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31999500000018

第18章 民间建筑

传统民居中的楼、阁有什么不同?

楼,即重屋。在先秦习俗里面,重屋是不能住人的,此俗至今在一些农村还盛行。楼下住人,楼上堆放粮食杂物。因此先秦典籍中很少有“楼”字,而楼房的出现也比较晚,大约出现在战国后期。汉时才盛行起来。我国古代的楼房一般多为二层,形成传统的固定形式,南方有些地方的竹楼也是二层。

阁原为阁板之意,是为厨房贮藏食物的地方,汉代又指堂序外的两个夹室,即东夹西夹。但随着楼房的兴起,阁遂演变成供休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一般四周设木桶扇。至今仍著名的有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佛阁,宁波天一阁、故宫文渊阁等藏书阁。此外古代俗称女子的卧房为“阁”,出嫁则为“出阁”。

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指的是地坑院吗?

河南省陕县的陕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垂花门是怎样一种建筑形式?

垂花门是我国古建形式中常见的一种。在传统建筑中,垂花门一般出现在两进或两进以上院落的四合院中,位于正房与倒座房之间,体量不大,为单开间小式建筑,起分割和沟通内、外宅的作用。因其抱头梁前端穿过前檐柱向外悬挑,在悬挑的梁头下有一根柱头上雕有精美图案的垂柱,像倒垂的莲花,因此得名垂花门。

垂花门位于四合院的中轴线上,位置重要,地位很高。它的建筑体量虽小,但它的屋顶却要求与厢房等高。因而它的台基做得很高。台上边是迎送亲友行礼的地方,垂莲柱悬空,占天不占地,台面开阔,便于使用。这是它在功能上的作用。垂花门从外院看是座很具吸引力的华丽的门,从内院看却又像一座很平静的小亭子。此外,垂花门是房宅主人地位的象征,故其装饰性极强,它的各个突出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不论从正房,从厢房,或是走在游廊中看它,都很中看。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北京四合院闻名世界,是中国北方住宅建筑中一种传统的布局形式,又体现中国前堂后寝的礼制规格。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辽代,四合院就已经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现在北京大量存在的都是清代建造的四合院。四合院一般的布局是在东南西北四面建房,中间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除大门外,没有窗户或通道与胡同相连,四面房屋相对独立,有的彼此间有游廊相连。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而建,院门多半开在东南角,门内迎面建影壁,院内房子有正房、厢房、耳房之分,除了正房必须朝南,还有个左厨右厕的老规矩。

吊脚楼是怎样一种住宅形式?

吊脚楼是我国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干栏式住宅。由于这一带多属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采用这种房屋下部架空的住宅形式。住宅随着山势的高低而建造,前后立柱也随地势长短不同地立在陡坡上,房屋分上下两层,下层多畅空,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及储存农具与杂物。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主人可以在廊里做活和休息。这些廊子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梁承受,所以这种住宅往往是里边靠在山坡上,外边悬吊在空中。

你知道大门两侧放置石狮子的原因吗?

我们时常会在一些大门前看到有石狮子置于两侧,以镇宅护院。那么,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说,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成牌楼式,并在上面写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这应该就是用石狮子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后,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而坊门旁的夹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元代,石狮子由官府衙门逐渐扩展到官宦人家,最终被人们普遍认可。这种在大门前放石狮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影壁墙”是一种怎样的墙?关于它的来历有何传说?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进入大门后,往往能看到一面墙,即影壁墙。它一般位于正房之前,两侧厢房之间。

关于影壁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王得财的巧手泥瓦匠,一次,一个姓赵的人来请他盖房子。这家人虽然每顿饭招待得都很好,但王得财发现,虽然常吃鸡,却从没见过鸡大腿。他以为主人舍不得给他吃肉多的鸡腿,就非常生气。所以到造房脊的时候,他便想报复主人,就暗地里在脊缝中放个手推小车的泥人,意味着使主人家慢慢变穷。新房完工后,主人家先捧出工钱,然后又送给他一个瓷坛,里面装满了鸡大腿,让他带回去孝敬老娘。王得财知道错怪了主人家。但如果当面扒出泥巴人,面子上不好看;于是就使了个破解的办法:他建议主人,用剩下的砖,在大门与二门中间再垒个影壁墙。王得财把影壁墙垒得又结实又好看,主人也非常满意。王得财想:有了这堵墙,小车就推不出大门,主人家也就不会破财了。后来,人们见影壁墙确实有很大好处,便在盖起房子后把大门与屋门中间砌上一个影壁墙,后来渐渐成了风尚。

“上梁”是怎样的一种风俗?

