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最新孕产妇保健百科
31929600000048

第48章 健康护理

临产前准妈妈在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保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并且通过检查结果选择最适易准妈妈的分娩方式。

临产前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是临近分娩,产前检查的次数增多。临产前检查主要包括了解胎位正不正、血压高不高、有无浮肿、尿蛋白等;了解骨盆的大小;测量准妈妈体重等。

产前检查中了解准妈妈骨盆大小非常重要,因为胎儿从母体娩出,必须经过骨盆,即所谓的“骨产道”,准妈妈分娩顺利与否和骨盆的大小、形态密切相关。产前检查可以了解准妈妈骨盆的大小、形态和估计胎儿大小与骨盆之间的比例。

骨盆的大小是由组成骨盆的各骨之间的距离来显示的,如骨盆各径线测量值正常时,骨盆形态多属正常,胎儿多数能够顺利分娩;反之,如果骨盆过于狭窄、太小不对称或有畸形等,即使测量数值正常,也会影响胎儿的通过,造成难产。

要进行胎心的监护和胎动检查

进行胎心监护前的注意事项

在做监护1小时前吃一些食物,如巧克力。最好选择一天当中胎动最为频繁的时间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准妈妈在做胎心监护时,要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进行监护,避免平卧位。

若准妈妈在做监护的过程中,胎儿不愿意动,极有可能是睡着了,准妈妈可以轻轻摇晃你的腹部把宝宝唤醒。准妈妈不要选择饱食后和饥饿时进行胎心监护,因为此时胎儿不喜欢活动,最好在进食30分钟后再进行。

本月B超检查显示

宝宝身高约45厘米,体重2000~2500克。处在皮下脂肪生长,体重增加的时期,性器官也基本发育完全,能够清楚地区别出男孩和女孩。

胎心监护的目的

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也是胎儿在子宫内状态良好的表现,而胎心监护的意义是在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在胎儿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损伤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使新生儿及时娩出,避免其发生损伤。

无应激试验

此项检查指的就是胎心监护,也是胎心监护想要达到的目的,即无应激试验是否正常。准妈妈在做无应激试验时应选取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比如半卧位或是坐位,胎心监护一般需要进行20分钟左右,若20分钟内胎动次数超过三次,每次胎动时胎心加速超过15次/分,并且没有太过频繁的宫缩出现,那么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结果,说明胎儿在子宫内非常健康。此时医生会在监护报告的标注上:NST(-)。若报告的结果是NST(+),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孕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缩宫素激惹试验

此项检查是使用低浓度的催产素诱发宫缩,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心在宫缩时的变异情况,因为一旦胎儿在子宫内处于缺氧的状态,心脏负荷加重,那么他很难在宫缩时维持正常的胎心率,此时医生就会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

当心胎儿提前来报到

每个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在焦急的等待之后,按时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有的小宝宝尚未足月,就提前来报到了。睡眠不好、劳累、食欲旺盛,这对准妈妈可是麻烦的事情,对于快要临产的准妈妈来说要格外小心,可别让宝宝“提前报到”。

早产是指准妈妈在妊娠28~37周分娩。这时的宝宝还未发育成熟,皮肤红嫩红嫩的,皮下脂肪少,各个脏器功能都不完善,呼吸也不规则,四肢肌肉疲软无力,体重也轻,因而生命力很弱,必须进行特殊照料。护理上稍有不当,便容易使准妈妈多少个日夜“苦心经营”的“爱果”出现包括肺部感染在内的各种危及生命的症状,且这些高危因素还极易导致脑损伤,因此,预防早产极为重要。约30%的早产无明显原因,常见诱因有:

老一辈的人经常会告诫准妈妈,要避免劳累、不要搬重物、避免搬家,尤其切忌在家中乱钉东西或移动床头,以免动了胎气造成流产或早产。这些说法虽然看来有点迷信,但却也不失科学的基础。对于某些容易早产的准妈妈而言,在家爬上爬下、钉东西或搬重物,不仅容易跌倒,对自己造成危险,更容易造成子宫收缩引起早产。

