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安石自己说,“某生十二年而学”,这句话不是说他十二岁开始读书,而是说他从此时开始真正地汲取知识。王安石读书博杂,才高志大,也有点恃才傲物,瞧不起那些整天只会吟诗作对、寻章摘句的文人骚客。他读书,一是为修身养德,二是为治国平天下。
王安石在他的《忆昨》诗中写道:“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年轻气盛的少年,自有着凌云壮志,在他眼里博取功名易如反掌,锦衣玉食不在话下,致君尧舜亦非空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顾忌别人的讥讽。
现实的经历又使王安石了解了更多的社会现状。多年跟随在父亲身边,耳闻目睹了多少百姓的艰难困苦、地主恶霸的骄奢淫逸、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大宋朝国库空虚,但国家不是所有人都贫穷,穷的只是普通百姓,是国库。造成这种局面的,是国家的生财之道和理财之道存在问题,也是官员的道德品性问题。若有好的生财之道和守财之门,百姓富足亦能充盈国库,官员若是清廉,便不会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百姓若能得一有才干又能为百姓谋利的父母官,日子便能好上许多。
国内现状如此,边境又不平静。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位于宋朝西北部的西夏国首领德明去世,其子元昊继位,加强专制统治,并于景祐元年(1034)反宋,此后十年间,宋夏战争不断。在岭南少数民族叛乱尚未平息之际,西夏又趁机大举入侵。此时,王安石不过十二三岁,国难当头,哪一个有志男儿不欲杀敌报国?可是自己眼下却只能对着山水感慨。愁闷之际,只好写下一首《闲居遣怀》寄托情怀:
惨惨秋阴绿树昏,荒城高处闭柴门。
愁消日月忘身世,静对溪山忆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驲骑此时奔。
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仔细论。
国家文强武弱,屡受西夏和辽国侵犯。勉强换得一时的和平,却要每年送给辽人银10万两、绢20万匹(据“澶渊之盟”),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这样,对方尚不满足,窥视宋朝河山,屡屡生事。这真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耻辱啊!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军队强大起来,使外敌不敢正视呢?
若是自己日后能够受到重用,一定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现状,立言立行,变更国法,使国力强大,外敌不敢进犯,百姓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在这少年的心里,已经早早地立下了“矫变世俗”的远大志向。“富国”“强兵”成了他日后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
要实现理想,没有知识的支撑是不行的。所以,王安石读书常到深夜。在随杜子野先生求学的时候,有一天杜先生见太阳已经出来了,王安石还未出屋,房门紧闭,不闻声响。先生以为王安石偷懒酣睡,就走到窗前叫他:“安石,起床了,今天该你做饭了!”王安石听得先生叫喊,从书中回过神来,抬头一看,太阳早把窗户照得明亮。急忙一边应着,一边打开门拿了工具去庙里取火。杜先生看见他桌上还点着灯,摊着书本,才知道他是读书读了一夜。见他去庙里取火,不觉哑然失笑:这孩子看书都看糊涂了,只是不知学业进度如何,倒要借机考考他。
庙离厨房还有一段距离,等王安石取来火做好饭,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吃过饭,杜先生开口道:“安石,你早上从哪里取的火啊?”王安石不解:“从寺庙呀!”先生又问:“灯是不是火呀?”王安石点头:“是的。”先生道:“你房内明明有灯,却跑去庙里取火,不是舍近求远吗?”王安石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先生说:“今天就罚你以此为题赋诗一首。”王安石领命,略一思索,便提笔写下一首五言绝句:
红日窗前照,夜读竟忘饥;
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
先生看罢,轻轻点头,却拿起笔把那“照”字圈出,改为“叫”字,给王安石看。原来的诗已变成:
红日窗前叫,夜读竟忘饥;
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
王安石体会出批示后的诗不只有指点,还有先生浓浓的关切之情,不禁心生感激。
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王安石勤奋夜读和被罚赋诗的故事。从中,亦可以看出王安石为实现他“矫世之志”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