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44

第144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22)

本来,“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看待周围世界的眼光应该是纯真而美好的,然而,因为长期面对很现实的成人世界,加上“大人”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进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以至于6岁的小孩子也学会了“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根据有没有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不但孩子理财教育中的大忌,而且对孩子心灵的成长和未来的人格塑造是十分有害的。

家长在日常生中的言行和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更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当家长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能做什么时,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

是的,“良好的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场所,优秀的父母是最理想的老师。”当一个孩子行为表现良好时节,人们常说:“这个孩子家教真好。”家教代表了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也让我们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父母真实的一面。

理性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小问题:

(1)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

家庭是个人生命的摇篮,也是教育最早最重要的机构,在耳闻目睹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人格成长最先、最有力的塑造者,父母应该注意个言行,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引导。

小龙上小学二年级,爸爸王勇是一家知名新闻机构的记者,工作多年来结识了很多“有头有脸”当然也更有钱的人物。这些朋友经常会邀请爸爸参加一些高档聚会、文艺演出、游泳等活动,而王勇每次参加完活动回来,都要向妻子和孩子描述场面多气派、饭局多少高楼,最终谁谁花了多少钱潇洒地买单……每次小龙都听得睁大眼睛和嘴巴。

渐渐地,小龙的妈妈发现小龙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每星期留给他的零花钱常常很快就花没了,而且一用完就向妈妈要。妈妈觉得很奇怪,就询问小龙的钱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小龙支支吾吾说出了实情:有一天偷偷和两个同学去了一次肯得基;有一次终于“狠心”买了自己一直想买的很贵的漫画书;还有一次是和其他同学一起,给一位过生日的同学买了一大蛋糕,还郑重其事地送上了一份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