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中国官本位社会里,不管什么事情,历来总是“先内后外”、“上下有序”。从凝固的眼光看,这样做按部就班,井井有条,上有圣主,下有顺民,各得其所,天下太平。然而,从宫内走到宫外,自官府流向民间,其流程却十分缓慢。请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剪水春燕飞往升斗小民家筑巢做窠,要在王谢豪门庭院荒芜、门可罗雀以后,否则是不会“飞”来的。鸦片,不是什么好东西,从16世纪中叶进入朱明王朝宫廷,直到19世纪初才逐渐在民间“普及”;清宫的玉米小窝窝头,竟到20世纪后期才在市面上“亮相”。这前后几百年,既说明“大内”对外封锁的严密,又标志着小民与官府相距的遥远。
但20世纪初民营工业的兴起,却打破了这种有板有眼的“循规蹈矩”,也许是清末民初的好汉们都忙着在战场上分高低,谁也控制不了民间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于是,在“实业救国”的大纛下,从作家文人、洋行买办、公司职员、商店伙计一直到“跑单帮”的杂货商贩、带发修行的尼姑,三教九流,纷纷进入兴办民族工业的行列。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他们顺应潮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上海滩,陈蝶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他主编过《游戏杂志》、《女子世界》和《申报》副刊《自由谈》,作品有《潇湘影弹词》和长篇言情小说《泪珠缘》等。当时沪上有些文人爱以鸳鸯蝴蝶一类字样取名,来自浙江钱塘县的陈寿嵩,改名为陈栩,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从此上海文坛就出现了一位陈蝶仙,接着又有了许瘦蝶、朱鸳雏、闻野鹤、周瘦鹃等等。他们不是什么文学团体,只是兴趣相投,作品内容和风格相似,时人称他们为“鸳鸯蝴蝶派”。
陈蝶仙也是一位能干的实业家。他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家庭工业股份公司,自任经理。他创制的“无敌牌”牙粉,是畅销大江南北的热门产品。当时洋商的“黑人牙膏”,货少,价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相当于现在的巴黎香水,而“无敌牌”牙粉却是家喻户晓。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在穷乡僻壤的小镇,周围人家也都还用这种牙粉。
当时的一般牙粉都是纸袋,装潢简陋粗糙,惟有“无敌”牙粉是装在硬纸盒里,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纸盒为天蓝底色,当中两只彩色蝴蝶,右上角印有陈蝶仙小照:西装、眼镜、蝴蝶领结,派头十足,下注“天虚我生”四字,很有点“鸳鸯蝴蝶派”的味儿。
对于“鸳鸯蝴蝶派”,历来文坛颇多非议,我手头一部6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写道: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主张是趣味第一,主要描写婚姻问题,但他们所写的婚姻问题决非为了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不合理,而是玩弄爱情,虽然少数作品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内容,但就它们总的倾向看是很腐朽的。
