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32051900000040

第40章 苗、刘之变:宠信奸佞的后果

苗、刘之变,既反映出赵氏家族“安内重于攘外”等祖宗法度的腐朽没落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的发展;也是昏庸的宋高宗宠信奸佞的后果。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后,为了躲避金军的追击,四处逃窜。在罢免了李纲后,他决定南逃扬州。到了扬州后,宋高宗不思进取,一意享乐,以内侍省押班康履为首的宦官更是骄恣用事、妄作威福,引起了将领和大臣们的不满。金兵追到扬州后,宋高宗又狼狈地逃窜到杭州。当时朝野上下对奸臣黄潜善和汪伯彦十分不满。两人担任丞相以来,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正是他们的一心求和、不修装备,才导致了金军的南下和宗室的四处逃亡。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宋高宗不得已罢免了黄、汪二人。

但在罢免二人后,昏庸的宋高宗竟升任主张逃跑的王渊为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是个生性暴躁的人,他一向庸碌无为,毫无威望。在逃跑时,他为了逃避责任,甚至冤杀部下抵罪,使得大臣们都对他愤恨不已。这次王渊无显功却骤迁要职,使得将领们更加的不满。他们有的找高宗论理,有的则在私下里愤懑不平。这其中尤以苗傅和刘正彦为最。苗傅自负是世代为将,不愿久居人下;而刘正彦则是数次立下大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赏赐。并且,当二人听说王渊的升迁是勾结宦官的结果时,更是按捺不住,便密谋发动兵变,决定先斩王渊,再杀宦官。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五日,苗傅派幕僚王世修带领伏兵隐藏在城北桥下,当王渊早朝后由此经过时,伏兵突起,把王渊拖下马来。刘正彦大步走到跟前,手起刀落,以勾结宦官谋反的罪名当即把王渊斩首。接着,苗、刘又率兵捕杀了一百多名内侍,然后,直逼赵构所在的行宫。赵构听说有人发动政变,顿时手足无措,正准备出宫避乱,苗、刘二人已经杀进宫来。赵构没有办法,只好壮着胆子质问到:“我没有对不起大家的地方,你们为何要叛乱?”苗傅满脸杀气的厉声答道:“陛下轻信中官,赏罚不明。王渊是个怕死的胆小鬼,靠着贿赂宦官竟然升任高官,而我们劳苦功高却没有任何赏赐。王渊已经被我们杀了,请让我们再杀了康履他们,以谢军民。”赵构想采取缓兵之计,就让他们回去等消息。但是苗、刘二人并不上钩,强硬地要求赵构交出康履。康履的确是赵构的心腹,但为了丢卒保帅,赵构只得忍痛交出康履。苗傅当场手起刀落,把康履斩首。

这时,赵构虽然心里对他们痛恨不已,但表面却不敢表露出来,为了不扩大事态,赵构当场宣诏升任苗傅御营使司都统制,刘正彦为副都统制。赵构本以为事情该结束了,然而,苗、刘等人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趁机胁迫赵构传位于3岁的皇子赵敷,并改元明受,接着,又请隆佑太后(即元佑皇后)垂帘听政。

苗、刘威胁赵构写下退位诏,赵构刚开始时执意不写,身边大臣暗示他说,先暂且忍让,日后再行更改。赵构眼看无计可施,只好写下了诏书,禅位给3岁儿子,并请太后训政。第二天,皇太子赵敷即位,隆佑太后垂帘听政。尊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居显宁寺,改称睿圣宫。加封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的“苗、刘之变”,也被称为“明受之变”。

苗傅和刘正彦发动政变后,本该说明真相以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然而,苗、刘既没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也缺乏应急应变的机智和才能,他们政变后既没有提出足以鼓舞人心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和杭州其他地区的将领取得联系,因而,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南宋大臣和将官的广泛支持。当时,许多实力派将领还是拥护高宗的。当得知苗、刘之变的消息后,拥护高宗的张浚和吕颐浩立即起兵讨伐苗、刘,并且得到了御营前军统制张俊、韩世忠及刘光世的支持。张俊、韩世忠还先后领兵至平江,听候张浚调遣。不久,吕颐浩、张浚、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联名传檄中外,声讨苗、刘。接着,联军以韩世忠为前锋、张俊翼之;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张浚总中军,从平江大举出兵讨伐苗、刘。

苗傅和刘正彦听到消息后,十分恐慌,他们毫无主见,便轻信宰相朱胜非的劝说,调头又请高宗复位。同年四月初一,苗傅和刘正彦拥护着宋高宗返回行宫复辟,和隆佑太后御前殿垂帘听政,并恢复建炎年号,赵敷重被立为皇太子(后于八月卒)。

苗、刘本以为高宗复位后,勤王军应该停止行动。然而,张浚和吕颐浩得知高宗复位后,仍然继续进军。苗、刘二人见抵挡不住,便带着精兵两千人趁夜从涌金门逃跑了。苗傅和刘正彦出逃后,宋高宗愤恨难消,就命令尚书省立刻下令各州县捕捉,接着,又悬重赏缉拿,而且任命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率领军追讨。

苗、刘仓惶出逃后,一路经过浙西来到了福建浦城。但很快刘正彦就被韩世忠俘获了,苗傅见大势已去便仓惶弃军逃跑,隐姓埋名藏在建阳,意想不到的是却被当地的大土豪唐标诱捕了,后被送到了韩世忠那里。当时高宗赵构正在建康,于是,韩世忠就将二人押送到建康,宋高宗对两人恨之入骨,立刻就下令把他们处死了。

蒺藜陶弹加图:《二十四史》p456的Sa19实际上,苗、刘之变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为高宗宠信奸佞小人,分功不均的结果。然而高宗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相反,他开始对军队保持了警惕之心。这次政变虽然短暂,却给高宗留下了猜忌武人的心理阴影。这种心理对南宋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害怕武人功高盖主和尾大不掉的心理,使得宋高宗对以后的将领都保持着一种防范得心理。可以说,忠心耿耿的岳飞之所以被冤杀,与此不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