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43

第43章 小秘书竟是大人物

迪帕斯上校是在肖勃向美国提供了日军袭击珍珠港的消息被证实之后,在美国情报机关,美海军参谋部情报署的授意下跟戴笠进行联系的。他的到来也满足了戴笠一直以来想要和美国人接触的心愿。在戴笠大方的款待下,迪帕斯上校对军统的好感直线上升,也替戴笠在美国海军参谋部那里说了不少好话。不久之后,肖勃便陪同美国海军方面特务头子梅乐斯海军中校来到重庆,与戴笠进行商谈,决定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在蒋介石的应许下,中美所的筹备工作高效地开展了起来。

从1942年开始,重庆军统磁器口缫丝厂办事处后面钟家山就被封锁了起来,附近一带的民房、田地统统被强占,范围达方圆30里。500间大小不一的平房先后被建了起来,准备成为中美所的办公地点。

7月,梅乐斯率领30多名美国特务到重庆,进行筹备工作。到来之前,他并没想到自己会和这样一个奇怪的中国人一见如故。在他眼中,戴笠看起来像是一个隐形人,唯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和一双纤细优美的手。戴笠当时也没有想到在一个美国人面前,他会如此放松,如此投契。当两人第一次握手的时候,“中美合作”才开始充分展现出它的意义。

戴笠想要和美国人进行合作,无非就是寻找一个洋主子作为靠山,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军统,加强自己的势力。而美国也是有图谋的。他们从珍珠港事件中发现了中国破译日本密电的能力,希望很快地能掌握军统几年所积累下来的对日本空军密码研译的技术经验。而戴笠不但不打算把自己懂得的一些东西让美国了解,还希望美国能向中国提供一套研译密电码的科学设备。双方各自心怀鬼胎,所以最初进行的工作,只限于双方交换有关对日寇的密电码的侦收研译。一年过去了,美国只提供了一批普通的无线电制造器材,而戴笠也不肯把真正懂得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派到中美所,只提供一些研译出来的材料。双方都没有捞到好处,可是也都看出了对方可利用之处还很多,于是彼此不肯就此散伙,将就着“合作”下去。

渐渐的,从美国又来了80多名美国特务。逐步深入到军统的各个部门和中国民间,他们也看出了戴笠特务系统在中国蒋管区内的特权。美国人又有了想法,他们认为可以借助戴笠种种为所欲为的做法,进一步把美国特务势力伸到中国来,便重新调整了策略,主动向中国方面示好。

戴笠一看到美国愿意主动提供武器弹药、气象器材、交通运输工具、医药设备等来协助军统,把密码研究扩大到情报交换,心里止不住的高兴。虽然他明知美国人内心里在打小算盘,可是这小算盘里也夹带了给军统的好处,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在双方试着进行时,彼此都感到满意,终于决定正式签订合同。

1943年4月15日,美国海军部部长诺克斯和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鲁斯前来重庆,主持这次合同的签订。戴笠看到美国这样郑重其事,便请求蒋介石派大员前去主持,蒋指派外交部长宋子文为中国方面的代表。但是当正式签字那天,宋子文临时有更重要的事不能分身,便由外交部次长胡世泽代表主持,地点在重庆磁器口军统缫丝厂办事处大礼堂。出席签订合同仪式的有:中美所兼主任戴笠,副主任梅乐斯,中美所美方参谋长贝乐利、主任秘书史密斯,及中美所中方参谋长李崇诗、主任秘书潘其武和中美所各组组长(均为军统特务)、副组长(美国特务),暨军统头子郑介民、唐纵、毛人凤和军统各处处长、各室主任等共70余人。诺克斯、胡世泽在合同上签字后,即由双方主任秘书以本国语言宣读一次。当晚戴笠设盛宴招待这些美国特务头子。

在当时,美国方面对蒋介石集团坚决抗日并不抱有信心,为了防止蒋介石投降日寇,这份合同中写道:中美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战胜双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对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即行中止;在对日战争未取得胜利前,任何一方要求中止此项合同时,应在半年前正式通知对方,经征得同意后才能生效。

合同中还指出,中美合作的主要任务是交换研究有关日本陆海空军在中国沿海及大陆与其他地区的活动和部署情况,包括“双方认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当时美国并没有说明其他方面到底是哪些方面,一直到执行中,才讲明了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人民武装抗日游击部队,以及苏联方面等情报。

中美所第一次合同签订后,蒋介石极为高兴,希望戴笠能以更多的时间去和美国人进行勾结,所以决定把侍从室主管情报的第六组组长唐纵,派兼军统局帮办,协助戴笠处理军统方面一些业务工作,好让戴笠腾出手来与美国人紧密合作。之后,美国特务开始在中国大肆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美国特务,戴笠特意要求毛人凤把美国特务也当做军统的特殊成员来对待。他这个大管家不但要管好军统人员的内务,连美国特务的衣食住行都成了他要一一亲为的责任。

新来的美国特务经常能看到一个个子不高,圆脸白面的中国男人背着手在他们住处附近转来转去。这个人每次见到他们,也都会略微点头示意一下,并不交谈。他们都在猜想这个男人是什么身份,也特意询问过翻译官。翻译官告诉他们,这个人是军统的代主任秘书。

一听他是个秘书,特务们都以为这是一个软骨头,是可以随便欺负的对象,于是隔三差五找毛人凤来要东西。今天向他要一床新被子,明天向他要点心时加一杯牛奶。甚至会跟他“借点钱花花”。但是让他们惊讶的是,不管他们提出怎么苛刻的要求,毛人凤都会满口答应,立刻兑现。美国特务们都感觉很奇怪,私下讨论说,原来中国的秘书跟有求必应的菩萨一样,那么容易说话。

