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10

第110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6)

然而,认为孩子上学之后的教育工作,理应由学校全部承担的观点,毫无疑问犯了认识上的错误。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所形成的结果,假如没有这种学习的过程,各种行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庭是其走向生活的起点,更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也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的孩子在道德领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莫不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

毫无疑问的是,孩子在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其原因无非包含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家长对孩子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完全放弃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其二,家长主观上有这方面的意识,却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得其法,采用了不妥当的家教方法,使得孩子朝着愿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下去。

对于现阶段中国的家庭教育而言,这两方面的原因同时存在着,以至于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种种现象。特别是前者的存在,尤其令我们的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片空白的面貌。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的学习是最值得关心的事情,因此,孩子学业成绩的好坏,就成为了决定家长高兴或忧虑的关键。

基于这样的考虑,就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教育的重心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我们最常见到的情景是,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此,家庭教育就此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与此同时,在学校的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领域同样是一片空白。

我们看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强调学生的课程学习。把德育课程摆放在极度弱势的地位,甚至于一些不在考试范围内的课程,也同样不为学校所重视。

当家庭道德教育落入虚无、学校道德教育成为空谈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全面沦陷。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家庭中,家长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乏力,同样构成了孩子道德教育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