是否如此?不清楚。但语气严厉,很有点“公事公办”的意思。“趣味第一”,在今天算不了什么,可在当年却是性命攸关。徐枕亚的《玉梨魂》,似乎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品,这部半文不白的小说以及根据它改编、由陈燕燕主演的电影《龙凤花烛》,曾经赢得了不少市民的眼泪。从今天看来,似乎浅薄了一点,不能尽如人意,但如果说它“总的倾向”“很腐朽的”,恐怕还要借重“文痞刀笔”。
其实,世界上有鹰鹞鲲鹏,也有鸳鸯蝴蝶,还有虫豸蝼蚁,不然,就会失去生态平衡。如果是清一色的雄鹰猛雕,将其他族类斩尽杀绝,就会出现第二个“恐龙世界”。所好的,有些人只是口头上的“鹰鹞鲲鹏派”,说说而已,仅仅是摆出一种架势,私底下却比鸳鸯还鸳鸯,比蝴蝶还蝴蝶,幸亏如此,其他生物才算有了一线生机。
在文学作品中“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陈蝶仙,却是一位提倡国货、兴办企业的实干家。他的“无敌牌”牙粉一炮打响后,又于1919年投资3万银洋,在无锡创办了“中国第一镁制造厂”。镁,是一种轻金属,铝镁合金可用作航空器材;微量的镁于熔融生铁中冷却后炼成的球墨铸铁,比普通生铁坚韧耐磨。镁制造厂年产“无敌牌”碳酸镁7.54万公斤,因为当时国内仅此一家,故连年盈利。直到“欧战”以后,日本碳酸镁大量涌入,以廉价垄断市场,陈蝶仙的镁制造厂,逐年减产,最后停产,于1930年转向造纸业,改为利用造纸厂。同年,他还在浙江开设杭州造纸厂,创办《机联会刊》,宣传提倡国货。抗战时他继续在四川办企业,但成效甚微。
近代文人“下海”者不乏其人,但成功的绝有仅无。可能是文人过分看重自己在读者中的影响,以为凭借声誉和游说,人家就会心甘情愿地捧上钞票,1人1块钱,全国12亿人,不,打个对折,就是6亿大洋,乖乖!真是好事一桩。殊不知经商和从文完全是两码事,办企业需要有为消费者认可的货真价实的产品,就像陈蝶仙的“无敌”牙粉和“无敌”碳酸镁那样,否则,即使是一代文豪,也无人买账。
陈蝶仙文人办企业,“点子”新颖,匠心独具,既浪漫,又务实,其产品曾风靡一时,更多的人从牙粉盒上知道了这位“天虚我生”的大名。但他的结果,也和很多民族工业一样,小小扁舟,经不起海洋风暴的撞击,在大大热闹了一番后仍归于死样的沉寂。
和陈蝶仙相比,“煤炭跑街”出身的刘鸿生创业的气魄就大得多,陈蝶仙的“小玩艺儿”,映衬出刘鸿生的“大手笔”。
刘鸿生,浙江定海人,出生于上海,21岁进英商开平矿务公司上海办事处当跑街(推销员),收入靠业务佣金。3年后被提升为买办,英商“开平”和华商“滦州”两家矿务公司联合经营后,作为买办的刘鸿生,扩大经营范围,京沪沿线和长江下游地区使用“开滦煤”占用煤总量的52%以上;以后他又引进质优无烟的越南鸿基白煤,人称“煤炭大王”。“欧战”结束,年方三十的刘鸿生已成为百万富翁。
1920年,为收纳河南、苏北水灾难民,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他重金聘请留美化学博士林天骥为高级工程师,重点攻克火柴返潮的技术难题。他们重配火柴头上的药剂,改“红头火柴”为“黑头火柴”,改进火柴盒上容易磨损脱落的赤磷片,为企业生存奠定基础。
中国人自从有了火柴厂以来,就一直受到洋商们的挑战。因为火柴本是舶来品,俗称“洋火”,火柴市场历来是洋商一统天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先是日本人、后是美国人和瑞典人,以后又组织了“国际火柴公司”,来对付华商火柴企业。小小火柴,竟燃起冲天火焰。
这里,仅举一例。20年代后期,瑞典火柴公司因企图并吞华资火柴企业未遂,就大量输入火柴,跌价倾销,到1929年,东北火柴工厂全部倒闭,广东火柴厂倒闭过半,苏浙皖也有一部分火柴厂停工。形势岌岌可危,华商呼援无门,这时刘鸿生提出“以厚集资力才力,藉图竞存”的主张,意思是,只有集中资金人才,企业上规模,才能和洋商对着干,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1930年,鸿生火柴厂和荧昌、中华三厂合并,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刘鸿生被推为总经理,从而增强了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市场,扭转了历年亏损的局面。
