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妙用商道厚黑学
32094100000011

第11章 居功不傲,迂回控制

一、要想佛渡你,给佛贴金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在无意中履行这样的原则:互利互惠。当然能够顺利地展开人际交往的前提是首先要给予才会有所回报,所以给人贴金就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术了,所谓的“贴金”说白了就是给人留面子,要给人留面子就要善于说“假话”,大多数情况下,“忠言”都是不给人留面子的,正是因为忠言逆耳,历史上才有那么多忠臣良将不得好下场。即使像唐太宗那样伟大的皇帝,也数次被魏征的忠言气得发抖,几次要杀了这个可恶的“魏老道”。要不是长孙皇后,恐怕十个魏征也早就没命了。

不错,偶尔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地道出对方的弱点及短处,确实会有另一番效果。如果对方是个肚里能撑船的人,可能因而联想“这个人颇有骨气,蛮有性格的。”使你意外地获得好评。不过,倘若对方只是个平凡之辈,奉劝你还是将那些直言、不中听的真话暂且搁住,以免使对方生厌,弄得大家都不好受。

不管直言还是谏言,在说的时候,都必须事先考虑对方的容忍度和自己的发言时机。即使是面对经常见面并且性情温厚的上司,当他身体状况欠佳或是情绪低落不稳时,千万要谨言慎行。这时,一句令人不悦的真话都足以使对方勃然大怒,肯定会波及你将来人事方面的考核,一定要非常谨慎才行!

对于初次见面或是不常见面的人,千万不可贸然向对方说直言不讳的真话,因为如果你的真话正好犯了对方的忌讳,对你来个不理不睬,你很可能连个解释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祸从口出,少讲令人不悦的话,对你总是有好处的。

现实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说直言、说令人不悦的话而使自己获得好处,这是成功处世的经验之谈。即使想要说的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忠告之言,但是对方通常在听了之后,不是感谢你而是不喜欢你。欲行厚黑之术,必须首先清楚这个事实。

日本有一家关西药房,这家药房的老板特别善于给人面子,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只要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是那么动听,因而生意兴隆。每当顾客一上门,他就马上起身相迎,满脸带着笑容打恭作揖地说“欢迎光临”,使进店来的顾客感到心情愉悦,产生被人重视的满足感。接下来,药房老板开始发自内心地说他的假话,例如对于年纪大的人,就说“你看起来真年轻”;对于爱美喜欢打扮的小姐太太,说些“你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很漂亮”等,令人听了舒坦又温馨。

此外,这位药房老板还采取了一种近乎奇怪的“不卖药给来买药的顾客”的经营原则。当顾客被客气地招呼过,浑身舒坦地说:“请给我一瓶感冒药。”此时,药房老板绝不会立刻递上感冒药,而是改口说:“您是哪里不舒服?”倘若顾客回答:“喉咙痛。”药房老板马上会接着说:“这样子的话,最好不要服用感冒药。”然后他就不卖药给顾客。这时,顾客一定对药房老板不卖药的举动大感疑惑而纳闷地问:“那么应该怎么做病才好呢?”

药房老板就会说:“与其吃药,不如以营养剂来强健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对你的感冒会更有好处。”药房老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说服来买药的顾客转而购买维生素或蜂王浆等营养品。顾客因为药房老板方才巧妙地给过自己面子,也就欣然接受建议,况且营养剂给人的印象的确是比药品来得好。

不错,营养剂的价钱高过药品数倍,而且以治感冒来说,营养品肯定比不上感冒药,但由于药房老板的假话说得态度诚恳,令顾客信服,从而卖出了更多的营养剂,药房生意也就自然红火起来。原先不知道如何说假话的你,现在应该清楚如何发自内心地说好假话了吧。

作为拥有一定权力的上司,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上,难免有一些人会背叛他,或是得了他的好处却不知报答……久而久之,他们对别人都不太敢推心置腹了。像这种人,如果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属下,就会感到很不高兴。他们觉得下属永远比自己差一截才会有成就感,因此,他们只会提拔那些能力比自己低的下属。然而,一旦发现下属的能力可能高于自己时,立刻就会显得坐立不安,最后甚至会对下属施加压力。因此,当你的才能高于上司时,千万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以免引发上司的猜忌之心。

与这样的上司打交道时,必须时刻小心才是。当上司问你任何问题时,在你的脑海里都要很快闪过这类念头:他提问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后针对他的目的具体地回答,而并非问什么都如实地回答。该说假话就大胆地说,不要不好意思。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全对上司说假话,而是说你应该说的话。