“上梁”是汉民族建房风俗,即上屋梁,又称“升梁”,是建屋中的重要工序。旧时建屋,必择吉日上梁,谓如此可以兴旺家业。上梁时,由主持的匠人之长口诵成套的吉祥词语,其余工匠数人抬梁木,在鞭炮声中登梯,步步上升,至脊,安置稳妥。屋主之戚友宾客则以面点菜酒犒劳匠人。主人最后用红布披于梁木之上,称为“披红”。古代上梁时用的祝辞,首尾皆用骈句,中有六诗,诗各三句,按四方上下分别叙之,往往请名家撰写。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有《阊阖门卜梁祝文》,是最早的上梁之文,由此可见此习俗流传甚为久远。及明、清迄今,上梁之俗仍盛行,明初著名诗人高启便是因为作上梁文犯忌而被杀。今上梁风俗,农村中犹可见,各地仪式大同小异。

号称“土楼王”的承启楼因何而闻名?

1986年,中国邮电部曾发行过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以客家土楼中的承启楼为主题的福建民居邮票被评为当年世界最佳邮票,备受世人关注。承启楼正是借助这方寸的邮票而名扬四海的。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时3代,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内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规模之巨大令人惊叹。全楼共有400个房间,有居民60余户,400余人;承启楼的平面布局为三环一中心,外环四层,每层有72个房间;第二环二层,每层有40个房间;第三环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为祠堂。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灭助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网,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的造型艺术,融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怀远楼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土楼吗?

圆形的怀远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土楼。它建于1909年,高4层13.5米,楼基用巨型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3米多高,墙体至今光滑无剥落,可作为古夯土技术研究的标准实物。楼直径42米,每层34间,共136间房,在楼外周墙顶层四个方向出挑建有四个瞭望小楼台。天井中心正对大门地方建筑起精美的楼中楼——“斯是室”,它是家族子弟读书的私塾,室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楼内排水系统十分讲究,从楼中楼到大门共设计3个水道,每个水道安放3口水缸,楼内污水中的泥沙可沉在水缸里,以便清理。据说排水沟里还放养有多只乌龟,帮助疏理淤积。

山西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乔家大院吗?

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可以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数祁县和平遥之民居。乔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从高空俯瞰,院落布局为“囍”字型。全院面积约8724.8平方米,分6个院落,内套20个小院,共有313间房屋,整个建筑形如城堡,四面修有高耸坚实的砖墙。全院给人以高大威严、端庄整齐之感,建筑讲究,布局严谨,规范而有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一颗印”是怎样的一种住宅形式?

“一颗印”是云南中部地区四合院式住宅的一种形式。它的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这种正房三间、耳房四间、倒座深有八尺的又称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中最有代表性的。在“一颗印”中,正房八间的底层中央一间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是主人的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这样的布局,符合封建社会的家庭礼制,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耳房到正房,必须上几级台阶,以示尊卑。

碉房是怎样一种建筑形式?

在我国西藏、甘肃、青海及四川西部一带盛产石材,当地多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住房,其形如碉堡,故外地人称其为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室内装饰也比较讲究。这些藏族建筑的外观,墙下部是用粗石垒造。这些粗石色彩深重,质地粗犷,上部多为白色的粉墙面,墒上开有成排的梯形窗洞,是藏族建筑特有的一种形式,每个窗洞上都带有彩色的出檐口,使整体造型严整而色彩华丽,表现出藏族建筑粗犷而凝重的风格。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西递村何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后因徽州府于村1500米古驿道处设“铺递补所”而改称今名,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国内罕见,被游客、学者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古民居建筑的宝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西递村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无论在建筑布局、营造技术还是装饰工艺上的成就都是极其巨大的,被人们誉为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最高水平的代表。它还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的产物。

温锅是贺喜乔迁或住新居的代称,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

温锅是贺喜乔迁或住新居的代称。它的起源与当时的生活水平低有关。以前,普通人家生活不富裕,盖房是一件大事,有些家庭几乎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盖完新房后,很多人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在此情况下,亲戚朋友、街坊四邻们会送来一些食物、礼品,帮着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助他们度过困境。当然,主人要炒菜做饭招待客人。由于迁入新居,锅灶当然是新的,同时也是凉的。因这次炒菜做饭,锅灶就热起来了,所以叫“温锅”。同时也寓意着这个新家从此步入正轨,红红火火地过日子了。对于婚后分家独立成户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新成立的家庭,刚刚自立,毕竟财力有限。通过温锅,一方面大家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大家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安锅立灶,解决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困难。这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使新户主倍感温暖,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极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