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31943200000032

第32章 叠床架屋.羡余成分

叠床架屋摭拾

《颜氏家训.序致》:“魏晋以来,诸子所著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后来人们用“叠床架屋”来比喻文章中累赘的词语。叠床架屋往往是使用了一些不宜使用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造成的。这类现象在书报上屡见不鲜。

“国际间”:“际”义为彼此之间。“国际”即国与国之间。“国际间”中的“间”实为蛇足。

“女主妇”:“主妇”就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女主妇”是一个家庭的女性的女主人。

“最赤贫”:2010年2月20日西安晚报二版消息:尼日尔政变,总统被扣押。同版背景资料“尼日尔概况”中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赤贫的国家之一。”所谓“赤贫”就是穷得什么也没有。这样说来,给“赤贫”前再加个“最”没有什么意义,因而没有必要。

“女式坤车”:“坤”代表女性,如坤表、坤包,即女式手表、女式手袋。“坤”前面再加“女式”就成了多余的了。

“非常酷似”:“酷似”即极像,也可以说非常像。“酷”和“非常”近义,用一个就够了。

“诞辰的日子”:诞辰即诞生的时辰,时辰即日子。“诞辰的日子”属语义重复。

“第一次初吻”:“初吻”中的“初”已经表示出了“第一次”的意思,没有必要再在其前面加上修饰语“第一次”。

“大好良机”:“良机”即好机会。“大好良机”是“大好的好机会”。

“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的意思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给“处女作”前面再加“第一部”实在多余。

“书香门第之家”:“书香门第”即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门第”指家族的等级,已包含家庭的意思,后面无须再加“之家”二字。

以上是从书报上摘录的叠床架屋的一些词语(短语)及分析。下面我们再列举一些含叠床架屋的句子。

“史东山对此带有‘左倾’倾向的文艺方针提出质疑。”“左倾”倾向即“‘左’的倾向的倾向”。不仅啰嗦,连意思也模糊了——倒底倾到哪个方向了?

“左倾”倾向:史东山对此带有“左倾”倾向的文艺方针提出质疑。“‘左倾’倾向即‘左’的倾向的倾向。”不仅啰嗦,连意思也模糊了——到底倾到哪个方向去了?

溺爱过渡:“担负隔代抚育的爷爷奶奶大都对孩子溺爱过度,施教失当。”“溺爱”即过分宠爱。“溺爱”后面再加“过度”就成了多余的了。

“我没有更多的奢望”:奢即过分,因此没有必要再加“更多的”。

“这个泼妇动辄就出口伤人”:动辄,副词,相当于口语中的“动不动就”。动辄中已经含“就”,再加“就”便成蛇足。

完全绝迹:“山西运城黑砖窑问题的暴露,说明‘奴工’现象并未完全绝迹。”“绝迹”义为断绝踪迹,完全不再出现。这里用“完全”作状语来修饰“绝迹”实无必要。

我的愚见:“以我的愚见这场官司还是不打为好。”“愚”是用于自称的谦辞,与前面的“我的”语义重复。

目前当务之急:“持续高温,酷暑难耐。目前当务之急是优先保证居民用水用电。”“当务之急”中的“当”即眼前、目下。因此在“当务之急”前面没有必要再加“目前”。

起开始:“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大规模进口原油。”“起”即“开始”,何必同义连用。

逐渐开始:将门无犬子。国内顶尖作曲赵季平的儿子赵麟被誉为少壮派影视音乐“掌门人”。赵麟说:“我上大学学的是西方音乐理念和技法,但作为中国人,肯定希望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音乐特色。再加上平日喜欢的音乐风格很杂,现代、古典、爵士、流行……包罗万象。于是在后来创作时,我逐渐开始把平时听音乐时琢磨的东西糅进去”。“逐渐”一词是由开始到以后的次序过程。既然“逐渐”已含“开始”,那么“逐渐开始”中的“开始”便是蛇足。

原始的初衷:“他把我的小说改为剧本,部分体现了我原始的初衷,但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初衷”即最初的心愿。最初即原始。句中“原始的”为赘词。

最顽固的痼疾:“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国人由来已久、最顽固的痼疾。”所谓“痼疾”即经久难以治愈的病。既然如此,何必再加上“由来已久”和“最顽固的”。

非常绝妙:在《质疑文怀沙与“大师时代”的困惑》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过想想也是,他们上的是‘互抬网’。‘互抬网’三字,不仅入木之分,而且非常绝妙。原来‘大师时代’是互相抬举的结果!”绝,是副词,义为最,极,特别,非常。“非常绝妙”中“非常”和“绝”连用是叠床架屋。