说好假话最关键的是假戏要真做,态度要诚恳,不要犯对方的忌讳。倘若你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话语,即使是礼貌性的赞美,有时对方非但不接受你的心意,反而会对你产生虚伪的不良印象。因此,诚恳认真的表情是改变对方心理的重要策略。纵然你说的话完全与事实不同,是真正的假话,但只要是极具诚意的表示,对方仍会相信这是你由衷之言,自然就会对你产生良好印象,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毋庸置疑,当你对别人进行礼貌性的赞美时,你的最佳策略便是“认真的表情”。最好是在以认真的表情来用假话恭维对方时,能够把既干脆又果断的说法及语气派上用场。比如说,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补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相信对方必然会洋溢一股飘飘然的满足感,对你更是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赞美年轻是人之常情。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都相当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想要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首次会面时,不妨将对方的年龄按实际年龄打七折,这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打九折所产生的作用不大,而打五折又有虚伪之嫌,所以折中下来,七折是最佳的运用程度。

例如,对方是60岁的人,你就要说:“你看起来像四十多岁的样子!”当然,对方一定会吓一跳。而为了避免让对方产生被愚弄的不悦感,在赞美对方年轻时,你必须要先奠定对方的确是60岁的心理准备,再以认真的表情向对方赞美。如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确切实施,即使对方很清楚这仅是礼貌性并非真实的赞美,依然会被你的诚意打动而深感愉悦。

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就是好话没说到点子上,因此赞美人也要投其所好。比如,某人喜欢看电影或对某明星特别崇拜,若去找他,一开始就大谈电影和介绍某明星的情况,他一定会喜欢的。等到他心花怒放时,一切就容易解决了。但这不要和“拍马屁”混为一谈。

社会上有许多人常用满口的奉承话来应付朋友,他们常对他人的事务或嗜好发表意见。比方某人知道你是做印刷生意的,他就为了迎合你的兴趣,大讲其印刷经;当他知道你是喜欢钓鱼时,就大讲其钓鱼之道。知道运用这种方法的人,自然都是逢迎能手。但是要注意,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理由很简单,他所讲的你未必都会有同感!

你要得到别人的合作,需要了解别人的意愿,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投入程度绝不会与你相同。假如你自己不吸烟,甚至对烟味极度讨厌,这不过是你个人的感觉,但你吸烟的朋友不可能和你有同感。如果他们也和你一样厌恶烟味,他们就不会吸烟了。因此,你向那些吸烟的朋友表示你厌恶香烟是没有效果的,你只要说自己“不吸烟”就够了。

有家百货公司,他们的职员要受到特别训练。比方说,有一个客人来买西服,选来选去,选中了两套,但他只想买其中的一套,所以,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套。这种情形是常有的,顾客的心里并不是考虑两套西服的品质如何,只不过是难以取舍罢了。

如果这时售货员这么说:“我以为这一套比较好,因为色泽和质地都更适合你。”客人听到你这么说,保证会买下这一套的。这就是掌握了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效果。

还有,他们决不会向顾客说“这件东西比较便宜”,而会婉转地说“这件东西比较耐用”或“实用”之类的话,借以掩饰顾客“贪便宜”的自卑感。

其实,贪便宜的心理人人都有,我们在应酬上要讨取别人的好感,不妨偶然向别人施舍点儿小便宜。好好地利用这种心理去应酬,也是一条成功的路径,这并不是诡诈,正当地运用起来,并不比其他方法逊色。

很多时候给人一个超乎事实的美名,就会像用“灰姑娘”故事里的仙棒一样,点在她身上,使她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有一位四年级老师露丝·霍普斯金太太,当她看过班上的学生名册时,在学期的第一天,她对新学期的兴奋和快乐却染上忧虑的色彩:今年,在她班上有一个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三年级的老师不断地向同事或是校长抱怨,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还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没礼貌,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是愈来愈糟。他惟一的长处是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霍普斯金太太决定立刻面对“汤姆问题”。当她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讲了些话:“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班变成四年级最好的一班。”在头几天她一直强调这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使一个九岁大的男孩儿也不会令她失望。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些。

在当你想恭维一个人时,出言乱赞是不好的,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的热诚,而且所赞的一定是个客观的事实。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就是个善于判断状况的能手。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楚地揭竿而起,开始反秦暴政的义举。二世皇帝接获消息后,便召集宫中大臣说:“听说楚地国界的守军叛乱,占领了薪县,接着又攻入陈郡。关于这件事,你们有何意见?”