“大中华”站稳脚跟后,于1931年合并了九江裕生火柴厂,于1934年合并了杭州光华火柴厂,“大中华”火柴销售遍及苏、浙、皖、赣、两湖、两广及华北各省,他被誉为“火柴大王”。
1921年,上海水泥公司筹建,刘鸿生投资占股份总额半数以上,被推举为总经理。开始他重金聘请五六名德籍技师,但这些人工资高昂,技术上并不高明,且态度蛮横动辄打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刘鸿生致力于国内技术人员的培养,有的送往国外深造,从1931年起,彻底丢掉“洋拐棍”,由中国工程师主管技术。上海水泥,质量上乘,在江浙沪市场取得优势。但日本水泥大量进口,刘鸿生与启新、中国两公司联营,以抵挡日本水泥的汹汹来势。1931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标购水泥,三公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中标;但1933年工部局再次标购时,日商又以更低的价格夺标,竞争可谓惨烈。
旧时北京天桥卖艺的江湖汉子,拉开场子后有几句开场白,曰:“只说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说傻把式,有说有练真把式。”昔日工业资本家处境艰难,明哲保身,有了苦水往肚里咽,只能“只练不说”;后来有些企业家,戴着“官帽”,惟恐上级不知道他这号人物,把个人知名度看得比产品知名度还重要,往往是“只说不练”。但是,靠推销起家的刘鸿生却不管这些,他向上海新闻界发表谈话,题为“中国工业与外商贸易的一些问题”,真正做到“有说有练”。
刘鸿生在这次谈话中痛心地指出:日本水泥售价,在其本国为每桶日元5.5元,但在上海却以不到2元的价格出售,“十分明显,他们以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是为了扼杀中国的工业,以便垄断中国的市场”。
刘鸿生的呼吁,在当时只不过是萤火之光,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但它使后人了解,不仅弱国无国防,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工业,不是没有工业,而是垄断利益的驱使不让发展工业。果然,抗战爆发后,日军对上海水泥厂实行了军管,掠夺了原料设备,为侵略者生产军用水泥。
刘鸿生还经营毛纺织工业。1906年上海绅商集资开办的日晖织呢厂,几经周折,因产品质量差,销路清淡,多年停顿。1924年被军阀将该厂地皮盗卖给日商三井洋行;1926年日商又卖给刘鸿生。
日晖织呢厂地处浦西日晖港,面临黄浦江,是个沿江深水码头。刘鸿生买下“日晖”后,将码头地皮以高价卖给开滦矿务公司,作为煤炭码头。将“日晖”设备拆迁到浦东周家渡,开办章华毛纺织厂。“章华”于1930年7月开工,当时,英国哔叽花呢独霸中国市场。刘鸿生聘请学习毛纺织专业的比利时、法国留学生李耘荪、乌家桢来厂担任要职,2年内4易经理,最后物色到经营能手程年彭,刘鸿生这个大忙人,霎时间也成了“毛纺迷”。
在外呢垄断、连年亏损的情况下,终于在1933年研制成功薄哔叽、直贡呢、马裤呢、华达呢、西装呢等细呢产品,特别是薄哔叽,质量好,颜色雅洁,适合于裁制男中装和妇女旗袍,他们取名为“九一八薄哔叽”,当时正值全社会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高潮,“九一八薄哔叽”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产品质量的提高,加上举国一致的爱国运动,使章华毛纺织厂从1933年起开始扭亏为盈,到1936年,“章华”的盈余额达到50万元之巨。这家30年的毛纺老厂,清末官僚经营过,北洋政府经营过,只有到了刘鸿生手里才有了盈利。这是偶然的机遇吗?不是。要能够在当时外商控制铁桶般严密的毛纺市场打开一个缺口,这需要内抓管理、质量、创品牌,对外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这是市场要求企业家必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不是任何只会吹吹牛、送送礼、敬敬酒的人,都当得了企业家的。
