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河,最大的是黄河,所以黄河也叫大河。江,最大的是长江,因此长江亦名大江。毛泽东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中有“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描写;苏东坡气势磅礴的《念奴娇》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这里,“大河”即黄河,“大江”即长江。
河山、江山本义都是指山川河流,但河山引申为疆土、国土;江山引申为国家、政权。“大好河山”“还我河山”,其中“河山”为引申义。“铁打的江山”“争夺江山”,其中“江山”亦为引申义。
在古时的诗歌词曲里,北方的河,与雄浑悲壮联系在一起的多。试看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部,意踌躇:踌躇:chóu chú,犹豫。
。伤心秦汉径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里,“波涛如怒”是写黄河水流,奔腾咆哮,不可阻挡。全文字里行间隐约可见秦时的横征暴敛和楚汉战争的残酷。南方的江与柔情缠绵联系在一起的多。请读贯云石《落梅风》:“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也去,这思量起头儿一夜。”上曲描写闺中人对远去他乡丈夫的牵挂与怀念缱绻: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之情跃然纸上。陕西人有句话:“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凡此种种,莫非北方河的水质与南方江的水质有什么不同?回答是否定的。河水与江水都是一样的氢二氧,其中所含矿物质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古时,北方战争多,造就的将军统帅与出现的英勇悲壮的故事多;南方相对和平,在安宁富庶的环境里,产生文人才子及出现的风流雅韵的故事多。十三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帝王的陵墓当然多。诗文里的描述离不开具体环境,河流江水是环境的一部分,河与江所联系的东西,因历史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
部分省市的别称
上个世纪60年代,笔者公干去太原,见到这样一张海报:“北京京剧二团来并演出。”心想:剧团来了当然演出,“并且”真够啰唆。后来才知道,“来并”是“来到并州”,“并”非“并且”。在读音上,并州的“并”音bīnɡ,并且的“并”音bìnɡ。少所知则多所怪,看来知道一些省市的别称是很有必要的。
燕京北京市的别称(旧称)。春秋战国时燕国国都蓟(jì)城即当今北京。
津门天津本名直沽,明成祖迁都北京,其地正当畿辅门户,故别称津门。
沪申上海市的别称,因境内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dú)。又称申,因为境内黄浦江旧称春申江(简称申江)。
渝巴雾都重庆市的别称,因隋唐时曾治渝州于此。又因重庆全年雾日在一百天以上,故又称雾都。另一别称为巴。巴为古国名,在重庆境内。
鲁山东省的别称,因为泰山以南的汶水、沂水、沭水流域,在春秋时为鲁国属地。
晋山西省的别称,因春秋时晋在此建国。
并(bīnɡ)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别称,因为太原为汉代并州州治所在。
豫河南省的别称,因为汉代为豫州属地。
秦陕西省的别称,因为战国时地属秦国。
陇甘肃省的别称,因为秦汉时为陇西郡地。
蜀四川省的别称,因此地古为蜀国。
蓉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别称。五代时后蜀孟昶(chǎnɡ)下令在城上遍种芙蓉,故该城称芙蓉城,简为蓉城,再简为蓉。
滇云南省的别称,因省东北部在战国至汉武帝以前为滇池国。
春城昆明市终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人称春城。
黔贵州省的别称,因省境东北部在战国和秦代属黔中郡,在唐代属黔中道。
筑贵阳市的别称,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为贵筑县。
鄂(è)湖北省的别称,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湘湖南省的别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赣江西省的别称,因赣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闽福建省的别称,因闽江为省内最大河流,秦代又在此设闽中郡。
粤广东省的别称,因其地为古百粤(百越)。
五羊城穗广州市的别称。传说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到此,其后梁上绘有仙人和五羊像,因此得名,同时又称穗(suì)。
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别称,因秦代曾在此设桂林郡。
邕(yōnɡ)城(简称邕)南宁市的别称,因其地濒临邕江,又为唐代邕州州治所在。
琼海南省的别称,明代的琼州府辖整个海南,因此而得名。
附带说明一下: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如陕西省的简称为“陕”;别称是正式名称以外的名称,如陕西省的别称为秦。一般说来省市名称的简称只有一个,而别称有时可多于一个。如上海市的别称,一叫沪,一叫申。
难以两全其美的地名改字
有些地名中的字,对远道的人来讲是生僻字。过去一些人到陕西走州过县,不敢出声读县名,因为那时在全国就陕西县名中的生僻字多。这些所谓生僻字有其相对性,或曰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转移——古时不生僻,后来生僻;陕西人不觉得生僻,外地人觉得很生僻。1964年这些字已经更改了。现在来看那些字连陕西人也觉得很生僻。
郿县、鄠县、鄜县、郃阳县、邠县、醴泉县、雒南县、葭县、沔县、栒邑县、洵阳县、汧阳县、盩厔县,已经被分别改为:眉县、户县、富县、合阳县、彬县、礼泉县、洛南县、佳县、勉县、旬邑县、旬阳县、千阳县、周至县。
邑,古代称国为邑。“邑”为右耳朵(阝),带右耳朵的字多为地名,如郿县、鄂县、鄜县、邠县等。当然例外也是有的,例如郃阳县的“郃”本是水名,“郃阳”是指郃水以北的那个地方。
广大群众对以上县名的改字持欢迎态度。但是也有一些人持有异议。
有人说:山曲为盩,水曲为厔,单从字面上看,便可知道盩厔县是个风景如画很有特点的地方,而周至县的“周至”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醴泉县意为该县的泉水甘甜如醴(甜酒),这可真是个得天独厚的养人的风水宝地,而礼泉县的“礼泉“之含义让人莫名其妙。
又有人说:沔县的“沔“是7画,勉县的“勉”字是9画。汉字改革中有一条是尽量减少常用字的笔画,这个县名的改字,笔画反而增多了。
还有人说:雒南县、郃阳县、鄠县、葭县的“雒”“郃”“鄠”“葭”既是地名用字,也是某些人姓氏的用字。地名是名称,姓名也是名称。为什么作为地名的“雒”“郃”“鄠”“葭”被改为“洛”、“合”、“户”“佳”,而作为姓氏的“雒”“郃”“鄠”“葭”却保持原字?一方面改,而另一方面不改,是何道理?
综上所述,某些县名中生僻字的更改,有利也有弊,也好也不好。有些事确实是难以两全其美,这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
陕西省地名改字的缘由
写完《难以两全其美的地名改字》后,我想把地名生僻字改为同音常用字,此属地名沿革,而沿革往往是伴随着掌故的。于是乱翻资料,结果徒劳,一无所获。后来在构思另一篇稿件,在剪报中寻找有关资料时,眼前一亮——踏破铁鞋无处找,得来全不费工夫。
郭沫若于1964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他提出:“好些生僻字眼的地名,请把它们改成同音的常用字”。正在杭州休养的胡乔木看到此文后,给当时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刘澜涛写了一封信,说:“郭老意见很好,陕西省就有不少难认、难读、难写的生僻地名字,建议带头改一改。”刘澜涛把这封信转给了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张德生此时住院治病,他在病房看完这封信后立即作了批示,交省民政厅办理。这才有了郿县改为眉县,鄠县改作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