虽然秦始皇已死,但人们对于三年前“焚书坑儒”的事件仍心有余悸,且二世皇帝为了显示大秦帝国的国威,不断问罪群臣并滥杀无辜,因此,群臣对于皇帝的问话莫不异口同声说:“身为宫中大臣,连做梦都不该有背叛天子的念头,他们的行为,实是罪该万死,必须立刻派兵镇压。”

可是,皇帝一听有人想背叛他,便露出不悦的表情。叔孙通看到这种情形之后,说:“臣不认为陈胜、吴广有背叛的行为。今天下归秦,四海为一家,郡县间的城墙被拆除,兵器也被熔掉,举国之内,再也没有战争的迹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主在上,威令遍布全国,人民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天下的人无不悦服皇上。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哪会有叛乱的事发生,那只不过是件单纯的盗贼案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臣等惶恐。”

皇帝听了这番话,频频点头,深表赞许,赏赐他二十匹的绸缎和一套衣服并升他为博士。而那些认为是一场叛乱的大臣们,却均以口出不逊的罪名交给司寇处理。

退朝之后,叔孙通的同僚们攻击他说:“你奉承阿谀的态度,也未免太过分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不过是刚逃出虎口罢了。”

虽然叔孙通这样的作法不为人们所服,但在那个时代下,他也是迫于无奈,也是一种生存之道,不过,我们却不能够否认恭维的作用。

我们一直在谈述如何捧高他人给人面子的方法,或许有些读者会认为那样的做法实在令人羞赧,而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

其实,在某些时间、场所,人们的确不能坦然对他人说出礼貌性的赞美之辞。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换个方式来表达,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超出所期望的效果。

这个诀窍就是“贬低自己”。读者都乘坐过翘翘板吧!如果一边贴地,翘翘板的另一边必定是荡在高空。这种“翘翘板原理”同样也能应用在人际关系上,亦即适时地贬低自己,将能相对地捧高对方。即使是不善言辞或不善于称赞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高捧他人的目的。

进一步说,如果对他人采取轻视的态度,这对自己绝无半点儿好处。因为你刺伤他的自尊心,他会在极自然地情况下对你产生敌意。影响所及,你的人际关系必定一落千丈,连带造成你事业发展的不顺利。

比方说,当我们参加某店铺的开幕庆祝会时,即使那是一家不怎么样特殊的店铺,我们也要依场合不同来为庆祝会增添一些喜气。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地说:

“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经营的那家店,门没做好,窗户也是一大一小的。”

这样将对方和自己作具体的比较,并技巧性地批评自己略逊对方一筹,对方将因被人高捧而兴起优越感,而他心中的舒坦自是不可言喻。

相反地,如果以轻视的口吻对主人说:

“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儿会比较好。你们下次整修时可要记住啊!”当对方在自己店铺的开幕庆祝会上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批评,一定会大感不悦,从此对你产生敌意,这就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要承受的恶果。

用户是上帝,这样的说法目前已得到了商界的普遍认同。海底捞一线员工发自内心的个性化随机服务,才是真正能够留住人心的、非标准化的“顶级服务”。最让人惊讶的是,你在这里消费时会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你消费的不是餐饮,而是对方热忱的心!这个叫“海底捞”的火锅企业,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服务”的既有认识。

在成为中国餐饮百强之前,作为“火锅之乡”的川渝本地人,也很少听说过四川有一家知名火锅叫“海底捞”。其实,它在京沪两地红透半边天、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各种研究文章充斥众人眼球之前,只不过是四川简阳的一家小店。

在许多人看来,海底捞颇有些“一夜暴富”的味道。很少有人知道,它已经在“服务胜于产品”这条道路上默默坚持了15年。

张勇的创业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1994年,身为拖拉机厂电焊工的他,在街边摆起了四张桌子,开始卖麻辣烫。这就是海底捞的前身。

创立之初,海底捞生意并不好。冷冷清清几天过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拔客人。让他没想到的是,结账时客人竟然一致评价:味道不错。

等客人一走,张勇品尝了一下自己做的火锅,发觉底料中放入了过多的中药而味道发苦,简直难以入喉。这样的火锅也能得到客人的好评?张勇反复思忖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优质的服务,弥补了味道上的不足。

认定了这一点,张勇更加卖力,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他都二话不说,一一满足。其独创的招牌接待动作:右手抚心,腰微弯,面带自然笑容,左手自然前伸作“请”状,今天在海底捞仍随处可见。

凭借一腔热情和体贴入微的服务,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阳已经是家喻户晓。

1999年,张勇决定绕道诸侯争霸的川渝两地,直接到外地发展。“海底捞”走出简阳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