准妈妈在发生早产之前7天内,尤其是发生前24小时,子宫收缩的次数会增加。因此在子宫收缩次数明显增加,而卧床休息也无济于事的时候,应快速与医护人员联络或去医院就诊。另外有些准妈妈在发生早产前,会出现下腹胀痛、下坠感,像月经来潮时的胀痛或痉挛腰酸、阴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症状,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这些症状都是在子宫规则收缩发生早产之前常见的警讯,应该尽快处置。

除了安胎的药物之外,准妈妈在就诊之前或安胎治疗出院后,仍应多卧床休息,早晚最少各卧床1小时。尽量左侧躺,但以舒适为原则,视情况需要增加卧床时间及次数。若有早期破水、子宫颈扩张或羊膜膨出至子宫颈或阴道的现象均应住院治疗。

要预防早产,准妈妈要心情愉快轻松,饮食要清淡,不油腻,避免高糖食品,在选择水果时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千万不要无限量吃西瓜等高糖分水果;选择宽松的准妈妈装、每天洗澡,洗澡水的温度不要太高,洗澡时间也不要太长;少吃生冷食物及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

胎盘的正常位置附着于子宫体部,如果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于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威胁着母儿生命安全。多见于高龄或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发病率为1:55~1:200之间,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偶有发生于妊娠20周者。阴道出血发生时间的早晚,反复发作的次数,出血量的多少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很大关系。

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初次出血的时间早,约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频,量较多,有时1次大量出血即可使病人陷入休克状态;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发生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量也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两者之间。临产后每次阵缩时,子宫下段向上牵引,出血往往随之增加。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破膜后胎先露如能迅速下降,直接压迫胎盘,流血可以停止。破膜有利于胎先露对胎盘的压迫。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出血,产妇可以出现贫血,其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出血严重者即陷入休克,胎儿发生缺氧、窘迫,以致死亡。

对准妈妈的危害

由于反复多次出血,准妈妈可能出现贫血,出血量多时甚至引起准妈妈休克。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力差,常发生产后出血。前置胎盘患者常并发胎盘粘连、植入性胎盘,使胎盘剥离不全面发生大出血。

对胎儿的危害

由于前置胎盘出血大多发生于妊娠的晚期,所以容易引起准妈妈的早产现象,亦可因准妈妈的突然休克,会使胎儿出现短期缺氧的现象,导致胎儿窘迫,如果造成胎儿在准妈妈体内严重缺氧,甚至会使胎儿在子宫内死亡。所以前置胎盘的早产儿死亡率是比较高的。

胎盘早期剥离不可不防

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就是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往往发病急、进展快,对母儿有生命威胁,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经产妇,发病率为1:47~1:217。多数于28周以后发病,约50%发生于临产之前。

胎盘早剥后的主要症状

胎盘早剥后的主要症状为腹痛和阴道流血。胎盘剥离面小,出血很少,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的腹痛。胎盘剥离面越大,出血量就越多。大量隐性出血(即血液积聚在胎盘和子宫壁之间)常有突发性剧烈腹痛,子宫增大紧张,胎儿大多数死亡。出血多时病人出现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症状。

如果已经出现胎儿窘迫情形或是临床症状明显恶化,胎儿却无法即时娩出,或是在子宫收缩时有无法控制的出血、隐藏型出血使子宫急速胀大、痉挛的子宫因出血而瘫软等状况时,无论胎儿是否存活,都必须马上分娩,因此剖宫生产是必要的。

尽早治疗胎盘早剥

如果胎盘早期剥离大量失血、休克、子宫颈未开、没有阵痛的现象,延误诊断及治疗都使愈后不好。产妇的死亡率介于0.5%~5%,多因为血液凝结病变或因出血而使心脏或肾脏功能衰竭。

在严重的剥离案例,胎儿甚至有高达50%~80%的死亡率,15%胎死腹中,另外约50%很早就出现窘迫的情形。如果妈妈需要紧急输血,则胎儿死亡率至少50%。活产的胎儿也因产前缺氧、早产的后遗症而有较高的罹病率。

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胎盘后血肿,可以渗入子宫肌层,使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而致子宫失去收缩力。血液浸润深达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出现紫色淤斑,尤其胎盘附着处更为明显,称为子宫胎盘卒中。有时出血穿破羊膜溢入羊水中,形成血性羊水。