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25

第25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成长(8)

当我们了解到这样的现状后,一个新的问题又横亘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此执迷于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4.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们尝试着回答上一节末尾的问题前,首先要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相当简单的,孩子需要幸福感,尤其是当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他的父母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那么也许有的家长会质疑道——我已经给予了孩子最好的吃穿,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给他配备尽可能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这些是否已经足以让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必须引入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借以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生理上的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意味着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病了要吃药,困了要有房间让他睡觉。

安全的需求指的是保证自己免于灾难,不遭飞来横祸,而社交的需求是要有家庭、朋友、同学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所谓的尊重需求,指的是自尊、他尊,以及权力欲等,像我们的许多孩子都希望能当上班干部,每天在同学们敬佩的眼神中生活,即属于这方面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现在我们知道的,对于被家长悉心呵护的孩子来说,前三种需求基本不成问题,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身边人给予的尊重中,用最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事,继而得到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