踌躇满志的张勇派出得力助手杨小丽“出使”西安,出人意料的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泼辣果敢的杨小丽来到西安后不久,竟然向张勇提出辞职,理由是,“西安方面的合伙人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我们服务的传统被全部放弃了。”初来乍到的海底捞接连亏损,眼看着就要把张勇辛苦积攒下来的老本赔个精光。危急关头,张勇果断要求合伙人撤资,让杨小丽全权负责,重拾海底捞的核心理念——服务高于一切。

得到充分的授权后,杨小丽开始向客人提供大量的“特色服务”,对待客人超乎寻常的热情和耐心。这样一种“高成本”的运作方式,让海底捞在西安迅速声名鹊起。短短两个月内,居然扭亏为盈!

2003年,“非典”肆虐,餐饮业陷入低谷。海底捞自然难以幸免,营业额直线下降,昔日宾客满座的火锅店变得冷冷清清。作为西安店的经理,杨小丽又开始寻思对策:客人不愿进店就餐,我可以给客人送上门去。

紧接着,杨小丽就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关于海底捞火锅外卖的消息。送火锅上门,这很新鲜,海底捞的订餐电话立时响个不停。为了送货方便,海底捞将传统的煤气罐更换为轻便的电磁炉。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设备。如此“火锅外卖”,还被《焦点访谈》作为餐饮行业在“非典”时期的重大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海底捞,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拥有超乎一般餐饮店员工所能得到的权力:200万元以下的开支,副总可以签字;100万元以下的开支,大区经理可以审批;而30万元以下的开支,各个分店的店长就可以做主。

就连普普通通的一线员工都大权在握:他们可以赠送水果盘或者零食;如果客人提出不满,他们还可以直接打折,甚至免单!

在张勇的理念中,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在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海底捞特色”日益丰富。2004年7月,海底捞进军北京,开始了一场对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服务的颠覆革命。

在每一个海底捞的办公室里,墙上都会贴着一张“金点子排行榜”,这就是海底捞思想火花的来源。每个月,由各大部长、片区经理组成的创新委员会会对员工们提出的创意服务做出评判,一经评上就会推广到各个分店,员工可以获得200~2000元不等的奖励。

员工们的自觉与热情来自于张勇一个最朴素的思想: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他们的重要性远超于利润,甚至超过了顾客!

在海底捞,每天两班倒的员工,白班的一直会被安排上白班,晚班的一直会上晚班。这样员工不需要被迫改变作息时间来适应。这样细心的安排还包括:员工宿舍离工作地点不会超过20分钟,全部为正式住宅小区,且都会配备空调;有专人负责保洁以及洗衣服;公寓甚至配备了上网电脑;如果员工是夫妻,则考虑给单独房间……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万元人民币。

为了激励这些大多来自农村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海底捞有一个传统,是将员工奖金中的部分直接寄给他们的父母亲人,虽然每月只有400~500元,但这让员工的家人也分享到了这份荣耀。

海底捞有近6000名员工,流动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而中国餐饮业的平均流动率为28.6%。与此同时,海底捞4年只开出了近40家,这与其单店上千万的年营业额和每晚3~5台的翻台率是极不匹配的。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海底捞的每个店都必须保证30%左右的老员工“压阵”。在这一点上,张勇非常清醒:“支撑海底捞发展的根本,从来不是钱,而是员工。在没有培养足够合格员工之前拿钱拼店数,是失去顾客进而让海底捞品牌消失的最快死法。”

在海底捞,顾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觉”,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有食客点评:“现在都是平等社会了,让人很不习惯。”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征服了绝大多数的火锅爱好者,顾客会乐此不疲地将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和心情发布在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捞,一种类似于“病毒传播”的效应就此显现。

如果是在饭点,几乎每家海底捞都是一样的情形:等位区里人声鼎沸,等待的人数几乎与就餐的相同。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底捞等位场景。

等待,原本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海底捞却把这变成了一种愉悦:手持号码等待就餐的顾客一边观望屏幕上打出的座位信息,一边接过免费的水果、饮料、零食;如果是一大帮朋友在等待,服务员还会主动送上扑克牌、跳棋之类的桌面游戏供大家打发时间;顾客可以趁等位的时间到餐厅上网区浏览网页,还可以来个免费的美甲、擦皮鞋……