有了这样的靠山,美国特务人员在重庆的日子过得极为优渥。尽管是在抗战,可是他们却总是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美国进口的物资。

原本中美双方在合同里约定,有关中美所的组织与人事安排应由双方同意,双方工作人员的待遇由各自负责,美方人员在华应享有外交人员待遇等等。从整个文字上看来,好像是相互尊重各自主权,彼此平等。但是美方人员在中方面前很是飞扬跋扈,中方却对美方格外殷勤周到。

美国特务们一直以为随便一个中国人对他们都是毕恭毕敬,有求必应的。结果有一段时间,毛人凤不在,代替他出现的是潘其武。潘其武不知道毛人凤平时对美方特务都是极其客气,他自己是当惯老爷的人,突然来了一帮洋鬼子,天天找他要这要那的,他心想我们军统的特务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怎么能对你们这么好。于是他时常不耐烦地告诉美国特务,他们要的牛奶、面包供应紧张,重庆没有,要吃回美国吃去。

美国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一下子受到这种野蛮的待遇,还以为潘其武是什么有背景的大官,不敢当面跟他顶撞。只是背后去跟美方参谋长贝乐利告状。贝乐利为人相当骄奢专横,一听自己手下人在潘其武面前受了欺负,立刻就跑到戴笠面前告状。戴笠还以为潘其武做惯了行政工作,刚开始管美国人的吃喝拉撒难免很不周到,于是又把军统办事务很有经验的郭斌、杨隆祜、罗杰都调去试了一下。可是他们都不是毛人凤,不懂得不仅要在生活上给美国特务们提供最舒适的条件,还要在态度上让美国人感到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族群。很快他们也就相继被调离了。

连着换了3个人他们都不满意,戴笠感到奇怪了,特意请来贝乐利,问他需要什么样的中方招待。贝乐利拍着肚子说:“最早那一个圆圆脸、扁鼻子,大眼睛的秘书,很好,很好。”戴笠有些奇怪,一再追问,终于了解他说的就是毛人凤。

戴笠这下就不明白了。毛人凤明明没被派去过伺候美国特务,为什么他们会对他印象如此深刻。等他把毛人凤找来一问,才了解情况。

原来,毛人凤也很希望能够和美方搞好关系。他知道戴笠要忙的公务太多,难免怠慢了这些外来的和尚,于是抽空到美国特务的住处附近看看生活设施、伙食标准,及时解决问题。但没想到的是却被美国特务当做普通的军统特务,跟他要东要西。毛人凤在军统里的工作事无巨细,当然也包括内务。于是他职权里能够拨给的东西,就拨给美方。就算物资紧缺,毛人凤也能尽量让美方满意。

了解之后,戴笠让毛人凤找一位合适的人选,接替他成为总务组长。毛人凤当然也不忘多叮嘱,对美国特务一定要无条件听从,无条件满足。

在重庆沙坪坝郊区有一处著名的别墅,原是四川军阀白驹为了养小妾修建的,所以人称之为“白公馆”。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其买下,改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也称军统重庆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政府认为级别较高的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戴笠曾经很得意地领着梅乐斯中校来这里参观军统的“工作成就”,没想到美国人一眼就相中了这里,要求借来当宿舍。戴笠立刻爽快地答应了,把白公馆内犯人全部迁移至渣滓洞。将白公馆改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供美方人员居住。

在戴笠和毛人凤的纵容下,美方人员不仅占了新建的大饭厅,所有的招待人员也是军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向胜利大厦、留法比瑞同学会餐厅等处请来的,要求他们懂外语,懂外交礼仪,能够讨美方人员欢心。在同一个办公室内,美方人员平时喝的都是牛奶、咖啡,办公时还来一次午茶,而军统特务却连负责的组长们都分不到一杯。

不仅在生活方面,戴笠是想尽办法讨美国人开心,在工作方面,他也是想尽办法为美特提供方便。比如合同上明明规定是研究与交换情报,但实际上却是军统单方面向美方提供了大量中国的机密情报。因为军统与汉奸们暗中勾结,在沦陷地区又安插了各种外勤组织和无线电台,所以军统对日军在华情况的材料搜集不仅比美国方便而且有相当基础。美国过去很少得到日军在华的情报,有关中共及八路军、新四军等情况,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人事安排同样也不及军统搜集得多。所以几年来一直是军统单方面提供给美国大量线索,如果和美方查到的实际情况稍有出入或者资料不够详细,美方会马上要求军统查漏补缺,就算军统手头有再多事也只得放在一边,立刻进行复查和补充。在人事方面,条约上也说明各单位负责人基本上由军统选派,美方只派一个副手和几个技术方面人员。实际上这些副手往往比正的负责人职权大得多。特别是条约上规定的,“双方选派的负责人应事先征求对方同意。如在工作期间,一方对另一方工作人员感到不满时,可请求调换,彼此不得拒绝。”实际上美方来到重庆的人员,经梅乐斯决定后,戴笠便得同意,而戴笠要调派或更换一个单位主管人员,却得向梅乐斯征求同意,几年间军统没有要求美方调换过一个人。

眼看圣诞节快到了,为了让美国特务按照家乡的风俗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戴笠特意请来梅乐斯将军、贝乐利参谋长一起商量搞一个晚会。

贝乐利一看到毛人凤,马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然后像老朋友一样走上前,和他握手,转过头对戴笠说:“就是这位秘书,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戴笠呵呵一笑说:“他不是一位普通的秘书,他是军统的代主任秘书,职位很高,工作非常重要。他也是经常受蒋委员长接见的人物,你们不能小看了他。”

毛人凤依然很谦恭地低下头,面带笑容。美国特务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小看了一个多么重要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