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少讲话,适时保持沉默。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天生爱说话,习惯张嘴就说,不管自己该说不该说,说的有用没用便乱插嘴。这种情形往往被称为:“无话搭拉话”,就是没自己说的话,也乱插话,就当时的问题没有发言权,却乱插嘴,自己想说就说。这样往往在无形中丢了人,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后和别人接触,别人就会用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对待你。
因此,要想把话说得合适,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说话的问题。懂得根据不同的人物、地点、事情来说话是很有必要的。若盲目地说话,什么也不顾,任何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必定会给自己惹上麻烦。生活中,往往有人习惯乱插嘴,说说话都有他的份,及至后来他说话谁也不爱听。有时即使他说得在理,大伙也都不往耳朵里听了,无意中那人就将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成了不入群的“另类”。相反,若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谈,该说的时候就说,并且说得在理,就能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这样往后每次说话时,大家都会洗耳恭听,显示出尊重,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身份。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四种人,他们分别是:在该不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的;在该说话的时候说话的;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的;在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的、可叹的是,很多人很多时候都属于第三种。例如,在婚姻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第三种人的影子。古希腊那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避开他脾气暴躁、指责不停的妻子,宁愿躲在雅典的树下思考哲理;郁金妮虽然是尊贵的皇后,但她的丈夫拿破仑三世为了避开她,经常去夜晚去和一位美丽的不唠叨的女士约会,郁金妮即使贵为皇后也无法抱有娇嫩的甜蜜的爱情之花。夫妻之间说不该说的话,伤害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自尊,还有对婚姻的忠诚。围城中到处潜伏着战争的因素,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夫妻争吵,一方在另一方激动的时候最好保持冷静。不该说话的时候闭上嘴,这也是一种美德。
有一个发生在英国的小故事。罗伯特先生正在教他五岁的儿子卡尔使用剪草机,父子俩剪得正高兴时,父亲进门去接电话。接着惨剧发生了:五岁的卡尔把剪草机推向父亲最爱的郁金香花园,不一会儿,已经有两公尺长的花圃遭殃。罗伯特先生出来,铁青着一张脸。眼看他的拳头已经高高地举起……忽然,罗伯特太太出来了,她看见满目狼藉的花圃,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她温柔地对她的先生笑道:“喂,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养孩子,不是养郁金香。”三秒钟后,他们交换一个吻,一切归于平静。
职场中也是如此,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就会注意方式、把握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少讲话,适时保持沉默。
张曦到公司一年后,就萌生了离职的想法。因为这个家族企业的人际关系太复杂,每个部门都有老板的亲友,同事们平时很少沟通,好象互相都防着似的。刚到公司的时候,张曦提交了一份财务计划,其中谈到销售部门的费用过高。第二天销售部经理助理就来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实事求是,不要只盯着费用,应该把效益和费用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张曦被这次谈话弄得不明所以,后来才搞清楚,原来销售经理是老板的表弟。
自己部门的工作问题,就更大了。财务部经理是老板的妹妹,她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一揽公司的财务大权,而且还做了许多不符合财务规范的事情。这些,张曦都看在眼里,也非常清楚长此下去会对公司会造成危害。可是,碍于她的特殊背景,张曦不知道该跟谁说,只有自己郁闷的份儿。
直到递交辞职报告的时候,张曦还在为一个问题摇摆不定:说还是不说?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财务方面,老板是因为对外人不放心才用自己妹妹的,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使员工与老板之间隔了一道天然屏障。如果不说,问题会越积越多,终究要出大麻烦;可是如果说了,老板会相信吗?——她毕竟是个“外人”。再说,如果这些事情传出去,对她再找工作也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做财务工作是最忌讳“多说话”的。
最后,张曦还是选择了缄默。
职场险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既然自己已经选择离开,原公司的好坏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了,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但缄默的张曦,并没有因此而平静,内心的挣扎总是撕扯着她,直到一年后,新工作的忙碌才让她渐渐淡忘过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