待客人坐定点餐的时候,围裙、热毛巾已经一一奉送到眼前了。服务员还会细心地为长发的女士递上皮筋和发夹,以免头发垂落到食物里;戴眼镜的客人则会得到擦镜布,以免热气模糊镜片;服务员看到客人把手机放在台面上,会不声不响地拿来小塑料袋装好,以防油腻;每隔15分钟,就会有服务员主动更换客人面前的热毛巾;如果客人带了小孩子,服务员还会帮客人喂孩子吃饭,陪他们在儿童天地做游戏;抽烟的客人,服务员会给他一个烟嘴,并告知烟焦油有害健康;为了消除口中异味,海底捞在卫生间中准备了牙膏、牙刷,甚至护肤品;过生日的客人,还会意外得到一些小礼物……如果客人点的菜太多,服务员会善意地提醒客人已经够吃;随行的人数较少,他们还会建议客人点半份……

这就是海底捞的粉丝们所享受的“花少的钱买到星级服务”的全过程。毫无疑问,这样贴身又贴心的“超级服务”,经常会让人流连忘返,一次又一次不自觉地走向这家餐厅。

海底捞的案例再一次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以前所倡导的标准化尽管规范而严谨,却是冰冷而缺乏人情味的。而发自一线员工内心的个性化服务,才是能够留住人心的“最顶尖的服务”。大道至简,这一条朴素却极难真正贯彻的真理,正是海底捞的成功秘诀。

二、站在别人的立场做自己的事情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知己”与“知彼”相比较,“知彼”更重要。面对生死相敌的对手,这一条则更为重要。伟大的斗士都是不会随便轻视他的对手的。要做到“知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创建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交往之间,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他终于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学。凭借这条哲学,他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突飞猛进,人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愿意做他的朋友。

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就与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这条哲学很简单: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故事是这样的: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有关当局已经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他们不想让他伤害自己(他们要留着他,以后有用)。这个不幸的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他提着裤子,不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腰带,而且因为他失去了15磅的体重。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是些残羹剩饭,他拒绝吃。但是现在,当他用手摸着自己的肋骨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味。他喜欢万宝路这种牌子。

通过门上一个很小的窗口,他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这个囚犯很想要一支香烟,所以,他用他的右手指关节客气地敲了敲门。

卫兵慢慢地走过来,傲慢地哼道:“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万宝路。”

卫兵错误地认为囚犯是没有权利的,所以,他嘲弄地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

这个囚犯却不这么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自己有选择权,他愿意冒险检验一下他的判断,所以他又用右手指关节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

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地扭过头,问道:“你又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道:“对不起,请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烟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让我醒过来,我就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决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会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卷入的事件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卫兵会从小窗里塞给他一支烟吗?当然给了。他替囚犯点了烟了吗?当然点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卫兵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得失利弊。

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或者叫弱点,因此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获得一支香烟。

松下幸之助先生立刻联想到自己:如果我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不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了吗?

仅仅是转变了一下观念,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松下先生立刻获得了一种快乐——发现一项真理的快乐。后来,他把这条经验教给松下的每一个员工。

实际上,我们仔细地思考一下,不难发现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别人来做的。光有正确的知识和成功的渴望是不够的,你必须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

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利用别人的观点来体验世界。在商业界的人们需要有优秀的“心理外围的远见”,就像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合作起来有全场意识,知道每个队员在哪里,知道每个人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得分。每个队员都利用自己得分失分的统计来判断自己的“比赛”,但是如果他们不为队里做事,他们的判断永远称不上“伟大”。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或有同情心并不意味着需要特别能妥协。事实上,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或有同情心是纯粹中性的。15世纪的政治家马基雅维里就精通此道。他的名篇《王子》(The Prince)中写到:“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将要怎样,只有少数人知道你是怎样的。”换句话说,同情心不仅赢得别人的赞赏,也是竞争的优势。

理解别人的观点,可以帮助你有保留地、准确地、聪明地使用你的权力。约束自己的能力和直接地、强烈地采取行动同样重要,就像刹车和发动机同样重要一样。敏锐地、熟练地采取行动既可保存你的“实力”,又可以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就像使用车驾驶系统。一个训练有素的网球手,通过了解对方的打球风格来判断他的下一次击球位置,这样自己就可以保存实力,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地得分。在工作中,你可以“花”更少的“资本”更加容易地达到目标。最伟大的胜利,不是使用暴力,而是说服对手站到自己这一边。

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替别人考虑。在生活中,他们很早就发展了心理上关心和同情的能力,后来又在社会上、工作中使用这种能力。替别人考虑的能力可以学会或通过教育掌握,但是它需要细心和不断的努力。

