节俭发展成一种组织行为,则难上难。但百安居办到了。

4.没有数字衡量,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

对于一些直接的、显性的成本项目,“每一项费用都有年度预算和月度计划,财务预算是一项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有据可依,执行情况会与考核挂钩。”中国区总裁卫哲曾如是说。

“员工工资、电费、电工安全鞋、推车修理费、神秘顾客购物……”5月份的营运报表上记录着137类费用单项。其中,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84项,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店租金、利息、开办费摊销)53项。尽管单店日销售额曾突破千万元,营运费用仍被细化到几乎不能再细化的地步,有的甚至单月费用不及100元。

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都会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会用红色特别标识,管理者会对报告中的红色部分相当留意,在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预算只能对金额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明确的控制,但是如何实施,以及那些难以金额化的部分怎么降低成本呢?百安居的标准操作规范(SOP),将如何节俭用制度固化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套成型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手册在百安居被严格执行,该手册从电能、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商店易耗品八个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比如将用电的节俭规定到了以分钟为单位,如用电时间控制点从7:00到23:30,依据营业、配送、春夏秋冬季和当地的日照情况划分为18个时间段,相隔最长的7个小时,相隔最短的仅有两分钟。

“我们希望所有员工不要混淆‘抠门’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原则上,‘要花该花的钱,少花甚至不花不该花的钱’,我们要讲究花钱的效益。”《营运控制手册》的前言部分如此写道。而且“降低损耗,人人有责”的口号随处可见。这种文化的灌输从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就已经开始,并且常常在每天晨会中不断灌输、强化。

节俭成长已成为了百安居的一种企业组织行为,并植入到了员工的文化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