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31943200000013

第13章 方言(5)

5.哪里的biánɡbiɑnɡ面为正宗?西安城里到处都有卖biánɡbiɑnɡ面的,有人说崔记biánɡbiɑnɡ面为龙头的几家连锁店在西安独领风骚,是正宗的biánɡbiɑnɡ面。据报道,陕西书法家雷珍民先生在这家面馆吃后欣然命笔:“斯面历史之久,可询黄河湾,虽无正典之载,然民谣齐说。”其实题辞里并未指出具体的地方。户县人说,要吃正宗的biánɡbiɑnɡ面还得到户县大王镇康王村去。据西安晚报记者职茵的一篇报道,康王村曾经是周王朝都城的郊区,强大的周王朝出现了一个成康之治,康王村的来历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周王朝的成康之治中的周康王有着直接联系。从这里有一条古道向西直通周王朝的发祥地,物资和粮草源源不断地走过这里,推着车车,年复一年走在路上,渐渐就有了车夫谣“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2009年9月,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中心、户县文化馆和户县大王镇康王村共同举办《话说西安》百姓系列大讲堂乡村版,开讲《话说关中biánɡbiɑnɡ面》。有意思的是一位与会者——德国的民俗志愿者Udo.miIIs(五斗米),他反客为主,加入到村民行列,操起擀面杖,亲自为来宾们擀起biánɡbiɑnɡ面来。他对记者职茵说:“我觉得只要看过biánɡ字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尝试的冲动。”

陕西学者孙立新先生在他的《户县方言研究》一书中特别提到biánɡ字。他说,在户县既存在最常见的biánɡ字(即上边的第一个字),也存在次常见的写法(即上边的第二个字)。此外,户县西祖庵镇一带和渭丰乡一带各有自己不同的字谜句。祖庵镇一带字谜句是“……黄河两岸边,……月肚旁,……留个钩搭挂一裳”。白庙乡一带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字谜:一是“黄河两大弯;八字大张口,你一扭,我一扭,言字往进走;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二郎;心肚底,月肚旁,揳个橛橛挂衣裳,坐个车车游咸阳”;二是“高高山上两个日,言字两边都有丝。”渭丰乡一带的字谜句是:“你一丝,我一丝,当中夹个马进士。”户县biɑnɡ字文化资源如此之丰富,难怪户县人说户县的biánɡbiɑnɡ面为正宗;难怪西安市艺术馆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中心要在户县举办《话说关中biánɡbiɑnɡ面》活动。

6.由秦始皇吃biánɡbiɑnɡ面到招贤令的产生。据说秦时咸阳街上有一老汉推车叫卖biánɡbiɑnɡ面。有食客来,他把醒好的面搓条、擀宽,边扯长,边摔案板,然后丢入滚烫的锅中,熟后捞出盛至大老碗,再调上作料,最后泼上一勺热油。这样的面食味道香浓,口感滑爽,很受食客喜爱。话说秦始皇南修五岭,北筑长城,操劳过度,心衰力竭,因此而食人欲不振。这时有一聪明宦官上街向这个老汉买了一碗biánɡbiɑnɡ献给秦始皇。秦始皇闻到辣子葱花的香味,胃口大开。这一顿饭吃得他满头大汗,十分痛快,也精神了许多。有诗赞曰:“推车咸阳街头转,宦官忙来见老汉。报告君王好御饍,却是biánɡbiɑnɡ面一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biánɡbiɑnɡ面犒劳三军。大家都觉得美味可口,可谁也不会写这个biánɡ字。丞相李斯花了三天三天夜时间,苦思冥想,终于造出了这个字。秦始皇问:“此字怎么个说辞?”李斯答:“这既是biánɡ字之形,也是臣下为君王代拟的招贤令。令辞曰:一点撂上天,黄河两道弯……”‘一点撂上天’为,是人才就要一步登天。‘黄河两道弯’是希望各国人才渡过黄河来秦国效力。‘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是说来的人请脚步迈大些,并且带上自己的建言书。‘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是说大家扭快些,即走快些,来了以后都可得到重用,当官当长,有马可骑。‘心字底,月字旁’是希望大家一片忠心披星戴月快快赶路。‘留个钩搭挂麻糖’是叮咛来秦者路上要带好干粮。‘推个车逛咸阳’,是说到了咸阳后请领略秦都风光。

