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驾崩,神宗即位。宋神宗还在藩邸(亲王府第之称)当太子时,就对王安石的贤名有所耳闻。当时韩维任王府记室参军,常给颍王赵顼讲论经义,得到了赵顼的赞赏。每当他在神宗面前讲的观点得到称赞时,就说:“这其实都是我朋友王安石的观点。”由此,赵顼对王安石的印象极佳。后来,韩维升为太子庶子,便推荐王安石做王府记室参军。
宋神宗对王安石的“万言书”也是十分赞赏的,刚继承大统的宋神宗还没有亲眼见过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在宋神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是非常高大了。推行变法,富国强兵,这也是刚刚当上皇帝的赵顼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决定起用王安石。为了察看王安石是否真的具有安邦治国的才能,宋神宗先任命王安石为知江宁府,几个月后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不久即召王安石入京。王安石看到神宗是一位能有所作为的皇帝,等到诏书一到,即心情急迫地起身赴京。
宋神宗一听王安石到京了,异常兴奋,马上召其进宫面谈。这一著名的君臣会,标志着王安石变法的序幕缓缓拉开。一个是雄心勃勃的少年君王,一个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贤臣,为了同一个目标坐在一起,问答间时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王安石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书生了,面对宋神宗的询问,王安石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宋神宗问:“治理国家,首先要抓什么?”王安石答:“首先要选择方法。”宋神宗又问:“唐太宗如何?”王安石答:“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说唐太宗呢?尧舜的方法,非常简便、非常关键、非常容易,只是后来的学者不能理解,就以为高不可测了。”神宗对王安石的回答非常满意,叮嘱他全心全意辅佐改革。在又一次召见以后,宋神宗将王安石单独留下来,咨询变法措施,王安石提出要坚决清除反对变法的人。在听取了王安石关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变法改革主张之后,宋神宗被其深深折服,深感王安石就是能与自己共创大业,让宋朝中兴的治世人才,而王安石亦被宋神宗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宏大志向所感动。宋神宗最后对王安石这样说:“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意思很明白了,就是说,让我们一起为大宋中兴、强国富民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宋神宗初登大位,志气非凡,富于朝气。他自幼就对皇祖屈服于辽和西夏耿耿于怀,不满朝廷软弱无能,也看到了宋太祖时所建立的行政官员人事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一方面重用文人借以排斥武将,大开科举,录取官员;另一方面,基于南北朝时期就有的门荫和恩荫制度,很多高官子弟不经科考就可以做官。因此,到北宋中期官员冗余的情形逐渐严重起来。另外,由于军队不断扩充,大量农民被征入伍土地无人耕种,到了神宗时期,军队人数据说已经达到百万之众。数量庞大的吃皇粮者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官员们文恬武嬉,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国和西夏国的战争中屡次战败。神宗锐于学,励于志,早有强国雪耻的愿望。当年还是太子时在东宫听讲学,常不满足于伴读讲解,经常出其不意地提出问题,穷根究底,使讲经史的伴读紧张得直冒汗。日过正午,学而忘餐,内侍(在皇宫服侍的宦官)为此常常催促:“恐饥,当食。”而赵顼却回答说:“听读兴致正浓,不感到肚饥。”直到英宗皇帝再派内侍传令休读才作罢。
宋神宗亲政以后,急于物色理国的英才。他对大臣们说:“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为了使大臣们重视战备,他亲自改太祖创立的景福库名,用自己作的一首三十二字的诗,一个字代表一个库,加以命名。这首诗引录如下:
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
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
诗的大意是,五代丧失幽云边塞,中原暴露,边防无险可守,北方的夷狄遂肆意侵扰。太祖建国的时候,有征服外敌、收复失土的宏图,为此在朝中设立内库,作为招募征士的经费。曾孙赵顼守之护之,岂敢忘记先祖遗志呢?
宋神宗的确颇想有所作为,他曾经广泛征求大臣们和皇室成员的意见,希望能够找到富国强兵的道路。遗憾的是,他听到的那些劝告,特别是那些元老重臣们的劝告,通常是些空洞无聊的死板教条,这无疑令他非常失望和沮丧。比如,他向德高望重的富弼征询有关边防的事宜,这位当年曾经支持过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老宰相忠告他说:“陛下如果能够27年口不言兵,亦不重赏边功,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支持宋神宗的做法,还给宋神宗泼冷水。
据史书记载,有一天,20岁的年轻皇帝身穿全副戎装来看皇太后,皇太后看到皇帝英武挺拔,欣喜之余却郑重告诫年轻的皇帝:“你如果能够永远不贪军功,就是天下臣民的福分。”身着戎装表明神宗对汉唐文治武功的向往,表明他对国盛兵强的渴望。可惜当时宋神宗周围的人,不论是太后还是朝中大臣,大都不理解他富国强兵的想法,根本提不出有效的、建设性的意见。宋神宗有一次询问大臣关于富国强兵的政策,一个大臣说要修德,一个大臣答要修身,所有这些人全都语重心长地告诫皇帝,要他爱养民力,要他布德行惠,要他选贤任能,要他疏远奸佞,要他持重安静,要他恪守祖宗成法。这些空洞的答案无疑让宋神宗无比郁闷,修德修身固然重要,可是没有人告诉他:眼前大宋王朝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怎么扭转?泱泱华夏该如何重振雄风?怎样除掉辽、西夏的军事危险?怎样夺回燕云十六州?怎样让大宋王朝扬眉吐气,布天威于海内?没有人能够告诉他答案,甚至愿意和他讨论这一切的人都没有。
当时的大臣韩琦、富弼、文彦博等,自从在庆历新政中败下阵来后,都已经磨光了锐气,变得畏难保守,不赞同神宗富国强兵、养兵备边、主动制敌的政策。朝中的大臣死气沉沉,安于现状,不图革新,既然从他们身上得不到富国强兵的良策,宋神宗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京城以外,急切地希望能找到能安邦治国的良臣,最终王安石进入了神宗的视线。
王安石在仁宗和英宗二朝,虽未受到重用,但在士大夫中享有极高声誉。很多人都赞扬他质朴节俭,不嗜酒色财利;称赞他视富贵如浮云,不以官职为意;钦佩他好学多思,深通经术,自成一家之学。《元城语录》说:“当时天下舆论,以金陵(安石)不作执政(宰辅)为屈。”
宋神宗即位这一年,河北大旱,国家财政由于救灾费用剧增而出现紧张局面。十一月,朝廷举行祭天活动,神宗让学士们议论救济的方法时,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起来。司马光主张缓变,而王安石要剧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宋神宗很赞赏王安石的魄力,最重要的是,王安石锐意改革的精神,和神宗励精图治的心相通,于是,宋神宗下决心排除各种干扰,支持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