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中,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称得上是“正宗”的生意人,他们勤慎节俭,含辛茹苦,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但在抗战爆发后,荣氏企业遭受到致命的摧残。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上海沪东、闸北的荣氏申新、福新各厂首当其冲。中日军队在申新五厂对垒,双方交战激烈,上有空战,下有巷战,厂房机器仓栈等全部被毁,几乎夷为平地。申新六厂中弹起火,公事房、拣花间等被烧毁,纱锭被毁1万多枚。申新七厂布厂屋顶被炸,全部掀毁,损失纱锭万枚以上。申新一厂和八厂的损失最惨,10月27日上午,9架日本巨型轰炸机,对准申新八厂投重磅炸弹十八九枚,房塌屋倒,一片火海,继而,日寇以机枪低空扫射,工人们无路可逃,血肉横飞,几百人惨遭非命。
申新八厂,是当时荣氏纱厂中设备最新最好的一家,在竞争中产品质量超过日纱。八厂惨遭滥炸后,日商丰田纱厂竟派遣日本浪人、流氓打手到八厂,将还没有完全炸毁的126台精纺机,用重磅榔头一台一台地砸烂,野蛮到了极点!分不清他们是商人,还是强盗!申新八厂和一厂,损失约合美金233万元。
荣氏的福新一厂、三厂和六厂,地处闸北,“八一三”后就陷入敌手,被日本军方交日商劫收。中日激战3个月,荣氏上海各厂损失惨重。
无锡的荣氏企业,在“八一三”后的一个多月内,先后捐助面粉5万包和很多慰劳品,他们将申新三厂平时装运棉花的船只,用来到上海接回难民。荣氏的无锡公益铁工厂,生产手榴弹、地雷等军需品支援前线。荣氏兄弟还把济南茂新四厂积存的几万包面粉和几千包小麦,用记账方式转交第三集团军充作军粮。
无锡、济南两地的申新、茂新各厂,最后都遭日军摧毁。1937年12月8日,日军强占无锡茂新一厂,抢走面粉4万多袋,接着就放火烧厂,大火一直烧到月底,全厂变成一片废墟。日寇进入申新三厂,放火烧毁了近4万枚纱锭、1400多台布机和棉花7万余担、棉纱3413件、棉布64223匹、布袋309000只、煤4000余吨。工场和栈房全被焚毁。
山河破碎,血雨腥风,国已不国,何以为家?几十年心血痛遭浩劫,荣氏兄弟仰天长叹,悲愤到极点。1937年11月,日军在金山卫登陆,荣德生逃难内地,他们绕道宜兴,到芜湖,再坐船至汉口。不久,上海、无锡相继沦陷,当时情景,从荣德生在汉口的日记(《乐农纪事》)中可以看出:
每日闻苏锡一带避难来汉者谈及,沿途水急风狂,人多船挤,吃尽苦楚,为之恻然。
余身虽居汉,而心怀家乡。念及半生事业,全付劫灰,深为怅然。
上海情况每日电,知损失已重……如何结局,不能预料,至此惟有听天由命而已。
一位纵横驰骋中国实业界几十年的民族工业先驱,在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洋商面前毫不退缩,在四面楚歌中撑持危局而从容应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中国名牌力挫群雄,但是,面对着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面对那伙结党营私以国计民生当儿戏的政客们,只能是“听天由命而已”!
上海沦陷,荣氏申新8个纱厂中,有6个厂给日军委派日商纱厂接管。申新一厂和八厂,由日本丰田纺绩株式会社接管;六厂和无锡的申新三厂由日本的上海纺绩株式会社接管;五厂归了钟渊纺绩株式会社;七厂归了钟渊公大实业公司。只有上海租界内的申二、申九仍由荣家经营,但到1941年冬,日本向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日军占领公共租界,立即将这两家纱厂作为“敌产”实行“军管理”,两厂进口的精密机件均被日军掳劫而去。
在上海,像荣氏申新纺织集团那样,被日军掠夺的工厂,共有100余家。
在光天化日下行凶,明目张胆地掠夺,这就是当时侵略者的狰狞嘴脸。正如牺牲于“倒袁”斗争中的老同盟会员宁调元所写的感怀诗中描述的那样:
拒狼进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场。
岂独沧田能变海,似怜蓬鬓已添霜。
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殇。
偶倚明窗一凝睇,水光山色剧凄凉。
冬天喝凉水,滴滴在心头,对这一切,中国人是很难忘却的。
66岁的荣宗敬,为了不与敌伪势力发生任何瓜葛,于1938年1月离沪前去香港,他精神上遭受严重创伤,积郁成疾,到港不久,于2月10日逝世。悲愤交加的荣德生,于这年6月回到上海电疗臂疾,他看到多年与兄长一起用心血灌浇的事业创伤累累,满目疮痍,心痛如绞。
在重重困难中,荣氏兄弟曾于1937年10月将无锡公益铁工厂的机器设备和申新三厂的部分机件拆迁内地,一路屡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只有公益铁工厂的少量机器运到重庆,建厂复工。在武汉撤退时,荣氏在汉口的申新四厂和福新五厂,内迁陕西宝鸡等地,为“报效国家社会,在荒僻创造事业”,先后在四川的重庆、成都和陕西的宝鸡、天水等地建起了11个企业。荣德生回上海后,独自居家,杜门谢客,以字画、古玩、诗文自娱。1939年,荣德生的长子、33岁的荣伟仁病逝,荣德生悲痛万分,他是荣氏企业的顶梁柱之一,但不幸英年早逝,对荣氏家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942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发还“军管理”工厂,并企图强制收买申新一厂和八厂,但遭到荣德生的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他眼瞅着日军把企业搬空、摧毁,也决不向敌人低头!他为全家族做出了榜样,在荣氏家族中,没有一人向日伪屈服,没有一家荣氏企业同日商合作。
据统计,在日寇侵华战争中,荣氏申新各厂共损失纱锭20多万枚,占战前纱锭总数57万锭的36%;损失布机3600多台,占战前5300台的60%;茂新、福新损失粉磨64台、占战前347台的18%,还有机件设备、原料、成品及厂房的损失无法计算。
在10多年后的1951年3月,荣德生老人的公子荣毅仁先生撰文,题为《抑止不了心底的愤怒》,列举荣氏企业所受的浩劫。他写道:
……1937年,日寇正式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租界以外的棉纺织厂,被烧毁的烧毁,被占用的占用,被搬走的搬走。
1943年起,日寇更勾结汪伪政府在上海强迫收买纱布,统制原棉及电力,带给我们民族棉纺工业以摧毁性的摧残。全市纱厂受到空前的浩劫,损失之巨,不可胜计……
愤怒!不只是荣氏一家的愤怒,而是全民族在愤怒!记得儿时逃难穷乡僻壤的小村,小小年纪,私塾先生就教我们读背文天祥的《金陵驿》: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那位私塾先生,是从江南逃难乡下的大学生,他一边高声吟哦一边流着眼泪的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是的,这场野蛮的侵略战争,毁灭了无数家庭,摧残了无数青年美好的向往,在华夏大地刻下深深的伤痕……“伤心细说当年事”,人们不会忘掉这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