大秦初创,天下统一,亟需一大批人才效力,所以biánɡ字谣实际上是秦王的招贤令。

7.贾平凹对biánɡ字的诠释。12月26日晚在西安市举办了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西安市摘得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政府满意度最佳城市双桂冠。作为幸福使者,贾平凹对记者说:“biánɡ字代表了西安的幸福。”他的感言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但最基本的是人心要愉悦,物质要富足,社会要安定,环境要优美。在西安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字——biánɡ,而这个字就能阐释西安的幸福。字中有房子,代表了家的温暖,字中有丝绸,有肉,代表了物质的富足,字中有武器保护,代表了城市安全,有月光,代表充满精神享受,生活在这座城市,心里感觉踏实。”

笔者按:西安是一座古老城市,但又永葆青春活力。biánɡ字是个老古而独特的俗字,但又是一个魅力无比,常说常新的俗字。贾平凹的诠释独具心裁,惟妙惟肖。也许有人会说,biánɡ字中的部件字“月”可理解为月光,也可理解为肉月旁的肉字,可此可彼,但不能彼此兼具。因此,贾平凹既把“月”说成是肉食,同时又说成是月光,理上不通。笔者以为,对民俗字的诠释和对汉字的科学考据是两码事,因此可以不必过于挑剔。

三、biánɡ字一些部件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1.“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的“弯”有人写为“湾”。很有意思,这里用“弯”或用“湾”都通。“弯”指不直,即弯曲。“黄河两道弯”是黄河水流有两个弯曲的地方。而“湾”是水流弯曲的直接表示。

2.biánɡ字中的“你一扭,我一扭”,在大街的招牌上和一些平面媒体上,多错将“糸”写为“幺”。糸(mi),义为细丝,细丝可扭。而幺(yɑo)字义为排行最末的,和扭的动作不搭界。再者,“糸”为六画。两个“糸”可说成“六点六”。后一个“六”又是一个韵脚字。而“幺”为三画,和“六点六”没有任何关系,也得不出一个韵脚字“六”来。

3.“你一长,我一长”中的两个“长”都读chɑnɡ音,而不读zhɑnɡ音。

4.“中间夹个马大王”中的“大”宜读dɑi,不宜读dɑ。大王(dɑi.wɑnɡ):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强盗首领的称呼。大王(dɑwɑnɡ):古代对君主、诸侯王的尊称。

5.“心字底,月字帮”中的“帮”,有人写为“旁”。“心字底,月字旁”是书法术语。“心字底,月字帮”中的“帮”义同鞋底鞋帮的“帮”。“帮”本指物体两旁或周围的部份,这里“月”占一旁,也叫作“帮”。“月字旁”和“月字帮”中的“旁”和“帮”所指的部位相同。

6.“坐个车车儿逛咸阳”中的“坐车儿”即“辶”。“辶”是“辵”字作为偏旁部首时的变形。辵:音chuò,义为忽行忽停。辵,俗称“走字儿”,关中人称为“坐车儿”。称“坐车儿”是因为“辶”的形象和过去关中的一种交通工具有关。

7.标音中的两处小差错。笔者看到西安某些媒体把“biánɡbiɑnɡ面”写为“biang biang面”。古罗马人所使用的文字为拉丁文,所以拉丁字母也被称为“罗马字母”。1928年中国公布“国语罗马字”,采用国际通用字母为汉字注音。例如:“光”的拼音为“guang”。1958年中国大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继承更新了“罗马字”。当今大陆字典对光字的注音为“ɡuɑnɡ”.须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拉丁字母是“更新”了“罗马字”的字母。所以西安某些媒体把“biánɡbiɑnɡ面”中的“ɑ”和“g”写成“a”和“g”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