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32051900000029

第29章 蜀、洛、朔党争,不见硝烟的战场

贵族阶级内部为各自的利益而暗地勾结争斗,就像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最终酿成“朋党误国”的悲剧。

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重用守旧派的官员,用来更改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经过元佑更化之后,变法派的力量在朝廷中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守旧派的大臣也就掌握了朝廷的大权。这些反变法的大臣本来就有着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利益,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里团结起来,只不过是因为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反对王安石变法,将变法的各项施废除。当这个目的已经完成了的时候,原先隐藏在暗处的矛盾便逐渐地暴露出来,有着相同政治主张和政治利益的官员组成自己的小集团,也即“朋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扭曲事实,颠倒是非。这样,在宋哲宗早期,朝廷里便出现了著名的“蜀洛朔党争”。

司马光去世后,保守派内部失去了协调和震撼不同政见的领袖人物,保守派的成员就逐渐地以地域为主分化为蜀、洛、朔三党。其中,蜀党以蜀学派的创始人苏轼为首,主要成员有苏辙和侍御史吕陶等人;洛党以理学派的创始人程颐为首,主要成员有朱广庭、贾易等人;以御史台官员结为朔党的人数是最多的,主要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人。

最先爆发冲突的是程颐和苏轼。程颐由于司马光、吕公著的推荐,进为崇政殿说书,为11岁的哲宗皇帝讲经学。程颐为人迂腐刻板,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对赵煦严加管教,甚至还进谏:要皇帝左右的宫人、内臣都选45岁以上厚重小心之人,伺候起居;皇帝动静都要让讲经的官员知道。程颐以老师自居,对赵煦正色训诫,又主张一切用古礼,中书舍人苏轼讥讽他不近人情。这样程颐和苏轼之间就结下了矛盾。

元佑元年九月,保守派首领司马光病逝,而此时,朝廷的大臣却在为皇上颁布大赦诏令而举行朝贺。很多官员准备在庆礼结束之后去司马光家吊唁。但是,程颐却又一次以道学自居,认为不可以去,并且引经据典地说:“经书中是这样说的,孔子在一天里哭了就不会再歌。”当场就有人反驳说:“孔子说是哭则不歌,但是没有说歌则不哭。”苏轼接过话头,冷笑地讽刺道:“这个大概是枉死在西市上叔孙通制订的礼,而不是孔夫子的礼。”众人听后,无不大笑,程颐很下不来台,从此,两人的嫌隙更深了。程颐的学生右司谏贾易、右正言朱广庭就极力地寻找机会来弹劾苏轼,为老师报仇。

元佑元年十月,苏轼在为考试官职者所出的策问中,提出:“古时,周公和太公治理齐国、鲁国,但是,后世还是难免衰亡,并且告诉子孙这些治理方式是不能原封不动的奉行。所以说,即使大圣大贤的治理之法,也是不免会有弊端的。”又说:“我朝六圣(指的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以来,虽然治理的方式各自不同,但是都可以同归于一个仁字。”“如果现在还要效法仁祖的忠厚,则百官就有可能不再很好的履行他的职位,而至于敷衍了事;如果要是效法神考的励精,则百官就可能不能领会它的真实内涵,而使行政过于苛刻。”此话一出,立即被洛党人物抓住了。于是,朱广庭就攻击苏轼认为宋仁宗和宋神宗都不足以效法,是大不忠,随后又奏称苏轼曾经骂过司马光和程颐。但是在苏轼申辩之后,高太后没有治苏轼的罪。朔党的王岩叟等人,怕朱广庭因为此事被逐出朝廷,就上疏说苏轼虽然没有罪但是也不是没有过,一时间此事成为了朝廷的重要议题。尽管吕公著等人企图平息争端,但是王岩叟、朱广庭等人非要争出个是非。苏轼在元佑二年正月的一天,再次阐述自己的意见:“我经常的忧虑,非常害怕文武百官们会矫枉过正,而使神宗的励精图治,会逐渐地被破坏。担心数年之后,管理官吏的司法逐渐宽泛,理财的方法逐渐松弛,国防之事也会懈怠,当然还会有更多的忧虑,是无法表达的。”苏轼的这些的阐述,实际上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的不满。

当洛党人士贾易、朱光庭劾奏苏轼考试策问出题是讥讽仁宗和神宗的时候,蜀党人士也是不甘示弱,吕陶反攻贾易、朱光庭身为台谏官,不应假借事权报私仇。洛党贾易又劾奏吕陶与苏轼兄弟结党,并涉及文彦博、吕公著。高太后大怒,罢贾易谏官,出知怀州。御史胡宗愈、谏官孔文仲等劾奏程颐“汗下险巧,素无乡行,经筵陈说,僭横忘分”。八月,程颐罢崇政殿说书,出管西京国子监。

公元1089年,因为贬蔡确之事,三党之间又起纷争。蔡确在安州赋诗十章,被保守派指为讥讽高太后。高太后大怒,重罪将其贬谪新州。左相范纯仁向高太后建言,“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窜诛大臣”。蔡确被贬后,吕大防以为蔡确党盛,不可不治。谏官刘安世、吴安诗等因奏范纯仁也是蔡确一党,罢相出知颍昌。公元1090年,文彦博年老告退,吕大防为左相,朔党刘挚为门下侍郎,次年进为右相,但是两人又不和。御史杨畏依附吕大防,劾奏刘挚,刘挚被罢相,知郑州。朱光庭为刘挚辩解,也罢给事中,出知亳州。

就这样,保守派官员结为朋党,相互攻击,陷入一片混斗之中,“朋党之争”非但没有什么政绩可言,反而使当时的政治变得极其复杂,政治的内耗削弱了北宋的实力,为北宋王朝走向没落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