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59

第59章 小差错造成的大祸患!

那些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细不少竞争对手;其三是由于IBM的每一位员工都对公司的管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IBM经过多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一种二元结构:拥有实力的产品事业部,负责处理基础技术方面;拥有同样实力的海外分部,处理IBM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这种结构没有关注客户的意见,而是都致力于保护它们自己的利益。产品的情况也大致类似,美国本本的产品在其他地方常常买不到。

这相当麻烦,但 IBM似乎并没有从全球的角度为客户考虑,也未曾把自己的技术观点建立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这种复杂的结构和产品情况使得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很难统一协调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公司对一项运营计划的执行能力。为此,郭士纳决定打破地域分割,重整IBM内部的基本权力结构。

从1995 年开始,郭士纳以客户为基础,将公司划分成了12个集团:11个行业集团(如银行、政府、保险等)和1个涵盖中小企业的行业集团。然后,给所有这些集团分配了财会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IBM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后来,IBM又针对市场宣传混乱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市场营销部门,选择了一家广告代理商,使得产品的宣传有了一个统一的窗口。

很多大企业在叱咤风云几年之后,便轰然倒下、云飞烟灭了。而另外的一些优秀企业却岿然不动,至今仍葆青春。这其中的奥秘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沃尔玛的成功和凯玛特的毁灭,而这一成一败的两个企业最显著的不同就体现在了细节上面。

节的重视。因为,细节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肯德基于20世纪90 年代初进入上海之后,上海新亚集团成立了荣华鸡快餐公司与其对抗。公司老总去肯德基考察一番之后,自己配制了几种调料,做了油炸鸡,是当时荣华鸡的第一个产品:上面一个鸡腿,有中国人比较喜欢吃的罗宋汤,还有一个上海人最喜欢吃的咸菜炒毛豆和一个酸辣菜。荣华鸡快餐公司以其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比肯德基更便宜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刚成立的头两年,公司最高日营业额11.9 万元,月平均营业额达150 万元,两年累计营业额达1500 万元,职工两年之内发展到300人。

当“荣华鸡”扬起挑战“肯德基”大旗之时,一时间门庭若市,效果最好的黄浦店,一年就有300 多万元的利润。在一些地段,荣华鸡的生意超过了洋鸡,让中式快餐着实扬眉吐气了一番。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荣华鸡”在与肯德基的较量中逐步处于了劣势地位,到2000 年,随着“荣华鸡”快餐店从北京安定门撤出,“荣华鸡”在与肯德基的较量中落败而逃。

此后,新亚集团的领导进行了反思。他们发现,讲到竞争优势,产品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产品背后,有着很多更深层次的管理内涵,肯德基真正的优势在于其产品背后的一套严格精细的管理制度。

肯德基在进货、制作、服务等所有的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有着一套严格的规范保证这些标准得到一丝不苟地执行,包括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质量、每种佐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青菜与肉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而不是随心所欲)、烹煮时间的分秒限定、清洁卫生的具体打扫流程与质量评价量化,乃至于点菜、换菜、结账、送客、遇到不同问题的文明规范用语、每日各个环节差错检讨与评估等上百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员工能够服务到位,肯德基对餐厅的服务员、餐厅经理到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要按其工作性质的要求,进行严格培训。这些细节上正是肯德基在与“荣华鸡”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根本原因。

奔驰车能有目前的声誉,全在于每个职工在每一个微小细节处的工作态度都极为严肃认真,这是奔驰车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

奔驰对产品的每一个部件的制造都一丝不苟,有时可以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在判断一辆汽车时,人们首先注意的恐怕是它的性能、外观,而很少注意它的座位,但即使在这个极少惹人注意的地方,奔驰厂也极为认真。座位的纺织面料用的羊毛是专门从新西兰进口的,其粗细必须在23~25微米之间,细的用来织高档车的座,柔软舒适;粗的用来织中低档车的座位面料,结实耐用。

在纺织时,根据各种面料的要求不同,还要掺入从中国进口的真丝和印度进口的羊绒,制作皮面座位要先选好皮子。据说,他们曾到世界各地考察、选择,最后认为德国地区的公牛皮质量最好。确定供应点之后,奔驰要求在饲养过程中防止牛出现外伤和寄生虫,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以保证牛皮不受伤害。一张六平方米的牛皮,只用一半,因为肚皮太薄,颈皮太皱,而脚皮又太窄。此后,染色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直到座椅制成,最后还要由一名工人用红外线照射器把皮椅上的皱纹熨平。看来,为了保持名牌,奔驰厂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从制作座椅的这种认真精神可以推想到对主要机件的加工该是如何精细了。

凡是参观过奔驰厂的人都会有一种印象,即车间里干净整洁,有条不紊,即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组装到车上前,也要先进行检查,每一个组装阶段都有检查,最后经专门技师检查签字,车辆才能开出生产线,许多笨重的劳动,如焊接、安装发动机和挡风玻璃等都采用了机器人,从而保证了质量的统一性。

为保证产品的高贵品质,奔驰公司的检查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公司下属的辛德尔芬根分厂,日组装汽车1600辆。该厂3.4万名职工中,有七分之一的人员是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的。检查部件的人员有1300 余名,他们负责检查协作关系的26 万家厂商提供的零部件,如厂外提供的零件一箱里有一个不合格的,就会把这箱零件全部退回,该厂生产的引擎要经过42道关卡检验,连油漆箱有划痕,都必须全部返工。此外,每一个班组都有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最后还有人负责总检查。厂里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