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45

第145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23)

看到妈妈有些不高兴,小龙小声地为自己辩解:“爸爸都经常出去玩,而且每次花那么钱,我花的钱要比爸爸少多了呢!”

原来,是爸爸的“奢侈”行为刺激了小龙,最终成了小龙的模仿对象和“奢侈”的理由。

也许,小龙的爸爸参与的都是一些正当的人际交往活动,但他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呢?毕竟,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啊!

(2)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

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但不是全盘替代,合理的关爱与训练,才能调教出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俗语说“流汗的钱不会跑,流汗的孩子不会倒。”说明了勤俭乐观的孩子,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

(3)从启发中引导孩子感恩惜福

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4)培养孩子关爱他人

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情他,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

以上的4个问题,会给孩子性格及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影响。在经济方面,家长的启蒙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经济问题成了家庭争吵的导火索,那子女很可能会继承父母的行为,父母应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给予子女做出表率,切不能用钱来补爱、溺爱,否则会埋下唯利是图的种子。

本章后记

当我们探讨完这节后,来看下面的一个调查报告。

2004年,国家青少年成长教育相关机构联手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九个城市的少年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城市中6-15岁孩子拥有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可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钱,而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730元,按这一测算,发达城市小孩平均一年有大约1500元零花钱可以支配;在被问及“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使用零花钱”、“谁有零花钱支配权”等问题时,孩子们的回答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