不可叵测:“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梧桐的绿。”“叵”(po)是“可”的反写,义为不可。“叵测”义项有二:一、不可测量,二、不可推测。这里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作者本想说“幽深叵测”,但却写为“不可叵测”。而“不可叵测”——不可不可测量,语义反而不通。

更加至关重要:“由于平壤和韩国的关系已经受损,中国对朝鲜的生存变得更加至关重要。”“至关重要”即极重要,最重要。既然已经达到了极限程度,再用“更加”来修饰就成多余的了。

耳目一新全新的感觉:“他异域归来后所写的见闻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全新的感觉。”如同“一路平安”和“一身冷汗”中的“一”有“满”、“全”义一样,“耳目一新”中的“一”也有“满”、“全”的含义。所以后边的“全新的”可以删除。

自责自己:2010年3月17日著名女主持人倪平做客央视“艺术人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狠狠地自责自己。”“自责”后再加的“自己”属赘语。虽然“自责”是个动词,但是个自动词,后边不要求跟宾语。可说“引咎自责”,不可说“引咎自责自己”。

庆典仪式:一向肃静的沈阳市图书馆门前,昨天却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因为该馆建馆百年庆典仪式在这里举行。庆典即庆祝典礼,即为某一个节日或某一件喜事表示纪念或欢庆而举行的隆重的仪式。“庆典”和“仪式”基本相同,取一即可,不宜搭配在一起。

最近新闻:牟诚先生在《“最近新闻”的遗憾》里,谈列了一桩叠床架屋的新闻——吉林卫视原有一档节目,名曰“新闻5分钟”,后来栏目改版,内容要增加,时间要延长,最后定名为“最近新闻”。牟先生分析说:“所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曰‘最近发生的事情’。‘新闻’中的‘新’不是已经有‘最近’‘新近’的意思了吗?”最后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搞新闻的弄出了近乎不懂新闻的新闻,让人有点遗憾。”

如果不仔细分辨,上述句子中的叠床架屋词语很容易滑了过去。这说明叠床架屋成分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仔细分辨,就会视而不见。换句话说,它在人们专注文章要旨的不经意间,常常滑了过去。

叠床架屋是一种病词,或曰病辞,是语言文字中的一种消极现象,不可等闲视之。

两个牌子上的“叠床架屋”

笔者在住处附近发现了两个牌子的书写文字上有叠床架屋情况。

本市和平路西侧某个巷子有一基层办事单位。这个单位门前挂着一个精美的铜牌,上书“中共碑林区柏树林街道×××社区党支部委员会”。“中共”即中国共产党。既然前边有了一个“党”字(虽然被略去),后边“党支部委员会”中的“党”字就成了多余的字了。

本市建国路东侧某个巷子一家门前有个小木牌,上书“话吧厅”。原来这是一间很狭窄的用来打电话的小房子。酒吧是BAR音兼义译词。酒吧是饮酒休闲的地方。继酒吧之后,社会上又出现了琴吧、影吧、陶吧、茶吧、网吧、话吧等等。在汉字里,“吧”本来没有地方、场所之含意。但上述诸“吧”都是地方、场所的意思。这么说来,“话吧厅”中的“吧”“厅”语意重复了。换句话说,“厅”是一个赘字(词),应删去。

啰嗦先生

从前有个读书人说话作文都很啰嗦。他两次应考都因作文啰嗦而落第。人们叫他“啰嗦先生”。他第三次又要去赶考,自己暗下决心,啰嗦的毛病一定要改。临行前妻子叮咛他好几件事,当提到这个茬时,他说:“你别说了,我已牢记在心。”

结果怎样呢?他在京城给妻子写了这样一封信——

吾妻如见:前日啰嗦而今不复啰嗦矣!吾于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初五即在初六,不在初七即在初八……(删节号是引者所加)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其所以不写三十,因下月是小月之故也。家中有棉鞋一双,希吾妻取出拍拍打打。其所以要拍打,因灰尘多之故也。希吾妻千千万万不要忘记。为省笔墨起见,吾不写草字头的繁体“萬”,而以“方”字去点代之。

这封信大约二百来字,至少可以砍去七成,可减缩为:

吾妻如见:吾下月将返里,不在月初,月底定归。家中棉鞋请拍打,切勿忘。

原信中有“为省笔墨起见”之语,如果不惜笔墨,那不知还要啰嗦到何等地步。由此可见啰嗦既成痼疾,的确改也难!