刘鸿生出身煤炭推销,对港口码头有着天然的感情。他于1919年建办南京码头,1925年建镇江码头,1926年又建江阴码头。他将上海浦西日晖厂旧址出售后,自己则在浦东董家渡沿江地段建立码头、堆栈和仓库,码头吃水深,能停泊万吨远洋轮船。他慧眼独具,是最早重视浦东优越地理条件的企业家之一。1926年他又兴建占地250亩的浦东周家渡码头。1927年,合并所有码头、堆栈、仓库,成立中华码头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
上海码头仓库事业一向控制在洋商手里,设备先进,他们经营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华人办码头,谈何容易?刘鸿生施展出浑身解数,他聘请英商壳件洋行的霍金斯为码头经理人,所有洋轮货源由英人负责联系,国内货源则由公司跑街向各行各业招揽。他们时刻注意码头的维修和疏浚,保证船舶安全停靠,及时装卸货物,不误轮船启航日期,改善仓储条件,防止货物霉损。所以,在那洋商码头占压倒优势的年代,中华码头公司历年盈利,仅1927年一年,盈利就达29万元。
但从1931年起,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上海百业萧条,码头业竞相降低仓租、力资,跌价竞争。从1934年起,中华码头公司连年亏蚀,到1937年积亏达35万元。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中华码头公司所属码头先后被日军占领。
抗战期间,刘鸿生从香港孤身转往重庆。他在重庆办了华业和记火柴公司和中国毛纺织厂,在四川长寿县创办中国火柴原料厂,以后又在昆明、贵阳建办两家分厂。他还在甘肃兰州开设西北洗毛厂、西北毛纺织厂。他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或颠簸于险路山道,或周旋于官场权门,或受挫于山城,或遭难于畏途,或抢运设备全被掠夺,或含泪强笑向官方低头……终于,刘氏企业集团冒着抗日烽火,在偏远西部留下创业的脚印。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今日重提开发西部时,人们会想起前人在这里洒下的心血汗水,想起他们艰难创业究竟给后人留下多少值得记取的东西?从而陷入深深的反思。
在中国工业资本家中,一般都创业维艰。但其中创业特别艰苦的,大概要数刘国钧。
刘国钧出生在苏北靖江一个名叫生祠堂的小镇,他只读过半年书,10岁就提篮叫卖,卖苹果、酒酿,13岁开始打工,先在道观打杂,后到糟坊做工。15岁时,他向同乡借了10块银洋,跑到武进县奔牛镇一家京货店当学徒。
旧日学徒是底层小厮,要给老板涮烟袋,倒尿壶,沏茶盛饭,敲腿捶背;要为师娘挑水打扫,带小孩,淘米洗菜……但对农村贫寒子弟来说,学徒满师后做店伙,已是一条值得羡慕的出路。不过,刘国钧满师后并没有留店做店伙计,因为店伙微薄的工钱养不活他的母亲和常年卧病在床的老父亲。他回家结了婚,就做起丝线买卖。
当时是清朝末年,男子都梳长辫子,辫子的末梢,系有丝线编结的“辫须”。刘国钧从常州买丝线回到靖江,由母亲和妻子打成“辫须”,再背到奔牛小镇去卖。一个“辫须”,只卖几文铜钱,一般青年不屑一顾。但他长年累月,集腋成裘,几年以后积下400大洋,又摇到一个“会”(民间银钱互济的一种形式)得到200元,凭这600元本钱,和他人合伙,在奔牛镇开设了和丰京货店,兼营土染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镇上殷实店铺的老板们怕打仗,纷纷歇业避难。刘国钧先窖藏500银洋,店铺照样营业,生意却出奇兴旺,当年赚了一千多块。于是他盘下镇上的同丰京货号,成了两家铺子的老板,几年内积累资金上万。
