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36计
31954900000050

第50章 第26计养成沉着冷静的气度(1)

做为一个普通人,处于横逆困苦的环境里,也要能忍得住气;遇上患难危险的到来,要能沉得住气;遇到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要能鼓得起气。有责任之心,有担当之心,自然就能无所畏惧。

让自己心平气和起来

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他们对儿女、邻居的宽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让自己放轻松,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知雄守雌,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淳淳教诲却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如果一语龃龆,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百姓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人活着愉快,就得少烦恼;要少烦恼,心胸就得阔大一些,宽广一些,学会宽恕自己和容忍别人,这就叫做宽舒人生。本来,生活就应该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心平气和,首先就得接受自己和自己的天性,不会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也不会因看不起自己而焦虑不安。遇到不幸和灾祸,他们会像其他人一样痛苦,但是他们能够想得开,而且能照常生活。他们也不像有些人那样,为可能发生的灾祸忧心重重,他们会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但是不会为此身心憔悴。

心平气和的人生活得很随意,他们摸透了自己的脾气,知道自己的欲望和观点,干什么事都不用先去调查求证,或者察颜观色,看别人的意见,他们只管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

同时,心平气和的人非常能够容忍他人,容忍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知道生活是变化无常的,这是个人所无法改变的现实,人不但要接受这种现实,而且还要从这种现实中找到乐趣,大可不必提心吊胆、顾虑重重地生活。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他们总是采取承认的态度,承认之后再去慢慢琢磨它,了解它。

让自己冷静下来

遇事冷静,或不感情用事,或恬淡融融。在某些境遇下,即便显得迟钝些何妨。如此待人处事决不至搞到感情破裂的程度。言行修养到这个地步,则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态度必然尽情尽理而恰到好处。

人各有其聪明、智慧、个性,为理智和感情的平衡发展,不妨迟钝恬淡冷静一点,此乃中国圣贤所主张的“大智若愚”是也。

人总是在自省中认清自己的,你能够掌握生活的动力,并且决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让自己宁静并不难。内在的身心宁静由于日常的控制感情,这既无秘诀又无捷径之可言。单凭看一两本书即想身心宁静亦属妄想。获得宁静的惟一办法,行之若素,思之以恒,同时要有信心。

最简单的基本实践先求身体上的镇定,不要用力踏地板。不要擦拳搓手。不要拍案叫绝怒吼。不要来回地踱方步。不要往牛角尖里乱钻。人在激动兴奋中,动作随之趋于急切。为了避免言行急躁有一最简便的巧妙方法——站稳、坐下、躺了。竭力设法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

言行平和必先思想清朗,言行系诸心境,而心境影响言行。一个人的身心是永远相互为用,有一位朋友天生是个急性子,碰一碰他就捏起拳头,提高喉咙,但他有自知之明,易言之,他控制得住自己,每处此境,他立刻把手指头伸直,绝对不容弯起来,竭力地把声音放低,低得似在耳语。他说,“一个人是不可能用耳语跟别人吵架的呀!”

这是控制情感上暴躁、急促、兴奋、紧张最有效的经验之一,谋求宁静的初步当然是先从身体的动作下手,慢慢地会觉得只要压得住暴躁仓促的动作,情感的热烈自然低降,等到热烈的情感泄了气,又怎么暴躁得起来。这时候我发觉因为不再暴躁,节省下无数精力,因此你不再会常常疲倦得可怕。

为了宁静平和,下列六点,若得经常身体力行,对你今后的生活必有裨益。

1.清心静坐,绝对地就是宁静没有一点儿思虑。

2.静坐完了之后,慢慢地想到自己的心像一面湖,先是澎湃不已,继而风息浪平,继而平静无波,最后宁静得无一丝儿绉。

3.宁静之后想一两分钟,想那美丽最平和的景色,远山红霞,黎明朝暾……曾历其境,又临其境。

4.缓缓默诵清平、朗爽、和宁的字眼、诗词、名句。

5.回忆平生无愧于衷而心安理得的一些往事。

6.求心的一贯宁静,复诵古今完人修身致静名句。一字一句细细咀诵,而临绝对宁静之境。

做个第一等人

毛泽东的谋略为常人所不及,他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创造了许多震惊中外的谋略杰作。他的胸襟与气魄一样令人钦服。

