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道与人道
32124300000098

第98章 在困境中磨砺生存的能力

《菜根谭》中说:“横逆困劳,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这真是一语道破了强者的奥秘。

人们驾驭生活的技巧和主宰生活的能力,是从困境中磨砺出来的。

和世间任何事件一样,困难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障碍,要排除它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肥料,在解决它的过程中能够使人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我国古人对此早就有所认识,所以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正说明,只有经过艰难曲折的磨炼,“斯人”才能承担“大任”。国外对此也有类似的说法,如“碰壁是能力考验和提高的机会”,“困难是晋升到高层次的踏脚石”等。

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遂如意,一点风雨也不存在,不一定是件好事。这可能预示着此时的进步和发展已处在停顿不前的境地。

有人说“困难是最佳的教科书与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在舒舒服服、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消磨着时光,而终一事无成、耗尽终生。相反,那些有作为、发展得很快的人都是些勇于在风雨中锻炼的人。

“好事多磨”,“不受磨难不成佛”,这些最通俗不过的实话,说透了人生成功的道理。大凡伟大的事业都是在艰巨的磨难中完成的。一个人如果生活得太优裕,道路太顺畅,未经磨难,未经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一旦遭到坎坷和挫折,往往会一筹莫展,驻足不前,甚至长期地沉浸在苦闷之中。

恰如温室里的花朵一般,未曾经风雨也就没有任何承受折磨的心理准备和经验积累。而一个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人则不同,他是在磨难和挫折里长大和成熟起来的,他已经具备了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驾驭生活的能力,面对人生中的磨难,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凭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往往能战胜挫折,取得事业的成功。

自然界不时给人生提供生动的启示,它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哲人,为人们指点人生的迷津。马尔藤博士曾这样说:“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荡舟,用不着多少划船技巧和航行经验。只有当海洋被暴风雨激怒,浊浪排空、怒涛澎湃,船只面临灭顶之灾,船中人相顾失色、惊恐万状之时,船长的航海能力才能被检验出来。”

人生也是如何,当你因为经济窘迫生活步履维艰,当你事业惨淡无光之时,你才有机会接受考验:你是一个懦夫,还是一个勇敢坚毅的英雄好汉!

自古有“乱世出英雄”之说。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英雄豪杰都是在暴风骤雨的时代才涌现出来。大凡一个杰出的人物,都产生在重重的磨难里,产生在十分恶劣的人生境况之下。在阳光和煦的温柔之乡,在充满欢声和笑语的杯盘酒盏之下,在醉生梦死的温馨的金纱帐里,不可能成就杰出的人物的伟大人生。

风雨是立世的训喻,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

在人生的旅程中,注定要努力奋斗,要不断地推石头上山,无穷尽地移山开路,不停息地追赶太阳,即使你明明知道夸父因追赶太阳已经渴死在半途,化为桃林,你还是要去追赶太阳的。面对苦难,你不能停下,停下来结局可能更加惨淡。

此为人类的大悲和壮烈吗?抑或为人类的伟大和杰出之所在?

人生与恶劣环境的关系的确如此。你究竟跳进哪一种诱惑里呢?

跳进温柔之乡!也许那只是一个幻想,一座海市蜃楼,一个永远难以实现的梦。如果你沉醉于斯,乞求于斯,你将无可救药坠落深渊。

战胜恶劣环境!用你的智慧、用你勤奋耐劳的精神改善处境,创造理想的生活,你的生命将在创造的过程中得到张扬和发挥。只要你坚持到底,你终将战胜狂风恶浪、排开礁石,抵达彼岸。

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过程”的态度:前者企图逃避过程直取结果,后者把过程看得重于结果。

亚圣孟子谆谆告诫世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有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一切幸福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决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福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也只有在最险恶的环境里才显示出人最优秀的一面。

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也只有到了大祸临头、濒临绝境,必须谋求死里逃生之时,才显示出他伟大的人格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人生之禅: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超越了苦难,战胜了险阻。人生之所以有意义,亦在于对苦难的超越和对险阻的战胜。去经受风雨的考验吧,从风雨中走出来的人才可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