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44

第44章 乌烟瘴气的圣诞招待会

1944年从年初开始,军统局总务处就忙得不可开交,而目的就是为了在年底举办一场正宗而盛大的圣诞晚会,戴笠下令在重庆市郊重新盖起一座大礼堂,从里到外全部按照西式风格建筑和装修。戴笠还让人从美国运来了大量电器材料,如扩音、照明以及电动舞台设备。这些在当时的中国都是稀罕物。

这般忙碌的情况下,毛人凤的工作量也是增加了许多,又要清点物资,又要安排警卫工作,又要监督节目排练。当然最重要一项工作,也是戴笠特意叮嘱他的,那就是要让向影心培训好一批能够陪美国特务们喝酒跳舞的女特务。

自从向影心被毛人凤狠狠治理过之后,就不敢再随意和男人接触了。但这一次是戴笠下令,要她陪美国特务玩乐,她当然要借这个机会,好好地放纵一下拘束了许久的色心。

接受向影心培训的,除了军统里的交际花们,有些还是特务的亲属,甚至是妻女。她们原先都很害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听向影心跟她们说,美国人都非常重视礼节,很有绅士风度,也就慢慢放心了。她们还担心要跟美国人贴身跳舞,会损害自己的名誉。但是后来听向影心说在国外,跳舞是基本的交际礼仪,是每个人都要学的。她们也就克服了心理压力,一个个笨拙地学起转圈。

这天,向影心拿了一叠衣服进来,对参加培训的女人们说:“这是你们的晚礼服,大家都试试看合不合身。”

这批衣服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但是款式都很一致,就是大大的领口,窄窄的腰身,宽松的裙摆,完全符合美国人的审美习惯。但是这些中国女人平时根本没见过的袒胸露背的衣服,一个个觉得非常丢脸。要不紧紧裹着外套,要不就根本拒绝穿。

向影心看这些女人这么扭扭捏捏,训斥道:“能够招待美国特务,是我们大家的荣幸。你们要是不愿意,我就告诉戴局长,看他会怎么对待大家。”

听到戴笠的名字,立刻有女人哭了起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就都含着眼泪,穿上这些“有伤风化”的衣服。

不只这些女士在为晚会服装伤脑筋。戴笠也是十分头疼。他为了这次晚会还特意准备了一套非常得意的军服。他过去很少穿军服,如今穿上身之后,才发现左胸上空空荡荡,完全不像其他文武官员那样,别着三四排花花绿绿的勋标。他心里感到不平衡,立刻让副官检查他历年所得的全部勋章。因为国民党政府授勋,一般要由主管官代为请勋才有得勋奖的可能,有时还得送点礼去活动一下,才能通过。他的直属长官是蒋介石,没注意这件事,而兼军统局的局长根本不过问这些事,所以他得到的勋章很少,只有一枚二等宝鼎、一枚二等云麾和胜利时发的忠勤勋章,另有一枚甲种光华奖章,还有一枚当时已禁止佩带而他认为最光荣不过的西安事变纪念章,总共不过5枚。看到戴笠大发雷霆的样子,下属都慌忙地四处搜集,除了拿了郑介民几枚与他不相同的勋奖章凑上去,还加上了一枚当时最普通的抗战纪念章,和一个中央训练团团标,共拼成4排,他才肯佩带在身上。

除了衣服,戴笠还佩戴上了一根斜皮带,还是抗战初期一个德国留学生送给他的,据说那是希特勒式,他很欢喜。而随身的佩剑上,剑柄和剑鞘的花饰都是用纯金打造的,所有纽扣与领章也都用纯金。他身上洋溢的贵气弥补了所佩的勋章的不足。