想象一下,你在会议室中和你的老板及三位同事开会,你在做一个使你兴奋的项目的提议。它涉及到为你公司增加新的服务项目,这个新的项目是你的主意,你已经想了很久,花了很长时间做出细节,计算了所需的费用,你将要管理这个项目。在座的每个人对你的提议会有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个也许对它的新颖和潜力感兴趣;另一个担心它对成本的影响;还有一个会担心新项目对自己项目的影响。你将需要在座的每个人支持才能去做这个项目,而且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同事要和你一起做。他们也许会有很大兴趣去做,也许不会。这也许意味着一个很大的牺牲,他们要从现在的项目中挤出许多时间,每周要有几天加班,才能将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其中一个也许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技术主管。他想的是你的项目对他手下的一线工人的影响,他比你清楚操作流程和大公司内进度的相互影响。

另一个是有自己的提议的同事,但是她的提议在下个月才能有些眉目,担心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上两个项目。她很友善,也很能干,但是你和她之间有不公开的竞争意识,因为你们同期加入公司。

还有一个是公认的冲动的家伙,如果不是他做得很好,几年前就应该被辞退了。他要么彻底反对,要么完全赞同。他反对你的时候,就是问一些具体困难的问题,而且他什么问题都会问。

最后,你的老板,担心对本部门预算影响,她知道到现在已经超过预算5%了。她也知道最后两个季度你的新计划赚到的钱可以在年底前彻底抵消超预算的部分;她也知道自己就要升职了,要安全一点,不冒风险呢,还是要再创新?(这时,她上司的心理也在影响她)

如果你要成功,你就需要所有人同意你的提议,并且改变一下他们现有的工作习惯,帮助你完成你的提议。重要的是,如果你进屋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些,你和你的提议就有麻烦了。

如果你没有从在座每个人的眼中看到对你提议的赞同,你的项目就不太可能被接受。你工作中的其他事也是这样,不论你是承担新的责任还是有新的建议,如果你没有培养和这些人的关系,不知道他们的兴趣、动机、价值观、目标和个性,人家就不买你的账。涉及到其他人时,你要了解以下这些事:

什么样的工作让他感到兴奋,有热情;

什么样的回报激励着他;

他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风格;

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什么是他工作日程上最重要的工作。

“但是我可不是合格的心理学家”,你会说,“我是市场部经理”。这是我们听到的大多数客户的担心,好像他们害怕了解同事的动机和个性,然后用在工作中,就像没有行医执照而开药方一样。但是每个专业人士都应该是心理学家,每个雇员和经理都应是心理学家。工作由人做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每天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大的乐趣,也很有价值。问题不是你是否想成为心理学家,而是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学家。

成为好的心理学家最大的障碍是设想。这表现在以自己的心理(愿望、价值、兴趣、感觉等)去看别人,而不是从对方的心理出发去看他们,我们应该知道对于同样的事情他们和自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工作,对不同的人就意味着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不是为了同样的原因来做同样的事。

我们都做设想,这是人类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世界的本能。真正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它是需要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技巧。有的人利用自己的“直觉”去了解别人。直觉,有时可以误导。直觉是我们经验和观察的综合,有时完全正确,有时完全错误。如果完全错误,设想就超过实际,破坏了其真实性。

我们不能指望人们总是按他们最大的兴趣去工作,有时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最大兴趣是什么,有时人们又下意识地走自我毁灭的道路。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同事和客户,我们就需要增加对“本质”直觉的工具以便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很多人都很应该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父母也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给了孔融,孔融摇了摇头,却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那个大的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还比你小呢?”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为佳话,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要懂得谦让、礼貌,更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我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第一步。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我们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更不要期望别人去做这件事。

因而,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家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我们都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要学会理解别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既让别人感到欣慰,也显得自己宽容,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便是这样多滋多味,看我们如何去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互相宽容、理解、信任,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智者云:“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理解、一种宽容。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变成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你视线中。在各种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对于围棋高手来讲:对方好点就是我方好点,一旦知道对方出什么招,大概就胜券在握了。

当然,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运用这条规则,这是导致他们人生失败的一大原因。可是,也许他们至死都不知道,由于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他们丧失了许多可以成功的机会,因为没有人教他们。

三、世事不外乎“管理”两个字

世事纷乱复杂,很难找到一个头绪,很多人总会在生活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从而使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每天都处在疲倦的状态中。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找到生活的头绪,那么我们就会在生活中发现无比美好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理顺人生:

1.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有条理

一位商界名家将“做事没有条理”列为许多公司失败的一大重要原因。

工作没有条理,同时又想把蛋糕做大的人,总会感到手下的人手不够。他们认为,只要人多,事情就可以办好了。其实,你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人,而是使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率。由于你办事不得当,工作没有计划、缺乏条理,因而浪费了大量员工的精力和体力,吃力不讨好,最后还是无所成就。