应用文字表述清楚即可,不必铺张夸饰,所谓“辞达而已矣”。即使是文学作品,也要特别讲究简炼。文辞啰嗦,耽误他人时间。鲁迅说耽误他人时间无异于剥夺他人生命。此话虽有些上纲上线,但领会其精神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加工出来的“啰嗦”却另当别论。它颇具可读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下边几篇诗文啰嗦得有趣,啰嗦得调皮,啰嗦得令人忍俊不禁。

敲门诗

有个名叫陈细怪的在外边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回到家门前。此时他很口渴,敲门要进去喝水。里边的老婆埋怨道:“都什么时辰了,才叫门!”醉醺醺的陈细怪误听为要自己“作诗”“才进门”,便开口作起诗来了:

半夜三更子时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老婆娘子堂客问,何人那个你是谁?

老婆被这首啰嗦诗逗乐了,赶快开门扶他进来。人们把有重复累赘词语的话叫叠床架屋。这首诗里每个句子都有三个同一概念的词语,此可谓叠床架屋建筑群了。这首诗算得上啰嗦的典型。实际上,只用“半夜归,掩柴扉。老婆问,你是谁?”即可说明全部意思。

关于“凯旋而归”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说,“凯旋”即胜利归来。“凯旋而归”用词上是重复,是语病。

关于“凯旋而归”,此一说也,还有另一说。

“凯旋而归”的说法系约定俗成,不足为奇。这一类词语还有很多,人们也经常使用。例如:踌躇不前,踌躇即是不前;踟躇不前,踟躇也是不前。再如:错落不齐,错落是错杂凌乱,也就是不齐的意思;参差不齐,参差是长短交杂,高低错落,也是不齐的意思。诸如此类的词语还有依依(留恋)不舍、绰绰(非常宽裕)有余、寥寥(稀少)无几等等。

上述四字词组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词组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语意重复。可摘取前一部分单独使用,但均带有明显的文言味道;二是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通俗易懂,有点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因此,人们比较“凯旋而归”和“凯旋”、“踌躇不前”和“踌躇”、“寥寥无几”和“寥寥”时,更乐于选择前者。还有一个原因:现代汉语中,人们更愿意接受朗朗上口的四字词组,而不太喜欢半文半白的句式。

关于羡余成分

写了《关于凯旋而归》意犹未尽,想扩而大之地写“羡余成分。”凯旋而归中的“凯旋”中已含“归”义,“归”是“凯旋”的羡余成分。

羡在篆文中是个会意字,由表示带引诱性的呼唤之义的羑(读作yǒu)省略下面的“久”和表示因想得到而流口水之义的“”(读作xián)组成。羡的本义指贪婪得想要得到。引申为超出某种界限,再引申转指泛滥,即河水超出河岸,还引申为剩余。“羡余成分”即剩余成分。

语言学家把带积极意义的词语中的多余部分称作“羡余部分”,把带消极义意的称作赘词成分。“赘”即赘疣——多余而无用的东西。带羡余成分的词语如:挑拔离间,悬殊很大,免费赠送,吃喝玩乐,丝竹管弦等。“挑拔”即“离间”,“离间”即“挑拔”,合用时看似重复,实则起到了加重语气的作用。“悬殊”即“很大”。“悬殊”后本不应再加“很大”,加则为羡余成分。但这种羡余成分带积极意义,所以人们照加不误。同理,“赠送”当然是“免费”,但“免费赠送”不嫌啰嗦。同理,“吃喝玩乐”中的“吃喝玩”已含“乐”义,而“玩”的“乐”义更明显,但人们仍说“吃喝玩乐”,而不大说“吃喝玩”。“丝竹”等同于“管弦”,但人们都喜欢合起来用。以上几个词语,其中的羡余成分大致有两个好处:一、组成了四字词组,读起来朗朗上口;二、强化了另一个词素。换言之,合用则能收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此外,从逻辑关系上看,有些带羡余成分的词语属并列关系。例如:赤手空拳、赤身裸体、光天化日、流言蜚语、罪魁祸首等。还有一些带羡余成分的词语为因果关系。例如:错落不齐、踟蹰不前、络绎不绝、绰绰有余等。因“错落”而“不齐”,因“踟蹰”而“不前”,因“络绎”而“不绝”因“绰绰”而“有余。”

赘词成分和羡余成分很像,但不同。像,表现在二者都是多余的成分。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性质上消极,一个性质上积极。赘词成分的词语如:最近新闻,女式坤表,大好良机,第一次初吻、第一部处女作等。其中的“最近”、“女式”、“大好”、“第一次”均为应该割掉赘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