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毛泽东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

十分不幸,毛泽东的主席头衔是空的。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就是由于根据地守不住了,蒋介石不允许它存在,派遣了大军来攻打,中央红军只好做战略转移。

当时,领导权属于中央政治局,那时没有常委,但有“三人帮”、“五人团”什么的,当时,整个长征部队的领导权实际上由三个人掌握:李德、博古、周恩来。

长征前,党中央开了个宁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失去了指挥权,红军总政委一职由周恩来兼任,毛泽东仍旧做他的苏维埃主席。

所以说,红军向哪里走、怎么走,毛泽东没有“发言权”。倒是周恩来常常向毛泽东请教,但德国顾问和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常常否决毛泽东的建议,因为是二比一,周恩来又不能举双手、投两票。

面对那两个瞎指挥的“领导人”,看着红军一天天走向绝路,毛泽东心忧如焚,又气又急,他病倒了,躺在担架上,让别人抬着走。他不是装病,是真的病了,操劳那么多,心情又不好,不病才怪呢!何况,他也确实需要休息。

病,并不算什么,最令人悲痛的莫过于失去指挥权。想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万红军把老蒋几十万军队打得人仰马翻,落花流水。这种气势是何等阔大、雄壮,如今顿然失去,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

毛泽东忍受了这种落差所带给他的痛苦他强压自己的不平之气,开始沉着行动。他躺在担架上,做起了别人的工作。毛泽东不是束手待毙的人,他无法与当时的领导人正面抗衡,就开始做“地下工作”。他说服了也是躺在担架上的王稼祥(总政治部主任)和另外也是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的洛甫(张闻天),获得支持,同意取道贵州,再转川藏北上。

这样,红军在攻克遵义之后,中央在那儿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进入了政治局常委,成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我们都知道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别的不说,当时红军只是一味要去跟二、六军团会师,不管前面有多少敌人等着。毛泽东就灵活多了,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光赤水就渡了四次,他指挥的战役到现在依然令人津津乐道。

毛泽东是靠自己的天才韬略与远见卓识,赢得命运的转变。他承受了极大的失落,却没有沮丧下去,他总是在不断地进取,从来没有放弃一线希望,即使当时博古、凯串说他在搞“宗派主义”。他争取到了王稼祥、张闻天的支持,是他的观察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假如毛泽东只是在那儿生闷气,破罐子破摔,而不去冷静思索、沉着应对。历史是否会垂青于他,则是大可怀疑的。

后来解决另一个难题,毛泽东就从容得多了。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党中央与共产国际失去了无线电联系,王明不能遥控指挥,红军占领了遵义,提供了十多天的休整时间,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错误已经暴露,广大指战员迫切要求毛泽东出来领导,主观条件已经成熟,客观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在这次会议上反对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有一次,吴黎平(《反杜林论》的译者)问毛泽东:“反王明路线的斗争能否不等到遵义会议在中央苏区后期就发动起来?”毛泽东回答说:“不能,也不要。因为王明路线的领导者打的是国际路线的旗帜,同时他们的错误的危害性当时还暴露得不够显著;当时还有一些人盲目追随他们。那时虽然已有一部分干部觉察到他们的错误,但大部分的干部和群众还不清楚。如果在早一、二年就发动反王明路线的斗争,那么他们还能欺骗和团结较大的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会造成党和军队的分裂局面,这对强大的敌人有利,是敌人所求之不得的。因此,我(毛泽东)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已经清楚王明路线错误的严重危害,但为了大局我也只能暂时忍耐,只能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伍修权对此回忆说:“毛泽东同志说,这个事(指反王明路线错误)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当时,我们在战争环境当中,我们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团结的党来共同对付敌人,反对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国民党要根本消灭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党,怎么去对付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呢?如果拿起旗帜干,党内分裂了,自己打起来了,那不更容易被敌人消灭吗?”

由此可见,毛泽东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要等到“水到渠成”的遵义会议上来进行,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维护全党的团结以对付共同的敌人,二是使其错误有一个暴露过程,以便广大干部的觉醒。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是毛泽东在适当时机下运用谋略的成功。明代哲学家吕坤说,人的天性资质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深沉、忠厚、庄重的人;第二等是豪爽、利落、有气魄的人;第三等是聪明伶俐、能言善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