没有条理、做事没有秩序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大的成就。

大自然中,未成熟的柿子都具有涩味。除去柿子涩味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无论你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花一段时间来漤熟。如果你不等一定的时间就打开,就没法使柿子成熟而除去涩味。这么说来,叫猴子去等柿子成熟,似乎不可能。因为猴子会经常打开来瞧瞧,甚至咬一口看看,于是它就没有希望尝到甜柿的滋味了。

任何一件事,从计划到实现的阶段,总有一段所谓时机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它自然成熟的意思。无论计划是如何正确无误,总要不慌不忙、沉静地等待更适合的机会到来。

假如过于急躁而不愿等待的话,经常会遭到破坏性的阻碍。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有耐心,压抑焦急不安的情绪,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假若连最起码的等待都做不到,和猴子也没有什么分别。

一位企业家曾谈起了他遇到的两种人。

有个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表现得风风火火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的时间,时间长一点,他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着他的时间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工作安排七颠八倒,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为杂乱的事情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是一团槽,他的办公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堆。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安放。

另外有一个人,与上述那个人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显出忙碌的样子,做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祥和。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种东西安放得有条不紊,各种事务也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对于重要的信件立即就回复,并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尽管他经营的规模要大过前一种商人,但别人从外表上总看不出他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他每件事都办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着全公司。于是,他的每一个员工做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公司一片生机盎然之象。

你工作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有理,在办公室里绝不会浪费时间,不会扰乱自己的神志,办事效率也极高。从这个角度看,你的时间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业也必能依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

厨师用锅煎鱼不时翻动鱼身,会使鱼变得烂碎,看起来就不会好吃。相反,如果只煎一面,不加翻动,将可能粘住锅底或者烧焦。

最好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摇动锅子,或用铲子轻轻翻动,待鱼全部煎熟,再起锅。

不仅烹调需要秘诀,做其他任何事也是如此。当准备工作完成,进行实际工作时,只需做适度的更正,其余的应该让它有条不紊、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

人的能力有限,无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对准备工作尽量做到慎重研究、检讨的地步,至少可以将能力作更大的发挥。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唯有那些办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而那种头脑错乱,做事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的人,他和成功永远都会擦肩而过。

2.学会利用自己的时间

每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人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工作却相差悬殊。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总是事倍功半,会利用时间的人则可事半功倍。如何才能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呢?

(1)对时间进行计划管理。

对时间的使用不能干了再算,而要算了再干。把要完成的工作按小时、按天、按周的先后时序排好,然后按计划逐个完成。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将工作安排得紧张而有节奏,并尽力把不可控时间转化为可控时间,善于在不可控时间内处理事务。使用时间最忌把时间切成零星的碎片,要尽量把自己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时间的多少要依工作的需要而定,集中得过多,也会造成浪费。一般来说,时间集中较多的人,往往是时间利用率最高的人。

(2)对时间的使用也要计算成本。

凡是劳而无功或得不偿失的事尽量不去做。计算时间的单位不要用小时,而要用分钟。越小越有助于督促自己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假定一个部门平均每人月收入400元,这400元占每人每月创造新价值的27%,则每人每月创造新价值为400÷27%≈1482元。每人每天工作7.5小时,每月工作23.5天,则每人每月工作时间为7.5×23.5×60=10575分钟。每人每分钟创造的价值1482÷10575≈0.14元。

如果办一件事,需要3个人工作5天,则办此事的成本为3×5×7.5×60×0.14≈945元。

(3)善于区分重要工作和一般工作。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工作要分轻重缓急。工作一般分三类:急件,必须马上办;优先件,尽量去办;普通件,有空去办。应把主要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去,抓住了关键性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4)利用最佳状态去办最难和最重要的工作。

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精力状况是不一样的。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和其他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明显的时间规律。人的智力、体力和情感都显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也就是人体内“生物钟”的作用。管理者应该找出自己在一天中什么时间工作效率最高,要充分利用自己效率最佳的工作时间来处理最重要和最难办的工作,而把精力稍差的时间用来处理例行公事的事情上。

(5)把常规的工作标准化。

经常性办理的工作,应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照章办事。同样的问题出现后,把具体情况和处理办法写下来作为日后处理同样问题的范例。这些范例经过逐渐修订改进而形成标准化,这可使领导者摆脱琐事的纠缠。领导者要保持优化的工作秩序,应考虑好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使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逐步规范化,不能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更不能顾此失彼。

(6)抓住今天,不唱明日歌。

只有当天完成当天的任务,而不是拖延到明天,时间利用率才能提高。日本效率专家桑名一央指出:“昨天已是无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预约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货币,只有此时此刻才具有流动性。”