12月25日,当美国特务们拿着请帖踏进大礼堂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座可以容纳4000人的礼堂里竟然没有一根柱子。当屋外刮着寒风,冰雪呼啸的时候,屋子里却是温暖如春。壁炉里烈火熊熊,圣诞树上挂满了礼物和美钞。而礼堂的四壁也被贴满了几十面万国旗。这些万国旗都是在美国定做的,面面都有一丈多长,用的是顶级的丝绸,周围又加上金色的缎边,鲜艳夺目。主席台侧的小舞台上有整套西洋乐队,他们使用的是从印度空运来的60多件西洋乐器。乐手们全部穿着军政部分给的将军呢做成的制服,配了新皮鞋和白手套。美国面孔的指挥家正在指挥他们演奏新学的圣诞乐曲。

到用餐的时候,所有人再一次震惊了。大量的鲜花和染成红色绿色的米粒被摆成各式各样的台花。长长的餐桌上摆着精美的银质餐具和正宗的西餐:烟熏三文鱼沙律、意大利蔬菜汤、法式香蒜包、肉眼牛排、上好的威士忌,还有香喷喷的烤鸡在铝制餐盘里冒着热气,一切都和在美国高级餐厅里吃到的一样。

在所有人都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戴笠站起来敲着酒杯发言:“诸位亲爱的美国朋友,为了感谢大家来到敝国工作,军统特意准备了精美的礼物送给大家。”

戴笠一挥手,一排穿着暴露,身材惹火的女郎列队出现,把铺着红缎绸子的托盘送到每个人面前。每个盘子里都是一枚雕工精美的象牙图章,上面刻着美国特务的中国名字。

戴笠笑着说:“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董工艺品,送给诸位留念,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在中国的美好时光。”

美国特务们都迫不及待地把象牙图章揣进口袋里,顺便再往嘴里填一只鸡腿,把白兰地连酒瓶一起搂在怀里,想要等会儿接着喝。

戴笠也仿佛看出了大家都已经吃饱喝足,想要跳舞作乐了。他拍拍手,乐队重新奏起欢快的乐曲。他指着打扮妩媚的女郎们说:“大家可以任意挑选心仪的舞伴,希望今天晚上,诸位能玩得高兴,过一个狂欢的圣诞之夜。”

美特们狂喜地起哄,不等戴笠说完话,一个个冲上去就拉住自己看中的女人,往舞池里黑暗的角落里钻。

这些女人看到这些美国人简直是禽兽,和向影心说的完全两样,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再被美国特务这么一抢,拉到角落里一阵玩弄,有的胆小的已经叫出声来了。有的是两三个美特抢一个女郎,有的是女儿被美特拉走了,母亲去救,却被另外的人拉住阻止。满场充斥着女人的哭声、尖叫声和洋腔洋调的欢笑声,但凡还有一些良知的中方特务都躲到屋外,不忍再听。唯独戴笠是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也注视着美国人脸上的笑容,他举杯对梅乐斯说:“干杯,愿你们在中国有一个最快乐的圣诞节。”

梅乐斯身边坐着的美女不是别人,正是毛人凤的夫人向影心。她穿得尤为紧身,尤为暴露,整个人像一条蛇一样缠着梅乐斯。梅乐斯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搂着向影心,十分快乐地说:“哦,这已经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圣诞节了。”

毛人凤站在一边,微笑着看自己的妻子在陪美国特务头子寻欢作乐。他这次的心情却不像上次看向影心和周伟成偷欢时那样耻辱。他甚至感到十分满足,十分荣耀。因为他幻想着自己能够借助向影心的帮助,打入美军内部,和美军高层搞好关系,真正成为美国人口中叫得出名字的人物。

舞会进行到一半,乐队又奏起了美国乡间的乐曲。许多美国人和着节拍唱着,舞着,十分尽情。忽然戴笠站起来,示意乐队停下来。喝得酩酊大醉的美国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发愣地看着他。

戴笠看着所有人的目光,十分享受这种被大家瞩目的感觉。他说:“为了庆祝这场由中美所与军统联合办事处举办的圣诞节晚会,有请梅乐斯中将讲话。”