各地掀起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到处抵制日货。1915年,刘国钧以3万元盘掉两爿店铺,到常州与人合伙开办大纶机器织布厂,筹资9万元,他投入1万元。布厂头年亏蚀,次年获利填平,第三年就盈利万余元。1918年春,刘国钧收回大纶布厂投资,独资创办广益布厂。
初创的广益布厂是个大作坊,只有80台木机,刘国钧请母亲管摇纱,妻子管布机兼炊事。全家人胼手胝足,勤俭经营,开工不到一年,就盈利3千余元。
这时欧战刚停,列强忙于势力重新划分,洋货进口锐减,给了中国民族工业以喘息发展之机。1922年,广益布厂添置木机180台、铁木机36台,以及浆纱、锅炉、柴油发电机等设备,扩建了广益二厂,成为常州最大的布厂。1927年,刘国钧将广益两个布厂合并,淘汰木机和铁木机,改用丰田式电动机,增加染整设备,开发了漂布、绒布、皱皮布、直贡呢和哔叽等新品种。1930年,他买下大纶久记纺织厂,集股组建大成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1933年春,他将独资经营的广益布厂并入“大成”,定名大成二厂。1936年,他购进瑞士纱锭、日本丰田自动布机,创建大成三厂。同年,又与汉口震寰纱厂合作,在汉口开设大成四厂。
刘氏大成纺织企业集团生产的丝绒、灯心绒,在我国纺织业独树一帜,是我国民族工业中最早生产丝绒、灯心绒的厂家,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两个深受市场青睐的品种始终是“大成”的“当家产品”。
刘国钧从提篮叫卖的小贩到全国知名的企业家,他的前半生几乎全部致力于积累资本,他从卖“发须”起步,到开小镇店铺,进而开办作坊式的小厂,这需要勤俭,更需要坚忍,他的艰难刻苦,使常人难以想像。这使我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沿海农村的一批乡镇企业家,他们在创业初期,有的只是一个小裁缝铺,有的是冷作坊几块铁皮敲敲打打,有的靠一支电焊机焊焊接接,一天三餐烂面条咸泡饭,将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用于添置设备扩大再生产,为集体创立家业而自己并未“富得流油”,年老离厂时仍是两袖清风,靠乡财政支付的数百元工资安度晚年。这和刘国钧的创业道路,几乎是“异曲同工”。
但到了第二代手里,就渐渐追逐“气派”、“排场”,赚来利润大把大把地讨好上司,广结善缘,编织关系网,等到设备陈旧、产品过时、企业难以为继的时候,他们的私囊已经塞饱,有了别墅汽车,还美其名曰“生逢盛世”,真是如湖南俗话:“崽卖爷田不心疼!”有人说他们是败家子,也有人说他们是幸运儿,成为值得艳羡的对象,那就更是时代的悲哀!
在清末民初众多办厂者中,有个尼姑办厂的故事,在江南广为流传。
无锡城北郊京杭大运河边有座尼庵,淙淙的运河水日夜流淌,千年不息;尼庵古老而破残,庵名刻字早已剥落,只有门前篱笆内的一畦菜地生机盎然。庵中仅师徒二人,徒弟名荣茹,自幼父母双亡,被老尼收养,老尼见孩子机灵手巧,俗根很深,没有给剃度,要她带发修行。师徒相依为命,周围村落的农妇少女,农闲时节常来此烧香拜佛,给几文香火钱,平时则门庭冷落。她们青灯黄卷,吃斋念经,还种了一块菜地,生活就像运河水,不紧不慢地流着……
老尼病故,28岁的荣茹继承了庙产。辛亥革命爆发,民智渐开,很少有人到这小庙烧香,萧寺荒芜门庭冷落,香火钱少了。荣茹以手工织布维持生计,以后又招来同伴,增加了几台布机,织成土布卖给布商。土布生意不错,她们逐步增加到12台布机,日夜加班,从织制白土布发展到色织改良布,她们将这手工织布工场定名为“新盛织布工场”。
如果在今天,荣茹会成为企业家女强人,出入于酒肆茶楼,频频敬酒,插科打诨,顺便谈谈业务,重点跑跑上司府邸,如今的有少数所谓“女企业家”,不就是这两下子吗?但荣茹没有这种幸运,她多年受庙规约束,古板守旧,经营了两年多,常感流动资金不足,她说:“车上一根纱,要有五根纱的本钱才能周转。”说明她的经营头脑丝毫不逊于今人,只不过是不够开放而已。所幸她多年到布店卖布,结识了几家布商,这些布商看到织布工业有利可图,愿意投资,于是增添资金,织布机增加20多台,改名为“冠华布厂”,布厂仍旧是手工生产。
