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42

第42章 破译珍珠港密电引美关注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美两国开始了越来越密切的来往。其中,直接导致中、美双方合作的导火索,正是中国率先破译了日本要袭击珍珠港的密电。

在蒋介石设置的机构中,有一个叫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部门,是专门负责截获并翻译各国密码情报的。机构的创办人叫温毓庆,被誉为“中国密码之父”。“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温毓庆觉得中、日之间的大战迟早会爆发,于是极力建议在中国尽早组建一个类似“美国黑室”的秘密机构,专门用来破译日本的密电码。温毓庆托私交甚好的宋子文将想法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虽然批准了他的建议,但态度并不积极,也没有拨给任何经费。温毓庆只好找了几个技术上的伙伴,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一些日本电报底稿进行秘密研究。

“七七”事变后,温毓庆所破译的日本方面的一些情报逐渐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随着抗战形势的日益紧迫,蒋介石催要日方情报的次数越来越多。温毓庆因手下人员有限,只好去找曾在上海国际电讯台当过报务员的魏大铭,请他派人协助工作并代培电讯人员。此时魏大铭已经在戴笠手下任职,他把情况如实向戴笠汇报。戴笠就主动向温毓庆提出了合作成立一个日电翻译机构。但温毓庆不愿意将密码研究工作纳入特务情报的范围,便婉言谢绝了戴笠的建议。

戴笠非常清楚,要稳固自己的势力,单凭暗杀绑架是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发展的。因为军统本来就有密电组,继续发展密码破译事业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所以他特意从国外请来了著名的密码专家雅德利。让他提出与温毓庆合作。由于在破译技术上温毓庆非常崇拜雅德利,而此时雅德利已经加盟军统局,再加上温毓庆所在的交通部人事上的矛盾难以调和,温毓庆也就同意了戴笠的建议。戴笠大喜过望,立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便于保密为由,向蒋介石提出把交通部、中统、军统的破译研究人员统一到一起,成立“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此时正是抗战的艰难时期,蒋介石急需要了解日本人的内部情况,见到戴笠的提议后就很快同意了。1940年初,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正式挂牌。

“中国黑室”成立了,但是并没有遂了戴笠的心愿。因为在“军技室”(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简称)中,实际上的掌权者是蒋介石的侍从室机要主任毛庆祥。这和戴笠想要扩充军统势力的初衷是不相符的,但面对资历深和后台硬的温毓庆和毛庆祥,戴笠是知道深浅的。

早年戴笠在上海“跑单帮”搞情报时,毛庆祥已经是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了。那时候戴笠就要成天拍他的马屁;而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温毓庆,已经在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提供情报了。此时的戴笠想要和他们两人抗衡还不是时候。更何况天性敏感的戴笠已经从军技室的人事安排上,感觉到这是蒋介石故意要分散势力,让手下相互制约的举措。

为此,戴笠只有忍耐。

好在事情不久就出现了转机。温毓庆对“军技室”的实权落在毛庆祥的手上也不满,他利用自家和宋家的特殊关系,天天到宋美龄和宋子文那里活动,终于迫使蒋介石收回了毛庆祥兼任主任秘书的命令,改由温毓庆的一个亲信担任。

两虎去了一虎,剩下的就好办了。戴笠指示魏大铭四处放出谣言,说温毓庆将“军技室”所破译的日本政府的外交密电以高价卖给了英国的间谍。从表面上看,温毓庆是从没有把此类已破译的密电拿出来过,而且谁也不清楚这些密电的去向,形迹上确实有点像是出卖给了外国人。不知温毓庆是明知自己斗不过军统局,还是害怕蒋介石追问起来说不清楚,就以身患黄疸肝炎为由去香港后没再回返。毛庆祥原本对技术研究室具体的研究工作并不懂行,温毓庆的离去使毛庆祥一下没有了方向,他想管也管不到位。所里工作一片混乱。蒋介石得知情况后,只好任命魏大铭为“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代主任。戴笠最终如愿地掌握了“中国黑室”的实权。

魏大铭按照戴笠的意思,一心要把“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控制在军统局的人员手中。他下令要全室人员各交二寸半身照片3张,企图把所有人员强行拉入军统组织。可魏大铭没有料到,这事遭到了“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很多人的反对。

魏大铭见软的不行就采用了硬的手法,他指使秘书室人事股从人事档案中,把CC派的王维均等3人的照片取出,随函送到重庆卫戍部稽查处,以这3人有“通敌嫌疑”为由,要求稽查处派人监视。稽查处随后复函说:“本处人手不足,无力承担此项任务,若确有必要,可由贵室自派军统人员就近监视。”

魏大铭等的就是这封回信,可是复函寄到时,凑巧被王维均本人拆阅时发现。王维均等人联名写报告给蒋介石控告魏大铭,并附上了重庆卫戍部稽查处的函件。此时的蒋介石对“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内部的矛盾已有所了解,在权衡利弊后,即下令撤了魏大铭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任职,要戴笠将其调回军统局。魏大铭走后,蒋介石又命毛庆祥为“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代主任。

魏大铭等军统人员回到军统局后,重新组建了一个“特种技术研究室”,继续干着密电研究和破译活动。此时,“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与“军统局特种技术研究室”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位。

