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32051900000048

第48章 绍熙初政,不孝子登基

一个统治者,连最基本的人伦纲常都不遵守,怎么会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光宗在位期间全然不像父亲孝宗皇帝那样锐意进取,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的代表。

孝宗皇帝赵昚即位后,发动了对金的“隆兴北伐”。虽然北伐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南宋的不利局面。此后,他又在南宋内部屡有改革举措,只可惜由于北伐失败的打击加之许多政令实施不利成果都不大,以致于孝宗逐渐对政事产生了厌烦的心理。高宗死后不久,孝宗皇帝也打算效仿高宗,退居到幕后,因此,便匆匆忙忙地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惇,即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的皇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赵惇是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儿子,生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孝宗即位时被封为恭王。乾道元年(1165年),他的大哥邓王被确立为太子,这样一来,赵惇根本没有任何登基称帝的机会,但就在赵惇失望之时,太子于乾道三年突患重病,病情逐渐加剧,不久便死去了。

这给赵惇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便暗下决心准备在皇位争夺战中获胜。他在太子死后立刻像换了一个人,每日习文练武不辍,并在王府中与侍讲的官员评论历代王朝的功过得失,时常发表惊人的见解,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连侍讲官员都自叹弗如。但孝宗此时仍在不断考察诸皇子,并没有马上确立太子。几年后,太史呈报说天象变化,应确立太子。这时,宰相也乘机请求皇帝及早确立储君。就这样,恭王赵惇被册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太子赵惇。

赵惇即位后,孝宗并不甘心完全放弃对朝政的内控,禅位前安排自己信得过的老臣周必大出任左相,作为一种平衡,安排赵惇潜邸旧臣留正为右相。赵惇一上台,就不愿再受太上皇摆布,提拔亲留怨周的何澹为谏议大夫。何澹一上任,首攻周必大,赵惇顺水推舟将其罢相,升任留正为左相。

赵惇即位次年,改元绍熙,史称绍熙初政,后世评其“宜若可取”,实际情况是言过其实。光宗虽多次下诏求言,却是只做听众而缺少行动,有臣子就一针见血地说他“受言之名甚美,用言之效无闻”。在任用台谏上,赵惇既出于私心选用了何澹,也严加甄选,任命了刘光祖、彭龟年等人,可谓正邪并用。至于薄赋缓刑,见诸本纪的“下诏恤刑”、“后殿虑囚(审问囚犯)”,不过是虚应故事;减税、节用、理财之举,或杯水车薪,小惠未遍,或有始无终,言行不一,总体上无甚可取。

另一方面,赵惇初政,有违明君之德的嗜好却逐渐暴露。他对优伶歌舞,市井段子,非常感兴趣,时时召来演出,乐此不疲。他原先就嗜酒,如今更是饮宴无度。

太学生余古知道了这些情况,就趁着下诏求言,在封事里以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和宠昵伶官的唐明宗作为类比,进行劝谏。此谏触到了赵惇的颜面,他再也顾不得维护纳言好谏的形象,一怒之下,将余古押送筠州,让他边受监管边学习。

不仅后宫生活不检点,登上了帝位的赵惇,还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必要装出“孝子”的模样来讨孝宗的欢心了。即位之初,他也曾仿效孝宗侍奉高宗的先例,每月4次朝见重华宫,偶尔也会陪孝宗宴饮、游赏,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开始找借口回避这种例行公事,父子间的隔阂逐渐显现出来。

光宗赵惇只有一个儿子赵扩,时封嘉王,是皇位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宰相留正劝赵惇早日立储,赵惇便听从建议去找太上皇,不料孝宗对他说:“当初按例应立你二哥,因为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你。而今你二哥的儿子还在。”意思很明白,孝宗赵昚认为长子赵愭绝后,皇位应该再回到次子赵恺一系。孝宗这一安排原因有二:其一,弥补对赵恺的歉疚心理;其二,他发现嘉王“不慧”,而赵恺之子嘉国公赵柄早慧。赵惇在大义与情理上,不能回驳太上皇,内心却有极大的怨怼,这给两人的父子关系划出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绍熙五年,孝宗得病,赵惇一次也没有入宫探视。亲生儿子冷落自己到这种地步,孝宗心中充满了失望、悒郁与悲伤,病情急转直下。五月,孝宗病重。太学生们听说赵惇此时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并不过宫省亲问疾,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其中两句说“周公欺我,愿焚《酒诰》于康衢;孔子空言,请柬《孝经》于高阁”,辛辣地讽刺了赵惇的不孝无德。

朝廷大臣也因赵惇不从劝谏而倍感失望,纷纷上书自求罢黜,居家待罪,“举朝求去,如出一口”,而赵惇统统下诏不准。留正等大臣再三恳请赵惇过宫探视孝宗病情,赵惇不听,拂衣而去。留正紧拉赵惇的衣裾,苦苦进谏,赵惇仍不为所动,自回内宫,群臣只得恸哭而退。都城百姓对赵惇的强烈不满,至此也达到了顶点,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曾经藏在心里的愤怒,现在则“勃勃然怒形于色矣”;过去只是私下里议论,现在则“嚣嚣然传于道矣”。

当年六月,孝宗驾崩,赵惇仍然不顾百官奏请,连丧事也不肯主持,只得由太皇太后吴氏代其主丧。事实上,赵惇内心深处仍然畏惧孝宗,他不相信孝宗已死,认为这是一个篡夺自己皇位的圈套。他不仅安居深宫,宴饮如故,不为孝宗服丧,并且担心遭人暗算,时刻佩剑带弓以自卫。然而,正在这位不孝的皇帝终日提防自己已故的父亲的时候,他却万万没有料到,皇位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悄悄地取代。绍熙五年七月,嘉王赵扩在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大臣赵汝愚、韩宅胄等人的拥立下即位。

赵惇在争夺皇位时善于伪装自己,孝宗赵昚竟没有识破他的假面具,最终使这样一个无能又不孝的儿子登上了皇位。这是宋孝宗的悲哀,也是整个赵氏家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