立足“今天”,珍惜“今天”,凡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能推到明天。明朝文嘉有《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主,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做人今日始。”

(7)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时段,在两件事之间的空余时间。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可以增加工作密度,加快工作节奏。

(8)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做任何事情,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便缩短时间。有成效的主管并不感到肩上的担子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相信自己的时间是充分的,总认为还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

(9)复合工作法。

人的大脑是划分区域的,如听觉区、视觉区、语言区……各个区域有不同的使命,据说可使两个以上的区域同时兴奋起来,因此有些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有些应酬或不重要的会议,领导者不去又不行,去了又觉得浪费不少宝贵时间。这时可一方面表面应酬,另一方面思考其他工作。

(10)有效地利用节约时间的工具。

如个人备忘录、台历、工具书、通信簿、计算器、电话、电子邮件、DVD机、录像机等。工具齐全、适用,用起来方便、顺手,就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3.经营好你的人际关系网

人们处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当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疑给人增添了新的压力,那么,该怎样经营好你的人际关系呢?

(1)处理好各种关系。

对上司:上司一般都把下属当成自己的人,希望下属忠诚地跟着他,拥戴他,听他指挥。所以要在上司面前讲诚信,讲义气,敬重他,便可得到上司的赏识。在与上司的相处中,谦逊还是相当重要的。谦逊意味着你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他人,有向上司请教学习的意向,意味着“孺子可教”。谦逊可让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帮助你更好地成就事业。

对同事:对同事不能太苛求,对每个人都一样友好。任何人日后都可能成为你的好朋友,重要的工作伙伴,甚至变成你的顶头上司,所以千万不要预设立场,认为他今日不是个重要角色就忽略他的存在,同时,也不要随便听信别人的闲言碎语,让自己保持一个开朗的胸襟,以眼见的事实客观地去评断每一个人。

对下属:多帮助关心下属。对下属要坦诚,善意地表示接近的良好愿望,使下属感到受尊重、被重视,不仅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还能对领导的思想修养、工作作风、领导意图有所了解,下属对上司习惯性的心理距离由此逐渐缩小。

对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超过你时,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露齿一笑,既有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又有一个豁达的好心情,还担心败北吗?说不定对手早已在心里向你投降了。

(2)人际交往中需要真诚。

且不说在亲情交往中需要真诚,那是情理中的事,就是在复杂社会交往中,也非常需要真诚。比如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人:长期共处,但还未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如果将自己内心隐藏的话和盘托出,难免会走漏风声,陷自己于不利之境。所以,在交往中,也要注意把握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有些时候可以说得圆滑一些。但是,当对方是我们能够信赖的人或长期共处而又能保守秘密的人,比如亲朋好友、同事、同学都可以成为我们说知心话的人。虽然以前自己与一些人从来没有说过知心话,那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在自觉认同和承受着社会给我们造成的隔膜。对这样一些人,我们可以先试着说出我们真诚的话语,或许会收到将心比心的意外收获。总之,人际交往中还是要多一些真诚。

(3)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

多认识些带圈的朋友,意思是多认识一些朋友多的人。每个人的人际网是不一样的,朋友身边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这就如同数学的乘方,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人际网,速度是惊人的。

假如你认识一个人,他从来不跟你介绍他的朋友。但另外一个说:“下星期我们有个聚会,你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吧。”你到了那个聚会,发现这些人都是五湖四海的人。带圈子来的人和不带圈子来的人的附加值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在人际网中,朋友的介绍相当于信用担保,朋友要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就意味着朋友是为他做担保。基于这一点,你可以请你的朋友多介绍他的朋友给你认识。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弥补我们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不足。

(4)和成功人士交朋友。

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非常聪明,而且一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因此,对于别人的能力应该也有相当的判断力。所以,就像打棒球一样,想要打进大联盟,本身一定要够实力。要把自己也当作同样成功的人,才更好地与成功人士接触。经常参加些商展或商业年会等活动组织,进入这群人的世界,并且让他们认识你自己。

(5)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要建立好关系网,在心态上要成为一名自愿者。如果不是出于自愿的话,你就不会尽全力去经营,也就不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良好的心态,心中充满善意,你在和其他人的共同行动中,就会得到肯定的反应。对自己充满信心了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分享快乐。

经营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只要想能为别人做什么。这才是建立关系网的艺术。有一个做药品销售的业务员,每年的收入很低,但是他生活得像一个百万富翁,因为他有巨大的关系网,他始终在帮助着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