而改组后的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又成立了专员室,任命池步洲为主任专员,从事魏大铭从前的技术工作。后来震惊了世界的日军袭击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就是他预先在密电的破译中发现了端倪。

池步洲是福建闽清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并与日本姑娘白滨英子结婚,生有一子两女。抗日战争爆发后,池步洲出于爱国赤诚,毅然冲破重重阻力,携妇将雏回到祖国。他最初应邀参加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军政部内组建破译日本军事密电码的机构,并担任了军政部研译室主任。他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原始的工具和最简陋的设备,总结出一套破译技术上的秘诀,成功破译了日军外务省密电码。他还因此获得了一枚光荣奖章,并被调到了军技室。

池步洲刚进入军技室的时候,还是温毓庆掌权。温的儒雅风度和敦厚气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不久之后温就去了香港,接手的魏大铭仗着有戴笠撑腰,为人飞扬跋扈,目空一切,所以跟牛脾气的池步洲关系闹得很僵,一度把他排挤在关键部门以外。

毛庆祥重新上台,又带给了池步洲新的机会。

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里长期被排挤的池步洲,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虽然,职称变化后薪金照旧,但池步洲工作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所破译日本外交密电的成效也更大了。

从1941年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日本外交密电中突然发现,日本外务省与美国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来往电报的数量剧增。檀香山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所在地,著名的珍珠港就在檀香山的旁边。珍珠港是个便于防守的天然良港,当时美国太平洋空军和舰队司令部都驻在这里。池步洲所破译出的60多份密电,内容基本上都是日本外务省要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报告:1.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军舰艇的总数以及同类舰种的数量和舰名;2.美军舰艇和航空母舰停泊在珍珠港的位置及进出港的时间;3.一周中哪一天美军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舰艇数量最多;4.珍珠港内美军官兵上岸和下海的时间和规律,特别是星期天美军官兵休假的起止时间;5.收集夏威夷的气象情况等。

池步洲觉得这些情况很重要,经过汇报,上级要求他密切注意日本方面有关珍珠港的往来密电,每月就此事写出专门报告呈交给蒋介石的侍从室。应该说从那时起,中国方面已经预测到日本将对珍珠港有所行动。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又破译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的特级密电。日本外务省与驻各国使领馆之间的密电有通用型的和专用型的之分,池步洲破译的这份特级密电用的是日本外务省与驻美大使馆之间专用的密电码,属于最高的保密级别。其主要内容是:

一、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二、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迅速把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三、帝国政府已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

根据此份特级密电,并综合了以往破译的密电内容,池步洲判断日、美开战在即。池步洲还估计,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应在星期天,要突然袭击的地点很可能是珍珠港。

池步洲之所以敢这么肯定,是因为“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乘出云旗舰到吴淞口开会,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码电报本子。”不久之后,日本的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现日本外务省又同样饬令日本驻美大使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子,这就可以判明日本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

池步洲不敢拖延,立刻把译出的电文送到了毛庆祥的办公室。毛庆祥看完后更不敢耽搁,立刻亲自送到了蒋介石处。蒋介石看了译出的电文后,一面口头嘉奖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工作成效,一面要毛庆祥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系将此情报迅速转告美国方面。

原本这件事情没有戴笠任何可插手的地方。可是由于毛庆祥从来没有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系过,他特地找到了戴笠,请戴笠把日本要袭击珍珠港的情报转发给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肖勃。

早从戴笠跑单帮起,就特意培养了和毛庆祥的良好关系。每逢年节,他也都会偷偷向毛庆祥送礼。礼品的档次有时候并不逊色于和其他国民党政府大官员之间的礼尚往来。所以这一次毛庆祥明知道是立功的机会,还是交给了戴笠。戴笠正在为军统被排挤出军技室而犯愁,一见毛庆祥前来进贡,连忙笑纳,并且许诺来日再用更大的礼物报答。

戴笠通过在美国的肖勃转告给了美国海军情报署,要美方注意日本海、空军的动向。结果美国国防部根本就没有把这情报当一回事,认为凭中国那点技术能力不可能了解日本军方的动态,而且甚至认为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意离间美、日之间的关系。直到几天后,日本真的袭击了珍珠港,美国才记起了中国曾给予过的警告,也才开始向中国大使馆肖勃打听这警告的确切来源。

虽然肖勃在美国的公开身份是大使馆武官,但他的实际身份却是军统局美国站的负责人,加上这情报确实由戴笠直接转来,当然他向美国方面叙说这情报的来源时一直和军统局拉上了关系。为此,戴笠领导的军统局给美国方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很多人以为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情报就是军统局破译的。这无疑给戴笠和军统局的脸面上贴了金,而真正的密码高手迟步洲则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太平洋战争给正在苦苦抗击日本军队的中国军队有了喘息的时机,也给军统局提供了与美国人合作的机会。原本骄傲的美国将军们这才认识到中国“军统”的特殊作用,一个个都服气地低下头,主动前来寻求合作。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毛人凤一直是军统“管家”一类的人物,主要帮戴笠管理军统局内部的家事。他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跟美国人直接打交道,帮美国人“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