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24

第24章 缺乏创造性管理!

很难想像一个缺乏创造性的管理人员将会怎样来领导企业。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创造史。在历史上,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创造发明大国,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据调查,现在知道有发明创造学的人寥寥无几,肯定自己有创造力的只占30%,而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的却占了50%。这不由得使人惊出一身冷汗!人们心目中的缺乏创造性的领导一般是这样的:缺乏创造性,只知道处理例行日常事务,机械、被动,不做研究、分析。毫无疑问,把一个公司交给这样的管理人员,公司的最后结果只能是破产。

人的时间;

(4)匆忙准备会议,缺少精心的安排,未加考虑会议的目标,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否是最经济的办法等。

创新,即创造性地突破“瓶颈”,消除改进工作的障碍。虽然定义很简单,但只要接受它,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和服务上,在所有经营环节及在公司接近顾客的方式上都可以创新。创新不局限于产品上,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创新。只有在这个阶段改进工作,才能产生商业价值。高、低技术产业都可以创新,各类产品和服务都能创新。可见,创新是个持续性的过程,因为对工作的改进要随时进行。所以,必须意识到,要想创新就必须对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创新思想主要有三个源泉:突破“瓶颈”、创造新组合、划出创新试验田。创造性的管理其实很难讲出具体道理来,倘若真的普通化了,也就不可能称其为创造性了。

1.柔性化管理的价值系统。

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以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管理环境的价值系统和经营理念尤为重要。作为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大连三洋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从塑造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和精神入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公司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释放员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全员的“自我改善”精神和“创造无止境改善”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员工适应企业发展的自我改善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企业价值系统中,“创造无止境的改善”的经营理念和强调“自我改善”精神的企业文化构成了大连三洋柔性化管理的基础。价值系统的第二个层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服务保证体系。第三个层次是适应顾客、社会、环境的需要,提供一流商品和一流服务。第四个层次是通过提供一流商品和服务求得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共存;经济发展与地球环境共存;企业与劳动者共存。第五个层次是企业的宗旨:贡献于人类和地球,优化地球环境,造福人类生活。每一个层次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我国其他一些企业提出的开拓、创新等空泛的口号相比,大连三洋的价值系统可以说是有血有肉的。第一层次是基础,第二层次是手段,第三层次是要求,第四层次是目的,第五层次是企业要达到的崇高目标。这样,整个系统就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柔性化的组织系统。

为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大连三洋制冷的组织结构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一是随着市场变化、用户的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而不断地调整、革新和完善。二是设立特殊的“事业推进课”组织,满足公司事业的拓展。“事业推进课”日常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企业文化的归纳、提炼和宣传,零缺陷管理和合理化提案活动的推动工作。而当公司开展一项新的事业时,事业推进课的工作重点则是负责新事业的推进工作,在新事业实施完成并确定管理职责之后,这项新事业就交由具体的职能管理部门。这种事业推进课的柔性化管理,具有机构的时效性、人员的临时性、职责的连贯性等特点。三是以柔性的企业文化输出,结成战略联盟。大连三洋在企业的发展中与其外部企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协作关系。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在向其关联企业输出配套零部件和先进的加工技术的同时,也特别注意输出大连三洋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并以此为纽带,加强与外协企业的关系,使相互之间成为一种柔性的企业联合体。

3.柔性化的员工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管理的是员工的头脑。大连三洋的柔性化员工管理是以严格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突出员工自我管理的主体,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柔性化员工管理的精髓是“爱人”。三洋制冷的柔性化管理,是以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承认人的劳动为精髓,通过不断提高的员工高素质带来产品的高质量、生产的高效率、企业的高效益、员工的高收入。这种“五高”模式是以人为本,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最终又以员工的高收入为归宿的价值链。

4.柔性化的现场管理。

柔性化的现场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大连三洋的现场管理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以“柔性”加工设备,适应用户需求多样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他们采用“柔性”可编成的尖端加工设备,实施柔性生产,确保了三洋制冷满足用户需求和应变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在现场开展“SS”活动,注入柔性活力。公司在推广“SS”管理这种科学方法时,不是照搬固定的管理条文,而是坚持以“自我改善”为主。从观念的转变到认识的升华,从管理者的推动到员工的自觉意愿,从被动行为到主动意识,从定时清扫到随时整理,这些都不是单纯依靠硬性的奖惩制度所能长期奏效的,而是柔性化管理激发了现场“SS”活动的活力。

大连三洋的柔性化管理很明显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管理,这种思维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而言之,实行创造性管理就是要求我们跳出思维的框框,找到一个不拘泥于一般模式,而又适合所在企业的方法。当然,这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5.柔性化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企业与市场的连接点。大连三洋的营销管理从树立超前的市场意识出发,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进行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服务,形成强大的技术力、市场力和形象力,创造市场热点,在为用户提供质优、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6.柔中有刚。

由此可见,大连三洋的柔性化管理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价值系统是纲,组织系统、员工管理、现场管理、营销管理是目,纲举而目张。从表面上看,这里,一切都是柔性的,从组织结构到现场管理直至营销活动,一切都是变化着的。以人为本进行“自我改善”是柔性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柔性化管理的“自我改善”,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为目标,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不仅自觉提高各自的工作标准,而且愿意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天赋,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

柔性化管理在企业价值观下的自我约束、自我改善,并不是抛开企业制度。柔性化管理也是以“刚性管理”的一些内容为前提和基础的,可以想像,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企业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化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