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是一种怎样的杂艺?
顶碗是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顶碗表演。河南南阳汉墓出土的石砖上,刻有“顶碗单手倒立”的生动形象。演员头部顶一摞瓷碗,表演劈叉、金鸡独立、别元宝、倒立等技巧动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了对手顶碗、软腰顶碗、高梯顶碗、四人造型顶碗等形式。近年创造的高难动作有:拐子倒立脚面夹碗、蹬碗单臂倒立斜拉叉、探海脚举碗变单臂倒立回碗、脚举碗乌龙绞柱、单腿举碗站头射雁、旱地拔葱举碗单手顶、双尖头脚举碗打滚顶、三尖双重卡脖颈挂人等。
上刀梯是一种怎样的杂艺?
上刀梯,也称“上刀杆”、“上刀山”。表演上刀梯时,先立一根高10米以上的木杆,一尺一刀,按左右共安36把钢刀,刀长45厘米,刀刃朝上。上刀梯前鞭炮与鼓声齐鸣,表演者身穿大红袍,头缠红巾,先将满杯白酒一饮而尽,然后双手抓住刀刃,双脚踩着刀刃一梯一梯往上爬,直至梯顶,略作停留后翻身至刀梯的另一面,踩刀刃而下,要求手脚毫无损伤。登梯者还要在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表演以上下迅速、动作干净利落者为佳。
走钢丝是一种怎样的杂艺?
走钢丝是中国传统杂技节目。走钢丝是由古代的走索发展而来。早在东汉时期,走索表演就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如张衡在《西京赋》中就有“走索上而相逢”的说法。现在将走索的“硬绳”和“软绳”改为走钢丝的“硬钢丝”和“软钢丝”,表演者一至三四人,演员在一根两头拴住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坐、卧、站、跳、上梯、骑车、翻筋斗或表演舞蹈和各种杂耍等。在高空表演的称为“高空钢丝”。
鱼龙曼延是怎样一种表演?
鱼龙曼延,汉代百戏之一,是一种装扮动物的幻术节目。鱼龙和曼延是形式相近而内容不同的两种节目。“鱼龙”是指大鱼变换成八丈巨龙;“曼延”是长80丈的巨兽。鱼龙和曼延往往相对演出,一从西来,一从东至。山东省沂南汉墓壁画中即绘有此戏的情形。画上有一条巨大的鱼,鱼后有一人装扮成凤鸟,另一人手持树枝向凤鸟舞弄;鱼前有一背上驮着瓶子的龙,瓶口还站着手舞带有流苏长竿的女子;龙的前后各有一人,手拿短梃、摇鼓;另外还有戴着兽面,以兽形站立的表演者,人物众多,规模宏大。隋唐时此戏又称作“黄龙变”,内容也十分丰富,能够变出满地的鱼鳖等水族动物,并且有巨大的鲸鱼,跳跃激水,最后作雾以障人眼目,在弥漫的水雾中化为黄龙。
弄丸是怎样一种技艺?
弄丸,又称“跳丸”、“抛丸”。表演者两手连续抛接若干个弹丸,一个在手,数个滞空,抛接速度很快。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人表演弄丸之技。如《庄子·徐无鬼》中就记载有一个叫熊宜僚的人可以连续抛接九枚弹丸。秦汉时弄丸发展为一种百戏节目。现存汉画中还可见到跳六丸的情形。除弄丸外,还有弄剑的,即像抛接弹丸一样地连续抛接短剑,更有人能丸剑齐飞,手脚并用,称作“飞丸跳剑”或“飞剑跳丸”。以后此戏一直盛行于民间,并成为现代杂技艺术中的保留节目。
踏球是一种怎样的技艺?
踏球,也叫“蹋球”,在唐代的中原地区十分流行。从有关资料来看,唐代的这种踏球戏应是由汉代的“旋球”形式发展、演化而来的,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以手滚动圆球变为以双足滚动圆球。球由木料制成,高一二尺,上面绘有彩画。表演时,伎者站立球上,蹬踏木球,使其滚动,球随人意滚动自如。伎人还能够在球上表演“骨鹿舞”、“胡旋舞”等节目。这种球戏后来演化为杂技的踏球,并作为一种传统节目,保留至今。
爬竿是怎样一种杂技?
爬竿,亦作“拔高”、“缘竿”,是一种身体附着于长竿并向上攀援的民间体育活动。爬竿源于古代的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在汉代出现了作为体育娱乐活动的爬竿。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所说的“都卢寻橦”,就是指爬竿。元代爬竿的花样有数十种之多,可手握腿攀,也有只用两手的;现在一般的爬法是手握垂直而立的竹竿伸屈肢体而上,或用双腿夹竿,或用脚掌蹬竿,手脚协调配合。
口技是怎样一种技艺?
口技为传统杂技节目,它运用口腔发声来模仿鸟、兽、虫、器械及人声。晋代已有口技表演的雏形,到宋朝,口技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刘百禽的“鸟叫”、文八娘的“叫果子”、方斋郎的“学乡谈”、姜阿得的“吟叫”等。宋元朝戏剧中的“犬吠”、“鸡叫”之类的舞台效果,大都是口技者在后台完成的。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因口技常隔壁表演,故又称“隔壁戏”。
斗牛的活动是怎么来的?
据北宋李昉《太平广记·成都记》记载,蜀太守李冰欲杀恶龙,为民除害,变成了一头牛与恶龙搏斗,斗牛便由此演变而来。到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头戴牛角相互抵触,作角抵戏,以纪念李冰勇斗恶龙。
斗牛日期多在农历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等日。为准备强健的斗牛,各村寨集钱购买,并精心喂养。斗牛之前,双方派代表检查牛身是否藏有利器,随即燃放鞭炮,牵牛绕场一周,尔后喂牛以甜酒,用树叶遮住牛眼,牵牛至场中央,使两头牛角相接,迅速取开树叶,使两牛相互接触,交角搏斗,四周观众呐喊助威。斗胜之牛给予挂红。有时,为不使牛受重伤,裁判员一声笛鸣,双方即各走出数十名青年,以绳套住本方牛的左后腿,奋力后拉,此时,牛与牛斗已变为人牛拔河,先拉开者,表明体力强壮,获得优胜。
斗蟋蟀是怎么在民间流行的?
蟋蟀又名促织、蛩,北方俗称“蛐蛐儿”,其鸣声唧唧。喜好斗蟋蟀的人认为头颈肥、腿脚长、身背阔的蟋蟀善鸣好斗。玩时,把蟋蟀放在盆或瓶、罐里,挑逗撩拨它们,使之相互咬斗,以战胜的一方为优。
斗蟋蟀始于唐代天宝年间。那时候,一到秋天,宫廷妃妾把蟋蟀放到小金笼中,置于枕畔,夜间欣赏其声。后来民间相继仿效,时称“斗蛩”。宋代,斗蟋蟀之风更盛。南宋有个宰相叫贾似道,凶横暴戾,祸国殃民。他用黄金、象牙琢刻成蟋蟀笼,收集许多蟋蟀,置于西子湖旁别墅之中观斗,贾似道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蟋蟀宰相”。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公然下旨,向民间索取蟋蟀,出现了因蟋蟀而一夜暴富或一夕破产的奇事。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小说《促织》,讽刺的即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