梅乐斯到这个时候才舍得松开向影心,站起来说话。春风得意的他在讲话中似乎有一些忘形地说:“由于中美特务工作人员的亲密合作,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巨大成绩。这一成功的合作,虽然暂时结束,但看目前情况,恐怕不是遥远的将来,而是很快的明天,美国还将尽一切力量来帮助中国战胜另一个更为厉害的敌人。”

戴笠向着梅乐斯默契地一笑,他们都把中国共产党当做了共同的敌人。等梅乐斯发言结束后,他主动上去握手,连连称谢。

之后,戴笠却像变了一张脸一样,面上的表情突然肃穆起来。他很严肃地告诉翻译,下面他说的话一定要一字不漏地翻译给美国人听。翻译官刘镇芳也喝了点酒,正陶醉在微醺的气氛里,忽然听戴笠这样指示,浑身汗都出来了,连忙正襟危坐地在一旁认真聆听。

戴笠看着所有美国人,他脸上又冒出一丝和气的笑容,但是配着他阴沉的表情,又显得十分阴森。他说:“我知道诸位都听说过我的名字,只是我想你们听到的传闻有误。我并不是中国的希姆莱,也不是什么盖世太保。我只是总司令的戴笠,仅此而已。”

刘镇芳没有想到戴笠会在这个场合提这件事情,翻译结结巴巴的,好容易才把意思表达清楚。美国特务们也是交头接耳,不知道事情怎么会突然演变成这个样子。

“好了,大家继续喝酒跳舞吧。”戴笠一挥手,乐队继续演奏,他也坐了下来,劝梅乐斯再尝尝他从家乡带来的浙江黄酒。

戴笠之所以要说这样一番话,是因为在美国特务中对戴笠的传言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曾经向蒋介石要求亲眼见一见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特务头子。但是没想到,这却触犯了蒋介石的大忌。蒋介石一直不喜欢自己的下属抢过自己的风头。尤其是那些势力过于庞大,对他造成威胁的,更会让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戴笠明白,如果失去蒋介石的信任和保护,他将很快陷入是非当中,连性命都难保。因此他特意挑了这个场合向所有美国特务表明他对蒋介石的忠心。目的当然也是希望美方能够替他在蒋介石面前多美言几句。

这个小插曲结束之后,现场马上又投入到混乱忙碌,色欲冲天的气氛。重庆杨家山戴公馆里灯火通明,乐鼓喧嚣,直到天亮。屋子里坐满了白皮肤大鼻子的美国人,一个个喝得醉醺醺的大声说笑。这间屋子已经承办过不少宴会,但是似乎哪一次都比不上这天的混乱吵闹。上好的拿破仑白兰地被打翻在名贵的中东地毯上,精美的瓷器餐具要不变成碎片躺在地上,要不就跑到美国大兵的衣服里。乐队还特意学了“迪克斯”,来讨美国人的欢心。果然人群里的美国人听到这熟悉的乐曲,报以热烈的掌声。公馆里专门负责陪同客人喝酒跳舞的女郎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个个都吓得发抖。她们或者被大兵抱着一直转圈直到晕眩,或者被强行灌酒到人事不醒。女招待们也是躲在厨房不敢出去,暗暗骂这是一群“猪狗不如的洋土匪”。宴会一直举行到天蒙蒙亮才散去。梅乐斯中将搂着向影心,满意地同宴会的主人戴笠握手,登上汽车离去。大兵们也是捎着美酒东倒西歪地离去,继续寻乐子。

毛人凤站在戴笠身后望着自己的夫人被美国人带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他转过身,看着杯盘狼藉的大厅,长长松了一口气,很满意这次任务圆满完成。

戴笠已经循着没有灯光的线路走到公馆的侧门,搭私人轿车去往胡蝶的住处休息。毛人凤还要继续处理接下来的收尾事宜,虽然已经忙碌了一整个晚上,但是接下来的安排还是没有一刻的喘息。他毕竟是快到知天命的岁数的人,这样连轴转的工作量让他也有些吃不消。但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支持着他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