冠华布厂从1913年到1916年经营了3年,因股东意见不合而拆伙,荣茹仍然保有工场设备。这时“欧战”正酣,商界有识之士看到这一大好时机,无锡城里著名的九余绸布庄大股东唐骧庭和程敬堂,有意投资新兴工业,经人撮合,决定与冠华布厂创始人荣茹合作,凑资1万元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改进生产品种,于1917年正式成立“丽华号染织布厂”。
丽华布厂办了两年,股东分得红利之外,再将资本照原股增加一倍,产品畅销,买卖兴隆,不久就开设丽华二厂,共有木机152台、铁木台机42台。因九余布商资力雄厚,经营上精明干练,当然工厂大权落入唐、程二人之手,荣茹只是负责部分工场管理,生产仍是手工方式。
1919年丽华布厂改组,吸收新资,另建丽新布厂。他们向外商订购新式设备,开发提花布、丝光条格、线呢、泰西缎等新品种。以后发展为自纺、自织、自印染整理的全能厂,并在国内率先使用电力织机,产品闯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令洋商侧目而视,此是后话。
“不在三界中,跳出五行外”的荣茹,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显然,她是个过渡型人物。但是,她从一位清净佛门以织土布为生的劳动妇女,到不断增添设备粗创工厂雏形的工场主,其自力更生的生活勇气,令人可钦;其开拓进取精神,使人可敬。
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我国民族工业勃起的年月。从财政总长到煤炭跑街,从宰相子孙到文人墨客,从钱庄老板到丝线商贩,从外洋留学生到小庙尼僧,纷纷投身于创建机器工业的新潮。他们是为了赚钱?是的。但又并非完全如此,在社会大变革的转折点,或为前程谋划,或为生计着想,每个人都需在变革后的大环境里觅求自己的重新定位。他们没有“大锅饭”的仗恃,他们谋生的韧性似乎比今人强劲。一边吃“大锅饭”磨洋工,一边“吃肉骂娘”的现象,他们会视为“海外奇谈”。
这股“办厂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气”。一个古老的民族被侵害受凌辱到忍无可忍之际,“睡狮”也会发出怒吼。有投笔从戎喋血黄土的英雄,有唤醒国人为民请命的志士,有呕心沥血振兴科技的书生,当然,也有面向市场引进现代工业文明的企业家。于是,状元办厂,总长开矿,书生理财,苦力筹资,五彩缤纷,对他们,今人总是怀着谅解之情崇敬之意。
虽然,有一个时期英雄好汉们对当年“实业救国”这个口号,往往投以轻蔑的一瞥。但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折腾,人们又重新拾起了这“过时”的话题,纵然此一时彼一时,此企业已不是那企业,但企业仍是企业,地球仍是地球,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不彻底摆脱小农经济束缚走向现代工业文明,毫无其他出路。
今日工业巨子,可以吩咐秘书随时从电脑中查询各种数据;从电子屏幕上了解各科室和车间职工的运作,对产品产量、质量、机器性能一目了然;以电传和外地联络并掌握各地的销售信息,真可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俨然是主帅风范。可是当年民族工业的老板们创业时的境遇,与之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他们既是老板,又是学徒,既是跑街,又是工匠。
南社诗人周实在一首《感事》诗中写道:
薪胆生涯剧苦辛,莫忧孱弱莫忧贫。
要从棘地荆天里,还我金刚不坏身。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用“棘天荆地”里的“薪胆生涯”,来形容实业家们早期初创时的备受艰辛,确实是非常恰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